美利坚:从矿井起飞的鹰

王守谦 原创 | 2012-02-16 11:4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对于美国人而言,1876年的春天似乎格外温暖。在费城的费尔蒙特公园,被称之为“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the grand Centennial Exhibition)的世界博览会已喧嚣了数月。由格兰特总统(Ulysses S. Grant)亲自启动的克利斯蒸汽机,以其长达13公里的连接轴,向方圆85亩以内的各种机械释放出1400匹马力的动能。这台大得惊人的机器,如同美国工业成就的另类橱窗,向四方来贺的各国政要展示着美国“煤”力四射的经济传奇——很显然,尽管同场展览的贝尔的电话、爱迪生的复式电报更为新奇,但在美国人看来,蒸汽机所代表的煤矿业才是放飞美利坚这只工业雄鹰的摇篮。

  同英国人一样,美国煤矿的发现和开发也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当“五月花”号的首批乘客穿过17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政治阴霾、踏上北美大陆的时候,他们的目标原本是自由、贵金属和通往神秘中国的水路。遍布眼前的茂密丛林让他们感到失望,以致于有人把这里描绘成“一片丑恶而荒凉的原野”。这些殖民者并不知道,他们脚下有一块足有半个欧洲那么大面积的煤田。直至18世纪,这块煤田的价值才被英国地质学者查尔斯·莱尔爵士(Sir Charles Lyell)发现。他回忆道,“煤层非常丰富,山脊上和山谷里到处都是,我在别处还从未见过如此易于开采的煤藏。”但是,这一时期的美国人仍然是把木材作为其取得热能的主要手段的,如同后来英国人对晚清矿业的感叹——“那被束缚的黑色精灵就躺在他们悲怆的步伐之下,无法施展自己的超凡力量”。

  需求永远是改变现状的动力。随着英国殖民者在与法国人、印第安人的厮杀中逐渐取得优势,俄亥俄河分岔口地区成为其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主要据点,煤炭也开始得到应用。兴奋的英国人用首相威廉·皮特(William Pitt)的名字,将这个煤藏丰富的地方命名为“匹兹堡”(Pittsburgh)。他们把这里变成了北美版本的伯明翰,利用丰富的燃料发展冶铁业,制造用于开矿和屠杀土著的铁制工具。由于拥有廉价煤炭和来自英国的工业范本,匹兹堡成为西部地区孤独的工业前哨。除它之外,全美249家工厂只有4家使用蒸汽动力,其余工厂的动力源多是水、风和骡子。

  资本和利润的魔力,很快使北美早期殖民者与他们的宗主国英国决裂,并先后通过独立战争和1812年战争实现了“建国大业”,开始自主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和资源利用模式。由于美国工业大多分布于燃料匮乏的东海岸,开发国产煤藏就不再只是要替代英国进口煤炭的经济问题了,而是关乎美利坚合众国稳定大局的政治问题。

  从1814年开始,美国人开始尝试将萨米特山的无烟煤运到东海岸的费城,以便缓解1812年战争引起的进口烟煤的短缺。被燃料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轧钢厂老板怀特(Josiah White)和哈泽德(Erskine Hazard),成为最早将无烟煤应用于冶金业的费城企业家。但是这一成功尝试并未使他们的轧钢厂有更大发展,反而由于营销无烟煤的巨额利润而使其放弃了老行当。怀特和哈泽德修建了利哈伊运河,着手将内陆地区的煤炭销往费城的数万个家庭。它和随后开凿的斯库尔吉尔运河一起,形成了美洲第一个内陆运输系统,其经济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煤炭运输的范畴。

  尽管这一时期的运河并非全是因煤而起,但其它运河都出现了财政困难,唯有输送煤炭的运河收回成本最快。开发和运销煤炭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批冒险家和来自英国的熟练矿工移民。随着机器和人流的涌入,当地市镇化的速度开始加快。这些“黑金”的淘金者和黄金的淘金者一样,成了带动美国内陆地区经济繁荣的动力。

  运河为美国东海岸的家庭用煤和工业用煤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供应。推动煤矿产销的动力不再只是矿业经营者的梦想,还包括煤炭消费者的需求。由于运河吞吐量较小,运输速度慢,而且在冬季用煤高峰期容易结冰,铁路这一新的交通形式很快从英国引入,成为替代和补充运河运输的主要手段。虽然和英国一样,美国铁路网也是紧随运河诞生,但却比英国更快地挤垮了运河的生意。拜煤炭业发展所赐,斯蒂芬孙的新发明漂洋过海,第一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开枝散叶。依托着无烟煤矿区的巨量货源,费城-里丁铁路公司(The Philadelphia and Reading Railroad)成为美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无烟煤生产和运销的发展,还捧红了美国的制铁工业。在此之前,由于烟煤含硫量较高,匹兹堡的工业用铁多由木炭炼成,新英格兰则从英国高价进口焦炭。炼铁成本不但是冶金和制造业的发展短板,甚至制约了铁轨向全国的延伸。吊诡的是,这一僵局难倒了冶金业老板,却最终被煤炭业的经营者打破了。后者为扩大无烟煤在工业领域的市场,引入英国技术,成功地利用含硫量较低的无烟煤炼出了铁。

  煤和铁的充足供应,带来了1835-1855年间美国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规模增产。使用铁制机械和燃煤动力的公司,将那些使用木制机械和水动力的同行挤出了市场。由于机器的动力不再受制于水源,大批工业企业开始迁入劳动力更为丰沛的城市。随着制造业在美国产业构成中的比例由17%上升到30%,美国逐渐由被殖民对象转化为海外殖民国家。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它的铁甲舰驶到了更远的地方。1843年,美国以中美《望厦条约》的形式第一次确认了她在远东的战略存在。十年以后,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又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日本江户,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它还试探性地在中国台湾武装登陆,目的在于为其更宏大的海洋战略寻求煤炭中转补给。

  煤铁事业的发展,不仅使美国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改变了其国内的政治格局。自建国以来,美国就存在着“工业北方,农业南方”的结构性差异。随着美国东北部经济在煤炭工业推动下蓬勃兴起,基于土地、市场和劳动力的矛盾就在南北方之间逐渐激化。对于北方以煤炭为中心的工业企业而言,南方种植园主将棉花出口至英国、又从英国进口工业品的行为是无法容忍的。北方企业家希望摆脱与英国暧昧的贸易关系,使南方融入他们所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坚硬的煤铁,最终击败了柔软的棉花,一场“黑白大战”毫无悬念地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因为“与南方相比,北方在工业上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工业产量是南方的10倍,铁储量是南方的15倍,火器产量是南方的32倍,而且更重要的是,煤产量是南方的38倍”。

  以煤铁主义为主导的南北战争,将美利坚铸造成为一个统一的帝国,也改变了帝国的权力分配格局,成就了煤业经营者在帝国经济格局中的“君主”地位。“煤业卡特尔几乎控制着美国的每一块无烟煤,其触角已经达到了数百万美国人的壁炉里”。“从煤炭产地到费城、纽约甚至伦敦的动力中心,仿佛是一条经济领域内的食物链,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供应能量,为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赢取利润”。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超过英国,煤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在美国消耗的各种能量中,由煤炭提供的比例达到71%。这种能源格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直到20世纪初,美国矿工运动都因为受到官方和舆论压力而没有多大起色。

  煤是一柄双刃剑,在生产专制的同时,也生产针对专制的抗争。随着煤业卡特尔的不断扩大,矿工群体的规模和斗争能力逐渐超越了官方和煤炭企业的控制。

  1902年,矿工联合会(the United Mine Workers)以大罢工的方式,迫使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介入劳资纠纷,并作出了对矿工相对有利的裁决。随之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进一步加强了煤矿业和矿工在美国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权重。战争和矿工罢工造成的燃料短缺,迫使美国政府在制定劳工政策、处理劳资关系时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接触、谈判和立法方式调整煤矿业劳资纠纷,逐渐成为美国劳工政策的样板。

  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或许是煤矿业在推动美国经济起飞之后,另一份留给美国政治的重要遗产。

个人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守谦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