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设计方案

于士超 原创 | 2013-10-27 14:40 | 收藏 | 投票

《吆喝》教学设计方案(八年级上)

 

课题名称

《吆喝》

科目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1.一般特征:  初二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不知道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又不注意对身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2.初始能力:  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概括,对于文章的谋篇布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能理解和欣赏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生活也有一定的感悟和积累。

3.信息素养: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叫卖现象有所了解,但对于使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描写的吆喝,大部分学生了解甚少。需要利用多媒体播放收集到的“老北京”的吆喝,让学生体验感受。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倡导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三、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等字词。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学习目标分析

 

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揣摩品味文章平易而又生动幽默的语言。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应注意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理解感受“世间万物皆学问,零零总总成文章”的生活真谛。

教学重点、难点

1.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速读、默读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是学习重点。创设意境体味文章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树立文化大观念,做生活的有心人,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资源

 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一、听吆喝,导新课

1.欣赏广告

   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天都接触着广告,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广告的作用?(学生回答)对,是为了宣传产品,让别人来买。广告可以说是经济水平高低的象征,那么在落后的年代,商人们是用什么方式宣传产品,吸引顾客的呢?-----那就是吆喝。今天就让我们随萧乾的笔,一起去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听听那悠扬的叫卖声吧!

 2、了解作者:

萧乾,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

3、揭示学习目标

1)、从语言中体会吆喝声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的组材技巧。

3)、热爱家乡本土文化,做生活的有心人。

欣赏广告,了解作者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课件

教学活动2

二、读《吆喝》,知内容

1、读准字音

(   )  (    ) 招徕(   )   铁铉(   )   隔阂(     

饽(   )荸荠(     ) 秫秸秆(     )   行当(  

我会解释:

囿于:

隔阂:

2、感知文意: 用你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1)文中介绍了哪些物品的吆喝?

2)这一声声吆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旧北京城?

1读准字音

2用你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3

三、赏吆喝,品语言:

这么多的吆喝中, 哪一句让你一听,就垂涎三尺?为什么?(提示:用“我喜欢              这句吆喝,因为                ”。说话)交流品读:(方法指导:从不同角度来说,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展示。)

:“我喜欢馄饨——开锅”,这句吆喝,因为我仿佛看到那冒着热气的锅里,馄饨薄薄的皮,大大的馅,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在自我展示中获取动力、受到熏陶、感染,得到了发展。

品味语言:学生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既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又获得了许多积极的信息,知识的动态生成便越发丰富,个性则不断地完善。

 

教学活动4

四、读《吆喝》,析人物

从全文看,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吆喝人?他们怎样面对生活的?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思考并答。

3、学生配乐朗读,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播放课件

感受吆喝声

教学活动5

五、悟《吆喝》,说感情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城里的种种吆喝,作者难忘的只是这诸多的叫卖声吗?体会作者对吆喝怀有怎样的感情?

1、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并回答问题

2、 全班激情朗读

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

教学活动6

拓展:

六、探《吆喝》,学写法

1、如此多的吆喝,作者是怎样巧妙的串接起来的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吗?(提示:顺序、关键句……)

2、假设你是一名水果店老板,你能为其中的一种商品创作一则吆喝广告,增加你的销售量吗?(先写下来,再展示,注意内容、喊腔)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问题

学生表达个性化情感体验,读后学,学中唱,在模仿体验中感受京味语言魅力,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创意式阅读增强学生对吆喝、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将课文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自主世界,扩展语文课堂的容量。课堂上的体验延伸到生活中,逐步激活能动效应,进一步落实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7

小结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但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律,是一种应当被记载在史册中的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将深深地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让正在消逝和即将消逝的民俗文化,作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学生总结后,老师再总结

 

教学活动8

检测

我们也来试着对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片段描写。(150字左右。)

学生当堂练习并展示

通过读品练习提高自己

板书

童年的记忆

 

吆喝    人生百态

 

淳朴的民俗

 

一目了燃

重点突出

反思

    语文是美丽的,语文学科是有魅力的,语文教学是充满艺术的,在语文的沃土上耕耘,我庆幸自己是快乐的,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满心欣慰,满载思索,满怀感动。我参加过优质课展评,我觉得自己又收获、成熟了许多,那些熬灯夜战的日子,那些一遍遍苦磨冥思的日子,带给我太多的回味和成功的愉悦,成为我更深思考,更有趣摸索,更高追求的鞭策和激励。

    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教给学生评点语言文字的方法,注意语文素养的培养,回归本色。基于这一点思考,我又一次幸福的咀嚼。

    第一:要有“语文味”,让语文教学变得扎实,回归本真。

    教学环节之“语文味”:语文教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独立的价值,它应该是扎扎实实的教给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教给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吆喝》这篇文章显然是学《吆喝》,而不是学“吆喝”,因此,我引领学生感知内容后,先声夺人,听着旧北京吆喝声走进课文,以此渲染一种浓浓的京韵文化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思路走进课堂。再品析语言,感受吆喝词儿的韵味儿,体悟感情,并在学吆喝中体察吆喝人的生存状态人生境界,最后,学习《吆喝》一文组材的技巧,整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条理清晰,使学生能一步步理解一种浅表的的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积累方法之“语文味儿”:要留住语文的根,就需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指导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在“赏吆喝,品语言“时,教给学生积累比喻拟人等修辞,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形、写色、写味;在“悟吆喝,说感情”的环节中,教学生抓住程度副词、褒贬语、评价语体会作者感情;学写法时,教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过渡句、总领句、段落中心句),以作者组材技巧带给学生写作的提示,这一点我觉得教的扎实而活泼。

    第二:引入了“生活味儿”,融入了“文学味儿”,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走进文学,变得活泼有趣,雅俗共赏。

    语文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总觉得,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激情飞扬,让文学带领语文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为了能情景再现,让学生从身边的平常小事感受语文,我先引导学生品味吆喝词,紧承着来一个“吆喝串烧表演”,我也抛砖引玉的参与吆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充分营造了浓浓的生活气氛,感受了文学之美。我看得出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因为它贴近生活,因为它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第三:注入了“文化味儿”,让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格品味。

    我粗浅的以为,文化味儿是语文教学的很高境界,如果能借文本的阅读让学生积淀了语文素养,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人格的品味,那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本单元的目标中提到:“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因此,听旧北京吆喝、学吆喝表演以及拓展发现交流身边的民俗文化等环节,让学生切身感受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回看整节课,我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之旅是愉悦的,注意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多媒体辅助手段效果很好。而遗憾之处却也给了我最好的警醒和思考:让课堂更多一些精彩的朗读、让小组合作更具有实效性、让课堂的拓展更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探索,我的语文教学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只要自己不耽于经验,不囿于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就一定会长教常新,学生也会坚守在我的课堂,等我点亮那求知的眼睛。

           

 

于士超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格言: 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每日关注 更多
于士超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