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永远的民族英雄

潘世东 原创 | 2013-07-26 11:36 | 收藏 | 投票

 岳飞——永远的民族英雄

 

  

 

前些日子,笔者从网上看到网友关于一部刚刚杀青的电视连续剧《南宋王朝》的评论,出于对民族英雄岳飞由来已久的仰慕和对这段历史的比较熟悉,我饶有兴趣地大概浏览了一下剧情介绍和角色评介,十分诧异于电视剧中关于岳飞的刻画与定位,该剧完全颠倒历史事实与历史发生的时间,对岳飞极尽诋毁之能事,将“尽忠报国”的岳飞描写成粗俗不堪、阴险狡诈、全无抗金战功的争权夺利者。而对秦桧却大加吹捧,“挟虏势以要君”(朱熹评语)的秦桧俨然成了一个大义不屈、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甚至还为岳飞收尸的仁义双全的爱国者。同时还获知在北京王府井书店已经可以买到这部电视剧改编之依据的同名小说了。对于历史人物之评价,若是学术上的仁智之见,本无可厚非,但如此之颠倒黑白,却无法恭维,在极度诧异之际,便觉有必要说说我从众多历史典籍中所读到的岳飞,以正视听。

历史上对岳飞的评价较多,且观点基本趋同。一、《朱子语类》中所记载的朱熹和门生的一段谈话,门生问:“岳侯若做事,何如张(俊)、韩(世忠)?”朱熹道:“张、韩所不及。却是他识道理了。”又问:“岳侯以上者当时有谁?”曰:“此第无人。”二、《宋史 岳飞列传》中评论道:西汉而下,若韩(信)、彭(越)、绛(周勃)、灌(婴)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朱熹是中国南宋时的思想巨匠,《宋史岳飞列传》作者脱脱是元朝名臣,都给予岳飞如此高的评价。如果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那么,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尘封,去探询岳飞的真实面目。

崇宁二年(1103年),岳飞出生在当时属于河北的真定府(今正定)路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的一个村落中。他家是比较穷苦的,岳飞是在昼劳夜读的生活中度过了他的童年,父亲岳和是他的启老师。超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身体素质,使岳飞在青年时期就在文武两方面有了超常的综合素养。在他十五岁那年,娶了一个年岁比他大些的刘姓女子为妻,次年,其长子岳云出生。

公元1126年闰11月,北宋皇都开封失陷,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室、宗戚男女,部分文武官僚,共计3000余人被金国掳往北方,史称靖康之耻。岳飞于同年腊月在相州参加赵构在大元帅府组建的部队,后经赵九龄的推荐,得到张所的赏识,很快被提升为统制,受王彦节制,自此,开始了他的抗金生涯。新乡突围后,由于和王彦意见不统一,性格倔强的岳飞率领部曲自为一军脱离王彦节制,但很快他就认识到自己未顾大局的严重错误而前往王彦军中请罪,爱才的王彦虽对其尚不能释怀,但仍然把他交给宗泽而未做处置。正是在和宗泽的交往中,岳飞得到了赏识和重用。在之后的数次战役中,岳飞均取得了胜利,也愈加得到宗泽的器重,很快又被提升为统制。同时,在实际作战中,岳飞总结出“运用之妙,存于一心”的作战思想与作战手段,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为将素养。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收复建康,岳家军从此名声大振。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率部讨平军贼李成、张用、曹成,同年七月被擢升为神武右副军的统制,成为南宋王朝独当一面的大将。公元1134年,金国发动十几万大军由陕西南下,欲夺取四川,伪齐刘豫乘机占领邓州、襄阳,岳飞向朝廷主动请缨,要求率军收复邓州、襄阳,并欲以其为北伐基地。同年313日,南宋朝廷给岳飞下达作战决定,截止8月中旬,岳飞以两万余众收复了邓、襄、郢、随六郡,这是南宋建立以来还未曾有过的功勋,岳飞也因其卓著的战功被授予清远军节度使。1135年,岳飞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瓦解了湖湘起义军,同年其官阶被提升为检校少保。1136年,岳飞率部克复伊、洛、商、虢等地,继而又进军陈、蔡地区,也就是在这当中,他吟出了千古绝唱的爱国词作《满江红》,其官阶则由少保擢升为太尉。1139年,“挟虏以自重,劫主以盗权”的秦桧以金国代理人的姿态,教唆赵构以藩属的身份接受了金国的“诏书”,演出了一场所谓“和议‘的丑剧,同年正月五日,岳飞上疏进行了激烈的抗议,之后一个月内,在利用请辞朝廷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的机会中,继续对和议提出了抗议,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甚至愤请解除军职以示抗议。11397月,金国撕毁所谓“和约”,大举进攻南宋,相继攻占了开封、洛阳等地。1140年,岳飞的抗金军事生涯也进入高峰时期。六月初一,岳飞改任正任少保。闰六月中旬,岳家军的主力部队开抵今河南省的心腹地带,随后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其所属各部几乎每天都能够赢得或大或小的胜利。他所实施多年的“连结河朔”的战略此时也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在河朔地区忠义民兵的配合下,岳家军一路狂扫敌军,先后克服颖昌府、陈州、郑州、洛阳。后由于配合岳飞作战的张俊、王德部队的后撤,导致岳家军孤军作战,金军在获知岳飞本帅部所在地郾城驻军不多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向郾城发起进攻,岳家军以少敌众,经过两天的激战,大胜金军,并击毙金人高级将领一名,此即为历史上有名的“郾城大捷”。其张宪部在临颖、王贵和岳云部在颖昌府也分别大胜金军,特别是在颖昌府的大决战中,岳家军当阵杀死金兀术的女婿、敌方统军上将夏金吾,对金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在经过数次与岳家军的交锋后,金人对岳家军这样的对手作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价。但恰在此时,赵构、秦桧却让岳飞“措置班师”。加之两翼宋军的后撤,已给岳家军造成孤军深入、随时会被金军围歼的危险局面,于是岳飞在颖昌府大决战后的第三天不得不在“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的哀叹中决定班师南回。1141年,金兀术给秦桧去信道: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秦桧惧祸及己,于是与张俊密谋,1013,岳飞被诱捕下押大理寺。1142128,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毒死,岳云、张宪被斩首。岳飞时年三十九岁,岳云二十三岁,张宪年龄不详。而畏惧岳飞,以至于以父呼之的金国在闻知岳飞被杀的消息后,朝廷上下酌酒相贺,这实是民族的一种莫大悲哀与讽刺。但天日昭昭,1162年,宋孝宗下旨追复岳飞原官。1178年,宋孝宗下旨赐岳飞谥号为武穆。1204年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

历史是无言的证明。岳家军的战斗历程,充分说明其战斗力是南宋王朝中最为强大的部队,也直接反映出岳飞的自身素养与人格魅力的卓荦不群。岳飞提出的作战中不应拘于古法,而应是“运用之妙,存于一心”的据实度势而动的灵活作战思想,以及为北图中原而提出并实施的“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都充分地说明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家、战略家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军事素养。这种素养同时还反映在岳飞治军的赏罚必信、令行禁止、公正严明上。对于部属们的管教,凡与军队纪律有关的事,岳飞一律采用严格管理的办法,即便是强取百姓的一针一线,他也一定会严惩不贷,其舅就是因违犯军纪而被他处死的。在军事训练上,他着重训练战士们的心理素质与实战技能,同时要求部将们不得随意惩罚士兵。对于将士们的功过行为,他能够严格做到赏罚分明、赏罚必信。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治军的基础,岳飞部队才能在作战中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都能稳然不动、永不言败,并且对外牢固地树立了“师行而耕者不变”,“涉千里之途而樵苏无犯”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的、中国古代少有的文明之师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岳家军驻地荆湖北路的百姓在岳飞死后,不惧秦桧奸党的淫威而将岳飞画像供奉在家以为纪念。岳飞这些素养的形成,是和岳飞平日谦虚请教、注重学习密不可分的。岳飞在初露头角之初,就聘用了大量的文士留在军中听用,并经常请他们讲一些历史事件,著名战例,兵法将略,同时,岳飞还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文士们“商讨古今,互相穷诘,且直无所违忤”,在这种自由学习讨论的氛围中,岳飞的素养水平也就得到了极大地提高。1131年,在讨平军贼李成、张用、曹成后一次与文士们的讨论中,岳飞就天下如何太平发出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的千古名叹!处世作风往往是与生活作风相辅相成的,岳飞在功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活上却一直坚持简朴的作风,他也是南宋王朝中唯一没有蓄姬妾的大将,这即便是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岳飞作为一名蔼然可亲的爱国儒将、民族英雄,其见识与人格魅力的不同凡响。

可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今天却以反面角色出现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这种违背史实、悖逆人心的文化现象,难道不值得人们深思吗?其实,这完全是文化上功利主义极度作祟的结果。我不排斥文艺创作上趋利特点,现在毕竟是市场经济,但无法苟同那些功利至上无视社会责任,颠倒历史真实在文艺创作上的人为扭曲;我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赞称文艺创作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与那些用歪曲、戏谑之笔,故意颠覆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精神偶像的猥琐之徒绝不妥协。有些作者,动辄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哗众取宠,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即便是一个骂名,对他们来讲也是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结果。这种方式一旦突破了精神道德的底线,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香港蛊惑仔之类的暴力影片,从一定角度上讲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而这种从文化的主体意识上所进行的黑白不分、正邪颠倒的蛊惑,将会逐渐动摇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和民族复兴的根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种意识上的蛊惑,将会导致我们整个民族丧失对有害意识形态的判别和防范能力,比如《南宋王朝》的作者(我不认为他在历史知识上是无知的,只是对他的真实目的持疑),按照他的逻辑,日本侵略中国可诠释为世界民族大融合的另一种方式,而中国进行的八年抗战反成了逆历史潮流的行为,汪精卫之流当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此种故意反叛历史结论之逻辑如果推而广之,谁敢保证在我们的民族再次面临危难之时,不会彻底地丧失抵抗意识和能力。拿破仑说过:墨水正在摧毁当今的制度。我们站在今天的现实角度重新理解这句话,难道能不对这种文化意识上的蛊惑产生警惕吗?

文艺创作上所折射出的功利主义,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从主流意识上、民族大义上的颠倒来达到其功利目的,就是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犯罪,因为谎言说上一千遍也就成为了真理,戏说冠以正名也就成了真实,久之必然会造成一个民族彻底陷入黑白不分、香臭不分、正邪不分的精神价值取向的混乱和精神价值体系的崩塌,那时,这个民族或国家也就到了彻底崩溃的时候。精神价值体系被彻底摧毁是导致前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国许多年青人文学素养、历史素养的苍白,和把影视上的戏说当作历史的真实不也是眼下不争的事实吗?而诸如《南宋王朝》作者之流,不但不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反而对这种现象的恶化进一步地推波助澜,意欲使我们彻底地遗忘掉我们的民族英雄。中外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值得崇拜的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遗忘了他们的伟大英雄的民族也是可悲的,一个诋毁他们的伟大英雄的民族则是更可悲的。所以说,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他可以因功利服务于一个派别、一个政党,但他首先应该服务于他的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这种根本利益就是维护国家、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为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个人简介
潘世东,二级教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主委、汉江师范学院校领导、《汉江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汉江师范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跨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