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新闻民生表达”、“工商价值通俗表达”、“工商话题焦点表达”……6月24日、6月28日四川省工商局宣传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邓清源先后在资阳市工商局和德阳市工商局新闻写作能手培训会上讲授“工商话语体系与工商塑形与矫形传播”,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角度对工商行政管理在现代话语体系下的议程设置和提升传播力的技巧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
邓清源首先从延安城管跳踩商户事件分析负面新闻如何消解组织声誉,建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从宏观方面关注舆论传播对于社会生活、社会形态的反向破坏、摧毁作用。对于舆论的分析要有大局意识和前瞻性,要增强自身的话语权,特别要防止舆论被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敌对势力操控,防止不利舆论借助于可控性较差的网络、手机等新兴数字媒体汇聚、放大,让非主流意见、价值观变成主流意识形态,消解自身的存在合理性,让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关注个人意见如何受到社会网络或者他人意见的影响,关注舆论传播过程中个体心理如何被意见场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其他个体,在搜集舆论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舆论,防止反社会倾向、非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被个别行为和社会非主流现象自我证明,防止个别不当处置消解工商行政的执法权威。
• 邓清源通过各种具体案例讲解了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塑形与矫形传播技巧,认为提升工商形象,不能光靠发几篇新闻稿件,最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解答公众的疑问,以实际行动快速回应大众的关切,借势推出自己的典型来制造话题,吸引公众的注意,靠典型事件树立自己的典型形象,引导舆论方向。要善于通过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及时回应,设置工商传播议程,制造话题中心,赢得话语权、舆论引导权,释放、化解不良舆论的消解、摧毁力量,防止不当举措诱发社会情绪的非理性宣泄,通过各类监管、服务举措的广泛传播,打造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形象,增强社会各界对工商监管的心理认同,化解各类监管执法阻力,维护工商监管的舆论安全,防范和化解由个体和社会系统自身内在矛盾而引发的偏常行为,防范个体不良情绪的非理性宣泄演变成非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群体事件,从而提升工商监管效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邓清源建议“工商新闻民生表达”、“工商价值通俗表达”、“工商话题焦点表达”……一定要适应现代话语体系,通过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的话语增强话语权。要正确处理工商语言与群众语言的关系,要善于将官方话语和书面话语转化为传播对象喜闻乐见的话语。看人说话很重要,要善于分析各类人群的话语特点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是典型的官僚失语症,这种现象令人深思。不同的话被人接受的效果不一样。如在办理某项业务时发现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有矛盾时,应做解释工作,说“你这事不能办”与说“对不起,按××规定,这是不能办理的,请原谅”效果大不
一样。
邓清源建议工商行政管理新闻宣传要善于根据传播目的确定传播对象和传播媒介,细化受众群,分析和归纳不同受众群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话语形式和表达方式,推出不同的新闻作品,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听众、观众的需求,实实在在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的传播力。
(上图为邓清源在德阳市工商局讲授工商形象的媒体塑造,下图为邓清源在资阳市工商局讲授工商话语体系和工商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