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发展折射新型城镇化内涵

程会强 原创 | 2013-08-20 11:18 | 收藏 | 投票 焦点关注

  当前,中国面临三大主题任务,即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同时需要采用三条主要路径,即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而且城镇化也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

  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土地、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的融合过程。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注重进度,更要注重质量。要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多元城镇化建设模式。

  生态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它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渗透其中。

  完成三大主题任务,需要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贯穿其中。绿色发展是纲,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目。纲举目张,相得益彰。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一体两翼,循环发展侧重于资源问题,低碳发展侧重于能源问题。三者在本质上都是可持续发展,可实现协同发展。

  显然,与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更符合我国国情。在我国城镇化大规模推进过程中,尤其要加深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

  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地将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满足城镇居民多元化、公平性的社会需求,因而必须体现出人的发展水平。从国际普遍经验来看,世界171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城镇化率之间直接展现出正向关系。

  新型城镇化应是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的过程,而是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应根据功能定位和区划要求,在不同层面规划设计城(市)镇功能群,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和城镇的互补功能,建设不同特色的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城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冒进。要坚持产业先行,坚持城市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社会承载能力和经济要素的优化组合相均衡,否则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会随着城市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更加不平衡,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严重不协调。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又面临着土地、能源和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严峻制约。因此,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其三个层面的循环,即从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到园区层面的中循环,再到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与我国城镇化道路异曲同工,因而循环经济可为我国城镇化提供新型发展模式。

个人简介
Tel:010-84080108 E-mail:chenghq@cdrf.org.cn 全国有多少村庄没有公厕?初步抽查全国13个县,其中11个县农村没有公厕,为此拟开展“一村一厕”公益项目。民生公益,有你有我;点滴成河,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