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脱埃”意义究竟如何?

陶勇 原创 | 2014-10-22 14:2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820日,WHO宣布,因在过去42天内并未出现埃博拉新病例,照该组织标准,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已被宣布为“非疫区”,从而成为迄今出现埃博拉境内传播病例7国中率先“脱埃”的。

 

WHO称赞尼日利亚卫生当局表现得当,和国际社会有关方面合作积极、密切,从而成功对疫情进行了全方位监控,并最终得以率先“脱埃”,这一成功故事向世人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埃博拉疫情是可以控制的。

 

自西班牙、美国相继发现本土埃博拉传染确诊病例,从而打破自发现埃博拉病毒38年来,该疫情在非洲以外“零传播”纪录以来,原本将埃博拉疫情视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非洲土产”的国际社会,对疫情从原先的淡漠,一下转为震惊、恐慌,欧美各国和WHO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压力,为此欧盟委员会曾专门要求西班牙政府“合理解释”,美国总统奥巴马更在“吹风”后短短12小时,便任命了一名超越疫情应对专门负责机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埃博拉沙皇”,以应对扑面而来的问责之声。

 

此时此刻的确太需要振奋人心的疫情消息,而尼日利亚这个非洲第一人口大国的“脱埃”,便如及时雨般应运而生,被又惊又喜的WHO奉为楷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尼日利亚是西非经济、交通枢纽,疫情首发地拉各斯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而这个西非国家的政府治理向来受到国际间质疑,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做到疫情有效控制和率先“脱埃”,的确难能可贵。

 

不仅如此,拉各斯是众多西方主流航空公司在非洲的重要客货运中转枢纽,非洲以外各国原本在拉各斯发现疫情后,最担心的就是以此为起点向洲外发散,如今这一最可怕的场景并未发生,各方面产生如释重负感,也是正常的、应该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尼日利亚原本就不是核心疫区,甚至与核心疫区三国(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并不接壤,42天来该国仅确诊20例患者,且传染源只有唯一的一例,即720日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帕特里克.索耶(来访5天后死于拉各斯市内的医院里),对这类疫情的控制相对简单,率先“脱埃”固然有尼日利亚当局和国际社会努力的贡献,但也和率先“染埃”不无关系——如不出特别意外,同样偶发且和疫区不接壤的西班牙、美国,也会在“空窗”42天后“脱埃”。

 

国际社会固然可以为尼日利亚的“脱埃”感到庆幸和表示鼓励、祝贺,但更应看到疫情本身仍然在蔓延,WHO自己的最新通报显示,截止12日,全球确诊及疑似病例8997例,其中死亡4493人,而此前105日的通报,确诊及疑似人数7399例,死亡4033人,短短10天内被埃博拉病魔夺取生命者多达460人,核心疫区更出现循环染疫的危险征兆。在核心疫区情况严峻依旧之际,片面强调一个“飞行疫区”的“脱埃喜讯”,恐怕未必是最恰当的。

 

还应看到,国际社会对拉各斯疫情高度重视、严防死守,最根本的目的是防止埃博拉实现洲外传播“零的突破”,尽管这一目的在拉各斯一点上成功实现,但“零的突破”却依然发生,且不止一国、一例,从全局看,国际社会并未能实现自己的初衷,所谓“成功故事”,也只能是“打折”的。

 

老话说“安不忘危”,更何况疫情仍然严峻、洲外传播也未能遏止,成千上万的地球人正受到瘟神和死神的威胁?对尼日利亚的“脱埃”给予应有的积极评价是应该的,但不应夸大这件事的“榜样示范意义”。

 

个人简介
陶短房,本名陶勇。1987年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法语专业,199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后先后扮演过从总经理到报社编辑、从单证到储运、从保健品营销到广告企划、从翻译到秘书的各类角色,足迹遍及国内各省及非洲各…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