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中国的房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炒作的

罗竖一 转载自 中国经济网 | 2014-05-04 12:28 | 收藏 | 投票

v.ifeng.com/vblog/others/2014005/044bdbb1-6987-0101-532f-aff7a75986d2.shtml

 中国经济网4月30日讯(记者 马星茹 刘延佶)“北京天价学区房”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日前,中国经济网视频访谈节目《中经名博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和资深媒体人罗竖一对此进行了讨论,两位嘉宾均表示“天价学区房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走进今天的《中经名博会》,我是主持人雨婵。最近有这样一则消息,在北京的西城区实验二小附近30万一平方米的学区房在两天之内就脱销。其实我们看到,在去年的时候每平是20万的时候,大家就称这个学区房已经是天价了,那今天我们看到已经到了30万一平方米了,很多人说这样的学区房还有人能买得起吗?现在家长真的是不容易,从小的时候上幼儿园到之后上初中、高中等等,都要想孩子上学和住的地方距离到底怎样,所以很多家长说其实选择学区房我们更多的是无奈,但是三十万一平这样的天价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承受得起的问题吗?今天我们请到二位嘉宾和大家共同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二位嘉宾陈杰人陈老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另外一位是我们的新朋友罗竖一罗老师,您好。欢迎二位!

  节目一开始我们就和大家说了30万一平这样一个天价的数字,可能不在北京生活的人听起来,就觉得在老家的地方30万一平我们都可以买一栋房子了,在一些小的城市,在北京所谓的学区房才可以买一平。首先想问一下二位的观点,很多人说北京大城市有钱人多,经济发达,30万也很正常,但是大多数老百姓认为30万真的太高了,二位嘉宾您的观点是怎么样的?您觉得30万这个价格首先合理吗?陈老师。

  陈杰人:这个价钱确实听起来很吓人,对,也确实有些离谱。不过我认为如果是不去做好一些其他的管理和工作,这个价格可能还会更加上涨。

  主持人:罗老师呢?

  罗竖一:我是这样看的,就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看一下这种学区房这个概念,学区房这种概念或者是说这种现象,是早先就有,甚至在一些小乡镇里面就有这个情况,但他那个时候学区房指的是一种租房,这么一个概念,学生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以后在学校附近去租房子,但我们现在新闻媒体所关注的这个学区房他指的是高价学区房,也就是说有这种买卖行为,是属于出售,购买这样的学区房。我认为这种高价学区房它是中国房地产在病态当中生下的一个社会怪胎,是一个畸形的产物,是一个毒瘤,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说这个高价,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房地产商他们的一个炒作的手段,但是很多人说到其实这种竞争的手段也很正常,毕竟他有他的优势,因为小孩子上学毕竟会存在这样一个优势,但是这个价格又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样一个优势的。那您觉得首先这个学区房的概念是否应该存在?

  陈杰人:这个概念不是说我们认为它是不是应该存在,而是它事实上已经存在的。

  罗竖一:对。

  陈杰人:我刚刚也听了罗先生这个说法我可能有点不赞同,就是这个学区房,尤其是在北京这种特定的城市,这种30万学区房的这么一个现象不应该归咎于房地产的这种发展,而应该归咎于我们教育制度的一个失败,可以这么说,或者说教育制度的一些问题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我们设想一下假如说今天我们的学区房30万一平米,如果明天我们还弄一个什么房子,规定说只要是在这个地方买到房子,每个人都可以当上部长或者当上省长,可能一百万一平米都有人买了,也就是说这个三十万的价格背后不是房地产开发商在炒作,而是它因为背后承担了一个教育的职能,尤其是这些比较优质的小学,就像您刚才节目当中所开始说的北京实验二小,那么在北京是一个重点小学,很多家长特别是有钱的家长就认为平常靠关系靠交钱并不一定能让孩子进到这样的好学校,但是今天通过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也是交钱的方式,只要买了这个地方的房子就可以让孩子进去上学,所以这个价格背后不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做,而是教育在把它做大,甚至我觉得从未来的一个角度来说是在做空。

  罗竖一:我是部分同意陈老师观点,但是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就是说确实像陈老师所言。但是我认为这个学区房也罢或者其他的商品房也罢,是在督促房地产开发商一种炒作的成分在里面,或者严格来讲不仅仅是开发商,譬如说中介,譬如说炒房客,譬如说房产户,就是好多的层面,包括一些商业专家都在炒作,所以说导致我们的房价节节攀升,让我们很多老百姓,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就即使我们中产阶层现在对中国房价都是叫苦怨天,不堪重负。

  我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说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很复杂的,我可以再延伸一下,譬如说这个学区房,学区房大家普遍的可能认为学区房是必然的一种产物,这一点我也承认,但学区房它的出现或者高价学区房的出现本身会带来很多的问题,譬如说就大家最关心的那些学生,就是家长最关心这些学生,学生就是说住进这样的学区房以后,对于他的成长会不会有好处呢?我认为这应该打一个疑问,是个问号。譬如说我们不妨这样去考虑,对于他价值观的形成是不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他性格的形成是不是会产生负面影响?价值取向,譬如说是否他拜金主义会在他身上滋生蔓延?因为他认为我爹我妈有钱,我可以拼钱拼爹拼妈,我就可以享受到这些东西,从小就有孩子血液里面,灵魂里面就注入这样的东西,我认为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成长可能不利。

  主持人:罗老师是从更深一层的这个概念去讲说对孩子的影响,但可能作为更多的小孩子他可能就认为说我住在这里,我可能就能上这样的学校,可能对这一方面想的会比较少。但是有一点我们比较认同就是说什么,就是说这个学区房的高价不仅仅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说是开发商人家自己的炒作的方式,其实我们自己老百姓本身也会参与到其中,比如说很多人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房子,但是他们是因为看到了这个房子的升值空间很大,所以也会去买来,所以这样大家自己本身也有一个竞争,然后使这个房价就会一年一年涨高。

  陈杰人:其实这个炒作成分确实也存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炒作有一个基础,比如说我们再怎么去炒作,我们能不能把我们身上这件衣服本身只值一百块钱把它炒作成价值一万块或者一百万呢?是不可能的。但是那个房子,所谓的学区房他能炒作成这个价格,那么应该说是它的基础存在,就是所谓教育资源在这里均摊着。但是我们换个角度说确实我也有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是这些有钱的人比如说三十万一平米,哪怕就是买一个很小的一居室,六十平米,一千八百万,一千八百万是个什么概念?你在北京市的任何地方买一套公寓房是绰绰有余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如果说真的能够有这么一些钱,能不能把这些钱去聘请一些好的老师来给你做家教,或者用另外一种教育形式也能做好?所以我觉得他这种方式,这个疑问让我觉得这种投资是不是真正理性,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

  罗竖一:对。

  陈杰人:另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所谓的名校,优质校,其实这种教育最终的结果它不是以成绩最终论英雄,同时这个好的学校不一定他所有的学生出来全是龙种,差的学校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出来都是跳蚤是吧?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是希望他成为龙,种下龙种可是收获的是跳蚤,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为教育这个东西它有它自己的规律,不是说你上了一个什么好的学校这个孩子就一定能有很大的出息,甚至有的时候我们说他成绩好,也并不一定有出息。前几天不是有新闻说有些人做了盘点,对于过去30年以来中国出的这些高考状元,说90%以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就的,而恰恰就成就的是那些并不是状元的人,这也另外从反向证明这么一个道理,就是说我们有的时候望子成龙心态,尤其是想在一个好的学校指望他成绩好就一定能够有出息,我看这个想法是有点过于乐观。因此我也愿意在这里借这个机会,要奉劝电脑前的各位朋友们,如果说你们仅仅为了孩子,一个教育真的花30万去买一平米这个房子,我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不确定性也太大,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这样买。

  主持人:罗老师也支持陈老师这样的观点?

  罗竖一:对,支持。

  主持人:那如果说咱们举个例子吧,可能真的像刚才陈老师说的一千八百万买一个这样房,可能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可能很多事情我们说其实没有如果,设想一下,我们有这样一个经济条件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去投资这样的房子吗?首先二位你们自己会去购买吗?

  陈杰人:我迫不及待地要回答你,我绝对不会投资这样的房子,也绝对不会这样去非理性买房,因为哪怕就是我的钱再有多余,我愿意把它投给一个教育慈善基金,我都不愿意去这么去干,我想想那个一千八百万,我只要用一千万成立一个教育资金,足以让自己的孩子和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更优质的教育,何苦去用那一套房去争来争去。

  主持人:罗老师,您会吗?

  罗竖一:我也不会。

  主持人:或者这个房子很有可能一千八百万,那未来几年有可能它可是会变成三千六百万。

  罗竖一:这个东西我还是要回到我的老本行,我原来是《中华建筑报》的主编,一直在关注中国房地产发展,我可以适当延伸几句,中国的房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炒作的,城镇化在起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各个方面,大家都在推,房地产开发商、中介、炒房客,甚至我们一定层面的地方政府也在推。不是前两天有一个新闻报道说,王石说是因为他曾经就是说2008年他们万科给房子降价,结果遭遇到天价的罚单四千万,这两天也有媒体报道说这个不实,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打个问号。但是据我了解这种情况事实上是存在的,不管万科是不是事实,但这种情况确实在中国是存在的,曾经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回流资金,为了解决他自己销售问题,他曾经试图去降价,但是地方政府去制止,至于说罚款没罚款不得而知,这样的事实确实有。至于我个人肯定不会投资这样的,因为我可以回到前面的问题,它这种高价的学区房它有很多弊端,比如说第一点对孩子成长未必有利,我非常同意陈老师的观点,就是说事与愿违可能性非常大,在名校里面不一定出了一个很优秀的孩子,他这种优秀只是说成绩,学习成绩好,他还有人格,有性格的等等方方面面的,高校不一定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都是素养非常高的孩子。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说在这个炒作过程当中,更多的咱们还是回归到说还是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罗竖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认为如果说是盲目选择高价学区房本身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陈杰人:我也有个不同的观点,这些年我们经常见到你刚才说的这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话就是很多跟教育相关的产业进行炒作的一个噱头。

  罗竖一:对。

  陈杰人:比如说这个奶粉,比如说刚才讲到房子,择校,还有考这个证那个证什么的,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它应该是什么?在我看来孩子的起跑线既不是一所名校,像我实实在在讲我当然不认为自己是很成功,但是我觉得我自己至少也不是很失败,我曾经就是在最偏僻的农村的小学里边读书成长出来的,最后我还是考到清华大学来,我觉得这个起跑线不是在哪一所学校,我觉得如果说一定要给孩子的成长定一个起跑线,我觉得有三个概念,第一个是健全的人格。

  罗竖一:对对对。

  陈杰人:第二个是自由的思想,精神发展。那么第三个是适度的这种文化知识教育和好的习惯的培养。那么这三点来说,跟名校关系并不是很大。比如说我们设想一下,假如说一个学区房都是30万一平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钱的人,甚至像我们这样的人都买不起,那么最终能够在那个学区买房的人都是亿万富豪,至少是几千万的富豪,想象一下这些学生都是亿万富豪的孩子,那么这个有没有可能有利于这个孩子性格多样化的这种培养吗?能不能去让这个学校的人格生态真正变的自然化一点,健全一点呢?我觉得可能是有害无利的。因此我觉得所谓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概念这些年以来确实坑了很多的家长,坑了很多的孩子,我呼吁每一个家长要警惕这么一个呼吁性的口号,我们要重新回归教育的本性,就是发掘人的天性,让人自由健康平安地成长。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我们看到在网上也表达自己观点,说像这种高价的学区房其实也是在房地产类型当中最容易崩盘的,这一点二位嘉宾赞同吗?

  罗竖一:这个完全认同。

  陈杰人:我也觉得它应该是最容易崩盘,因为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因素今天你这里是学区房,因为这里有一所名校,那么万一哪一天这个名校搬走了,或者别的地方的学校比你这个学校更好,它掘起来了,你这所学校没落了,或者甚至一个什么意外的事件,让这个学校一下子声名狼藉声誉扫地了呢?那不就是崩盘了吗,这是第一个因素。那么第二个因素是当人们都意识到所谓学区房,所谓择校的观念其实是一个并不是很好东西的时候,那么大家清醒过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学区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那么第三个就是说当国家的政策介入,比如说我们调整一下政策,原来规定这个地方,这所学校是归这个地方管,管这一个区域孩子的上学,哪一天我们调整一下增加了一下范围或者减少一下范围呢?那么这些风险是相当大的,我觉得用30万一平米去买这么一个大的风险,说的不客气真的是有点发狂。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教育部的通知当中,从2015年开始北京等19个重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将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这样一个政策,那很多家长也说这样一个政策其实也是推高了学区房房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对此二位嘉宾怎么看?

  罗竖一:我认为如果说是就近入学推高了学区房价格的话这个稍微有点冤,我想这也不是教育部门的本意,当然这个教改的方向我认为,或者说它具体内容存在问题,现在就是说比如拿北京市民说,6岁的适龄儿童可以上学可以去登记,如果说我们在出台这一套方案的时候,当然现在北京市具体没出来,但是教育部已经出了,各个区县也没出。比如说如果里面加这么一条,说在那个学区内居住满六年的,如果加上这么一条,我估计这种所谓的天价学区房,这种现象可能会得到很大的遏制。

  陈杰人:这是一个办法,但是恐怕也只是头痛医头的办法。那么从表面上看,我们看到这个学区房的价格是因为教育部的这么一个规定说就近入学抬起来的,那么这个根子背后还是有各个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所谓的教学质量,还有教学的声誉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片头开始实验二小,以及北京市还有几所著名的学校,那么像这些学校他确实平常教育声誉好。如果我们说要让每一个地方的学校都跟这个地方学校一样好,或者说平均起来又会导致这个学校失去竞争,那么它也是问题。因此我觉得将来就近入学这个制度它需要一个配套的措施,什么配套措施呢?第一个还要去加紧去推动其他的一些普通的,甚至还有一些落后的学校尽快赶上来,那么比如说现在北京市东城区他就实行各个有几个学校联合共建,那么资源共享,甚至大年级组通用教学师资资源等等,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也不能吃大锅饭。所以我觉得将来,刚才您说的那个办法,满六年也是一个办法,总的来说不要去把解决这样复杂的问题一刀切,一刀切的话可能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又引发两个更大的问题。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大家说到这个问题,其实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看到上海静安区就规定了,说每户五年内只有一次入学这样的机会,那有专家就说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利于说好多人把房子倒出去再卖,这样的话至少会减少情况,因为毕竟有5年的期限。二位嘉宾觉得这会是一个好的方法吗?

  陈杰人:这个方法跟刚才罗老师说的差不多,也点异曲同工的,这个有一些用。

  罗竖一:但是这个治标不治本。

  陈杰人:对呀。但问题是你说提前五年,有的人现在开始,我准备生孩子他就开始买,买等到孩子六岁的时候刚好可以上学。我们说三十万一平米在我们觉得是个天价,对有些人来说他就像花三十块钱一样,并不很在乎的,这样人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从教育部门从合理的区划规划调整都要。,另外还有一个我觉得就是甚至还有一个比学区就近入学更好的办法,就是按大区域来分,随机抽取学位的分配,比如说我们原来是讲一个学校管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将来我们能不能比如说在北京市东城区整个一个区范围内就那么远,能不能把所有申请入学的孩子和这个学校的座位随机分配,电脑随机抽分,那么这个就失去一个学区房的概念,要说把整个东城区都作为一个学区恐怕也不现实,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可能更为公平一点。但是不管怎么样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也不要去打击这种好的学校,他努力提高自己声誉,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努力,我觉得还是要支持他们,要鼓励他们。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要防止这样一种好的学校资源和声誉成为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整个利益连上去赚取超额利润的一个基础和工具,这个还是要防范的。

  主持人:其实刚才陈老师提到这一点,我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也有遇到过,一个朋友家的小孩才三岁,住在我们家,隔壁,邻居。然后我记得在早早的时候他就开始买房子,当时说为什么会买到那个位置的房子,他就说是为了我们家小孩到几岁的时候上学,我们那个时候要搬过去等等。当然他这个咱们所谓的学区房不一定咱们说每一个都是每平30万,不一定都一定这个价格,但是它必然会比普通住宅的地方要贵一些,所以说老百姓的心理,虽然很多人像陈老师说的他们可能有钱人花几千万像咱们花30万一样,但是更多老百姓也不会有那么好的经济实力情况下,可能他们不会去买三十万的,但比如说平时三万的,他可能会选择六万八万,至少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这就说明在家长心中,这个学区房对于孩子上学的问题有利还是根深蒂固。二位老师觉得是不是从我们老百姓自己内心应该改变的一个观点,才有可能利于这样一个事情再继续发展下去?

  陈杰人:您说的对,刚才我也讲了,这个学区房它的实质不是房地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那么学区房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学区的这个房子它所占据的这个资源,教育资源和这个房子的主人的孩子它有一个对等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还基于现在很多家长非常迷信名校的这种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我还要再强调一下,我认为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他学校的好坏程度其实真的是我认为差别不是非常非常大。第一这些需要教的知识,每个学校都差不多,第二个来说我们现在一些基础的像实验室,体育运动设施,总体上都不错。我们像北京市来说,基本上每一个学校,哪怕是再不出名的学校,他的条件也要远远好过像那些农村地区的学校。所以能够在北京市市内任何一个学校上小学我觉得其实都是不错的,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理性对待这个孩子。有的可能一些学校其实我也要在这里打击一下一些学区,有些学校他就是用一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去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考试机器,那么这对学生来说表面上看成绩好,其实最后是害了孩子,因为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并不等于一定能成为一个人才,最终可能成为一个工匠,成为一个考试机器,那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罗竖一:其实刚才主持人也谈到,就是说父母这种心理,陈老师也谈了,我认为大家这种心理其实也是身不由己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种考试的机器,尽管他主观上不是这样的,希望孩子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客观上事实就是变成一个考试的机器。比如说主持人刚才谈到一个朋友,从现在到目前为止,北京市还没有划定学区,从哪儿去买?如果你现在买下了,正好把你那一块划出去,不归属那个学区你怎么办?是不是亏了?是不是再重新去买?一个是我前面也谈到了,这种高价学区房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一定有利,或者陈老师也刚才谈到人格的塑造无利。另外一个方面,这种高价学区房可能对父母对学生家长也有很大的危害。譬如说刚才谈到天价30万一平米,不足十平米,能住几个人?孩子住进去以后父母住吗?住不了。但是不一定说孩子在这个地方住,就是只是为了那个名额,假定说去住那是个什么环境?那还不如在大兴去住,不如在房山去住对不对?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这个时候事实上也会推高房价,这对社会层面来讲,因为它这个天价学的区房推高整个区域,甚至推高整个北京市的这个房价,也会推高房租,就是说我认为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可能都会有不利很多的因素产生。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于一般的这个学生家长而言,还是最好不要去买这种天价的学区房。

  主持人:说到这儿其实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在对于到底孩子是成绩重要还是咱们说从小形成的这个人生观价值观更重要?我听我韩国的一个朋友是这样说的,在韩国读书小孩子上学的时候是分两类,有一类如果你去公立学校的话基本是政府出钱从小到大,但是另外有一部分是属于私立学校,私立学校他是给你一定的保证说比如说我告诉你说你能达到一个什么分数的,我能达到你上什么学校的,然后我能保证你去考上一个什么大学的,他是有这样的一个协议在其中的,当然这个分就非常非常高。但是近几年我这个朋友跟我讲,韩国人不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那样的学校了,为什么?事实证明一定在那个学校里大部分比例来看,学生一定是成绩更好,然后考上的学校也更好一些,名牌大学更多一点,但是从韩国很多,我们就说生活的一些细节也好,包括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好以及对于自己国家的这个文化,我们都说韩国人很抱团嘛,文化来说他们发现在这种私立学校里去读书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观,他们的价值观和普通孩子其实会有很大的一个差异,慢慢自己家长都会觉得说我们家的孩子特别自私,就是他跟谁家这些小朋友他不太一样,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优势感从小就有,他拿的优势感是什么?我成绩好,而且我不担心我会不会上那所大学,因为我学校已经给我保证,我爸妈拿了钱他就是要把我送到那个的,所以他对这个社会的一些感恩之心,以及与身边小伙伴交往来说他都有,人格上我们不用缺陷来说,可能多多少少还会有一些影响。所以我觉得说这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其实也是希望说我们中国老百姓也是一样,其实更多的我们不要把这个点一定看到说你的成绩是不是上了名牌的大学,还有一点像陈老师这样的,上了我们小山沟最差的一个小学我也一样可以上清华,其实我觉得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而且我相信陈老师从清华大学里出来的,我相信在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中,你一定不会说他是清华的我觉得他优秀,在你的观念里一定不是这样的。

  陈杰人:对,是这样子的,那么实际上我想我们三个人都是从小学读过来的人是吧,那么现在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在北京一家所谓比较有名的小学,但是有的时候我就看他这种教育,我还是感到遗憾,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面上学,那么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自己走山路,翻山越岭,我们要走五六里地,从家里走到学校,一个人走,还要过河,过那种特别危险的河流上面的石坝。那么现在我们的孩子可能一直到初中,至少是到小学家长都是开着车,车接车送,没有离开视线,要确保他的安全。那么有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是一种遗憾?为什么?他们没有培养一种搏击人生的习惯。所以有的时候在寒暑假我会带着我的孩子回到我老家湖南乡下去,我让他参加当地孩子们的活动,比如说去山里掏鸟窝,或者去山里面捡蘑菇,或者去干一件什么看着有点危险的事情,甚至有时候爬树从树上摔下来我觉得也不心疼,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这种去向大自然去找资源去挑战的一种精神。另外就是农村的小朋友,他这种在外面团结互助,自己互相照顾的精神是特别强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去投身大自然,我们去真正认识发现和挑战大自然,真的是农村的学校比城市的小学要好一百倍,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觉得城市的学校不一定就比农村好,从这个角度说的开一点那么我觉得我也奉劝很多家长朋友,你不要去迷信城市里面那些天天高墙深院的所谓的名校,那些名校培养出来的人可能以后是一种比较闭锁型的人,那么从总体宏观这个数据来分析的话,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那些特别是小学和中学毕业的学生,也不一定真的这种成功率,这个比一般的学校要高,另外来说我觉得人生成功真的是有很多条,我们看到名校毕业的也不一定会最终怎么样,其实你包括像中国大陆北大清华这么好的学校,绝大部分人最后不还是充当一个普通的质言,那么只有小部分所谓的成功,或者做大生意,或者当了官,或者有其他成就是不是?那么我们一些人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他们成功的,这个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存在,人生的路真的是千万条,我们不要一开始从小学开始就给我们小孩子限定一条非常狭窄的,千军万马都在过的独木桥。

  主持人:罗老师问个问题,刚才其实陈老师说了,和大家分享了,说我的小孩子其实现在也是在一个比较不错的学校,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网友会说你看陈老师,你一直说不用上好的小学,那您家小孩不是上不错的小学吗?

  罗竖一:我认为刚才陈老师谈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普遍现象,我本人的经历跟陈老师其实很类似,尽管我现在不是特别优秀,但是最起码我周边的朋友认为我还比较优秀,我上的是很一般的学校,我上的小学,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桌椅板凳都是非常匮乏的,我拿的是自己家的小凳子,我们同学都这样,我们没有木头的桌子,我们的桌子是水泥板的,因为条件是够艰苦,但是也出来不少很优秀的人才,而且我认为是我们不管从性格,还是人格,价值观等等各方面,好像是优于很多所谓的名校出来的那么一帮子学生。

  陈杰人:其实我还再补充一句,我刚才说我的孩子在所谓不错的小学,我是说了所谓两个字,就是在别人看来可能这个学校还是不错,但是坦率讲我并不认为它就真的是那么优秀,那么有的时候甚至我对于那个老师给我孩子布置的一些任务,教育的方式我特别不认同。因为我最早学过一个儿童教育的专业,那么这个专业告诉我对于孩子真正的教育,包括我自己从小成长起来的历程,这种亲身经历的历程也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不是说天天规定他一定要完成多少作业,一定要考试得满分,而是他天性的发展,一种勇敢的、自由的、大方的、团结的这些精神的培养,那是比知识要重要的多。所以我觉得像这些所谓的不错的学校名校里面有的时候恰恰忽略了这个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为了学校之间的考试成绩之间的竞争,虽然现在禁止排名,但实际上还有各种暗暗较真的方式,那么这些方式都逼着老师为孩子培养考试机器,这点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要警惕,所以我觉得就是说真的这些学校,尤其是小学的所谓名校,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在一般的学校我觉得就可以了,真的可以了,孩子平常的这种学习,其他的知识其他习惯的培养,可能对于他后面的成长更为重要。

  罗竖一:对,我补充一点,像这种我们已经不是太倚重学校教育的时代,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途径很多,不像我们那个年代,以前可能更多的教育是来自于学校,所以我觉得这一块我们家长朋友一定要注意一下,不要过分的迷信学校的教育。

  主持人:我相信其实作为大家过来人,我们都说经历过那一步的人反过头来都会去这样劝大家,但是我相信有一些东西在为人父母的心中他多多少少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在,中国很多老百姓都说买房不合算对不对,不需要买房,为什么要买房?但是中国老百姓依然还要买,就像今天这个上学也是,之前我们讨论过的问题,补课,还是陈老师最不同意的那句话什么叫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说我不补我行吗?我就跟人家不一样了,我孩子的成绩跟人家不一样,今天上好的学校可能也一样,我相信不会说一天两天或者通过我们几句话人家老百姓观点,你看他们这节目说了我就不能想,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所以更多的我们可能还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和办法来缩短各个所谓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这样一个差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提出来像现在的情况,如果说像师资力量来轮换等等,这会不会是一个缓解的方式?二位嘉宾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先不改变大家的想法,从实际上解决这个事,让学校之间差异不用那么大,咱们上哪个学校都还不错的情况下,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陈杰人:从道理上来说缩小这个各个学校的差异,这个做法有点平均主义的嫌疑,因为我们要鼓励竞争,让每一个学校发挥他的特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这种区分标准是看这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考证、竞赛、成绩等等,那么我们将来对于所谓名校的评定标准或者认可的标准,也许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就是要改变它,怎么改变?就是说首先是改变这个认定的标准,并不以成绩来论英雄。那么要缩小它的差异性让每个学校都一样,我可能并不是最终同意这样子,资源可以共享,同时我觉得在小学这个阶段跟大学不一样,大学鼓励竞争,那么在小学要鼓励你完成基本的教育任务。所以现在我们教育部门规定说不许补课,每天教学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小时,让孩子有更多玩耍的时间,有他自由发展的时间这个都对,但是问题是什么?我们除了提倡这个观念,但是在平常的评定当中还是以成绩来论英雄。我觉得将来我们对孩子的这种教育一定要避免以成绩来论英雄,我们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我们就要放下所有的这些任务,放下其他所有的包袱,我们小学教育甚至是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完成基础教学任务,那么其他的东西我们不要管它,把它交给孩子,交给家长,交给孩子自己,也交给社会去做,这个是比较好的办法。

  主持人:罗老师呢?

  罗竖一:我认为出现天价学区房或者是我们这种择校,其实这也是一种择校,只不过比较另类比较特殊,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我认为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我们学生家长,就是思想认知有问题,身不由己,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建立等等,父母客观上都不在乎。

  陈杰人:这个我插一句,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现在有一些父母他之所以愿意去买学区房,去给孩子争名校,除了给孩子择校,还有一点虚荣心作怪,觉得出去比如说我们三个家长坐在一块,你家孩子在哪?说我们家在哪,你们在那?你这更好,大家就有点仰慕,这种虚荣心也是家长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罗竖一:对,我接着我下面的话说,比如说一个是公立,包括刚才陈老师谈到虚荣心等其他原因,但这一切的一切其实是跟我们客观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我想让我孩子到哪个高校里,名校去,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政策,没有这种东西的话他怎么落实,没有。正因为我们客观社会,客观现实里面,社会现实如此,所以说我们这种家长,这种不太正确,或者说是偏激的,或者说是认知上有问题的东西才会变成现实的东西,就是跟客观现实的一种结合。

  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就是要改变这种东西,第一首先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我们教育经费的投入其实特别可怜,非常可怜,尽管逐年在增加,一年比一年多,但是比起我们三公消费差远了。第一个是政府层面教育经费加大投入的力度。第二是什么呢?第二需要把我们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就地扩大它的规模,譬如说把这个学校建大一点,建大一点以后这个学区的覆盖面会广一些,这是一方面。第三个建议是什么?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或者说名校的嫁接到非教育优势资源所在地,嫁接一下,也就是我们可以不妨跨区,其实这个方式是什么,就是挂别人的名字,采用别人的,就是说名校的这种教育理念,或者说它的管理方式等等。第四个是什么?第四个是强化我们的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并且要进一步扩大教师队伍的数量。现在其实这种师资力量在很多地方都比较弱,这也是一种现实。

  主持人:那其实我们今天和大家说的这么多,分享这么多,我们二位嘉宾也都是为人父母的,节目最后给收看我们节目的朋友,家长咱们说一句忠告也好,或者说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也好。陈老师。

  陈杰人:好的,我觉得这个学区房,天价学区房的背后根本上是在于对于所谓名校的这种崇拜,那么我是建议我们每个家长要打破这种崇拜心理,因为第一来说就是现在有很多这种所谓名校,其实炒作的成分也很大的,那么他长期进行品牌的经营,给人感觉这个学校一定是比别的学校要好,所以要打破这种神秘的光圈。第二来说我们一定要相信在这个小学阶段孩子其实选择一个所谓的名校,还是选择一个普通的学校对于他未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么太大的区别还是在于他整个人生不断在自我发展的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去完善自己,怎么样去提高自己。

  罗竖一:我认为对于我们的所有的学生家长来说,或者对学生个人来讲,人文的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这些东西应该是最重要的。上不上名校另说,不要太把名校当一回事。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我们二位嘉宾到我们节目当中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再次感谢您做客我们节目当中,谢谢罗先生,谢谢陈老师,同时也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elt/ltzt/zjmbh/xqf/index.shtml

个人简介
曾经的新闻人,现在的评论人。
每日关注 更多
罗竖一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