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我人生路途的记忆

杜乐勋 原创 | 2014-09-16 23:01 | 收藏 | 投票

  

 老夫子我人生路途的记忆 修改补充稿

 

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目录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是浙江青田人

我的童年我的启蒙教育

投笔从戎抗美援朝

卸甲归学——经济学

闯关东在哈尔滨一块宝地落地生根

创建我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是浙江青田人

青田概况

                  青田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是丽水市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因县城北隅山麓水田盛产青芝而得名,故又名芝田。青田共辖1021乡,436个行政村,总人口47.8万。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青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

                    青田石雕是青田的一张“金名片”,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品取色天然,古朴典雅,旧时作为江南名产,屡选进宫。经过岁月沧桑,青田石雕名闻天下,艺冠全球,不仅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石雕文化,还逐渐发展成为青田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年产值4亿多元,正迈入从业人员最多、产业规模最大、产销量最高、精品最丰富的黄金时期。2005年初,青田目前最大的文化工程石雕博物馆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集石雕收藏、研究、鉴赏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展示和宣传青田石雕文化的精美窗口。

                    青田华侨是青田的又一张名片。全县现有23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可以说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我们青田华侨。他们在海外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异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气精致、开放兼容的特性,不断丰富了青田文化的内涵,铸就了“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的青田精神。

                    青田历代人才辈出,宋有宰相汤思退,明有开国元勋刘基,清有经学大师端木国瑚,近现代有著名社会活动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还有前国民党“副总裁”陈诚等。

                    青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奇山异景不胜枚举,素有“浙南漓江”之称的瓯江穿境而过,秀丽万千;石门洞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垂天飞瀑,曲径通幽,是避暑纳凉的胜地。

 

                    青田的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有120多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滩坑水电站,静态投资48.3亿元,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建成后规模和发电量相当于新安江水电站,库面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蓄水后又将是浙江第二个“千岛湖”;已探明有钼、铅锌、叶腊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叶腊石储量占全国的1/4,青田石雕选用石即叶腊石的高级软石,有“中国腊都”之称。另外,青田的特色农产品也相当丰富。

                     

                  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其“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在亚洲、中国都是唯一;青田的“山鹤牌”杨梅,果大赛似乒乓,汁多甘甜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于2002年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祖父教育家林楷

 摘自 《青田古今名人录》    2008-1-21

 

    林楷,字敬五,别号镜湖。青田七都夏家地村人。父名为郁芬公,清时秀才,长兄林桂,字丹五,清禀贡生;二兄林模,字尊五,清监生。敬五先生也是清禀贡生。与杜师业、陈兰薰、朱光奎等为好友。年轻时为私塾执教,杜伯先、陈兰薰、陈梓芳等为优秀学生。  

 

    林楷中年时为官费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三年毕业后,回国任处州中学教师。同时毕业为日本就读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张品纯、孙靖夫、叶宗山等,亦同时任教于处州中学教师。翌年国民革命兴时,浙江光复,处州中学改为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前任谭校长辞职,由林楷接替,其他教职员工均无异动。  

 

    民国元年大水,青田全城淹没,处州亦有部分淹没,第十一中学尚有部分冲毁,急待修复,修复专款未核,因此,支借解决,由林楷先生设法求之,勉强完工。  

 

    民国二年二次革命时,处州亦宣告独立。闻其通电出自敬五先生手笔,其后二次革命失败,因遭去职。  

   

    民国三、四年间,闲时无职在杭州同乡处。民国五年回青田任县立敬业小学校长。因待遇太低,不为养家,不久又转到处州十一中学任教。  

 

    任教已有三年时,旧病肺疾复发,不能医治,于民国八年去世。是处州教育界的不幸,也是林家极大不幸,时年仅42岁。壮年早逝,至为可惜矣!其家四口,生活困难。遗著有“可竹山房”诗稿一册,尚未付梓,迄今恐已无存。

 

其家4口有乐勋之父林琼轩(中医师,1937年病故于杭州)二叔林瑶轩(已故)三叔林春保(经济学讲师,已故),乐勋之姑姑(名不详系武汉水利学院院长,水利学家何之泰之妻均已故)4人。

 

杜林书房主人附注

林琼轩育有二子,长子林欢勋,后改名林寒碧,台湾海军中校,已故;次子林乐勋,后改名杜乐勋,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

 

林瑶轩育有33女,林坚勋/林鉴勋/林令勋/林李倩/林莲倩/林芝倩。现在居住青田县鹿城区,以绘画雕刻为生。

 

 

 

林琼轩图像

 

 

 

 

 

 

 

林欢勋图像

 

 

 

 

哥俩图像

林欢勋林乐勋哥俩好

 

 

杜乐勋外祖父青田县民国第一任知事国会议员文豪:杜师业

2010.5.15初稿)杜乐勋修改补充

杜师业(1879-1929),字冠卿,青田北山镇北山村人,清末法科举人,与南田刘耀东、章旦朱光奎誉为“青田三才子”,名噪一时。杜师业兄弟四人,他居幼,长杜师甫,二杜师预,三杜师杲。长兄杜师甫(1858-1911),安徽武备学堂毕业,高级律师;育有杜孝怡、杜汝琮二子。长子杜孝怡,学名杜汝瓒,字伯先,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系,曾任青田县立高等小学、浙江省立法政学校教员、处州师范讲习所所长;长孙杜彬荪,上海江南学院毕业,曾任青田县督学,曾赴西德经商,嗣去台,后青田鹤城定居。二兄杜师预(1867-1924),字左园,清末优贡,诗人,曾任黑龙江龙沙道道尹、浙江巡按使署咨议会议员。三兄杜师杲(1870-1912),民国元年(1912)北山发大洪水时淹殁。

杜师业,清光绪四年(1879十二月初九生,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毕业回国后任浙江公立法政学堂教授、司法科长,清光绪年间任青田知事,是晚清最后一任青田知县。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知县改称民事长,杜师业改任青田县民事长。民国元年(1912),临时大总统公布县组织法规,2月,浙江军政府公布《浙江省地方官制决议案》,改县民事长为县知事,杜师业改任青田县知事。19134月,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4年任大总统府政治资议,19168月再次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7年任讨逆(袁)军总司令部军法官,后任财政部主任秘书、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上海《时事新报》总主笔。192210月第三次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20年,杜师业曾与吴传绮一起编纂《庚申》杂志,由北京庚申学会出版发行。译著有《革命心理》(法·勒庞原著),191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0年与吴旭初重译此书《群众心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27年已发行第五版。

杜师业1929年病逝于北山,终年51岁。原配本邑郭氏,侧室杭州何氏,续娶郭氏,共有四子三女。

长子杜蘅之(1913—1997),谱名杜汝玖,国际政治学、外交学专家。之江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曾任曾任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将军的英文秘书(上校军衔)、美国西点军校访问学者,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东吴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台湾“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美国研究讲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台湾中国代表团顾问、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文化中心资深学者、美国奥斯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国际法》、《国际法大纲》、《中国条约史大纲》、《国际法与中国》、《西藏之法律地位》、《西藏条约研究(英文)》等,并发表游美、游欧散文多篇。其长子杜小衡,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获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现在洛杉矶独立开业自办医院。次子杜亚衡,美国法学博士,在洛杉矶经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并出任“金士顿科技公司”副总裁。杜蘅之未亡人其第三任妻子也是青田望族小姐,育有儿子3人均在洛杉矶居住。

次子杜汝琛,又名何效文(随母姓),1914年出生,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金华浙江抗日自卫团第一支队司令部机要参谋,浙西于潜县(今临安)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部情报课长等职务。后旅居德国,开设诊所,在当地很有名气。何效文育有11女,其子何亚穆解放后在安徽合肥市从事企业营销业务,后因病去世,其女何亚梅热爱摄影事业,后退休在杭州市居住。现已病故。

三子杜汝琎,1918年出生,美国密州大学电脑博士,计算机权威专家,旅居美国洛杉矶,计算机公司总裁,有三子。

四子杜汝琭,字晓柳,1925年出生,庆元专科学校毕业。19813月起担任青田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居丽水。女儿杜美红,上海医科大学药学系本科毕业,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出任纽约世界金融中心高级经济学家。

女杜善瓘、杜善瑾、杜善瑶。

其长女杜桂兰,学名杜善瓘,师范学校毕业,1943年前后任北山小学校长。后在温州开设寄卖行。其次子陈志义,1950年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讲师。后因病离休。

二女杜碎兰(1906-1999),学名杜善勤(瑾),为五四运动后的新女性,习教育,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市立第一女子学校高中师范科,才貌俱佳(出众),毕业后服务社会。在抗战之初,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出任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1937年底任遂昌妙高学校长,194012月任青田县政府庶务主任。适本县阜山夏家地林楷(处州中学校长、名儒林楷)长子林春蔚(字琼轩,浙江省立医专毕业,医专附属医院中医师兼讲师,1937年病逝于杭州),有二子,长子林欢勋,解放前为参加国民革命军海军改名林寒碧,后随军去台湾任海军中校军需官,退伍后到银行二次就业任会计师,2007年因病在台北去世。次子名林乐勋,后改名杜乐勋,19517月从上海吴淞中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丰台第六后方勤务学校财务大队学习部队财务,1952年毕业分配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后勤部任会计员,1954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吉林大学)经济学系学习,1958年毕业,分配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政治经济学,1978年开始研究卫生经济学与医院经济管理,1983年组建全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教授。受聘担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医疗卫生绿皮书》主编,成为我国著名卫生经济学家;杜善勤继适泰顺翁柽(时任青田县长),有三子一女,1949年后居上海市,任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主任,1999321逝世,享年94岁。

 

(陈木云根据1990年版《青田县志》、台北市青田同乡会1987年编《修续青田县志》等编写,吴德正根据青田《晋昌郡杜氏宗谱》等资料补充)

 

老杜家的光荣

 

大表哥杜桐荪人生旅途最大的闪光点

 

参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联络人杜桐荪

 

杜桐荪(1905-1998)青田北山村人,祖父杜师预,字左园,清末优贡、诗人,曾任黑龙江省龙沙道道尹、浙江省国民会议议员。父亲杜汝璜(1882-1912)曾任湖北候补巡检。弟杜松荪,姐妹三人。杜桐孙1922年毕业于温州省立第十中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下设立一个电影工作队,任命杜桐孙的温州省立第十中学同学好友张冲为队长,张冲聘杜桐孙为电影工作队干事。从此开始,杜桐荪一直追随张冲,做张冲助手。

张冲(1904-1941)是促进国共合作的重要历史人物。张冲原名张绅,字淮南,曾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尔滨政法大学,后赴苏联留学,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电影事业处处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总干事,国民党军委会中将处长,终于成为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负责联络的国民党代表。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奉命参与同中共代表进行秘密谈判。期间曾到陕北瓦窑堡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对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19361212西安事变爆发,张冲作为蒋介石随行人员亦被扣押,国共双方亦一时失去联络。南京方面因为不明真相,万分焦急,不知如何营救为妥。幸好张冲的助手杜桐荪尚在南京。事变后第二天1213,傍晚,陈立夫心急火燎地赶到杜桐荪家中,要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中共驻上海代表潘汉年,了解事变真相和第三共产国际之态度。(参见附件: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杜桐荪当即乘机飞到上海,于深夜在英租界四马路傅厚巷三号的小裁缝铺阁楼里找到了潘汉年。并于当天乘12点夜车陪潘汉年赶回南京。次晨147时,与陈立夫会商。后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合作有了新的转机。此时的张冲日益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被委任为代表国民党蒋介石同延安及莫斯科秘密联络的专使。19373月,蒋介石在西湖养病。张冲命杜桐荪于324陪送周恩来、潘汉年自南京出发,乘汽车至杭州莫干山,与蒋介石谈判。此行特别保密,由杜桐荪全程陪送。当日,张冲已经在山庄等候。杜桐荪把周恩来等送到后即下山在杭州宾馆等候,翌日蒋周会谈后由张冲送到杭州与杜桐荪等共聚午餐后分手。在抗日战争期间,张冲坚决赞成国共合作,共御外侮,与周恩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好朋友。杜桐荪作为张冲的好友助手,也和重庆周公馆关系十分密切。张冲常去周公馆十分不便,杜桐荪及其夫人可以代劳。(我家大嫂威利常以打麻将为由出入周公馆传递信息-杜林书房主人注)。

杜林书房主人附言:大表哥杜桐荪一直从事电影事业管理工作,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他随从去了台湾任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退休后移民美国加州洛杉矶。投资房地产事业,在我三舅杜汝琎的技术帮助下,我表侄杜纪川开发计算机硬件企业公司成绩显著。

我年幼时只晓得有一个大表哥管理电影事业,从未谋面。1987年老汉作为中国卫生部健康保险考察团成员出访美国加拿大期间,在洛杉矶《兰德公司》访问学习。桐荪大哥设宴既宴请我们考察团全体团员,也邀请移民洛杉矶的青田北山老杜家人。这是我俩第一次谋面。宴席间他十分赞扬周恩来,怀念当年在重庆与周公一起的美好回忆。我们劝他写回忆录,他说多有不便。我说,你多有不便我来写。他笑笑说,你写等于我写。还是不写吧。1989年大表哥应约(是上海市委统战部和天津市委统战部邀请)来上海访问,特意拜访我妈他的堂姑母,看我妈妈居住条件差,答应给她出资买新房。我大嫂威利特别喜欢我的小儿子,听说他要去美国留学,嘱咐我老伴让伟民一定去洛杉矶读书。大表哥身体欠佳,说西医治不好他的病要回国看中医,问我你是卫生部系统的专家,你是否可以替我找一位知名老中医。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替他找到一位老中医,他接受检查号脉处方十分满意,并建立了联系。我人在上海,因为出席会议没有出席家庭聚餐。

 

素材摘自陈木云根据台北市青田同乡会1987年编《续修青田县志》、春秋出版社19893月版,《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等编写,吴德正根据《北山晋昌郡杜氏宗谱等资料补充。杜桐荪与家人合影是其表弟杜乐勋提供。

1989年杜桐荪应上海市统战部和天津市统战部邀请访问上海天津,到达上海拜访堂姑妈杜善勤与家人团聚留影。前排右起第一 人是桐荪夫人威利依次是杜桐荪杜善勤杜乐勋夫人周玉凤等

桐荪大嫂威利和米够大嫂玉凤合影

 

附件: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打管打,谈管谈。就在毛泽东发布“决战动员令”前两天——十一月十六日,陈立夫从南京给在上海的潘汉年发来电报,邀他赴南京进行第二轮谈判。翌日,潘汉年赶到南京,张冲告知,陈立夫带着毛泽东十二日复潘汉年的电报,到洛阳去向蒋介石请示去了。陈立夫让张冲转告,请潘汉年在南京稍候。

就在毛泽东的“决战动员令”发布翌日——十一月十九日,陈立夫从洛阳回到南京,马上跟潘汉年会谈。

陈立夫带回的蒋介石的话,口气是非常强硬的。陈立夫说,蒋介石仍坚持原来的意见,决无让步的可能!蒋介石要潘汉年将此意见电告毛泽东。

潘汉年提及,曾养甫代表国民党,曾经提出关于国共合作的四项条件,与蒋介石今日的意见相距甚远。陈立夫完全否认曾养甫曾提出过四项条件,说:“纯属子虚乌有!”谈判的气氛变得紧张了。陈立夫说:“日德正在拉蒋先生加入反苏战线,中苏关系可能会恶化,那时,红军岂不更糟糕?”潘汉年针锋相对道:“蒋先生要加入反苏战线,就不会抗日,我们今天的谈判也不需要了。听潘汉年这么说,陈立夫又道:“我们不希望中国加入反苏阵线,因此更希望红军方面能为民族捐弃成见。”这样一来,第二轮会谈依然没有成果。十一月二十一日,潘汉年把会谈情况,电告毛泽东和张闻天。二十二日,署名“东、天”的密电从陕北发到潘汉年手中——小开:

(甲)南京两电、上海两电均收到。目前此事无从谈起。恩来事忙,暂难出去。

(乙)我只能在保全红军全部组织力量、划定抗日防线的基础上与之谈判。

(丙)从各方面造成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先酝酿,然后发动,一处发动,到处响应,以此迫蒋停止剿共,此是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心关键。详容另告。东、天十一月二十二日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五册,一九八五年版。这么一来,国共谈判只好暂且画上休止符。

这时,中共红军和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正激烈交火。战斗在甘肃东部环县山城堡打响,那里离“红都”保安以西并不太远。自从毛泽东在十八日下达“决战动员令”,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开赴山城堡,于二十一日一下子歼灭了胡宗南部队一个旅又两个团。虽说吃了败仗,蒋介石“剿共”之心益切。他和宋美龄飞太原,飞济南,飞绥远。在太原,蒋介石鼓动山西省主席、晋军首脑阎锡山“剿共”。在济南,蒋介石策动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全力“剿共”。在绥远,蒋介石要傅作义调部队“剿共”。这时,毛泽东则加强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毛泽东等十九人致信蒋介石。此信一派毛氏文风,况且如今已收录《毛泽东书信选集》,足以确证出自毛泽东笔下——虽说信末是以下十九人共同署名(内中王稼蔷即王稼祥):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蔷彭德怀贺龙任弼时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张云逸徐向前陈昌浩徐海东董振堂罗炳辉邵式平郭洪涛率中国人民红军同上此信花了一大段笔墨,回顾蒋介石历次“剿共”的败绩,一直数落到山城堡之败。然后笔锋一转,劝起蒋介石来。毛泽东陈词于蒋介石,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照录此信后半段原文如下:天下汹汹,为公一人。当前大计只须先生一言而决,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与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皆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阵线,绥远之国防力量,骤增数十倍。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择一。徘徊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之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言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毛泽东书信选集》,八十至八十九页,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就在毛泽东发出此信后不久,十二月七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决定组成统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二十三人,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中国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从这一天起,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来改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一九三七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改为陕甘边区政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只得改为党的组织,即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直至他去世。这一职务,表明毛泽东成为中共最高军事首长。与之相应的,国民党设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亦为最高军事首长。所不同的是,一个称“主席”,一个称“委员长”,亦即“毛主席”、“蒋委员长”。

在毛泽东就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翌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潘汉年的电报,对于谈判作了如下指示:“离开实行抗日救亡的前提,就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蒋介石如有谈判的诚意,应立即停战并退出苏区,绝对不作无原则的让步。”这样,国共谈判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就在“疑无路”之际,忽地“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在几天之后——十二月十三日陈立夫在南京心急火燎地赶到张冲助手杜桐荪家中,命令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潘汉年!杜桐荪虽说见过潘汉年,可是,从未直接跟他联系过——平时,都是由张冲出面与潘汉年联系,而此时张冲正在西安,因此,无法与潘汉年联络。杜桐荪只隐约记得,张冲似乎说起过,潘汉年住在上海租界的一家小裁缝铺里。不过,杜桐荪并不知道那小裁缝铺在什么街,门牌多少,偌大的租界从何找起?事情非常紧急。陈立夫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杜桐荪立刻赶往上海寻找潘汉年不可。杜桐荪只得从命。杜桐荪在上海租界找得好苦。在一片暮色之中,他忽地见到一条小巷里挂着一块“潘记裁缝店”招牌,不由得心中大喜。

杜桐荪步入裁缝店内,见到一老头子,一问才知道,老板姓潘,已经打烊回家去了。杜桐荪便问,楼上住着谁?老头子答曰:“小潘先生。”杜桐荪猜想,这位“小潘先生”兴许是潘汉年!于是,杜桐荪便在裁缝店里坐等。夜深,忽地闪入一人。杜桐荪一看,正是潘汉年,顿时欢呼雀跃!潘汉年一怔:杜桐荪为何深夜等他?杜桐荪急急说明来意,拉起潘汉年便走,要他马上去南京——陈立夫有十万火急之事找他!陈立夫为什么如此焦急要跟潘汉年见面?那是因为十二月十二日凌晨,在西安发生了震撼中国的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下令在临潼扣押了蒋介石。

与“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相比,南京的国民党中央获知西安事变消息,要晚得多。据当时在南京的陈布雷十二月十二日日记所载:“是日下午一时余方在寓,忽接果夫电话,询余有无西安之消息,余怪而问之,则谓西安至南京电报已不通矣。”这表明,南京方面,直至十二日下午一时,尚不知西安风云突变。陈果夫只因西安至南京电报不通,感到诧异。下午三时五十分,南京方面这才收到国民党驻潼关部队的将领樊松甫发来的电报,告知蒋委员长“失踪”。这下子,南京方面才知西安动向异常。直至下午五时二十分,南京方面收到张、杨通电,这才大吃一惊,知道“介公”被扣。比起中共来,差不多晚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像炸开了锅似的,蒋介石被扣的消息,使南京政府衮衮诸公,先是不知所措,紧接着则意见纷争。就在保安毛泽东窑洞彻夜通明之时,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常委们也于十二日夜十一时聚集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会议开至十三日凌晨三时结束。接着,又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加以讨论。两个会议作出四项决定:

一、孔祥熙以副院长代理蒋介石之行政院长职;

二、军事委员会执委增至七人,包括何应钦、陈诚、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

三、军委会工作由副委员长冯玉祥及执委负责;

四、陆军部长何应钦及军委会成员负责指挥部队。

会议还决定,褫夺张学良一切官职并缉拿严办,同时决定由何应钦指挥部队讨伐叛乱。会上,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占了上风。陈立夫另有妙计,他以为妥善解决西安事变,可另辟蹊径:通过潘汉年与中共紧急联络。于是,他急急忙忙去找张冲的助手杜桐荪,命他火速赶往上海寻找潘汉年。国民党和中共在幕后建立的秘密联系,在这关键的时刻,发挥了作用。当杜桐荪好不容易在上海“潘记裁缝店”里找到潘汉年,已是十三日深夜。 潘汉年随杜桐荪赶往南京,与陈立夫见面,则已是十四日上午了。

参考资料

 

蒋公是因为张学良才和共产党合作么?

 

陈立夫于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在《近代中国》季刊中,发表《参加抗战准备工作之回忆》一文。从这篇回忆中透露:原来董显光所谓的蒋总统已派其一位最亲信之同僚前往维也纳,所谓同僚,不是别人,就是陈立夫。他在回忆中明言,照此情形,中日战争必不能免,则我方应如何与中共接洽,使之共同抗日,并使苏联不利用中日战争以助中共扩展。所谓希望苏联不利用中日战争以助中共扩展,才是真正的意图,但是为了怕影响剿共士气和怕得罪日本人,所以十分隐秘。陈立夫曾暗中去找周恩来,因而周恩来在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日写了一封信给陈氏昆仲,全文如下: 

果夫立夫两先生: 

分手十年,国难日亟,报载两先生有联俄之举,虽属道路传闻,然已可窥见两先生最近趋向。黄君从金陵来,知养甫先生策划者,正为贤者所主持,呼高应远,想见京中今日之空气,已非昔比。敝党数年呼吁,得两先生为之振导,使两党重趋合作,国难转机定在此一举。 

近者寇入益深,伪军侵绥,已成事实,日本航空总站且更设于定远营,西北危亡,迫在旦夕,乃国共两军犹存敌对,此不仅为吾民族之仇者所快,抑且互消国力,自速其亡。敝方自一方面军到西北后,已数做停战要求,今二四两方面军亦已北入陕甘,其目的全在会合抗日,盖保西北即所以保中国,敝方现特致送贵党中央公函,表示敝方一般方针及建立两党合作之希望与诚意,以冀救亡御侮,得辟新径,两先生居贵党中枢,与蒋先生又亲切无间,尚望更进一言,立停军事行动,实行联俄联共,一致抗日,则民族壁垒一新,日寇虽狡、汉奸虽毒,终必为统一战线所击破,此可敢断言者。敝方为贯彻此主张,早已准备随时与贵方负责代表做具体谈判。现养甫先生函邀面叙,极所欢迎,但甚望两先生能直接与会。如果夫先生公冗不克分身,务望立夫先生不辞劳悴,以便双方迅做负责之商谈,想两先生乐观事成,必不以鄙言为河汉。 

临颍神驰,伫待回教。尊此并颂 

时祉(初刊于《近代中国季刊》,另见陈立夫《成败之鉴》,页一九三至一九四

信中有黄君从金陵来,知养甫先生所策划者,正为贤者所主持的话,黄君是指黄华表养甫是指曾养甫贤者是指陈氏兄弟,所策划”“所主持是指什么呢?指的不是别的,就是蒋介石公开剿匪声中的秘密通匪作业。这一秘密作业,是由蒋介石这边主动的。正因为主动的是蒋介石这边,所以周恩来信中有黄君从金陵来的话,陈立夫文章中有吾人苟欲与之接头,十分困难的话,可见主动在蒋介石这边,是无法掩饰的。这边主动找共产党,那边周恩来有了反应,就写了这封信。陈立夫写他在收信后: 

该函经呈阅后,奉命继续联系,由余等出名口头答复,允予转呈,惟不必立即告以蒋公已允予考虑。此一线索,始终联系未断,以待进机之来临。 

陈立夫
把周恩来的信发表后,沈云龙、李云汉等说周恩来的信中九月一日,不是一九三五年九月一日,而是一九三六年九月一日。(沈云龙文见于他的《抗战前后国、共商谈的历史教训》等,李云汉文见于他的《西安事变的前因与经过》,均发表在《传记文学》)但是蒋介石根据其个人的档案,条列大纲,由陶希圣执笔的《苏俄在中国》,也明列周恩来九月一日的信,在二十四年秋季一段之后,正合陈立夫在信尾也加注民国二十四年九月收到字样,信是一九三五年写的,应无可疑。 

周恩来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重庆《大公报》上发表《悼张淮南先生》,明说淮南先生伴我一登莫干、两至匡庐的话,朱开来《周恩来<悼张淮南先生>文的考订》(《传记文学》第三十五卷第四期)中明说: 

周文内所谓一登莫干,系在二十五年夏,由张先生陪周由南京赴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所谓两至匡庐,系在二十六年七七事变以后,由张先生陪周赴庐山晋谒蒋公。 

张冲(淮南)的助手杜桐荪在致萧铮信(《传记文学》第三十六卷第五期)中明说: 

记得在民国二十五年一个盛暑热天,张淮南()兄命弟陪送周恩来、潘汉年自南京出发,取道京杭国道,上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张本人不偕周、潘同行而由弟陪送,无非因事未至公开,避免外间猜测而已。当日弟与周、潘抵达莫干山时,张已先期到达山庄等候,弟任务毕即下山,夜宿西湖蝶来饭店,翌日张与周、潘亦至蝶来饭店,共进午餐后即各自分道,周、潘去上海,弟与淮南兄返南京。此次周、潘上莫干山晋见蒋委员长即周之悼张淮南兄文中所提一登莫干两至匡庐之事,其事既发生在二十五年六七月间,因此周致陈果夫、陈立夫两先生九月一日函之年份,当为民国二十四年无疑。 

应当指出,周恩来不可能于一九三六年的夏天见到蒋介石,一登莫干,两至匡庐都在一九三七年。西安事变前,国共秘密谈判的对手主要是陈立夫与潘汉年。周恩来是想出马的,但是由于谈判情况不佳,所以毛泽东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发给潘汉年的密电有谓:目前此事无从谈起,恩来事忙,暂难出去。”(署名东、天亥电,见《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五册)尽管如此,诚如张冲助手杜桐荪所说:在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九月一日之前,国共双方已有多次接触协商,故在逻辑上周没有迟到二十五年九月一日始致函二陈先生从头重新接洽和谈的道理。”(《谁教史达林说话?》,《传记文学》第四十二卷第五期,页五十五)标明是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日的博古关于南京来人谈话结果致张闻天、毛泽东电,今犹存北京中央档案馆。同年八月十四日,毛泽东还有函致宋子文,提及秘密使者董健吾,谓:托致鄙意,不知已达左右否?”(见《毛泽东书信选集》,页四十五至四十六)哪里还需要等到一九三六年的九月一日,由周恩来写信给陈氏昆仲,请他们进言,岂非犹如置马于车前”(put horse before the cart)之谬吗?再看周函的内容。一九三五年六月三日,天津日军演习巷战,足称近者寇入益深;八月下旬日军武官高桥、羽山到达绥远,迫使绥远各级党部停止工作,办理结束,由伪蒙接收,正合伪军侵绥,已成事实。同时毛泽东率红军第一方面军自巴西抵河西,活跃于西北,并早已呼吁抗日。徐向前之第四方面军亦已抵达陕南,刘志丹早据陕北。阎锡山于七月二十二日纪念周上报告,说是陕北二十三县几完全赤化,蒋介石也早于六月十四日发表《告川康陕甘宁青民众协助剿匪书》。完全与周函敝方自一方面军到西北后,已数做停战要求,今二、四两方面军亦已北人陕甘所陈述的相吻合。

 

杜乐勋的母亲,杜师业次女杜善勤简历

 

台北市青田旅台同乡会编著《续编青田县志》有人物传纪。记叙

杜师业次女杜善勤简历如下:

杜善勤者,吾邑杜师业冠卿先生之女公子也。习教育,擅文而多才,貌压群芳。杭恒男士慕之者众,皆不肖顾,独与林琼轩春蔚先生交往甚密。(按:林琼轩,处州中学校长林梧(1877-1919)长子。青田七都夏家地人,浙江省立医专毕业,留校任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初娶同村周氏,已生一子名欢勋,后改名寒碧。后周氏患肺结核去世,林琼轩担任主治医师经常接触肺结核病人也感染了结核病。杜善勤要与林琼轩医师结婚,杜家的亲友和家人皆反对这门亲事,但是都不能动摇杜善勤的决心。杜善勤的长辈劝她说,林琼轩患肺结核,此乃绝症,你有如此才学外貌,拜倒者甚多,为何独钟情于林琼轩呢?杜善勤微笑回答,林琼轩是正人君子,品德高尚。我不能因为他有病而失去这样优秀的夫君。他患肺病我有思想准备,愿以此身做出牺牲奉献,决不反悔。亲人们阻挡不了他俩的婚事,只得帮助他俩在杭州市惠安街办理结婚定居。他俩婚后于1935417生育一个男孩,就是林乐勋,小名升米够。林琼轩病重时,杜善勤衣不解带,日夜伺候服药。不顾自己有被感染结核病的危险。林琼轩咳血也是杜善勤料理不辞辛苦,不怕感染。林琼轩于1937年病故,杜善勤以大嫂身份带领弟妹料理林琼轩丧事。杜善勤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抚养欢勋乐勋二人。记述此事的作者评价,如果林琼轩不是言行正派,医德医术精深的君子,怎么能够得到像杜善勤这样的名门闺秀对他情有独钟,愿意为他献身呢。1943年林乐勋为了在外祖父杜师业迁坟时承当贤孙披麻戴孝而过继杜师业家改名杜乐勋。(杜林书房主人补充:妈妈告诉我,她随外祖父在北京读书时就结交了我父亲林琼轩,后来回到杭州,妈妈在小学教书,爸爸在杭州读书行医,婚前就有很深的感情基础。我父亲林琼轩是言行正派,医德医术精深的君子,当然能够赢得像杜善勤这样的名门闺秀的爱,对他情有独钟)

杜善勤在哈尔滨四世同堂

杜善勤儿孙满堂,加林和瑞鑫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院内

 

奶奶抚养下的杜家林林科院研究员和哈医大二院杜雅菊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应该是二表嫂,杜桐孙的弟妹。

 

附件:慈母杜善勤追悼词

 

家母杜善勤,生于1906129,于1999321仙逝,享年94岁。

今天,我们全家老小沉痛悼念家母,寄托我们全家对她老人家的永久的怀念。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冲破世俗、发奋图强、勤奋学习的精神。

家母青少年时代,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枷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市立第一女子学校高中师范科,受到了良好的专业教育,为她以后服务社会、教养子女奠定了文化基础。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在抗战之初,日寇大举入侵,百姓逃难,流离失所,很多少年儿童失去父母亲人,母亲投身救亡事业,出任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不辞劳苦,不怕牺牲,艰苦创业,先后收留抚养数以万计的丧失亲人的孤儿难童,使他们能够在人民群众养育下,重新得到家庭的温暖成长起来,报效祖国。

建国之初,母亲毅然支持我本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干部学校,毕业后奔向祖国东北和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体现家母伟大的爱国胸怀。

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家母积极支持二弟、三弟去新疆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体现家母大公无私的精神风格。

我们全家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家母的许多学生现在也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人,至今还经常来信来访,怀念恩师。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善良宽厚,真诚待人的精神。

母亲不论与同事朋友,亲戚邻居都能和睦相处,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母亲,敬爱的母亲,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带领全家老小继承你的优良品质,为祖国的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

敬爱的母亲安息吧!

敬爱的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致悼词人 杜乐勋

                                          率弟妹同青、同凯、同宪、同放

                                        及媳妇姑爷孙女孙子外孙等19

                                           一九九九年四月四日于上海市

我的童年我的启蒙教育

童年的记忆

 

老汉1935农历417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附近惠安街出生。出生不久,1937年父亲林琼轩病逝,同年抗日战争爆发,我老妈携带大哥林欢勋和我,在家人二叔林瑶轩、三叔林春保陪同下从杭州逃难到金华,又从金华逃难到丽水。我的记忆从丽水开始。记得妈妈出任丽水碧湖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不辞劳苦,不怕牺牲,艰苦创业。没有时间照顾三岁的我,先是请一位奶妈,后来是我小姨妈照顾,后来小姨妈需要参加工作做护士,就把我送到大港头大姨妈家照顾。大姨妈家孩子特别多,大表姐陈志翠比我大8岁,也就是11岁,大表哥志仁比我大6岁,二表哥志义比我大5岁,二表姐秀英比我大4岁,三表姐叫银川妹比我大2岁,三表哥比我大1岁。还有俩表弟在奶妈家养着。大姨父在青田北山种地,大姨母自己雇一个短工,一个阿婆,一个师爷领一帮孩子在大港头开店。不久,妈妈调到遂昌县妙高小学任校长,我离开大姨母家跟妈妈来遂昌。开始住大妈妈家。一个二层楼的四合院。大妈妈的老公是当军官的,很神气,不在家住,我管他叫大伯父,后来他随军去了台湾,我大哥在台湾开始也住他那里。后来。我们搬到学校住,这回我跟妈妈在一起住,学校有个幼儿园,我白天去幼儿园学习唱歌跳舞吃果果。我开始知道了我叫林乐勋,幼儿园上课点名就叫我林乐勋。可是家里人仍然叫我升米狗儿,升米够,米够。幼儿园小朋友唱抗日歌曲,上街唱,上台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我们叫妙高小朋友抗日宣传队。

我妈妈杜善勤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能够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地方上开群众大会,做抗日动员,广播员非杜善勤莫属。忙得不得了。谁来关照米够小朋友?一个马春怀哥哥。他是妙高小学总务主任,妈妈有社会活动他就负责照顾我。

我五岁了,妈妈调回故乡青田。为了落实工作,妈妈把我送到青田县北山村我的外婆家。那是北山脚下的杜家四合院,前面是陈家四合院。我外婆和我小舅舅杜汝陆就住杜家四合院。我大姨妈大姨父和我那些表兄弟姐妹就住陈家四合院。晚上我跟外婆住,白天我去陈家四合院跟表兄弟姐妹玩。赶上吃饭就一起吃。晚上回后院跟外婆睡。有时候,大姨父上山溪流去摸螃蟹,我也跟着去。大姨父有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他都懂,聊起来头头是道。他的先人留下不少田地,需要经营。他把田地大部分出租,几块近地留下自己带着志仁种。他还养水牛、黄牛、山羊。志仁负责放牛,我就跟他走,他把我抱上水牛背,慢悠悠地去山脚下。

他带我去看我俩的外祖父大文豪杜师业的停棺处。他为官清廉俩袖清风,做言官为民请命抵制袁世凯称帝,51岁英年早逝,家穷不能修建墓地,停棺木于族亲坟墓之侧,作为大文豪大翻译家留下译著,法兰西大心理学家勒鹏的《群众心理学》。杜陈俩家当时求学在外的有杜家四个舅舅,最小的舅舅杜汝陆才15岁,大表姐陈志翠14岁,在青田县中学求学。

二表哥在北山乡小学上学,他的学校校长就是他的妈妈我的大姨妈杜善瓘,我妈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大姨妈是上海师范学校毕业。我妈妈去遂昌做妙高小学校长,大姨妈她也不再在大港头开店了,回到家乡也当了北山乡小学校长。

我六岁了,虚岁7岁。大姨妈同意我提前一年上了北山小学一年级。语文 算术 音乐 体育

语文最难,要背课文,背不下来要处罚,叫做立壁角,俩手平举站在壁角听课。还有打手心,老师布置作业在描红簿上写大楷小楷,不好好写要处罚,用铁尺打手心。我挨了罚回家向外婆哭诉,外婆就去学校骂大姨妈骂吴老师。外婆是长辈,乡里人尊老,不论怎么骂都不回嘴的。我们在教务处门外看热闹。体育课最开心,单杠双杠排球篮球我们年龄太小做不了。跳绳体操踢毽子荡秋千踢皮球。音乐也不错,老师弹风琴我们唱歌。学习12345671。唱抗日歌曲。也要单个教练,唱得好大家鼓掌,唱不好大家笑笑,老师也笑,不罚。同学分成俩派,下了课回家路上打架。一派头头杜梦亥,一派头头陈志勇。梦亥是我小表舅,志勇是我大表哥。我只好做中间派。他们打群架我躲一边去,他们骂我胆小鬼。要打我,因为梦亥志勇是我至亲,他们不敢真打,吓唬吓唬而已。

我小舅杜汝陆15-6岁,一个小大人。去县城上中学不常在家。家里就是外婆带着我住杜家四合院。邻居都姓杜,都是一个祖爷爷的后代。第一代师业师预,第二代汝陆汝玖,第三代桐孙春孙等等。我7岁那年中秋节,妈妈托人送给我中秋月饼一套,可以赏月用。那天,外婆把月饼苹果等供在天井里。那天正好月食。月亮叫天狗吃了一大块,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驱赶天狗让他把月亮吐出来,后来果然吐出来了,月亮又圆了。我发现天井里供的月饼越来越少。我查问谁偷吃月饼了?旁边的大人说让天狗吃了。我也信了。后来,有人偷偷告诉我是你小舅吃了,我气哭了要找小舅赔。他躲起来了。外婆劝我,别哭了,月饼就是你俩吃的,你也可以吃。拿起月饼叫我吃。我吃了月饼也笑了。这个故事一直传到上世纪末我去杜家老屋访问,除了看见二表嫂外,就听老屋孩子们说,你就是生米狗,你的月饼让天狗吃了,哈哈。从19421995流传了半个世纪。

7岁了,妈妈接我去青田县鹤城镇。住县政府家属宿舍。妈妈工作忙把在县城读书的大表姐陈志翠也接来一起住,她可以帮助妈妈照顾我。那时候大姐姐天天哄我睡觉,给我洗澡,换洗衣服,伺候我吃饭。不用做饭可以去食堂打饭。晚上她给我讲故事,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妈妈当时任县政府庶务主任,就是总务科长。兼师范学校拼音和标准话老师。我去县立小学二年级插班读书。县政府翁县长小女儿翁同君也去县小学读一年级。每天县政府派黄包车接送我俩上学回家。我同座女同学姓潘也有黄包车接送,现在得知她后来嫁给我大舅杜汝玖,成了我的大舅母住美国加州洛杉矶。

妈妈跟翁县长家关系越来越好,翁家姆妈也十分关心我,给我买糖果吃,给我文具,翁县长见到我也是很客气。笑眯眯的拍拍我的头。有一天我大娘舅杜伟来了,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小队骑兵,不去县政府直奔翁家大院。他下马看见我在大院外面踢皮球,走过来抱起我说还认识我吗?我说,你是我大娘舅。他说好孩子,你去告诉你妈妈我来了就在翁家大院让她过来见我。我答应了,他放下我进了翁家大院。我去找到妈妈,妈妈立即去翁家大院。过了很久该吃晚饭了,妈妈仍然没有回来,一会儿翁家勤务兵过来告诉我大姐,你家大舅来了。你妈妈陪你大舅在翁县长家吃饭了,你们不用等了。 过了不久,翁家姆妈带领翁同君离开翁家大院走了。有人告诉我她俩回泰顺老家了,不回来了。过来不久,放暑假了,妈妈住进翁家大院,大表姐带领我回北山看望外婆和大姨母。不久北山村我要好的同学问我,你妈妈嫁给翁圣木了。你怎么办?我说我不回鹤城镇了,就在北山上学。也有些不友好的同学嘲笑我,说你妈妈不要脸寡妇嫁人把大婆赶跑了。我很生气回到外婆身边哭。外婆说不要怕,妈妈走了还有外婆么,还有你小舅你小姨娘大姨妈。大家都喜欢你。你妈妈也会回来看你给你钱花的。我就是没有看见大姨妈,见了大姨父他就是笑,他说,你不用怕,翁圣木会待你好的,再说,我们家这么多的大好老,他一个小小的县长不敢欺负你。你大娘舅杜伟还是翁圣木的顶头上司。你妈妈的事情是你大娘舅杜伟亲自操办的。他翁圣木必须明媒正娶。他翁圣木要想在青田做官不敢得罪北山四个杜;他更不敢得罪我们石门洞陈。你大姨妈小姨娘现在都在你妈妈身边料理婚事呢。你小舅也去帮忙了。

我和大表姐和外婆一起住后院,白天到前院跟表兄表姐一起。大表哥不分天气晴朗下雨都要放牛放羊,二表哥放暑假回家我就跟着他。他和大姐不同不讲历史故事,和大姨父不同不讲家史。他讲时事讲抗日。特别喜欢讲前线打胜仗。可惜我听不懂。可是我也喜欢听。他喜欢在小溪里游泳,我也跟着他下水。他把我抱起来抛到能够淹没我的溪水里,我呛了好几口水,然后,他游过来把我托起来,告诉我憋气用鼻孔呼气开口吸气。我居然能够在深水里飘起来仰泳,手脚一起动居然会踩水了。憋一口气可以游出去四五尺远。他说他初中毕业就去报名当兵打日本鬼子。二姐三姐做家务忙得很。二姐做饭,一家人父母五兄弟三姐妹的伙食,还有我,都是她张罗。三姐负责烧火,三哥也帮忙。三哥笨,家庭作业完不成,所以,大姐不让他做家务。三姐烧火我就去帮忙。二哥是不干活的,他看见我来烧火就拉我出去玩。

暑假过得好快要开学了。大姨妈从鹤城区回来了。跟家里人讲二姨妈结婚好排场,我不愿意听要走开,她把我叫住说,要开学了,你妈妈让你大姐带你回城。我说我不回去。就跟外婆,还上北山小学。大家都沉默了。大表姐跟我一起回到外婆身边。大姐说,你还是跟我回城好,你可以不去翁家大院,还是跟我住宿舍。我不吱声。晚上,她继续给我讲岳飞的故事。要我向岳飞学习长大了精忠报国打日本鬼子,给我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过了几天,妈妈到北山来要亲自带我回城,答应我继续跟大姐住宿舍。跟我说,你翁伯父欢迎你住进翁家大院。希望我也改姓翁。我说青田谁都晓得我是夏家地老林家孩子北山老杜家外孙。改什么不改。我有祖业跟大姨父一样长大回去种田。妈妈说你不要傻样没出息,要跟你大娘舅学习武艺做将军骑大马做高官打鬼子,跟你二舅学习做工程师。要好好读书有本领。我问妈妈,那么我哥我叔呢。妈说,二叔也在青田城里税务局做事,你大哥在丽水读高中。三叔在金华在省党部做事。你姑姑跟你姑父去武汉你姑父做水利工程师修长江大堤。我问什么叫做税务局,什么叫做省党部?妈妈说你长大就知道了。外婆说你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住老屋。都放暑假小师为什么没有假期?我大姐说,护士没有假期。妈妈希望外婆搬到县城去住,可以天天看到我小师阿姨。外婆说她那也不去,在老屋看家。你们的房间都按照老样子整理。你们回来好有个家。妈妈告诉外婆小师小姨娘有男朋友了,上海人,政治部儿童团的。不知道是不是共产党。我问妈妈,什么叫做共产党?妈妈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问。

过了中秋节妈妈大姐和我回到青田县城。

   回到县政府大院宿舍,一切都是老样子。就是妈妈晚上不回来了,就住在翁家大院。我跟大表姐住县政府大院宿舍。大表姐在县中心小学教书做班主任,我现在是三年级了跳班了。开始学拼音和查字典。我特别幸运,家里有辅导老师就是大姐。她从早晨开始照顾我穿衣服洗脸刷牙,吃饭。带我去学堂,有黄包车送。午饭就在学校吃便当,下午我先回家,跟同学一起回家,一路踢皮球,踢毽子,打架。回到家里去食堂吃点心,然后做作业。五点钟大姐回来了一起去食堂吃饭。晚饭后大姐在大床背后洗澡盆里洗澡,然后给我洗澡,然后她用洗澡水洗衣服,到后院小溪冲洗。大概要忙到晚上8点钟,哄我睡觉。睡前要给我讲故事,什么西厢记,白蛇传,梁山伯祝英台,也讲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我不喜欢童话,认为那是假的。愿意听岳飞传,包龙图,七侠五义。听听就睡了。她睡得晚还要批改作业。

我一般不去翁家大院看望妈妈,除非妈妈叫我去训话,除非我要一点零花钱。她不做庶务主任了,一般不到政府大院了,除非要到宿舍取东西,跟大姐姐商量事情。我一般见不到翁家伯父,在县政府大院见到了他一般都是在跟别的大人说话,我低头走路,除非他叫我米够。给我一点零食,给我一点文具,也许就是摸摸我的头。说去玩去吧。我过去叫他翁伯父,现在不叫了,保持沉默。

有一天,妈妈派人叫我去翁家大院,我到妈妈床边看见妈妈好像生病了,我问妈妈你哪里不舒服了?妈妈说没有病,你快要有小弟弟小妹妹了高兴吧?我说高兴。问我你翁伯父待你好吗?我说很好。妈妈说他很喜欢你。你是不是应该改口了?叫他爸爸。我不吱声。你改个姓吧,要不在场面上不方便。我也不吱声。过了一会我说我姓林。妈妈哭了。我也哭。过了一会我说我该做作业了。妈妈说你走吧,我走路不方便你有空多来这里看我。我答应了,妈妈给我一些零用钱。

妈妈分娩了,是个弟弟,就是同青,青田出生的。我去看妈妈,也看弟弟,我要抱弟弟,妈妈不让,怕我不小心摔跤。妈妈说,要给你外公修坟了。已经去选择风水宝地来。你外公是民国青田县第一任县长。在县里很有名气,当年你外公去世时只有51岁,为官清廉没有地产,你亲大舅二舅三舅还在学校念书,四舅还是孩子,我和你大姨妈也穷,所以没有举办葬礼没有做坟墓。现在你翁家爸爸以女婿名义,也以县政府名义为岳父和前任县长杜师业举行正式葬礼迁坟建坟。现在抗日战争,你三个亲娘舅,大舅在空军总司令部前线作战来不了,你二舅在江西敌后中美合作所做医生也来不了,三舅在西南联大读书也来不了。就有你小娘舅杜汝陆做葬礼的孝子,你外公的长房长孙杜晓衡还在你舅母怀里抱着,你舅妈在哪也不清楚。你外公二房长孙何亚穆也在你二舅妈怀里抱着也不知道在江西敌后何处。老杜家长辈商量只有把你过继老杜家改姓杜就叫杜乐勋,这回你必须同意过继改姓。做葬礼的贤孙。我这回改姓,名正言顺我没有不同意的理由正好顺水推舟。在北山杜家祠堂举行葬礼那天我和小娘舅身穿白服手拿哭丧棒分别举起牌匾上书孝子杜汝陆贤孙杜乐勋。然后,族人队伍浩浩荡荡在我俩带领下在北山迁坟到南岭建立一个大坟。青田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穷山沟。山上的坟做的特别大。大约二十米平方椭圆形。妈妈和继父翁圣木在浦东的坟只有四平米。我爸爸林琼轩大妈妈周氏的坟在杭州殡仪馆。解放时,大娘舅杜伟起义,初任浙江省民政厅长,后任浙江杭州殡仪馆馆长。我大哥林寒碧林欢勋也许能够知道墓地在何处。

我小娘舅杜汝陆一直在阜山中学读书,我们见面机会不多,这次相会,我请教他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他说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国民党信仰三民主义。

共产党就是主张用共产主义建国,国民党主张用三民主义建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主张,国民党反对共产党的主张。我问,那么他们说小姨夫郭映挺是共产党吗?他说有人这么说,但是他自己不承认。我问,那他到底是不是?他说,这个我也不知道。我问,小姨娘知道不知道?小姨娘说他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做过工作不等于就是共产党。就是国民党的军队里的兵也不都是国民党。你小叔林春宝在国民党省党部做会计员,他并没有参加国民党。我问,小舅你是什么党?他说,我信仰三民主义,但是,我没有参加国民党。我说,一天妈妈说小姨夫郭映挺可能是共产党,外婆很害怕。小舅说,郭映挺再三声明自己不是共产党,没有事的。就是共产党现在也不要紧,共产党声明他们不反对三民主义,接受蒋委员长领导,同意共同打日本。

我八岁了,日本人占领温州,青田成为抗日前线,日本飞机经常出现在青田县城,经常拉响防空警报。为了安全,家长不让小学生上学。县政府家属宿舍就在山脚下,警报响起来,大家都往山上跑,大榆树下有个简易防空洞。我小弟同青的奶妈抱着同青反方向往大街上跑。我先是跟她跑,后来一想不对,又掉头往回跑,不久,飞机抛下炸弹就在山脚下大榆树附近爆炸。往大榆树附近防空洞跑的人死伤不少。我离得远趴在地下没有受伤。飞机飞走了我听见妈妈叫我,抬头看妈妈也在我附近趴着。我赶快跑过去看妈妈是否受伤。还好没有受伤。妈妈那时候怀孕挺着大肚子,我扶她坐起来。妈妈问同青和奶妈在那里?我说他俩往大街上跑了。问我大表姐志翠?我说她在学校没有回来。这时候来了救护人员,把妈妈用担架抬走,我跟了一会跟不上。一个县政府官员叔叔把我抱起来送回我的宿舍。告诉我,警报解除了,你就在家里呆着那也不要去。他走了。

这时候,翁伯伯是保安团团长,在前线守卫,他派俩警卫员雇了滑竿把我妈、奶妈、同青和我遣送到后方山上一个村庄叫做碧莲。大姐和小姨娘都参加救护队去了。小姨夫郭映挺林家二叔二婶大哥欢勋的情况就不知道了。北山离前线很远没有敌情。

我九岁了,妈妈在碧莲分娩,就是同凯弟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翁圣木带领保安团进驻温州,他就任县治在温州的永嘉县政府县长。不久,他调到江苏省武进县做县长。妈妈带了俩弟弟随他去江苏武进。(就是常州)我留在温州读书。起先,我们租房子住。后来,妈妈在温州购买了一栋房,妈妈跟翁伯父去武进,我一个小孩住这么大一栋房,妈妈让大姨母带来二表姐、三表姐既照看房子也照看我。后来,大姨母把我的大别墅一间一间出租,她自己开寄卖行不住我的房。怕我没有人照看就让我到她寄卖行和她们挤在一起。我干妈单文辉过来看不下去,把我领她家去,她把阁楼收拾好,让我住阁楼。吃饭穿衣收拾卫生上学都是干妈负责,她接替了二表姐的事情。妈妈和干妈合伙做生意开腾邦店出售台湾腾邦家具。我的学费生活费就从妈妈的红利支付。她俩做棉纱线投机生意,也赚钱。我们的别墅出租也有收入。其实,一开始妈妈是把我托付给我二姐陈秀英。大表姐出嫁了,妈妈就让二姐接替大姐带我过。从碧莲医院到温州留帽声巷大别墅再到温州城南小学大门外河对面的大别墅都是陈秀英负责管家务。大姨母是抗战胜利后才从北山迁来的。她来了就安排陈秀英出嫁,嫁给一个大地主的儿子。我就成了没有人照顾的大孩子。后来这个二姐夫参加了共产党,当了新四军。国民党不仅通缉这个姐夫,这个大地主家也受牵连纷纷外逃。我二姐的保长让二姐赶快办理离婚手续,得以幸免。解放后,这个姐夫是共产党大干部,他借口家庭包办婚姻不复婚。但是承担二姐母子抚养费用。这是后话。

我来到温州首先在城南小学插班读6年级。一年后毕业考初中没有考取。我又在三育小学插班读6年级。第二年暑假考取永嘉中学。读了一个学期英语不及格留级;又读一学期英语仍然不及格。给我退学处分。我去瓯海中学插班一年下期。我别的学科都没有问题,就是英语差。在瓯海中学英语考试我终于及格升了二年级。

在我快要升到二年级时,温州出了大事,新四军三五支队解放了温州。那时候,上海还没有解放。从来信得知,妈妈已经离开武进迁到上海经商。解放温州的三五支队穿蓝色军装。队伍里居然有我永嘉中学同学。因此,我也想参加新四军。不久,据说从长江以北溃退的国民党军队要经过温州。我干妈的丈夫怕解放了温州的新四军要和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在温州打起来。就让他大女儿李凡宁带领我下乡去她平阳老家躲避战乱。当时学校也停课。我干妈家有三个孩子。大孩子李凡宁16岁,我叫她姐;二孩子张玲玲10岁,我叫她妹妹。一个小弟弟大约8岁。李凡宁的父亲和李凡宁的母亲没有离婚,因此他和单文辉是同居。单文辉是他姨太太。他也不经常回来,一个经常不回家的人。我和李凡宁回到平阳时,她妈妈对我特别好。她可能误会了,以为我和凡宁是朋友。我和凡宁同级不同校,后来我回到温州,干妈告诉我,她丈夫姓张,跟一个台湾富婆跑了。临走委托李凡宁的爸爸替他关照单文辉。

我的大表姐陈志翠是我启蒙老师。她通过讲故事让我知道许多做人的道理。她讲岳飞的妈妈在岳飞背上刻字,要他不忘国耻,长大了要报效祖国。中原发大水,岳母抱着岳飞在大水缸里漂浮到老员外家附近。老员外收留了他娘俩。老员外没有儿子,岳母和他同居替他生个儿子。告诉我要体谅她的二姨妈我的妈妈。她讲西厢记、白蛇传、包龙图告诉我什么叫爱什么叫恨,什么叫善,什么叫恶。她拿起连环图画小人书讲故事,慢慢的我认识的字多了也会自己看。大表姐陈志翠带我时我大约68岁。晚上睡觉前,大姐必须给我讲故事,故事没有讲完,我就睡着了,明天接着讲。西厢记、白蛇传、梁山伯祝英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十美图、我大姐的性福观是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见一个爱一个,标准是诚实。女人可以爱有妻室的男人,标准是只能爱一个男人,爱同一个男人的女人之间要和睦相处,这就是贤惠。大表姐活到70岁,有一天她照常起床出去晨练。回来我姐夫叫她吃饭,她说,休息几分钟吃。后来就没有起来。

照顾料理我起居生活的第二个女人是我的二表姐陈秀英。大表姐陈志翠嫁人了,二表姐陈秀英来照顾料理我起居生活。她没有文化,不会讲故事。不过,在大表姐陈志翠的教导下,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小说,看连环图画。二表姐陈秀英的任务多,她管理家里所有的下人,包括弟弟的奶妈,清扫员,厨房的师傅,门卫,车夫和勤务兵。她管我穿衣洗澡,吃饭。按时睡觉起床。起先,我和她睡一张大床。她管铺床叠被。后来我13岁了,她不干了,不替我洗澡了,另外搬来一张床分开睡觉。后来她也嫁人了,嫁了一个共产党。二表姐陈秀英料理家务时,那栋别墅是县政府租的房子。在温州留矛声巷。是一套大院落。好像是东西走向。东门是大门,东侧还有一个小门。进了门是一个小院子,中间有一棵大铁树。院子后面是一个二层洋房。楼下三大间,二楼也是三大间。楼下中间是客厅,左侧前部是客房,后部是餐厅。右侧隔开由翁家哥哥姐姐住。2楼右侧是翁伯伯与妈妈卧室。中间是走人的,左侧前部是我和二姐住,后部是两个奶妈。洋房后门有一排二层宿舍房。安排有厨房,仓库,二楼由警卫员安排休息。宿舍房外面一片菜地,可以种菜。菜地后面是后门。后门里面有一棵大树是玉兰花树。我可以爬到顶上摘玉兰花。很香很漂亮。女孩子戴在头上,别在胸前。翁家的人只知道这套房子,改革开放后他们去温州寻访,当然查不到拥有此房的依据。

 

12岁时,妈妈和翁伯伯到江苏武进县工作。就是现在的常州市。把我留在温州上中学。妈妈托人在温州买了所院落房子很大。有个大天井可以停四辆汽车。有个小花园里面有三株石榴树,每年结许多石榴。有一个大菜园,大约有一百平米。天井南面一排平房6间;有一间客厅可以放一张乒乓球案。天井北面高房三间大房间。中间是客厅大约30,两边各有一大间,左面是前后卧室;右面是前后客房书房。在菜园的东北角有一个大厨房兼饭厅,也有20。经常走后门,来车辆才开前门。后门外有一条河,河边一颗大树,河上有一座桥。过了桥是城南小学,我曾经在这里上学。后来又转三育小学。我的第一所中学是永嘉县立中学,后来转瓯海中学。我80年代去温州讲学曾经去访问。别墅已经改建成公寓房。大树仍然挺拔地屹立在河边,大桥依然跨河存在。其形象大改变,哪像大桥,分明是个小桥,河水已经枯竭,城南小学的大门十分华丽。我一个人住这么一套院落家里大人不放心,就把它出租了,让我住干娘单文辉家。干娘单文辉是妈妈生意场上的朋友,她十分喜欢我,让我和她住一个卧房,给我安放另外一张床。她每天招呼我洗澡换衣服,按时熄灯起床。干娘单文辉喜欢交女朋友,晚上她们来我们卧室唧唧刮刮讲温州话以为我听不懂。干娘说,我家这个男孩听得懂你们说的温州话,不要乱说。她们嘻嘻笑问我说你听得懂我们说什么?我说没听明白。她们说,那么你笑什么?我说我没有笑,她们说我看见你笑了,我说我看见你们笑我也笑。一个女人走过来仔细看我说,这么高了不是小孩子了,是大人了。小大人。单文辉她家还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我年纪差不多,一个我叫她姐姐,另外一个我叫她妹妹。一个小男孩比我还要小。她们三个人住另外一间卧室。单文辉的男人李叔经常出差公务。她这样安排是因为我和这两位姐妹年龄很接近,大姐比我大一岁,二妹比我小三岁。后来李叔回来了,他把阁楼收拾出来,让我住阁楼。干妈不同意,认为阁楼条件不好,下雨漏,冬天冷,怕我妈妈对她们有意见。于是,大卧室的小床继续保留,平常就住阁楼,下雨或冬天仍然回大卧室住。她仍然每天招呼我洗澡换衣服,给我铺床叠被,按时关窗户熄灯起床。她在阁楼给我洗澡,她教我用香皂擦洗了再用水冲,毛巾擦。

1949年解放军南下。温州是新四军解放的。然后,从华北溃退南下的蒋匪军要进驻温州。干妈家怕打起来我不安全,李叔一方面让大姐李凡宁带我去她们平阳农村老家避难,另一方面因为妈妈他们已经在上海定居,李叔托人带信给翁伯伯让他把我接走。我夏天去了平阳,秋天。回到温州。三个月里我和李凡宁俩几乎天天在一起,划着小船在柳树下,芦苇荡里,我们都会水,就泡在水里。周边没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两个人。带足了干粮和水。有煮饭的煤球炉子。她不许我碰她,但是她又逗我。就是不许我靠近。慢慢地她看我很老实,就让我靠近。后来我们就躺在小船上面抱在一起。李凡宁上学比较晚,她和我同班,但是不同校。她的小学同学施玉坷和我同校同班。我俩形影不离。有施玉坷就没有李凡宁。还有一个同学叫徐琼瑶,比较温柔,不象施玉坷活泼,学习和文娱活动都不如施玉坷。瓯海中学学生分互助组,自愿组合,我们的互助组取名骆驼小组,这个小组的同学有男有女,学习成绩有好有差,性格有活泼有文静。我是小组长,男生4员,女生7员。缪纪纲、缪纪昆亲哥俩,北京人,父亲是军人,淮海战役他俩的父母随军败退到温州。北京口音十分标准。学习成绩差,我的互助对象。另外一位史济熊,白面书生,学习成绩优秀,打架不行,打不过缪纪纲。他后来考取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到长春毕业实习,我俩会面。这是后话。我原来学习成绩差是在碧莲避难耽误了,三年下来我的成绩也升上来了。我当时英语不行,因为青田小学不学英语。温州小学有英语。我们开始交女朋友了。史济熊有一个女朋友他俩总在一块。我起先跟徐琼瑶在一块,后来施玉珂特别主动,我们小组假日旅游,她管我雨具,管我午餐,下阵雨她给我打伞,在同学间把我包了。她跟李凡宁是小学同学,认识我的住处,经常来访李凡宁,实际就是访问我。

     学校复课了,我在1949年末回到温州,李凡宁也回来了,我干妈不许她一天总往阁楼跑,她要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干妈是女强人,在鹿城区南大街五马街附近做藤梆生意开店铺,雇一个帐房先生。她希望我不去上海家。理由么就是我家的房子出租就够我生活费。我妈妈在她那里有投资也可以花。我初中毕业就可以做她帐房先生,她把小妹嫁给我,她就是我丈母娘了。我被大上海所吸引,也想念妈妈。放寒假我就随一位伯父来到上海。三月份在 吴淞中学插班上学。我要走了干娘单文辉哭得很伤心。我也舍不得离开她。我妈和单文辉的联系中断了。改革开放后我回温州打听她的下落。也没有结果。现在想起来,我回上海是失策。翁伯父家毕竟不是我的家。我在51年参军也是为了离家出走。我要不离开温州的话,温州的房子就是有主人的房子,丢不了。

     在温州瓯海中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音乐老师,他的姓名是假的。后来听说他是地下党。他教我们五线谱,唱进步歌曲,也教情歌。他的胆子大,解放前就教解放区的歌。例如《你是灯塔》“你是灯塔,照亮了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前进的方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民一定解放。”再就是《古怪歌》“来年古怪少呀,今年古怪多。板凳爬上墙,灯草打破了锅。。。”还有什么《在哪遥远的地方》《南泥湾》《团结就是力量》他发给我们五线谱。只有谱没有歌词。填的词特务挑不出毛病。比如,“年轻的青年同学们”。解放军来了,我们都会唱了欢迎解放军。

我从青田丽水到金华坐上火车于19502月抵达上海。从丽水去金华的汽车路不安全,人民政府派出解放军护送长途汽车。一路到处都有蒋匪发冷枪,有蒋介石飞机扫射,真是冒着生命危险。走走停停,十天半月才到上海。上海刚刚过了二六大轰炸,社会上谣言特别多。无非就是说蒋介石要反攻大陆。到达上海先住北京西路47313号,19503月到上海市立吴淞中学插班就住吴淞中学集体宿舍。19512月我光荣地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我到上海语言不通,老师讲课说普通话,课下同学之间他们说上海话,我听不大懂,因此,比较孤独。我结识一个同学顾连涛,他是班级团支书,他比较关心我,同情我。他家就在吴淞区,住校的同学来自市区。顾连涛生活上也给我帮助。我星期六下午坐小火车回市区。换衣衣服跟妈妈要零用钱。顾连涛介绍我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投笔从戎抗美援朝

1950年抗美援朝之战爆发,次年,杜乐勋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的杜乐勋年仅16岁。

当时军校报名必须是17周岁,杜乐勋是16周岁,报名处说啥也不让通过。

“我就跟招生的解放军磨,我说要当兵,你看我个头够,刚刚那个来报名的,个头还没我大呢,他就是岁数比我大。这时《文汇报》有个记者见了很高兴,就来采访我,问我明年再来报名不行吗。我说我今年初中毕业,下个月就要报考高中,那时候高中不容易考,我要是考上高中了,还能去当兵吗,一是学校不同意,二是家里也不会同意。这个记者听了很有道理,就把我这个事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表扬我踊跃参军。后来因为我的大胆建言,有人就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现在招生年龄是17岁,正是高中一年级,在读高中的学生一般不会再报军校,军校招上来的大都是留级的,或者念书晚的,这样对招生质量就有影响。这个意见最终被采纳了,招生的人来找我说,16岁的小伙子,你可以报名了!”

 

195171816周岁的少年杜乐勋响应党的召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

歌唱:年轻的心在跳跃,满腔的热血在燃烧,让我们走,走向军干校,让我们走,走在最前头……..

 

杜乐勋被分配到北京丰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四大队十一中队学习部队财务和会计。先在三区队八班,后调二区队四班任班长。被选为中队团支部委员。现有十一中队退伍战友合影留念。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先转北京通县,后转武汉部队后勤学院。杜乐勋应邀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讲授《医院经济管理》,与学员交流发现他她们大多是我武汉后勤学院的校友。附照片。

杜爱珍(哈三中高级讲师)叶良珍(哈市城建局干部)

 

解放军总医院后勤学院学友合影,主讲教师杜乐勋教授有回母校之感。部队医院均设立《卫生经济科》从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使我十分欣慰。

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军区后方勤务部财务科担任会计员,如果我不报考吉林大学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也早就是高级会计师了。财务科薄科长是长征干部准团级。我副排级。师傅梁惠正连级。俩村民兵中队长班级。女会计王宏副连级是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夫人。

刚当兵的时候,也是做军事训练,有三个月的集训,训练我们200米硬功夫,有匍匐前进、爬高、跳障碍等等,另外还有投弹、射击、长途急行军,我们背上所有东西,从通县一直徒步到大厂县。三个月的军训九个月的业务培训学习了部队财务(相当于中专水平)后,我被分配在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任职,在吉林市吉林军事部后勤部做财务会计。当时吉林军事部编制没有多少人,所以什么都得干。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单人独骑当镖客押运整麻袋现金的经历。(当时吉林省省会在吉林市)

当时小杜会计奉命给路过吉林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发放现金生活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一个战役下来,就要往国内派出团架子,所谓团架子是指有团长、政委、营长、教导员、连长、指导员、排长、班长、司务长,就是没有兵。一个月后,这个团架子带领新兵到达吉林,先经过军事训练以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然后再开拔去朝鲜。杜乐勋的任务就是给这个团发饷。当时军委按《部队实力》给军事部财务处直接拨款,杜乐勋要及时去银行党委落实现金额度,然后按照电话约定的时间雇车用麻袋运现金,再给志愿军发工资、发津贴。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运钞车、有武装警察,那时候只有我自己。也没有汽车,就雇一个三轮车,三轮车在前面走,我全副武装、腰别手枪在后面蹬着自行车看着。战争十分残酷,我不知道自己运了多少麻袋,金额上亿元。

我还奉命在吉林市大街上执勤,带领警卫连战士担任维护军风纪的执法纠察队小队长。吉林市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后方,设有解放军的健康团,大街上经常有许多伤病员。为了维持公共秩序,对于违反群众纪律的解放军干部战士(包括志愿军伤病员),要带回军区接受教育。

我也去基层蹲点训练基干民兵,协助地方政府做中心工作。比如帮助村委会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合作社。督促农民缴纳公粮。

当时一个区政府,也就十几个人,办公室就是一铺炕,这边是睡觉的,那边是办公的,一铺炕十几个人,里面有区委书记、区长、区秘书、区财粮、区宣教等等,一人管一摊,但是干起中心工作来,大家就都合起来忙中心工作。我也是同样,做中心的事,冬天农闲的时候就下乡去训练基干民兵,因为我有200米硬功夫,我就能训练别人,我有文化,我就能看得懂字。那时候能有小学文凭就不错啦,我初中文化可是知识分子呢!我还要给民兵讲政治课。那时候在乡下,住老乡的热炕头,去粉坊洗澡,每逢过年过节还有文艺表演,看驴皮影和二人转,现在都很少见了。我蹲点的那个县是农安县。

卸甲归学政治经济学

1954年政府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学校

1954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大量高学历行政技术干部,当时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即使全部录取也不足以满足招生需要。政府决定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学校。考虑到在职干部的经济条件,决定凡是经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的在职干部均可享受调干助学金待遇。参加高考的在职干部需要由所在单位审查同意后,开出选送文件招生办方才可以给予报考资格。杜乐勋所在单位吉林军区政治部审查同意选送他参加高考,经过统一考试,被东北人民大学(院系调整后更名为吉林大学)经济学系录取。19548月人民日报发表全国统考录取的大学生名单约一万余名。下图是杜乐勋所在班级同学纪念建国六周年留影。

后排第一人杜乐勋教授,第5人宋庆友黑大教授,前排第三人梁国栋黑大教务处长,第五人史振荣黑大教授,第八人金杏英东北局处长,第十二人谭乃彰中央党校教授。

 

李向荣哈师大讲师,杜乐勋哈医大教授,李成业沈阳机电公司科长,袁希骞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中间就坐的白托方教授去内蒙古大学任教苑茜教授去天津南开大学任教。

站立第一排第一人是韩柄耀教授(黑龙江农大)第二人是小个子苏可青(河北省地质学院教授),第十三人是阎维钧教授(牡丹江医学院)。

 

 

杨素惠改行做B超医师,赵松年教授(扬州财院)

 

我的毕业文凭,校长是知名人士匡亚明(孔子研究会会长)

 

 

 

 

 

 

 

闯关东在哈尔滨一块宝地落地生根

青田人杜乐勋闯关东借哈尔滨一块宝地落脚生根。  

   

1958

10月,杜乐勋从吉林大学毕业分配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待我的是人事处张维同志。分配前我们班级党支部书记苏可青同学跟我说,经过整党整团,反右派斗争,发现你目前的思想状况不适宜从事政治理论教员工作,但是从事其他业务工作,包括从事业务专业课教学没有问题。希望你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张维同志接待我说,我们尚未接到你的档案,只见你的调令上有那么几句话,你仍然是共青团员,不是右派,仍然是内部矛盾。现在是反右派斗争刚刚结束,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决定暂停开设政治理论课,马列教研室的教师都下放农村生产队劳动锻炼去了,你就不去农村锻炼了,去学校附属工厂从事勤工俭学工作,你是学经济学的,去做工厂统计员吧。他跟附属工厂丁平厂长通电话后,给我开了三联单,让我去报到。丁平厂长接待我,告诉我,附属工厂设总厂和分厂。校部,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卫生系,卫生学校分别设一个分厂。所以我们这里有俩个办公室,一个总厂办公室,一个校部分厂办公室,你现在去校部分厂办公室负责生产统计工作,兼总厂的统计工作。上班后,发现我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校部基础部学生勤工俭学。我要负责把学生分配到各车间,各车间缺劳动力跟我要人,学生不是全脱产,半工半读,所以流动性大,组织工作比较麻烦。记得和我联系的学生是医疗九期,学生干部是刁文生和蒋知俭。其次,负责组织采购生产资料,车间向我提出采购单,我安排采购员采购。材料进厂入库或直接送车间。第三,就是统计生产价值,车间把产量按月上报给我,我用单价加权汇总后按月上报市统计局。第四,向物价局申请批准产品销售价格。

后来,全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哈医大成立炼铁指挥部,我受命承担指挥部供应租。1959年底,大炼钢铁运动结束,我回到学校。当时,丁平出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傅振有具体负责附属工厂工作,他是科级干部,不能任命总厂厂长,任命他做总厂办公室主任。他关心我的工作问题,我说,既然不同意我教政治经济学,可以设法联系去黑大经济学系讲授部门经济学。我有同学梁国栋在黑大经济系同时兼任校团委书记,我先让他通通气,如果黑大领导同意,傅主任再去联系。梁国栋回信说没有问题经济系的教授表示欢迎。傅主任出马什么手续都办好,学校刘守中副书记也同意了,人事处张维不同意。他找刘副书记申述理由。大意是,我们争取多年,好容易争取到一名专业对口的政治经济学教师,杜乐勋不是右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眼看就要结束,到了运动后期落实政策可以重新安排工作。于是决定我先去马列教研室负责资料工作。196011,我调入马列教研室负责资料工作。

 

当时,马列教研室主任韩济闹离婚,他自己不回家住独身宿舍,和我住一个屋。他鼓励我,不要背包袱,重在表现。不让你讲课就好好读书,会有用你的时候。这就是韩济,可惜他英年早逝。一个才华出众的教授。

 

我们资料室3同志照相韩主任也参加。

上级不给哈医大分配政治课教员,我们自己培养。从医疗系卫生系学生中提前抽调政治上优秀的党团员学生干部18人也在1960年进入马列教研室叫见习助教。如康志海/张文鸣/孙延芝/李树春等.下图有李文沛/王玉若/严宗藩/王云莲/刘午英/周宝相等

 

 

 

 

 

可惜,马列教研室不是留人处,60年代的老人几乎走光了,就留下李永康。

 

很快,我国进入十年动乱,哈医大两派斗争与社会不同,黑龙江俩派是炮轰派和捍联总,哈医大是反韩派和保韩派。我有倾向但是不敢亮相。我写大字报不敢落名,取名红五月或红五月战斗队。他们大辩论我和克山病储波出小报。他刻蜡板我油印兼交换发放。后来革命委员会成立,我们这些既不是造反派又不是革命干部的群众就进学习班学习毛主席最高指示。三敬三祝,天天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

 

不久,我们受命去木兰县东兴镇哈医大五七干校走五七道路劳动锻炼。记得万川沸是党委书记,金铮是我们的班长。蒋知检负责给炊事班挑水。

不久,政府号召国家干部插队落户,我响应号召去东兴公社七屯插队落户,为了使我们紮根农村当一辈子农民需要带家属,我家老伴是哈尔滨郊区薛家窝铺人士,于是我们举家6口来到哈尔滨道里区新发公社先锋大队张家窝铺。这里是我老伴亲戚窝,我是许多人的老妹夫老姨父老姑父。大队书记戴福志是我二姐夫当了走资派,又上来一个新书记是我大舅哥高文欣。副支书大队长李家全管我叫表姐夫。

下乡不几天公社就抽调我参加《一打倆反》宣传队。我老伴的任务是在家做饭看孩子养鸡养猪养鸭养鹅。分给我家6根壠种小麦。过了一年政府政策插队落户的干部要分期分批回原单位。我老伴单位电影机械厂决定在第一批就派车接我们回城。哈医大五七办认为马列教研室没有恢复,要第二批接我回程。没有办法我只好继续在新发公社出宣传队。经过连系决定先不办回程手续,人先回来暂时去校图书馆工作。于是我来到校图书馆向陈玉珍馆长宋世华副馆长报到。下面就是校图书馆部分同志合影。

我在图书馆分工负责订购图书。同时负责支配使用图书经费。陈玉珍馆长宋世华副馆长放手不管我的业务工作。图书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外文文别主要三类,英、日、俄。在书目编辑室日文有陈玉珍,俄文有颜士纯,英语就是我了。我在动乱十年除了读毛主席最高指示红宝书外就是读英文版的毛选和毛主席语录。所以,现在派上用场了。订购图书最主要业务是查重,就是不可重复购买同一种书。来了一份订单先要请学术权威选,然后去书库查重。去书库查重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以博览群书。要看什么好书就借,借几本都不受限制。新华书店有一个内部发行部,许多不公开发行的内部读物,我都能够看到,我说买就买,买了就先读为快。

我开始专研医学文献学,把医学文献翻译和学习医学知识相结合。学习细胞免疫和翻译免疫学图书相结合。和戴德林合作利用文献翻译为哈医大争取到编辑出版俩本译文杂志的任务,叫做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改革开放初,学生开设医学文献学选修课,哈医大第一次医学文献学大课是我开的,就在校部公卫大教室,听众达300余人。

 

 

 

 

改革开放落实政策

 

1975年改革开放落实政策,我提出落实政策我应该回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也同意我回去。刘云久出面找到刘守中副校长提出要求,刘守中征求宋世华意见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杜乐勋在图书馆干得不错,可以在图书馆落实政策搞图书文献学。他回社会科学部做资料工作不如在图书馆做医学文献工作有发展前途。刘云久说,我们不仅希望杜乐勋回来做资料室主任,还要请他出任政治经济学教师。这才是真正落实政策。他为了给我落实政策专程去长春吉林大学外调1958年反右派时期对我的处理。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查历史档案认为1958年吉林大学没有给杜乐勋任何处分,杜乐勋毕业分配档案上写的文字是学生党支部意见不代表学校组织部意见。找到当时学生年级老师他说这些文字是年级党支部同学意见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总之这件事经过刘云久调查,一风吹了。

我找到刘守中副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刘守中副校长确定我回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让我到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李永康主任处报到,同时让我兼任图书资料室主任。

我到达社会科学部不久向党支部提出申请希望考察我是否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根据我的表现和提供的家庭出身地方发出外调信,浙江青田北山乡北山村党支部回信确认杜乐勋是北山村人,他自幼丧父,母亲改嫁,是姥姥家人养大的,16岁参军由解放军抚养成人送他上大学。其舅父杜汝陆下中农,在乡政府工作,是起义军官现任县政协委员。杜乐勋调公共卫生学院后1985年经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公共卫生系党委批准杜乐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学校评定我为政治经济学讲师,因为省政府工作需要,我先后去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参加全省测算黑龙江省1966-197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工作。我经济学系毕业学过国民经济计划学和经济统计学,现在到了养兵千日开始用兵了。被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测算小组确定为核算小组的核心组成员。当时的省计划委员会综合处处长刘宗黎动员我留在省统计局做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我担心自己在官场不可能有发展前途。其次,让我去省教委帮助筹备召开省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会议。会后他们也希望我继续留在省教委工作。看来当时省政府缺乏高素质人才。我们一共六个人来自省高校,大家都不愿留下,回去好评定职称。1979年我在哈医大社会科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评定为政治经济学讲师。

 

杜乐勋与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永康教授在一起

李永康、杜乐勋、遇永仁、张瑞清、赵郁馨、鞠秀荣、蔺风萍。

杜乐勋如何走进卫生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岗位的

 

1979年哈医大校庆,校科研处王处长筹备编辑纪念文集,希望大家供稿。我写了一篇关于《美国医疗经济问题》的文献综述。被当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的陆忠同志看到了,他把我吸收担任黑龙江省医院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且通知我准备给医院院长讲习班讲课,就讲美国医疗经济问题。省卫生厅要在哈尔滨举行《医院经济管理》动员大会,陆忠要做动员报告,请医政处李矢禾计财处金广大替他写动员报告。李矢禾是吉林师大中文系毕业,金广大原来在商业局工作,自学成才。陆忠让我参加写稿。金广大说医院经济管理要十路进財,我说改成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发展医疗卫生的资金。金广大提议医院实行经济责任制,要落实医师承担经济责任,我提议叫医疗技术经济责任制,医疗技术要先进,经济行为要合理。医疗技术先进就是治好病,经济行为合理就是医院收费要合理,要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9809月。卫生部举行计财处长医政处长医院经济管理座谈会,会议邀请我和湖北医学院徐文思、同济医科大学孙家长参加座谈,会议休息期间,卫生部计财局局长司更生计划处处长何鸿明约我们三位教师谈话,希望我们介绍外国医院经济管理经验。我说国外有卫生经济学,可惜我没有做发言准备。当时会议时间很长,大约要开俩个星期,司更生说,给你一个星期准备,你尽量展开说。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规模。司更生说,下周末下午是学习时间,就在卫生部礼堂,你放开说,中间休息半小时,你按照3小时准备吧。我跑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英文文献,主要介绍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发展,此外还包括我在哈尔滨给医院院长讲的美国医院经济问题,包括我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发刊号写的《我国医院经济失调的原因在哪里?》,包括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的俩个基本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特别还把老汉当年在健康报发表的杂文《医疗卫生劳动的生产性质》扩大了引经据点部分加进去。总题目是《卫生经济学若干问题》。星期六下午,会议组织者发通知,北京部直单位来了许多人,加上卫生部机关各局处的干部,挤满了大礼堂,大约2-3百人。有人带了录音机要录音。这个架势我一个刚刚提升的讲师,年龄45岁。下面坐着北京医科大学的医师教授,卫生部的处长局长·······。我当时真是豁出来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讲话居然经常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在掌声的鼓励下我一口气讲了三个半小时。我是不准备中间休息的,怕休息下来听众会走光了。结果听众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今天用兵了胜利了!老汉1960年进马列主义教研室,让我做资料工作,后来文化大革命资料工作也不做了,下乡插队落户做农民。农民不当了让我回来,可是马列主义教研室没有恢复,我不能领了工资不干活,就去了学校图书馆负责图书采购工作。我把上讲台比作打仗,不上讲台我照样练兵。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汉我抓紧所有时间学习新知识,不觉得累而觉得十分快活。陶渊明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读书比较吃饭都不重要了。有人问我治学的诀窍,就是这个诀窍。到了用兵的时候,我的大脑里的弹药海海的。当然旗开得胜。老汉我今年七十八呀越活越觉得劲头越大。我老伴说,她现在就剩下吃饭了。不知道还能够吃几年的饭。我说你别这么想,人总是要死的,老天爷愿意让我那天去就那天去,我活一天就敲一天的钟。我看百家讲坛学中国历史,看新三国学战略战术,看贞观长歌看勾心斗角。看电视连续剧建国大业、解放、东方、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我还要写文章,从2004年开始主编《医疗卫生绿皮书》,一年出版一本,到2009年连续出版5本。每本50万字,一共250万字。不都是我写的,我写一篇总报告大约4万字,其余是我组织推荐选择优秀论文,包括我自己写的一些论文。现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准备托付年轻人继续编辑出版。老汉又接了一个新任务,给医药经济报写杂文,叫做《卫生经济夜话》,向邓拓廖慕沙吴晗三家村写的《燕山夜话》学习。今年开始大约每周写一篇,每篇2000字,一年下来要写十万字,现在是5月末,已经写了5万字,一年下来比绿皮书总报告多一倍。我的一位小助教说,杜老师你的脑袋瓜子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弹药,可不可以做一个吸管让我们大家分享分享?我想,说不定哪一天我会有机会再用一次兵,不用你吸我会如同1980年那样自己发射出来的。

 

 

不久社会科学部负责人刘云久跟我谈话说,王孝铭副校长跟社会科学部商量说学校要在卫生系组建卫生培干中心培养卫生管理专修科学员,要商调你去卫生系工作你什么意见。我说。现在没有调动,工作就已经干上了,杨健伯已经跟我谈过,如果社会科学部没有不同意见,我同意去卫生系。刘云久说,社会科学部研究了同意你去卫生系,条件是鞠秀荣也随同你去卫生系。我说,鞠秀荣的去留我一个一般教师不能做主。刘云久说,鞠秀荣的条件是去了要送她出去进修。我说,出去进修一要有机会二要有经费,你说我一个普通教员不能做主,可以帮忙。经过刘云久和卫生系联系,卫生系同意接收鞠秀荣。于是我和鞠秀荣调入卫生系分配到当时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杨健伯,副主任董情。我教卫生经济学,鞠秀荣帮助我备课。我起草卫生经济学讲义,草稿由鞠秀荣誊写和校对。不久,经过学校批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一分为五,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心理学。另外成立一个共同课教研室。我被任命为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在我评定为卫生经济学副教授后,任命为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除鞠秀荣外,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先后调入七位青年助教,他们是赵郁馨、房耘耘、孙凤文 邵一农 崔林举 高广颖 王庆超。老汉1985年评定为卫生经济学副教授;1991年评定为卫生经济学教授。 赵郁馨评定为讲师后,由于杜乐勋社会活动较多,公共卫生学院委任她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后来调入刘国祥讲师,马进在未调入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之前参加了本教研室科研工作,为了吸引他专门从事卫生经济学教学工作,由我们提名卫生部卫生经济学培训和研究网络公派他去菲律宾大学进修卫生经济学获菲律宾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正式调入本教研室,在我过了60岁不再担任教研室行政工作后,公共卫生学院委任他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在我于2003年退休前,马进调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工作,哈医大先后任命刘国祥教授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高广颖任本教研室副主任。


 

 

 

 

老汉创建全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做了以下十件给母校吉林大学争光给落脚生根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以荣耀的大事。第一,学科建设。首先是教材。成立教研室马上面临教材问题。我动手编写教材。先叫做卫生经济学讲义。共四分册,基本经济理论,技术经济方法;宏观计划财务管理;微观医院经济管理。大约四十万字。紧接下去就是开课。包括给管理专修科学员开设卫生经济学课,就讲四个分册的讲义。管理专修科学员当时不是统一考试升学,而是单位选送。都有实践经验。老师讲课脱离实际不行,联系实际讲错了更不行。杜某在医科大学混了25年,做附属工厂统计员、大炼钢铁下过基层,在陆忠领导下做医院经济管理下过医疗科室。杜某解放军后方勤务学校毕业在吉林军区做过财务会计工作,医院财务会计那点事情我可是明白人。流行病学和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差距不大,卫生统计学和我学习的社会统计学也是相通的,杜某在校图书馆翻译过免疫学,对卫生学的实验方法也不陌生。我能够得心应手理论联系实际讲授我编写的卫生经济学四分册。学生反映良好。除了管理专修科学员外,受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委托要我举办《卫生经济班》,学员都是北方各省卫生厅局的计划财务干部,他们自学成才业务能力强素质十分优秀。他们理论进修半年,生产实习三个月,回校写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主要课程考试及格,发给哈尔滨医科大学结业证书。各地卫生厅局承认其大专学历。杜某基本理论基础扎实并有创新精神,财务会计学历经历过硬,谦虚地说,使学员佩服。19848月,为了适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经济学教学的需要,受卫生部科学教育司委托,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干部培训中心举办《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经济学教师研修班班》,并且要求组织参加研修班的全体教师编写结合卫生管理专业教学的《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首先请杜乐勋老师给即将开设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讲授卫生经济学。然后大家以当时我们教研室编写的四分册讲义为主要参考书,编写了一份《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讨论稿)。二十几名教师在听过杜某授课后,一致同意按照哈尔滨医科大学编写的卫生经济学讲义为主要参考书,编写《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大家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干部专修科是1981年招生,其它院校都是1982年招生,大家戏称,我校卫生管理专修科第一期是我国卫生管理专业的《黄埔一期》。与此类似,我编写的《卫生经济学讲义》开设的《卫生经济学课程》也是卫生管理专修科《黄埔一期》的卫生经济学讲义和课程。

这是哈医大卫生管理专修科一期同学毕业典礼合影。除哈医大师生外有来自全国六所院校卫生管理专业教师如华西医大戴志澄。

教师研修班结束时,参加研修班的全体教师一致要求以此大纲为基础向卫生部科教司申请组建《卫生经济学教材》编写小组。(以下与学科建设十大部分衔接。)

 

 

 
 
 

杜乐勋人生路途的记忆

 

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目录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是浙江青田人

我的童年我的启蒙教育

投笔从戎抗美援朝

卸甲归学——经济学

闯关东在哈尔滨一块宝地落地生根

创建我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是浙江青田人

青田概况

                  青田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是丽水市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建县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因县城北隅山麓水田盛产青芝而得名,故又名芝田。青田共辖1021乡,436个行政村,总人口47.8万。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青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

                    青田石雕是青田的一张“金名片”,有1700多年的历史,作品取色天然,古朴典雅,旧时作为江南名产,屡选进宫。经过岁月沧桑,青田石雕名闻天下,艺冠全球,不仅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石雕文化,还逐渐发展成为青田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年产值4亿多元,正迈入从业人员最多、产业规模最大、产销量最高、精品最丰富的黄金时期。2005年初,青田目前最大的文化工程石雕博物馆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集石雕收藏、研究、鉴赏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展示和宣传青田石雕文化的精美窗口。

                    青田华侨是青田的又一张名片。全县现有23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可以说有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我们青田华侨。他们在海外白手起家、艰难创业,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异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大气精致、开放兼容的特性,不断丰富了青田文化的内涵,铸就了“敢闯敢冒、艰苦创业”的青田精神。

                    青田历代人才辈出,宋有宰相汤思退,明有开国元勋刘基,清有经学大师端木国瑚,近现代有著名社会活动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章乃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还有前国民党“副总裁”陈诚等。

                    青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奇山异景不胜枚举,素有“浙南漓江”之称的瓯江穿境而过,秀丽万千;石门洞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垂天飞瀑,曲径通幽,是避暑纳凉的胜地。

 

                    青田的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有120多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滩坑水电站,静态投资48.3亿元,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建成后规模和发电量相当于新安江水电站,库面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蓄水后又将是浙江第二个“千岛湖”;已探明有钼、铅锌、叶腊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叶腊石储量占全国的1/4,青田石雕选用石即叶腊石的高级软石,有“中国腊都”之称。另外,青田的特色农产品也相当丰富。

                     

                  青田稻田养鱼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其“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四个“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在亚洲、中国都是唯一;青田的“山鹤牌”杨梅,果大赛似乒乓,汁多甘甜爽口,深受消费者欢迎,于2002年通过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林乐勋(现名杜乐勋)祖父教育家林楷

 摘自 《青田古今名人录》    2008-1-21

 

    林楷,字敬五,别号镜湖。青田七都夏家地村人。父名为郁芬公,清时秀才,长兄林桂,字丹五,清禀贡生;二兄林模,字尊五,清监生。敬五先生也是清禀贡生。与杜师业、陈兰薰、朱光奎等为好友。年轻时为私塾执教,杜伯先、陈兰薰、陈梓芳等为优秀学生。  

 

    林楷中年时为官费留学日本,就读东京早稻田大学师范科,三年毕业后,回国任处州中学教师。同时毕业为日本就读东京早稻田大学的张品纯、孙靖夫、叶宗山等,亦同时任教于处州中学教师。翌年国民革命兴时,浙江光复,处州中学改为浙江省立第十一中学。前任谭校长辞职,由林楷接替,其他教职员工均无异动。  

 

    民国元年大水,青田全城淹没,处州亦有部分淹没,第十一中学尚有部分冲毁,急待修复,修复专款未核,因此,支借解决,由林楷先生设法求之,勉强完工。  

 

    民国二年二次革命时,处州亦宣告独立。闻其通电出自敬五先生手笔,其后二次革命失败,因遭去职。  

   

    民国三、四年间,闲时无职在杭州同乡处。民国五年回青田任县立敬业小学校长。因待遇太低,不为养家,不久又转到处州十一中学任教。  

 

    任教已有三年时,旧病肺疾复发,不能医治,于民国八年去世。是处州教育界的不幸,也是林家极大不幸,时年仅42岁。壮年早逝,至为可惜矣!其家四口,生活困难。遗著有“可竹山房”诗稿一册,尚未付梓,迄今恐已无存。

 

其家4口有乐勋之父林琼轩(中医师,1937年病故于杭州)二叔林瑶轩(已故)三叔林春保(经济学讲师,已故),乐勋之姑姑(名不详系武汉水利学院院长,水利学家何之泰之妻均已故)4人。

 

杜林书房主人附注

林琼轩育有二子,长子林欢勋,后改名林寒碧,台湾海军中校,已故;次子林乐勋,后改名杜乐勋,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

 

林瑶轩育有33女,林坚勋/林鉴勋/林令勋/林李倩/林莲倩/林芝倩。现在居住青田县鹿城区,以绘画雕刻为生。

 

 

 

林琼轩图像

 

 

 

 

 

 

 

林欢勋图像

 

 

 

 

哥俩图像

林欢勋林乐勋哥俩好

 

 

杜乐勋外祖父青田县民国第一任知事国会议员文豪:杜师业

2010.5.15初稿)杜乐勋修改补充

杜师业(1879-1929),字冠卿,青田北山镇北山村人,清末法科举人,与南田刘耀东、章旦朱光奎誉为“青田三才子”,名噪一时。杜师业兄弟四人,他居幼,长杜师甫,二杜师预,三杜师杲。长兄杜师甫(1858-1911),安徽武备学堂毕业,高级律师;育有杜孝怡、杜汝琮二子。长子杜孝怡,学名杜汝瓒,字伯先,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系,曾任青田县立高等小学、浙江省立法政学校教员、处州师范讲习所所长;长孙杜彬荪,上海江南学院毕业,曾任青田县督学,曾赴西德经商,嗣去台,后青田鹤城定居。二兄杜师预(1867-1924),字左园,清末优贡,诗人,曾任黑龙江龙沙道道尹、浙江巡按使署咨议会议员。三兄杜师杲(1870-1912),民国元年(1912)北山发大洪水时淹殁。

杜师业,清光绪四年(1879十二月初九生,早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法科,毕业回国后任浙江公立法政学堂教授、司法科长,清光绪年间任青田知事,是晚清最后一任青田知县。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后,知县改称民事长,杜师业改任青田县民事长。民国元年(1912),临时大总统公布县组织法规,2月,浙江军政府公布《浙江省地方官制决议案》,改县民事长为县知事,杜师业改任青田县知事。19134月,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4年任大总统府政治资议,19168月再次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7年任讨逆(袁)军总司令部军法官,后任财政部主任秘书、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上海《时事新报》总主笔。192210月第三次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

1920年,杜师业曾与吴传绮一起编纂《庚申》杂志,由北京庚申学会出版发行。译著有《革命心理》(法·勒庞原著),191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20年与吴旭初重译此书《群众心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1927年已发行第五版。

杜师业1929年病逝于北山,终年51岁。原配本邑郭氏,侧室杭州何氏,续娶郭氏,共有四子三女。

长子杜蘅之(1913—1997),谱名杜汝玖,国际政治学、外交学专家。之江大学政治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巴黎大学法学博士。曾任曾任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将军的英文秘书(上校军衔)、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东吴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台湾“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美国研究讲座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台湾中国代表团顾问、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文化中心资深学者、美国奥斯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国际法》、《国际法大纲》、《中国条约史大纲》、《国际法与中国》、《西藏之法律地位》、《西藏条约研究(英文)》等,并发表游美、游欧散文多篇。其长子杜小衡,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获美国加州大学医学博士,现在洛杉矶独立开业自办医院。次子杜亚衡,美国法学博士,在洛杉矶经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并出任“金士顿科技公司”副总裁。杜蘅之未亡人其第二任妻子也是青田望族小姐,育有儿子3人均在洛杉矶居住。

次子杜汝琛,又名何效文(随母姓),1914年出生,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金华浙江抗日自卫团第一支队司令部机要参谋,浙西于潜县(今临安)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部情报课长等职务。后旅居德国,开设诊所,在当地很有名气。何效文育有11女,其子何亚穆解放后在安徽合肥市从事企业营销业务,后因病去世,其女何亚梅热爱摄影事业,后退休在杭州市居住。现已病故。

三子杜汝琎,1918年出生,美国密州大学电脑博士,计算机权威专家,旅居美国洛杉矶,计算机公司总裁,有三子。

四子杜汝琭,字晓柳,1925年出生,庆元专科学校毕业。19813月起担任青田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居丽水。女儿杜美红,纽约世界金融中心高级经济学家。

女杜善瓘、杜善瑾、杜善瑶。

其长女杜桂兰,学名杜善瓘,师范学校毕业,1943年前后任北山小学校长。

二女杜碎兰(1906-1999),学名杜善勤(瑾),为五四运动后的新女性,习教育,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市立第一女子学校高中师范科,才貌俱佳(出众),毕业后服务社会。在抗战之初,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出任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1937年底任遂昌妙高学校长,194012月任青田县政府庶务主任。适本县阜山夏家地林楷(处州中学校长、名儒林楷)长子林春蔚(字琼轩,浙江省立医专毕业,医专附属医院中医师兼讲师,1937年病逝于杭州),有二子,长子林欢勋,解放前为参加国民革命军海军改名林寒碧,后随军去台湾任海军中校军需官,退伍后到银行二次就业任会计师,2007年因病在台北去世。次子名林乐勋,后改名杜乐勋,19517月从上海吴淞中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丰台第六后方勤务学校财务大队学习部队财务,1952年毕业分配东北军区吉林军事部后勤部任会计员,1954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吉林大学)经济学系学习,1958年毕业,分配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任教政治经济学,1978年开始研究卫生经济学与医院经济管理,1983年组建全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教授。受聘担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医疗卫生绿皮书》主编,成为我国著名卫生经济学家;杜善勤继适泰顺翁柽(时任青田县长),有三子一女,1949年后居上海市,任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主任,1999321逝世,享年94岁。

 

(陈木云根据1990年版《青田县志》、台北市青田同乡会1987年编《修续青田县志》等编写,吴德正根据青田《晋昌郡杜氏宗谱》等资料补充)

 

老杜家的光荣

 

大表哥杜桐荪人生旅途最大的闪光点

 

参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联络人杜桐荪

 

杜桐荪(1905-1998)青田北山村人,祖父杜师预,字左园,清末优贡、诗人,曾任黑龙江省龙沙道道尹、浙江省国民会议议员。父亲杜汝璜(1882-1912)曾任湖北候补巡检。弟杜松荪,姐妹三人。杜桐孙1922年毕业于温州省立第十中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下设立一个电影工作队,任命杜桐孙的温州省立第十中学同学好友张冲为队长,张冲聘杜桐孙为电影工作队干事。从此开始,杜桐荪一直追随张冲,做张冲助手。

张冲(1904-1941)是促进国共合作的重要历史人物。张冲原名张绅,字淮南,曾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哈尔滨政法大学,后赴苏联留学,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电影事业处处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总干事,国民党军委会中将处长,终于成为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负责联络的国民党代表。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奉命参与同中共代表进行秘密谈判。期间曾到陕北瓦窑堡与毛泽东、周恩来会晤,对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位有影响的历史人物。

19361212西安事变爆发,张冲作为蒋介石随行人员亦被扣押,国共双方亦一时失去联络。南京方面因为不明真相,万分焦急,不知如何如何营救为妥。幸好张冲的助手杜桐荪尚在南京。事变后第二天1213,傍晚,陈立夫性急火燎地赶到杜桐荪家中,要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中共驻上海代表潘汉年,了解事变真相和第三共产国际之态度。(参见附件: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杜桐荪当即乘机飞到上海,于深夜在英租界四马路傅厚巷三号的小裁缝铺阁楼里找到了潘汉年。并于当天乘12点夜车陪潘汉年赶回南京。次晨147时,与陈立夫会商。后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国共合作有了新的转机。此时的张冲日益受到蒋介石的重视,被委任为代表国民党蒋介石同延安及莫斯科秘密联络的专使。19373月,蒋介石在西湖养病。张冲命杜桐荪于324陪送周恩来、潘汉年自南京出发,乘汽车至杭州莫干山,与蒋介石谈判。此行特别保密,由杜桐荪全程陪送。当日,张冲已经在山庄等候。杜桐荪把周恩来等送到后即下山在杭州宾馆等候,翌日蒋周会谈后由张冲送到杭州与杜桐荪等共聚午餐后分手。在抗日战争期间,张冲坚决赞成国共合作,共御外侮,与周恩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好朋友。杜桐荪作为张冲的好友助手,也和重庆周公馆关系十分密切。张冲常去周公馆十分不便,杜桐荪及其夫人可以代劳。(我家大嫂威利常以打麻将为由出入周公馆传递信息-杜林书房主人注)。

杜林书房主人附言:大表哥杜桐荪一直从事电影事业管理工作,是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他随从去了台湾任电影检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退休后移民美国加州洛杉矶。投资房地产事业,在我三舅杜汝琎的技术帮助下,我表侄杜纪川开发计算机硬件企业公司成绩显著。

我年幼时只晓得有一个大表哥管理电影事业,从未谋面。1987年老汉作为中国卫生部健康保险考察团成员出访美国加拿大期间,在洛杉矶《兰德公司》访问学习。桐荪大哥设宴既宴请我们考察团全体团员,也邀请移民洛杉矶的青田北山老杜家人。这是我俩第一次谋面。宴席间他十分赞扬周恩来,怀念当年在重庆与周公一起的美好回忆。我们劝他写回忆录,他说多有不便。我说,你多有不便我来写。他笑笑说,你写等于我写。还是不写吧。1989年大表哥应约(是上海市委统战部和天津市委统战部邀请)来上海访问,特意拜访我妈他的堂姑母,看我妈妈居住条件差,答应给她出资买新房。我大嫂威利特别喜欢我的小儿子,听说他要去美国留学,嘱咐我老伴让伟民一定去洛杉矶读书。大表哥身体欠佳,说西医治不好他的病要回国看中医,问我你是卫生部系统的专家,你是否可以替我找一位知名老中医。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替他找到一位老中医,他接受检查号脉处方十分满意,并建立了联系。我人在上海,因为出席会议没有出席家庭聚餐。

 

素材摘自陈木云根据台北市青田同乡会1987年编《续修青田县志》、春秋出版社19893月版,《国民政府军政职官人物志》等编写,吴德正根据《北山晋昌郡杜氏宗谱等资料补充。杜桐荪与家人合影是其表弟杜乐勋提供。

1989年杜桐荪应上海市统战部和天津市统战部邀请访问上海天津,到达上海拜访堂姑妈杜善勤与家人团聚留影。前排右起第一人是桐荪夫人威利依次是杜桐荪杜善勤杜乐勋夫人周玉凤等

桐荪大嫂威利和米够大嫂玉凤合影

 

附件: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打管打,谈管谈。就在毛泽东发布“决战动员令”前两天——十一月十六日,陈立夫从南京给在上海的潘汉年发来电报,邀他赴南京进行第二轮谈判。翌日,潘汉年赶到南京,张冲告知,陈立夫带着毛泽东十二日复潘汉年的电报,到洛阳去向蒋介石请示去了。陈立夫让张冲转告,请潘汉年在南京稍候。

就在毛泽东的“决战动员令”发布翌日——十一月十九日,陈立夫从洛阳回到南京,马上跟潘汉年会谈。

陈立夫带回的蒋介石的话,口气是非常强硬的。陈立夫说,蒋介石仍坚持原来的意见,决无让步的可能!蒋介石要潘汉年将此意见电告毛泽东。

潘汉年提及,曾养甫代表国民党,曾经提出关于国共合作的四项条件,与蒋介石今日的意见相距甚远。陈立夫完全否认曾养甫曾提出过四项条件,说:“纯属子虚乌有!”谈判的气氛变得紧张了。陈立夫说:“日德正在拉先生加入反苏战线,中苏关系可能会恶化,那时,红军岂不更糟糕?”潘汉年针锋相对道:“先生要加入反苏战线,就不会抗日,我们今天的谈判也不需要了。听潘汉年这么说,陈立夫又道:“我们不希望中国加入反苏阵线,因此更希望红军方面能为民族捐弃成见。”这样一来,第二轮会谈依然没有成果。十一月二十一日,潘汉年把会谈情况,电告毛泽东和张闻天。二十二日,署名“东、天”的密电从陕北发到潘汉年手中——小开:

(甲)南京两电、上海两电均收到。目前此事无从谈起。恩来事忙,暂难出去。

(乙)我只能在保全红军全部组织力量、划定抗日防线的基础上与之谈判。

(丙)从各方面造成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先酝酿,然后发动,一处发动,到处响应,以此迫蒋停止剿共,此是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中心关键。详容另告。东、天十一月二十二日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十五册,一九八五年版。这么一来,国共谈判只好暂且画上休止符。

这时,中共红军和国民党胡宗南部队正激烈交火。战斗在甘肃东部环县山城堡打响,那里离“红都”保安以西并不太远。自从毛泽东在十八日下达“决战动员令”,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开赴山城堡,于二十一日一下子歼灭了胡宗南部队一个旅又两个团。虽说吃了败仗,蒋介石“剿共”之心益切。他和宋美龄飞太原,飞济南,飞绥远。在太原,蒋介石鼓动山西省主席、晋军首脑阎锡山“剿共”。在济南,蒋介石策动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全力“剿共”。在绥远,蒋介石要傅作义调部队“剿共”。这时,毛泽东则加强了逼蒋抗日的策略。毛泽东等十九人致信蒋介石。此信一派毛氏文风,况且如今已收录《毛泽东书信选集》,足以确证出自毛泽东笔下——虽说信末是以下十九人共同署名(内中王稼蔷即王稼祥):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王稼蔷彭德怀贺龙任弼时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张云逸徐向前陈昌浩徐海东董振堂罗炳辉邵式平郭洪涛率中国人民红军同上此信花了一大段笔墨,回顾蒋介石历次“剿共”的败绩,一直数落到山城堡之败。然后笔锋一转,劝起蒋介石来。毛泽东陈词于蒋介石,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照录此信后半段原文如下:天下汹汹,为公一人。当前大计只须先生一言而决,今日停止内战,明日红军与先生之西北“剿共”大军,皆可立即从自相残杀之内战战场,开赴抗日阵线,绥远之国防力量,骤增数十倍。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吾人敢以至诚,再一次地请求先生,当机立断,允许吾人之救国要求,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则不特吾人之幸,实全国全民族唯一之出路也。今日之事,抗日降日,二者择一。徘徊歧途,将国为之毁,身为之奴,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言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毛泽东书信选集》,八十至八十九页,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就在毛泽东发出此信后不久,十二月七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决定组成统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二十三人,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朱德为中国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委。从这一天起,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来改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一九三七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改为陕甘边区政府。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只得改为党的组织,即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直至他去世。这一职务,表明毛泽东成为中共最高军事首长。与之相应的,国民党设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亦为最高军事首长。所不同的是,一个称“主席”,一个称“委员长”,亦即“毛主席”、“蒋委员长”。

在毛泽东就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翌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潘汉年的电报,对于谈判作了如下指示:“离开实行抗日救亡的前提,就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蒋介石如有谈判的诚意,应立即停战并退出苏区,绝对不作无原则的让步。”这样,国共谈判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就在“疑无路”之际,忽地“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在几天之后——十二月十三日陈立夫在南京心急火燎地赶到张冲助手杜桐荪家中,命令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潘汉年!杜桐荪虽说见过潘汉年,可是,从未直接跟他联系过——平时,都是由张冲出面与潘汉年联系,而此时张冲正在西安,因此,无法与潘汉年联络。杜桐荪只隐约记得,张冲似乎说起过,潘汉年住在上海租界的一家小裁缝铺里。不过,杜桐荪并不知道那小裁缝铺在什么街,门牌多少,偌大的租界从何找起?事情非常紧急。陈立夫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杜桐荪立刻赶往上海寻找潘汉年不可。杜桐荪只得从命。杜桐荪在上海租界找得好苦。在一片暮色之中,他忽地见到一条小巷里挂着一块“潘记裁缝店”招牌,不由得心中大喜。

杜桐荪步入裁缝店内,见到一老头子,一问才知道,老板姓潘,已经打烊回家去了。杜桐荪便问,楼上住着谁?老头子答曰:“小先生。”杜桐荪猜想,这位“小先生”兴许是潘汉年!于是,杜桐荪便在裁缝店里坐等。夜深,忽地闪入一人。杜桐荪一看,正是潘汉年,顿时欢呼雀跃!潘汉年一怔:杜桐荪为何深夜等他?杜桐荪急急说明来意,拉起潘汉年便走,要他马上去南京——陈立夫有十万火急之事找他!陈立夫为什么如此焦急要跟潘汉年见面?那是因为十二月十二日凌晨,在西安发生了震撼中国的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下令在临潼扣押了蒋介石。

与“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相比,南京的国民党中央获知西安事变消息,要晚得多。据当时在南京的陈布雷十二月十二日日记所载:“是日下午一时余方在寓,忽接果夫电话,询余有无西安之消息,余怪而问之,则谓西安至南京电报已不通矣。”这表明,南京方面,直至十二日下午一时,尚不知西安风云突变。陈果夫只因西安至南京电报不通,感到诧异。下午三时五十分,南京方面这才收到国民党驻潼关部队的将领樊松甫发来的电报,告知蒋委员长“失踪”。这下子,南京方面才知西安动向异常。直至下午五时二十分,南京方面收到张、杨通电,这才大吃一惊,知道“介公”被扣。比起中共来,差不多晚了整整十二个小时!像炸开了锅似的,蒋介石被扣的消息,使南京政府衮衮诸公,先是不知所措,紧接着则意见纷争。就在保安毛泽东窑洞彻夜通明之时,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常委们也于十二日夜十一时聚集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会议开至十三日凌晨三时结束。接着,又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加以讨论。两个会议作出四项决定:

一、孔祥熙以副院长代理蒋介石之行政院长职;

二、军事委员会执委增至七人,包括何应钦、陈诚、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

三、军委会工作由副委员长冯玉祥及执委负责;

四、陆军部长何应钦及军委会成员负责指挥部队。

会议还决定,褫夺张学良一切官职并缉拿严办,同时决定由何应钦指挥部队讨伐叛乱。会上,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占了上风。陈立夫另有妙计,他以为妥善解决西安事变,可另辟蹊径:通过潘汉年与中共紧急联络。于是,他急急忙忙去找张冲的助手杜桐荪,命他火速赶往上海寻找潘汉年。国民党和中共在幕后建立的秘密联系,在这关键的时刻,发挥了作用。当杜桐荪好不容易在上海“潘记裁缝店”里找到潘汉年,已是十三日深夜。 潘汉年随杜桐荪赶往南京,与陈立夫见面,则已是十四日上午了。

 

杜乐勋的母亲,杜师业次女杜善勤简历

 

台北市青田旅台同乡会编著《续编青田县志》有人物传纪。记叙

杜师业次女杜善勤简历如下:

杜善勤者,吾邑杜师业冠卿先生之女公子也。习教育,擅文而多才,貌压群芳。杭恒男士慕之者众,皆不肖顾,独与林琼轩春先生交往甚密。(按:林琼轩,处州中学校长林梧(1877-1919)长子。青田七都夏家地人,浙江省立医专毕业,留校任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初娶同村周氏,已生一子名欢勋,后改名寒碧。后周氏患肺结核去世,林琼轩担任主治医师经常接触肺结核病人也感染了结核病。杜善勤要与林琼轩医师结婚,杜家的亲友和家人皆反对这门亲事,但是都不能动摇杜善勤的决心。杜善勤的长辈劝她说,林琼轩患肺结核,此乃绝症,你有如此才学外貌,拜倒者甚多,为何独钟情于林琼轩呢?杜善勤微笑回答,林琼轩是正人君子,品德高尚。我不能因为他有病而失去这样优秀的夫君。他患肺病我有思想准备,愿以此身做出牺牲奉献,决不反悔。亲人们阻挡不了他俩的婚事,只得帮助他俩在杭州市普安街办理结婚定居。他俩婚后于1935417生育一个男孩,就是林乐勋,小名升米够。林琼轩病重时,杜善勤衣不解带,日夜伺候服药。不顾自己有被感染结核病的危险。林琼轩咳血也是杜善勤料理不辞辛苦,不怕感染。林琼轩于1937年病故,杜善勤以大嫂身份带领弟妹料理林琼轩丧事。杜善勤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抚养欢勋乐勋二人。记述此事的作者评价,如果林琼轩不是言行正派,医德医术精深的君子,怎么能够得到像杜善勤这样的名门闺秀对他情有独钟,愿意为他献身呢。1943年林乐勋为了在外祖父杜师业迁坟时承当贤孙披麻戴孝而过继杜师业家改名杜乐勋。(杜林书房主人补充:妈妈告诉我,她随外祖父在北京读书时就结交了我父亲林琼轩,后来回到杭州,妈妈在小学教书,爸爸在杭州读书行医,婚前就有很深的感情基础。我父亲林琼轩是言行正派,医德医术精深的君子,当然能够赢得像杜善勤这样的名门闺秀的爱,对他情有独钟)

杜善勤在哈尔滨四世同堂

杜善勤儿孙满堂,加林和瑞鑫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院内

 

奶奶抚养下的杜家林林科院研究员和哈医大二院杜雅菊博士教授主医师

应该是二表嫂,杜桐孙的弟妹。

 

附件:慈母杜善勤追悼词

 

家母杜善勤,生于1906129,于1999321仙逝,享年94岁。

今天,我们全家老小沉痛悼念家母,寄托我们全家对她老人家的永久的怀念。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冲破世俗、发奋图强、勤奋学习的精神。

家母青少年时代,冲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枷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市立第一女子学校高中师范科,受到了良好的专业教育,为她以后服务社会、教养子女奠定了文化基础。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在抗战之初,日寇大举入侵,百姓逃难,流离失所,很多少年儿童失去父母亲人,母亲投身救亡事业,出任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不辞劳苦,不怕牺牲,艰苦创业,先后收留抚养数以万计的丧失亲人的孤儿难童,使他们能够在人民群众养育下,重新得到家庭的温暖成长起来,报效祖国。

建国之初,母亲毅然支持我本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干部学校,毕业后奔向祖国东北和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体现家母伟大的爱国胸怀。

6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家母积极支持二弟、三弟去新疆建设兵团,支援边疆建设。体现家母大公无私的精神风格。

我们全家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家母的许多学生现在也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人,至今还经常来信来访,怀念恩师。

我们悼念敬爱的母亲,要继承她善良宽厚,真诚待人的精神。

母亲不论与同事朋友,亲戚邻居都能和睦相处,深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母亲,敬爱的母亲,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带领全家老小继承你的优良品质,为祖国的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

敬爱的母亲安息吧!

敬爱的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致悼词人 杜乐勋

                                          率弟妹同青、同凯、同宪、同放

                                        及媳妇姑爷孙女孙子外孙等19

                                           一九九九年四月四日于上海市

我的童年我的启蒙教育

童年的记忆

 

老汉1935农历417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附近惠安街出生。出生不久,1937年父亲林琼轩病逝,同年抗日战争爆发,我老妈携带大哥林欢勋和我,在家人二叔林瑶轩、三叔林春保陪同下从杭州逃难到金华,又从金华逃难到丽水。我的记忆从丽水开始。记得妈妈出任丽水碧湖浙江省战时儿童保育院总务主任,不辞劳苦,不怕牺牲,艰苦创业。没有时间照顾三岁的我,先是请一位奶妈,后来是我小姨妈照顾,后来小姨妈需要参加工作做护士,就把我送到大港头大姨妈家照顾。大姨妈家孩子特别多,大表姐陈志翠比我大8岁,也就是11岁,大表哥志仁比我大6岁,二表哥志义比我大5岁,二表姐秀英比我大4岁,三表姐叫银川妹比我大2岁,三表哥比我大1岁。还有俩表弟在奶妈家养着。大姨父在青田北山种地,大姨母自己雇一个短工,一个阿婆,一个师爷领一帮孩子在大港头开店。不久,妈妈调到遂昌县妙高小学任校长,我离开大姨母家跟妈妈来遂昌。开始住大妈妈家。一个二层楼的四合院。大妈妈的老公是当军官的,很神气,不在家住,我管他叫大伯父,后来他随军去了台湾,我大哥在台湾开始也住他那里。后来。我们搬到学校住,这回我跟妈妈在一起住,学校有个幼儿园,我白天去幼儿园学习唱歌跳舞吃果果。我开始知道了我叫林乐勋,幼儿园上课点名就叫我林乐勋。可是家里人仍然叫我升米狗儿,升米够,米够。幼儿园小朋友唱抗日歌曲,上街唱,上台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我们叫妙高小朋友抗日宣传队。

我妈妈杜善勤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能够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地方上开群众大会,做抗日动员,广播员非杜善勤莫属。忙得不得了。谁来关照米够小朋友?一个马春怀哥哥。他是妙高小学总务主任,妈妈有社会活动他就负责照顾我。

我五岁了,妈妈调回故乡青田。为了落实工作,妈妈把我送到青田县北山村我的外婆家。那是北山脚下的杜家四合院,前面是陈家四合院。我外婆和我小舅舅杜汝陆就住杜家四合院。我大姨妈大姨父和我那些表兄弟姐妹就住陈家四合院。晚上我跟外婆住,白天我去陈家四合院跟表兄弟姐妹玩。赶上吃饭就一起吃。晚上回后院跟外婆睡。有时候,大姨父上山溪流去摸螃蟹,我也跟着去。大姨父有文化,天文地理历史他都懂,聊起来头头是道。他的先人留下不少田地,需要经营。他把田地大部分出租,几块近地留下自己带着志仁种。他还养水牛、黄牛、山羊。志仁负责放牛,我就跟他走,他把我抱上水牛背,慢悠悠地去山脚下。

他带我去看我俩的外祖父大文豪杜师业的停棺处。他为官清廉俩袖清风,做言官为民请命抵制袁世凯称帝,51岁英年早逝,家穷不能修建墓地,停棺木于族亲坟墓之侧,作为大文豪大翻译家留下译著,法兰西大心理学家勒鹏的《群众心理学》。杜陈俩家当时求学在外的有杜家四个舅舅,最小的舅舅杜汝陆才15岁,大表姐陈志翠14岁,在青田县中学求学。

二表哥在北山乡小学上学,他的学校校长就是他的妈妈我的大姨妈杜善瓘,我妈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大姨妈是上海师范学校毕业。我妈妈去遂昌做妙高小学校长,大姨妈她也不再在大港头开店了,回到家乡也当了北山乡小学校长。

我六岁了,虚岁7岁。大姨妈同意我提前一年上了北山小学一年级。语文 算术 音乐 体育

语文最难,要背课文,背不下来要处罚,叫做立壁角,俩手平举站在壁角听课。还有打手心,老师布置作业在描红簿上写大楷小楷,不好好写要处罚,用铁尺打手心。我挨了罚回家向外婆哭诉,外婆就去学校骂大姨妈骂老师。外婆是长辈,乡里人尊老,不论怎么骂都不回嘴的。我们在教务处门外看热闹。体育课最开心,单杠双杠排球篮球我们年龄太小做不了。跳绳体操踢毽子荡秋千踢皮球。音乐也不错,老师弹风琴我们唱歌。学习12345671。唱抗日歌曲。也要单个教练,唱得好大家鼓掌,唱不好大家笑笑,老师也笑,不罚。同学分成俩派,下了课回家路上打架。一派头头杜梦亥,一派头头陈志勇。梦亥是我小表舅,志勇是我大表哥。我只好做中间派。他们打群架我躲一边去,他们骂我胆小鬼。要打我,因为梦亥志勇是我至亲,他们不敢真打,吓唬吓唬而已。

我小舅杜汝陆15-6岁,一个小大人。去县城上中学不常在家。家里就是外婆带着我住杜家四合院。邻居都姓杜,都是一个祖爷爷的后代。第一代师业师预,第二代汝陆汝玖,第三代桐孙春孙等等。我7岁那年中秋节,妈妈托人送给我中秋月饼一套,可以赏月用。那天,外婆把月饼苹果等供在天井里。那天正好月食。月亮叫天狗吃了一大块,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驱赶天狗让他把月亮吐出来,后来果然吐出来了,月亮又圆了。我发现天井里供的月饼越来越少。我查问谁偷吃月饼了?旁边的大人说让天狗吃了。我也信了。后来,有人偷偷告诉我是你小舅吃了,我气哭了要找小舅赔。他躲起来了。外婆劝我,别哭了,月饼就是你俩吃的,你也可以吃。拿起月饼叫我吃。我吃了月饼也笑了。这个故事一直传到上世纪末我去杜家老屋访问,除了看见二表嫂外,就听老屋孩子们说,你就是生米狗,你的月饼让天狗吃了,哈哈。从19421995流传了半个世纪。

7岁了,妈妈接我去青田县鹿城区。住县政府家属宿舍。妈妈工作忙把在县城读书的大表姐陈志翠也接来一起住,她可以帮助妈妈照顾我。那时候大姐姐天天哄我睡觉,给我洗澡,换洗衣服,伺候我吃饭。不用做饭可以去食堂打饭。晚上她给我讲故事,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妈妈当时任县政府庶务主任,就是总务科长。兼师范学校拼音和标准话老师。我去县立小学二年级插班读书。县政府翁县长小女儿翁同君也去县小学读一年级。每天县政府派黄包车接送我俩上学回家。我同座女同学姓潘也有黄包车接送,现在得知她后来嫁给我大舅杜汝玖,成了我的大舅母住美国加州洛杉矶。

妈妈跟翁县长家关系越来越好,翁家姆妈也十分关心我,给我买糖果吃,给我文具,翁县长见到我也是很客气。笑眯眯的拍拍我的头。有一天我大娘舅杜伟来了,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小队骑兵,不去县政府直奔翁家大院。他下马看见我在大院外面踢皮球,走过来抱起我说还认识我吗?我说,你是我大娘舅。他说好孩子,你去告诉你妈妈我来了就在翁家大院让她过来见我。我答应了,他放下我进了翁家大院。我去找到妈妈,妈妈立即去翁家大院。过了很久该吃晚饭了,妈妈仍然没有回来,一会儿翁家勤务兵过来告诉我大姐,你家大舅来了。你妈妈陪你大舅在翁县长家吃饭了,你们不用等了。 过了不久,翁家姆妈带领翁同君离开翁家大院走了。有人告诉我她俩回泰顺老家了,不回来了。过来不久,放暑假了,妈妈住进翁家大院,大表姐带领我回北山看望外婆和大姨母。不久北山村我要好的同学问我,你妈妈嫁给翁圣木了。你怎么办?我说我不回鹿城区了,就在北山上学。也有些不友好的同学嘲笑我,说你妈妈不要脸寡妇嫁人把大婆赶跑了。我很生气回到外婆身边哭。外婆说不要怕,妈妈走了还有外婆么,还有你小舅你小姨娘大姨妈。大家都喜欢你。你妈妈也会回来看你给你钱花的。我就是没有看见大姨妈,见了大姨父他就是笑,他说,你不用怕,翁圣木会待你好的,再说,我们家这么多的大好老,他一个小小的县长不敢欺负你。你大娘舅杜伟还是翁圣木的顶头上司。你妈妈的事情是你大娘舅杜伟亲自操办的。他翁圣木必须明媒正娶。他翁圣木要想在青田做官不敢得罪北山四个杜;他更不敢得罪我们石门洞陈。你大姨妈小姨娘现在都在你妈妈身边料理婚事呢。你小舅也去帮忙了。

我和大表姐和外婆一起住后院,白天到前院跟表兄表姐一起。大表哥不分天气晴朗下雨都要放牛放羊,二表哥放暑假回家我就跟着他。他和大姐不同不讲历史故事,和大姨父不同不讲家史。他讲时事讲抗日。特别喜欢讲前线打胜仗。可惜我听不懂。可是我也喜欢听。他喜欢在小溪里游泳,我也跟着他下水。他把我抱起来抛到能够淹没我的溪水里,我呛了好几口水,然后,他游过来把我托起来,告诉我憋气用鼻孔呼气开口吸气。我居然能够在深水里飘起来仰泳,手脚一起动居然会踩水了。憋一口气可以游出去四五尺远。他说他初中毕业就去报名当兵打日本鬼子。二姐三姐做家务忙得很。二姐做饭,一家人父母五兄弟三姐妹的伙食,还有我,都是她张罗。三姐负责烧火,三哥也帮忙。三哥笨,家庭作业完不成,所以,大姐不让他做家务。三姐烧火我就去帮忙。二哥是不干活的,他看见我来烧火就拉我出去玩。

暑假过得好快要开学了。大姨妈从鹿城区回来了。跟家里人讲二姨妈结婚好排场,我不愿意听要走开,她把我叫住说,要开学了,你妈妈让你大姐带你回城。我说我不回去。就跟外婆,还上北山小学。大家都沉默了。大表姐跟我一起回到外婆身边。大姐说,你还是跟我回城好,你可以不去翁家大院,还是跟我住宿舍。我不吱声。晚上,她继续给我讲岳飞的故事。要我向岳飞学习长大了精忠报国打日本鬼子,给我唱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过了几天,妈妈到北山来要亲自带我回城,答应我继续跟大姐住宿舍。跟我说,你翁伯父欢迎你住进翁家大院。希望我也改姓翁。我说青田谁都晓得我是夏家地老林家孩子北山老杜家外孙。改什么不改。我有祖业跟大姨父一样长大回去种田。妈妈说你不要傻样没出息,要跟你大娘舅学习武艺做将军骑大马做高官打鬼子,跟你二舅学习做工程师。要好好读书有本领。我问妈妈,那么我哥我叔呢。妈说,二叔也在青田城里税务局做事,你大哥在丽水读高中。三叔在金华在省党部做事。你姑姑跟你姑父去武汉你姑父做水利工程师修长江大堤。我问什么叫做税务局,什么叫做省党部?妈妈说你长大就知道了。外婆说你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住老屋。都放暑假小师为什么没有假期?我大姐说,护士没有假期。妈妈希望外婆搬到县城去住,可以天天看到我小师阿姨。外婆说她那也不去,在老屋看家。你们的房间都按照老样子整理。你们回来好有个家。妈妈告诉外婆小师小姨娘有男朋友了,上海人,政治部儿童团的。不知道是不是共产党。我问妈妈,什么叫做共产党?妈妈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问。

过了中秋节妈妈大姐和我回到青田县城。

   回到县政府大院宿舍,一切都是老样子。就是妈妈晚上不回来了,就住在翁家大院。我跟大表姐住县政府大院宿舍。大表姐在县中心小学教书做班主任,我现在是三年级了跳班了。开始学拼音和查字典。我特别幸运,家里有辅导老师就是大姐。她从早晨开始照顾我穿衣服洗脸刷牙,吃饭。带我去学堂,有黄包车送。午饭就在学校吃便当,下午我先回家,跟同学一起回家,一路踢皮球,踢毽子,打架。回到家里去食堂吃点心,然后做作业。五点钟大姐回来了一起去食堂吃饭。晚饭后大姐在大床背后洗澡盆里洗澡,然后给我洗澡,然后她用洗澡水洗衣服,到后院小溪冲洗。大概要忙到晚上8点钟,哄我睡觉。睡前要给我讲故事,什么西厢记,白蛇传,梁山伯祝英台,也讲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我不喜欢童话,认为那是假的。愿意听岳飞传,包龙图,七侠五义。听听就睡了。她睡得晚还要批改作业。

我一般不去翁家大院看望妈妈,除非妈妈叫我去训话,除非我要一点零花钱。她不做庶务主任了,一般不到政府大院了,除非要到宿舍取东西,跟大姐姐商量事情。我一般见不到翁家伯父,在县政府大院见到了他一般都是在跟别的大人说话,我低头走路,除非他叫我米够。给我一点零食,给我一点文具,也许就是摸摸我的头。说去玩去吧。我过去叫他翁伯父,现在不叫了,保持沉默。

有一天,妈妈派人叫我去翁家大院,我到妈妈床边看见妈妈好像生病了,我问妈妈你哪里不舒服了?妈妈说没有病,你快要有小弟弟小妹妹了高兴吧?我说高兴。问我你翁伯父待你好吗?我说很好。妈妈说他很喜欢你。你是不是应该改口了?叫他爸爸。我不吱声。你改个姓吧,要不在场面上不方便。我也不吱声。过了一会我说我姓林。妈妈哭了。我也哭。过了一会我说我该做作业了。妈妈说你走吧,我走路不方便你有空多来这里看我。我答应了,妈妈给我一些零用钱。

妈妈分娩了,是个弟弟,就是同青,青田出生的。我去看妈妈,也看弟弟,我要抱弟弟,妈妈不让,怕我不小心摔跤。妈妈说,要给你外公修坟了。已经去选择风水宝地来。你外公是民国青田县第一任县长。在县里很有名气,当年你外公去世时只有51岁,为官清廉没有地产,你亲大舅二舅三舅还在学校念书,四舅还是孩子,我和你大姨妈也穷,所以没有举办葬礼没有做坟墓。现在你翁家爸爸以女婿名义,也以县政府名义为岳父和前任县长杜师业举行正式葬礼迁坟建坟。现在抗日战争,你三个亲娘舅,大舅在空军总司令部前线作战来不了,你二舅在江西敌后中美合作所做医生也来不了,三舅在西南联大读书也来不了。就有你小娘舅杜汝陆做葬礼的孝子,你外公的长房长孙杜晓衡还在你舅母怀里抱着,你舅妈在哪也不清楚。你外公二房长孙何亚穆也在你二舅妈怀里抱着也不知道在江西敌后何处。老杜家长辈商量只有把你过继老杜家改姓杜就叫杜乐勋,这回你必须同意过继改姓。做葬礼的贤孙。我这回改姓,名正言顺我没有不同意的理由正好顺水推舟。在北山杜家祠堂举行葬礼那天我和小娘舅身穿白服手拿哭丧棒分别举起牌匾上书孝子杜汝陆贤孙杜乐勋。然后,族人队伍浩浩荡荡在我俩带领下在北山迁坟到南岭建立一个大坟。青田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穷山沟。山上的坟做的特别大。大约二十米平方椭圆形。妈妈和继父翁圣木在浦东的坟只有四平米。我爸爸林琼轩大妈妈周氏的坟在杭州殡仪馆。解放时,大娘舅杜伟起义,初任浙江省民政厅长,后任浙江杭州殡仪馆馆长。我大哥林寒碧林欢勋也许能够知道墓地在何处。

我小娘舅杜汝陆一直在阜山中学读书,我们见面机会不多,这次相会,我请教他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他说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国民党信仰三民主义。

共产党就是主张用共产主义建国,国民党主张用三民主义建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主张,国民党反对共产党的主张。我问,那么他们说小姨夫郭映挺是共产党吗?他说有人这么说,但是他自己不承认。我问,那他到底是不是?他说,这个我也不知道。我问,小姨娘知道不知道?小姨娘说他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做过工作不等于就是共产党。就是国民党的军队里的兵也不都是国民党。你小叔林春宝在国民党省党部做会计员,他并没有参加国民党。我问,小舅你是什么党?他说,我信仰三民主义,但是,我没有参加国民党。我说,一天妈妈说小姨夫郭映挺可能是共产党,外婆很害怕。小舅说,郭映挺再三声明自己不是共产党,没有事的。就是共产党现在也不要紧,共产党声明他们不反对三民主义,接受蒋委员长领导,同意共同打日本。

 

投笔从戎抗美援朝

 

195171816周岁的少年杜乐勋响应党的召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

歌唱:年轻的心在跳跃,满腔的热血在燃烧,让我们走,走向军干校,让我们走,走在最前头……..

 

杜乐勋被分配到北京丰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四大队十一中队学习部队财务和会计。先在三区队八班,后调二区队四班任班长。被选为中队团支部委员。现有十一中队退伍战友合影留念。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先转北京通县,后转武汉部队后勤学院。杜乐勋应邀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讲授《医院经济管理》,与学员交流发现他她们大多是我武汉后勤学院的校友。附照片。

杜爱珍(哈三中高级讲师)叶良珍(市城建局干部)

 

解放军总医院后勤学院学友合影,主讲教师杜乐勋教授有回母校之感。部队医院均设立《卫生经济科》从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使我十分欣慰。

毕业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军区后方勤务部财务科担任会计员,如果我不报考吉林大学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也早就是高级会计师了。财务科薄科长是长征干部准团级。我副排级。师傅梁惠正连级。俩村民兵中队长班级。女会计王宏副连级是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夫人。

卸甲归学政治经济学

1954年政府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学校

1954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大量高学历行政技术干部,当时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即使全部录取也不足以满足招生需要。政府决定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学校。考虑到在职干部的经济条件,决定凡是经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的在职干部均可享受调干助学金待遇。参加高考的在职干部需要由所在单位审查同意后,开出选送文件招生办方才可以给予报考资格。杜乐勋所在单位吉林军区政治部审查同意选送他参加高考,经过统一考试,被东北人民大学(院系调整后更名为吉林大学)经济学系录取。19548月人民日报发表全国统考录取的大学生名单约一万余名。下图是杜乐勋所在班级同学纪念建国六周年留影。

后排第一人杜乐勋教授,第5人宋庆友黑大教授,前排第三人梁国栋黑大教务处长,第五人史振荣黑大教授,第八人金杏英东北局处长,第十二人谭乃彰中央党校教授。

 

李向荣哈师大讲师,杜乐勋哈医大教授,李成业沈阳机电公司科长,袁希骞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

中间就坐的白托方教授去内蒙古大学任教苑茜教授去天津南开大学任教。

站立第一排第一人是韩柄耀教授(黑龙江农大)第二人是小个子苏可青(河北省地质学院教授),第十三人是阎维钧教授(牡丹江医学院)。

 

 

杨素惠改行做B超医师,赵松年教授(扬州财院)

 

我的毕业文凭,校长是知名人士匡亚明(孔子研究会会长)

 

 

 

 

 

 

 

闯关东在哈尔滨一块宝地落地生根

青田人杜乐勋闯关东借哈尔滨一块宝地落脚生根。  

   

1958

10月,杜乐勋从吉林大学毕业分配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待我的是人事处张维同志。分配前我们班级党支部书记苏可青同学跟我说,经过整党整团,反右派斗争,发现你目前的思想状况不适宜从事政治理论教员工作,但是从事其他业务工作,包括从事业务专业课教学没有问题。希望你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张维同志接待我说,我们尚未接到你的档案,只见你的调令上有那么几句话,你仍然是共青团员,不是右派,仍然是内部矛盾。现在是反右派斗争刚刚结束,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决定暂停开设政治理论课,马列教研室的教师都下放农村生产队劳动锻炼去了,你就不去农村锻炼了,去学校附属工厂从事勤工俭学工作,你是学经济学的,去做工厂统计员吧。他跟附属工厂丁平厂长通电话后,给我开了三联单,让我去报到。丁平厂长接待我,告诉我,附属工厂设总厂和分厂。校部,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卫生系,卫生学校分别设一个分厂。所以我们这里有俩个办公室,一个总厂办公室,一个校部分厂办公室,你现在去校部分厂办公室负责生产统计工作,兼总厂的统计工作。上班后,发现我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校部基础部学生勤工俭学。我要负责把学生分配到各车间,各车间缺劳动力跟我要人,学生不是全脱产,半工半读,所以流动性大,组织工作比较麻烦。其次,负责组织采购生产资料,车间向我提出采购单,我安排采购员采购。材料进厂入库或直接送车间。第三,就是统计生产价值,车间把产量按月上报给我,我用单价加权汇总后按月上报市统计局。第四,向物价局申请批准产品销售价格。

后来,全国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哈医大成立炼铁指挥部,我受命承担指挥部供应租。1959年底,大炼钢铁运动结束,我回到学校。当时,丁平出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傅振有具体负责附属工厂工作,他是科级干部,不能任命总厂厂长,任命他做总厂办公室主任。他关心我的工作问题,我说,既然不同意我教政治经济学,可以设法联系去黑大经济学系讲授部门经济学。我有同学梁国栋在黑大经济系同时兼任校团委书记,我先让他通通气,如果黑大领导同意,傅主任再去联系。梁国栋回信说没有问题经济系的教授表示欢迎。傅主任出马什么手续都办好,学校刘守中副书记也同意了,人事处张维不同意。他找刘副书记申述理由。大意是,我们争取多年,好容易争取到一名专业对口的政治经济学教师,杜乐勋不是右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眼看就要结束,到了运动后期落实政策可以重新安排工作。于是决定我先去马列教研室负责资料工作。196011,我调入马列教研室负责资料工作。

 

当时,马列教研室主任韩济闹离婚,他自己不回家住独身宿舍,和我住一个屋。他鼓励我,不要背包袱,重在表现。不让你讲课就好好读书,会有用你的时候。这就是韩济,可惜他英年早逝。一个才华出众的教授。

 

我们资料室3同志照相韩主任也参加。

上级不给哈医大分配政治课教员,我们自己培养。从医疗系卫生系学生中提前抽调政治上优秀的党团员学生干部18人也在1960年进入马列教研室叫见习助教。如康志海/张文鸣/孙延芝/李树春等.下图有李文沛/王玉若/严宗藩/王云莲/刘午英/周宝相等

 

 

 

 

 

可惜,马列教研室不是留人处,60年代的老人几乎走光了,就留下李永康。

 

很快,我国进入十年动乱,哈医大两派斗争与社会不同,黑龙江俩派是炮轰派和捍联总,哈医大是反韩派和保韩派。我有倾向但是不敢亮相。我写大字报不敢落名,取名红五月或红五月战斗队。他们大辩论我和克山病储波出小报。他刻蜡板我油印兼交换发放。后来革命委员会成立,我们这些既不是造反派又不是革命干部的群众就进学习班学习毛主席最高指示。三敬三祝,天天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

 

不久,我们受命去木兰县东兴镇哈医大五七干校走五七道路劳动锻炼。记得万川沸是党委书记,金铮是我们的班长。蒋知检负责给炊事班挑水。

不久,政府号召国家干部插队落户,我响应号召去东兴公社七屯插队落户,为了使我们紮根农村当一辈子农民需要带家属,我家老伴是哈尔滨郊区薛家窝铺人士,于是我们举家6口来到哈尔滨道里区新发公社先锋大队张家窝铺。这里是我老伴亲戚窝,我是许多人的老妹夫老姨父老姑父。大队书记戴福志是我二姐夫当了走资派,又上来一个新书记是我大舅哥高文欣。副支书大队长李家全管我叫表姐夫。

下乡不几天公社就抽调我参加《一打倆反》宣传队。我老伴的任务是在家做饭看孩子养鸡养猪养鸭养鹅。过了一年政府政策插队落户的干部要分期分批回原单位。我老伴单位电影机械厂决定在第一批就派车接我们回城。哈医大五七办认为马列教研室没有恢复,要第二批接我回程。没有办法我只好继续在新发公社出宣传队。经过连系决定先不办回程手续,人先回来暂时去校图书馆工作。于是我来到校图书馆向陈玉珍馆长宋世华副馆长报到。下面就是校图书馆部分同志合影。

我在图书馆分工负责订购图书。同时负责支配使用图书经费。陈玉珍馆长宋世华副馆长放手不管我的业务工作。图书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外文文别主要三类,英、日、俄。在书目编辑室日文有陈玉珍,俄文有颜士纯,英语就是我了。我在动乱十年除了读毛主席最高指示红宝书外就是读英文版的毛选和毛主席语录。所以,现在派上用场了。订购图书最主要业务是查重,就是不可重复购买同一种书。来了一份订单先要请学术权威选,然后去书库查重。去书库查重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以博览群书。要看什么好书就借,借几本都不受限制。新华书店有一个内部发行部,许多不公开发行的内部读物,我都能够看到,我说买就买,买了就先读为快。

我开始专研医学文献学,把医学文献翻译和学习医学知识相结合。学习细胞免疫和翻译免疫学图书相结合。和戴德林合作利用文献翻译为哈医大争取到编辑出版俩本译文杂志的任务,叫做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改革开放初,学生开设医学文献学选修课,哈医大第一次医学文献学大课是我开的,就在校部公卫大教室,听众达300余人。

 

 

 

 

改革开放落实政策

 

1975年改革开放落实政策,我提出落实政策我应该回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也同意我回去。刘云久出面找到刘守中副校长提出要求,刘守中征求宋世华意见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杜乐勋在图书馆干得不错,可以在图书馆落实政策搞图书文献学。他回社会科学部做资料工作不如在图书馆做医学文献工作有发展前途。刘云久说,我们不仅希望杜乐勋回来做资料室主任,还要请他出任政治经济学教师。这才是真正落实政策。他为了给我落实政策专程去长春吉林大学外调1958年反右派时期对我的处理。吉林大学党委组织部查历史档案认为1958年吉林大学没有给杜乐勋任何处分,杜乐勋毕业分配档案上写的文字是学生党支部意见不代表学校组织部意见。找到当时学生年级老师他说这些文字是年级党支部同学意见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总之这件事经过刘云久调查,一风吹了。

我找到刘守中副校长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刘守中副校长确定我回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让我到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李永康主任处报到,同时让我兼任图书资料室主任。

我到达社会科学部不久向党支部提出申请希望考察我是否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党支部根据我的表现和提供的家庭出身地方发出外调信,浙江青田北山乡北山村党支部回信确认杜乐勋是北山村人其舅父杜汝陆下中农,在乡政府工作,是起义军官现任县政协委员。杜乐勋调公共卫生学院后1985年经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查同意公共卫生系党委批准杜乐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学校评定我为政治经济学讲师,因为省政府工作需要,我先后去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参加全省测算黑龙江省1966-1976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工作。我经济学系毕业学过国民经济计划学和经济统计学,现在到了养兵千日开始用兵了。被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测算小组确定

为核算小组的核心组成员。当时的省计划委员会综合处处长刘宗黎动员我留在省统计局做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我担心自己在官场不可能有发展前途。其次,让我去省教委帮助筹备召开省高校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会议。会后他们也希望我继续留在省教委工作。看来当时省政府缺乏高素质人才。我们一共六个人来自省高校,大家都不愿留下,回去好评定职称。1979年我在哈医大社会科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评定为政治经济学讲师。

 

杜乐勋与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李永康教授在一起

李永康、杜乐勋、遇永仁、张瑞清、赵郁馨、鞠秀荣、蔺风萍。

杜乐勋如何走进卫生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岗位的

 

1979年哈医大校庆,校科研处王处长筹备编辑纪念文集,希望大家供稿。我写了一篇关于《美国医疗经济问题》的文献综述。被当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的陆忠同志看到了,他把我吸收担任黑龙江省医院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且通知我准备给医院院长讲习班讲课,就讲美国医疗经济问题。省卫生厅要在哈尔滨举行《医院经济管理》动员大会,陆忠要做动员报告,请医政处李矢禾计财处金广大替他写动员报告。李矢禾是吉林师大中文系毕业,金广大原来在商业局工作,自学成才。陆忠让我参加写稿。金广大说医院经济管理要十路进財,我说改成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发展医疗卫生的资金。金广大提议医院实行经济责任制,要落实医师承担经济责任,我提议叫医疗技术经济责任制,医疗技术要先进,经济行为要合理。医疗技术先进就是治好病,经济行为合理就是医院收费要合理,要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9809月。卫生部举行计财处长医政处长医院经济管理座谈会,会议邀请我和湖北医学院徐文思、同济医科大学孙家长参加座谈,会议休息期间,卫生部计财局局长司更生计划处处长何鸿明约我们三位教师谈话,希望我们介绍外国医院经济管理经验。我说国外有卫生经济学,可惜我没有做发言准备。当时会议时间很长,大约要开俩个星期,司更生说,给你一个星期准备,你尽量展开说。我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规模。司更生说,下周末下午是学习时间,就在卫生部礼堂,你放开说,中间休息半小时,你按照3小时准备吧。我跑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英文文献,主要介绍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发展,此外还包括我在哈尔滨给医院院长讲的美国医院经济问题,包括我在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发刊号写的《我国医院经济失调的原因在哪里?》,包括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的俩个基本原则,经济合理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特别还把老汉当年在健康报发表的杂文《医疗卫生劳动的生产性质》扩大了引经据点部分加进去。总题目是《卫生经济学若干问题》。星期六下午,会议组织者发通知,北京部直单位来了许多人,加上卫生部机关各局处的干部,挤满了大礼堂,大约2-3百人。有人带了录音机要录音。这个架势我一个刚刚提升的讲师,年龄45岁。下面坐着北京医科大学的医教授,卫生部的处长局长·······。我当时真是豁出来了。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讲话居然经常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在掌声的鼓励下我一口气讲了三个半小时。我是不准备中间休息的,怕休息下来听众会走光了。结果听众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今天用兵了胜利了!老汉1960年进马列主义教研室,让我做资料工作,后来文化大革命资料工作也不做了,下乡插队落户做农民。农民不当了让我回来,可是马列主义教研室没有恢复,我不能领了工资不干活,就去了学校图书馆负责图书采购工作。我把上讲台比作打仗,不上讲台我照样练兵。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老汉我抓紧所有时间学习新知识,不觉得累而觉得十分快活。陶渊明说,五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读书比较吃饭都不重要了。有人问我治学的诀窍,就是这个诀窍。到了用兵的时候,我的大脑里的弹药海海的。当然旗开得胜。老汉我今年七十八呀越活越觉得劲头越大。我老伴说,她现在就剩下吃饭了。不知道还能够吃几年的饭。我说你别这么想,人总是要死的,老天爷愿意让我那天去就那天去,我活一天就敲一天的钟。我看百家讲坛学中国历史,看新三国学战略战术,看贞观长歌看勾心斗角。看电视连续剧建国大业、解放、东方、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我还要写文章,从2004年开始主编《医疗卫生绿皮书》,一年出版一本,到2009年连续出版5本。每本50万字,一共250万字。不都是我写的,我写一篇总报告大约4万字,其余是我组织推荐选择优秀论文,包括我自己写的一些论文。现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准备托付年轻人继续编辑出版。老汉又接了一个新任务,给医药经济报写杂文,叫做《卫生经济夜话》,向邓拓廖慕沙吴晗三家村写的《燕山夜话》学习。今年开始大约每周写一篇,每篇2000字,一年下来要写十万字,现在是5月末,已经写了5万字,一年下来比绿皮书总报告多一倍。我的一位小助教说,老师你的脑袋瓜子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弹药,可不可以做一个吸管让我们大家分享分享?我想,说不定哪一天我会有机会再用一次兵,不用你吸我会如同1980年那样自己发射出来的。

 

 

不久社会科学部负责人刘云久跟我谈话说,王孝铭副校长跟社会科学部商量说学校要在卫生系组建卫生培干中心培养卫生管理专修科学员,要商调你去卫生系工作你什么意见。我说。现在没有调动,工作就已经干上了,杨健伯已经跟我谈过,如果社会科学部没有不同意见,我同意去卫生系。刘云久说,社会科学部研究了同意你去卫生系,条件是鞠秀荣也随同你去卫生系。我说,鞠秀荣的去留我一个一般教师不能做主。刘云久说,鞠秀荣的条件是去了要送她出去进修。我说,出去进修一要有机会二要有经费,你说我一个普通教员不能做主,可以帮忙。经过刘云久和卫生系联系,卫生系同意接收鞠秀荣。于是我和鞠秀荣调入卫生系分配到当时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杨健伯,副主任董情。我教卫生经济学,鞠秀荣帮助我备课。我起草卫生经济学讲义,草稿由鞠秀荣誊写和校对。不久,经过学校批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一分为五,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心理学。另外成立一个共同课教研室。我被任命为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在我评定为卫生经济学副教授后,任命为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除鞠秀荣外,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先后调入七位青年助教,他们是赵郁馨、房耘耘、孙凤文 邵一农 崔林举 高广颖 王庆超。老汉1985年评定为卫生经济学副教授;1991年评定为卫生经济学教授。 赵郁馨评定为讲师后,由于杜乐勋社会活动较多,公共卫生学院委任她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后来调入刘国祥讲师,马进在未调入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之前参加了本教研室科研工作,为了吸引他专门从事卫生经济学教学工作,由我们提名卫生部卫生经济学培训和研究网络公派他去菲律宾大学进修卫生经济学获菲律宾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正式调入本教研室,在我过了60岁不再担任教研室行政工作后,公共卫生学院委任他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在我于2003年退休前,马进调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工作,哈医大先后任命刘国祥教授担任本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高广颖任本教研室副主任。


 

 

 

 

老汉创建全国第一家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做了以下十件给母校吉林大学争光给落脚生根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以荣耀的大事。第一,学科建设。首先是教材。成立教研室马上面临教材问题。我动手编写教材。先叫做卫生经济学讲义。共四分册,基本经济理论,技术经济方法;宏观计划财务管理;微观医院经济管理。大约四十万字。紧接下去就是开课。包括给管理专修科学员开设卫生经济学课,就讲四个分册的讲义。管理专修科学员当时不是统一考试升学,而是单位选送。都有实践经验。老师讲课脱离实际不行,联系实际讲错了更不行。杜某在医科大学混了25年,做附属工厂统计员、大炼钢铁下过基层,在陆忠领导下做医院经济管理下过医疗科室。杜某解放军后方勤务学校毕业在吉林军区做过财务会计工作,医院财务会计那点事情我可是明白人。流行病学和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差距不大,卫生统计学和我学习的社会统计学也是相通的,杜某在校图书馆翻译过免疫学,对卫生学的实验方法也不陌生。我能够得心应手理论联系实际讲授我编写的卫生经济学四分册。学生反映良好。除了管理专修科学员外,受卫生部计划财务司委托要我举办《卫生经济班》,学员都是北方各省卫生厅局的计划财务干部,他们自学成才业务能力强素质十分优秀。他们理论进修半年,生产实习三个月,回校写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主要课程考试及格,发给哈尔滨医科大学结业证书。各地卫生厅局承认其大专学历。杜某基本理论基础扎实并有创新精神,财务会计学历经历过硬,谦虚地说,使学员佩服。19848月,为了适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经济学教学的需要,受卫生部科学教育司委托,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干部培训中心举办《高等医学院校卫生经济学教师研修班班》,并且要求组织参加研修班的全体教师编写结合卫生管理专业教学的《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首先请杜乐勋老师给即将开设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讲授卫生经济学。然后大家以当时我们教研室编写的四分册讲义为主要参考书,编写了一份《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讨论稿)。二十几名教师在听过杜某授课后,一致同意按照哈尔滨医科大学编写的卫生经济学讲义为主要参考书,编写《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大家知道,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干部专修科是1981年招生,其它院校都是1982年招生,大家戏称,我校卫生管理专修科第一期是我国卫生管理专业的《黄埔一期》。与此类似,我编写的《卫生经济学讲义》开设的《卫生经济学课程》也是卫生管理专修科《黄埔一期》的卫生经济学讲义和课程。

教师研修班结束时,参加研修班的全体教师一致要求以此大纲为基础向卫生部科教司申请组建《卫生经济学教材》编写小组。

 

个人简介
曾历任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1,2,3届委员。现任卫生部全国干部岗位培训医院管理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黑龙江省医院协会经济管理委员会主任,社…
每日关注 更多
杜乐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