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影视遇到互联网:又一块被觊觎的蛋糕

王鲲 原创 | 2015-04-12 22:31 | 收藏 | 投票

 

1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BAT等巨头都在寻找下一个风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影视娱乐成为一个重要流量入口,且高速发展的影视行业正处在黄金时期,潜力和机遇巨大。入股阿里影业后,赵薇日赚两千万足可见一斑 。BAT在抢滩娱乐入口的烧钱大战上,唯恐自己落后,已走向“军备竞赛”阶段。

BAT的影视布局之路

今年1月,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影业,打响进军电影行业第一枪,更是揽络了王家卫、李连杰、陈可辛、周星驰等一干影视精英。即便如此,阿里仍大手笔入股光线传媒,马云更是华谊兄弟的第四大股东,足见阿里想要吞噬互联网影视的野心。

拥有微信这一强大利器的腾讯自是不甘示弱,虽已是华谊兄弟的第三大股东,仍在2014年9月成立了影视业务平台“腾讯电影+”,未来会成立导演和演员工作室。加上早前腾讯已布局电影在线选座业务,微信电影票已雄霸在线选座市场一方。

继阿里巴巴、腾讯正式进军影视后,百度除了增加电影在线选座和购票业务,也成立了爱奇艺影业,推出“爱7·1电影大计划”,搞起网络与院线同步,还将王晶签约麾下。除了BAT,其他视频网站也跟上风头,乐视闪电签约“国师”张艺谋、陆川。传统影视公司也没闲着,“电视第一股”华策影视近日已经与小米联姻。

大数据如何助力传统影视?

互联网到底在影视上起到什么作用?BAT在互联网领域深耕十多年,拥有强大社交、搜索、大数据等方面能力和资源。通过大数据技术与影视项目结合,可以在投资前期知道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情感色彩和价值观,帮助影视企业把握商业趋势。哪些电视电影值得投资,哪些影视作品会火,演员商业价值有多高,适合演什么电影。

现在,一个成功的影视产品,是影视从业者与大数据的结合。以阿里影业为例,将利用其大数据资源深度挖掘主流观影人群消费需求、消费习惯、人口统计学属性等方面信息,从而建立其精准化营销矩阵。此外,在衍生品开发领域,阿里影业也将通过阿里大数据掌握电影用户对衍生品需求,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与阿里巴巴平台商家合作,利用商家经验来开发受众喜爱的衍生产品。

从内容渠道上,互联网运营商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建立统一的内容管理与分发平台,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的终端传播内容。相较传统电视台、电影院单向单时的传输模式,新的传播方式能满足观众对于信息即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通过双向互动增加了观众的选择范围,满足了观众对于信息丰富性的要求。例如百度将利用自身优势业务,以PC和移动端搜索、百度地图和糯米团购为平台,通过加入社交互动和影评,结合大数据技术作为支持来完善电影产业布局。

新商业模式:口碑营销+付费观看

原来发布一个电影是靠传统的媒体、路牌、发布会,走十几个城市做见面会,明星累得够呛,成果还不咋地。现在这种方式已被网上的口碑传播取代了。互联网打破好莱坞式的大片营销方式。通过互联网式口碑营销,更快地和消费者建立起了感情沟通,很多电影没有上映就做了很大的预卖。《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与手游公司合作,在电影还未杀青前就获得5000万元的收入。

未来互联网会取代传统的电影发行模式,改变完全依赖院线票房收入的单一渠道,实现互联网观众接受“付费模式”。 未来几年里,线上付费是个大趋势。笔者也已经习惯对于一些非必要去影院的片子在网上付费观看。清晰的盈利模式也让“互联网+娱乐”的新概念成为可能。比如爱奇艺与王晶合作的6部电影都将以“会员收费”实现网络院线同步上映。华策和小米的合作也是希望转变现在和传统电视台的“售卖”方式,探索“内容分成”商业机制,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一个新明星的方式跟原来不一样了,原来的明星真是一步一个脚印用十几年走过来的。今天,你还不知道他是谁,明天他就是一个超级巨星。像吴亦凡和鹿晗这样的小鲜肉就是最好的例子。传统影视行业的时代永远过去,未来属于互联网影视产业。

对于BAT而言,曾经他们均是在影视产业下游,做做票务,来提高用户黏度。如今,却成为战略要塞,要不断烧钱,来完善娱乐基因。传统影业也只有奉行用户价值为先的价值观,跟互联网公司融合,用互联网思维深度挖掘用户价值,才能真正转型。难怪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坦言:未来,电影公司就是为BAT打工!(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个人简介
知名IT评论人,科幻星系创建人,多家知名媒体及企业特邀顾问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王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