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合作社或许是农村实现“互联网+”的唯一途径

赵文银 原创 | 2015-04-20 09:01 | 收藏 | 投票

       这是一个逻辑的世界。人的思维所创建的逻辑图象,通过人的行为,变成了物理图象,物理图象按照其包含的逻辑路径继续变化,直到人的行为来修改逻辑路径,否则物理图象会按照规则发展,即便毁灭也不会停止。

所以人类的毁灭来自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来自人们的思维模式,人们的思维模式来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幅逻辑图象,人通过行为,让它变成现实的物理图象。

“互联网+”是逻辑层面的战略规划,是通过战略专家们的思维推理创建的,用来指导和统一人们的行为方向。对大量个体行为的有序管理是获得物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同蚂蚁社群的行为管理,这就是组织。组织是逻辑图象的主体结构,用来连接人的行为,以企业、社团、政府等形式体现。组织结构上各结点的行为效果就组成了物理图象,也就是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现象。

“互联网+社会”已经成为云计算实现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体系,也是人们解决当前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所必须创建的系统。社会是分层次的组织系统,农村是最小的基本组织单元。

 

一、互联网是人类进入智慧文明的基础

 

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基础发明之一,它改变了人们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改变 了人类的生存形式,从有形的物质世界进入到无形的信息世界,进入到了真正属于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由人类大脑思维创建的逻辑世界,为人类真正完善自身、进入更高的生存层次提供了可能。

不幸的是,借助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人类的贪婪自私也得到了无限的放大,中国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将变得非常明显。一个具体的现象是,社会财富正在快速流向少数控制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而这些企业为了财富,一方面大力推动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另一方面利用对信息的控制扮演道德的楷模。

1、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是什么

给事物取名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是大脑的技术特征决定的。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名字代表一个集合,集合里包含了事物的所有元素;从哲学的角度看,名字代表一个逻辑事实,这个事实由更小的事实或者对象组成。

IT技术人员用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来定义网络世界,以便在不同层面获得更加准确的描述,它们三者的关系是: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因特网包含万维网。

互联网: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设备组成的网络就叫互联网。所以,即使仅有两台机器,不论用何种技术使其彼此通信,也叫互联网。国际标准的互联网写法是Internet,因特网是互联网的一种。

因特网可不是仅有两台机器组成的互联网,它是由上千万台设备组成的互联网。因特网使用TCP/IP协议让不同的设备可以彼此通信。但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并不一定是因特网,一个局域网也可以使用TCP/IP协议。判断自己是否接入的是因特网,首先是看自己电脑是否安装了TCP/IP协议,其次看是否拥有一个公网地址(所谓公网地址,就是所有私网地址以外的地址)。

因特网是基于TCP/IP协议实现的,TCP/IP协议由很多协议组成,不同类型的协议又被放在不同的层,其中,位于应用层的协议就有很多,比如FTPSMTPHTTP

万维网:在因特网里,只要应用层使用的是HTTP协议,就称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之所以在浏览器里输入百度网址时,能看见百度网提供的网页,就是因为您的个人浏览器和百度网的服务器之间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交流。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弄清楚这个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网络上看到的一些专家的文章,他们似乎认为物联网是一种和互联网不同的网络。

在互联网的定义里,并没有指明通信的具体方式,如果两台设备通过声音传递信息,也构成了互联网,比如两个人通过声音进行交流。

2、互联网的本质

如果追溯到最基础的构成部分,互联网非常简单,只是一些不重复的整数的集合;当这些整数建立了连接关系的时候,就变成了IP地址;当这些整数以位置的形式建立联系规则的时候,虚拟空间就创建出来了;当每个空间出现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时候,虚拟世界就出现了。这就是眼花缭乱的互联网的本质,由简单的逻辑在不同尺度层面的组合形成的世界。或许物理世界也是按照这种逻辑规则创建的,而黑洞类似计算机的内存。

按照云计算的思维,宇宙也是一个互联网系统,每个星系位于一个整数结点位置上,所以星系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宇宙空间里,而是以某种通信的形式连接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宇宙大爆炸的能量发散是均匀的,选择性的通信连接是如何形成的。

3、互联网+和两化融合的区别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热议的话题,不同于“高大上”的“两化融合”,“互联网+”不仅适合阳春白雪,也适合下里巴人,为大众创业提供了真正可行的发展思路。

1)信息化是什么

按照网络上专家的说法,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从表面观察的现象开始的,然后采用逻辑方式总结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人们对事物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提出的观点也存在差异,比如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林毅夫等认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

从哲学上讲,信息化描述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是人类认识宇宙的方式的改变,从依赖物质存在层面上升到单纯的信息层面,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不需要看到物质实体,只需要通过信息就可以认识物理世界。

信息化是指导致信息性质和形态发生改变的技术和工具能力变化的过程。按照这种定义方式,工业化是指导致工业产品性质和形态发生改变的技术和工具能力变化的过程;农业化是指导致农产品性质和形态发生改变的技术和工具能力变化的过程。“化”的含义是性质或形态改变。

信息是大脑装置运行的结果,是人连接物理世界的通道,没有信息,人就失去了主动自由存在的基础。尽管信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但是只有在计算机出现以后,信息才作为独立的体系出现,而在其它的漫长时间里,信息是依附物质存在出现的。

信息决定了人的生活生存方式以及幸福的程度,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信息的作用,把注意力放在财富、名声这些外在的结果上面。比如大多数人不重视的抑郁症,给很多有钱有名的人带来了麻烦。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已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微博),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按其比率推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

从云计算技术角度来讲,抑郁症是大脑里经常出现的固化了的逻辑图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变态”的洗脑方式,比如疯狂的传销培训方式,让他(她)离开熟悉的环境。
如果能够固化一个正能量的逻辑图象(好的信仰,比如把自己的行为活动和帮助弱势穷人关联起来),那么即便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抑郁症也不会再出现了。

“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领导,他们都觉得没有这种病。”崔永元在患病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身边人,“他们觉得我就是想不开,小心眼、爱算计,以前火现在不火了,所以受不了了,都是在这样想。”

这是形成抑郁症的原因,这些信息不断出现在大脑,修改大脑里的逻辑图象,当这个图象包含的负面信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变成抑郁症了。

这种形成逻辑图象的过程就是信息化。如果一个社会负面信息太多,比如权钱交易,崇尚低级趣味,以单纯的财富数量论英雄等,当变成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模式时,社会“抑郁症”就出现了。

2)两化融合的局限性

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强调的是企业或者局部区域内部的信息化过程,是一种孤岛模式。比如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区域的政府机构购买服务器,开发软件,进行内部信息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这些信息系统无法和其它系统关联,形成更大规模的系统,因此当新的需求和技术出现后,当前的系统就需要放弃,重新创建新系统,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从哲学思维上分析,两化融合把重点放在局部功能的信息化上面,忽略了更大层面上的关联连接方式,符合西方还原论的科学思维模式,忽略了东方整体论思想。

两化融合是当时科技水平的产物,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在云计算时代做一些调整,以便适应科技的需要。

3)互联网+的真正含义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在创新应用方面,“两化融合”只适合大型企业和高端人才及特定的行业,而“互联网+”适合所有的企业、人员及所有的行业,比如普通农民也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参与“互联网+农村”(http://bdyxdg.em258.com/)

“互联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传统行业的物质内容,信息化,信息之间的连接方式即“互联”。其中互联是核心,不同的连接形式得到的整体技术效果是不同的,包含了人工生命的思想,是智慧地球的初级阶段。

“互联网+单一行业”的技术模式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实社会并不是单一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多行业交织关联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单一的“互联网+商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并不适合云计算时代的发展要求,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真正实现“互联网+”,需要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上出现革命性的突破,需要真正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而不是宣传包装上的解决):

A. 能够快速创建和修改多层次交织关联的巨复杂软件结构。

B. 能够解决软件危机。当社会需求发生改变时,调整软件系统的成本很低。

C. 能够解决数据增长危机。当数据无限增加的时候,数据的管理成本很低。

“互联网+”是发展战略,不能盲目地用现有的经验和知识限定它的内涵。对于一些未来的战略性概念,“权威”们最好不要盲目地给出明确的内涵,先在实践的过程中看清楚它的面貌,然后再做出“权威”的定义,避免误导别人,给自己以后留下麻烦。

 

二、“互联网+产业”属于传统思维,“互联网+社会”属于云计算思维

 

尽管“互联网+”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草根百姓,也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创业人员,都在畅想“互联网+”带来的生活改变,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互联网+”是云计算时代的特定事物。

1、云计算是什么

云计算是谷歌工程师在2006年提出来的,目的就是采用低成本的普通计算机解决大规模的应用需求。云计算目前存在很多版本,这些版本和这些人的观察角度及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如同盲人摸象,谈不上对与错。   

云计算专家赵文银认为,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动态调整组织形式所创建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集合。  

保定市云计算微创业协会(http://ccme.bd.em258.com)秘书长王永旺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可以使社会最大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并减少重复性投入、建设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模式。

2、地方政府制定“互联网+”方案时,需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错误

尽管现代科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根本上说,科学家们事先并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只能在实验室里不断地尝试各种假设,然后找到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形成科学结论。

这就是说,目前的云计算应用消费观点是企业和机构获得商业利益的方案,这些观点会随着技术的完善而不断改变。为了引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企业会通过宣传抄作的形式,邀请一些“权威专家”帮助推销企业的理念和产品。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官员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行,不能沦落为有钱人忽悠民众的工具。

1)购买云计算能力是国际IT巨头的商业“忽悠”。

国际IT巨头为了引导技术潮流,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总会有意模糊一些技术概念,以便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然后利用国内的专家学者及合作企业进行营销,引导国内消费者在“迷幻”的兴奋状态下购买他们的产品,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激情”建立云计算数据中心,幻想占领云计算竞争的制高点。

最成功的经典故事就是销售服务器。象用电一样的方便是云产品推销商最喜欢说的故事,也是云计算的魅力所在。但是这个故事被类似IBMVMware等公司描述成购买计算能力,巧妙地把云计算能力变成了服务器的数量及管理服务器的软件能力,而不是提供云应用产品的能力。

这些公司只所以能够利用云计算达到销售传统产品的商业目的,除了国内利益合作者的推动之外,还利用了人对习惯性事物的“疏忽”特点。人们习惯了“用电”,但是没有人考虑“用电”和“用发电能力”之间的区别。“计算能力”等同于“发电能力”,是中间过程;“云应用产品”等同于“电”,是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望购买的是结果,而不是购买过程,也就是说,消费者希望购买的是“电”,而不是“发电能力”。同样,地方政府在推动云计算的时候,真正需要购买的是“云应用产品”,而不是“计算能力”。

2)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区域GDP增长“成绩”是危险的。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但是当GDP作为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意回避“时间和空间”因素,只谈数据本身。这就会导致一些危害长远经济发展的事情的发生,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规模地“造城”活动,刚开始的时候GDP大幅度增长,然后出现“鬼城”,导致区域性“经济危机”。

这种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GDP增长方式在IT行业也很典型,比如前些年云计算火热的时候,很多地方搞云计算数据中心,购买大量的服务器,实际的市场应用价值却不大;当前由于国家重视电子商务,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所以又开始搞区域电子商务运动,购买硬件设备,把政府的投入变成GDP数据。

农村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农民生产产品的能力和消费能力,所以农村电子商务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力。个体农民通过电子商务搭建的供销通道,把分散的、小规模的产品采用区域整合的方式快速销售出去。

 

三、农村如何通过信息服务合作社落实“互联网+”战略

 

对于分散的农村来说,“孤岛式”的信息化模式是不能真正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理由很简单,单一的农村人少、资源少、产品少,不能形成完整的财富运行体系。

国家现在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加上“反腐、群众路线”等创造风清气正市场环境的措施,说明这次是真心想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了。也就是说,那种以“忽悠+政府权力”让少数企业赚钱,只要形式上的效果,不关心实际效果的潜规则将会被打破,有权的政府领导和企业将不得不改变思路,提供真正能够帮助农村富裕的信息化方案,创建一个全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富模式。

1、信仰迷失是农村贫困的源头

局限在一个狭小区域里的人,受物理世界信息的影响,其精神世界也将局限在有限的区域。信仰决定了精神世界的发展方向和拓展尺度,本质上是一组技术参数,决定了大脑信息碎片的关联路径和选择权重。而在外表形式上,是对某种事物的强烈相信和敬仰,是发自个人内心的,很难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信仰以逻辑图象的形式存储在大脑创建的精神世界里,不仅仅是大脑思维系统里的边界约束条件,也是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定向引导的参数。

这个宇宙是由逻辑构成的宇宙,人类因为学会了逻辑方法,所以学会了创建工具。人是一个逻辑体,大脑的物理逻辑装置创建了一个全新的逻辑世界,如同计算机所创建的逻辑世界,是人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人通过精神世界来认识和适应物理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逻辑图象决定了其在物理世界的行为模式以及生存质量。

从全球目前所呈现的现象来看,单纯地追求个人财富数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这种价值观以逻辑图象的形式固化在人的大脑世界里,就变成了个人信仰,这种信仰的表现形式就是不择手段地获得个人财富,推动社会道德的整体下滑。

信仰的迷失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钱至上的观念使农民放弃了农村,到城市打工赚钱,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农村真正富裕,因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系统并不会因为经济学家或者政治家的主观愿望发生改变,事实上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经济危机已经超出了他们目前的主观控制能力。

农村的富裕一定是通过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而实现的。只有当这种价值观以信仰的形式存储在农民的精神世界里时,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实现农村的富裕。

事实上,对于社会底层的弱势农民来说,当前这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造成了他们信仰上的巨大困惑,比如当他们参与传销、集资或者投资时,上当吃亏的总是他们。

2、精英人才是实现“互联网+农村”的关键

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只要在城市打工的农民返回农村创业,就可以帮助农村脱贫致富。这只是一相情愿的幻想,违背了自然规律。从知识能力上划分,这些农民处在城市的低层,如果这些人能够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让城市的精英们情何以堪。真正可以解决农村贫困的是精英人才和高科技工具。

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开几个“淘宝馆”就能实现的,这些只是电子商务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工具,是推动物质财富流动的一种桥梁形式,本身不会创造物质财富。真正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是本地的老百姓。对于地方政府官员来说,这是一个迟早需要面对的事实,否则就很难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只能停留在宣传数据上的富裕生活。

如何让农村获得精英人才是无法回避的事情,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精英人才只能在群体环境下产生,这也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拥有中国最优秀人才的原因,而象长沙、成都这样的城市,人才素质要下降一个档次。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是由人的大脑结构决定的,知识素质的高低是由人大脑形成逻辑图象的能力决定的,而这种创建图象的能力是通过不断处理新信息训练出来的。比如在一个具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偏远山村,有一群国际一流水平的思维活跃的人,就可以推动这个山村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但是如果只有一个或者几个高水平的人,就很难形成一个不断提高知识水平的环境,因为每个人的信息思维能力有限,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创新信息来跨越自身信息的鸿沟。

农村的精英人才是通过“互联网+人才”的模式形成群体创新环境的。比如通过云计算技术创建一个云平台,把所有的农村按照行政区划互连互通,形成虚拟现实的环境,把城市里的精英人才和农村的精英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创新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聚集平台并不是单纯的人才网站,传统的人才网站是不可能提高人才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只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

3、信息服务合作社的意义

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来说,信息服务合作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尽管人们可以提出五花八门的实体组织形式,但核心一定是信息。

按照云计算思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计算个体,有独立的思维,有独立的行为。要统一农民的行为,只能先统一他们的思维方向,通过逻辑图象来统一他们的行为。

理性的逻辑图象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素质上的,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农民来说,低下的素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发地创建高层次的逻辑图象。比如网上文章说(没有考证其真实性),美国安利用来保证产品质量的退钱政策变成了上海市民赚钱的方法,外地的实用油货车翻车成了当地农民发财的机会,这些行为是由他们的知识素质决定的。

尽管在舆论宣传上可以承认底层民众的思想素质是良好的,但是在现实发展经济的实践中,承认民众素质低下的事实,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大家共同获得财富,也有利于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帮助民众提高知识素质。

“互联网+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平衡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每个农民大脑里形成“互联网+农村”的蓝图,让农民即看到未来的富裕农村的场景,又要看到实现新农村的逻辑和距离。而要做到这些,农村信息服务合作社是唯一的选择。

1)人的行为是由大脑的逻辑图象决定的,逻辑图象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形成的。

2)通过培训,让农民快速掌握发现信息、编辑信息、利用网站发布信息、营销信息、挖掘信息价值,快速积累大量的信息。

3)通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引导,把农民大脑里储存的信息转变为知识,达到快速提高农民知识素质的目的。

4)通过知识素质的快速提高,提升农民的行为活动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达到企业和农民双嬴的目的。

4、实现“互联网+农村”需要地方政府首先改变观念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从理论上讲,尽管农村的事情很复杂,但一定是由很多简单的事情交织关联起来的,只要把农村分解成大量简单事情的集合,找到这些简单事情的组织连接方式,然后把这些简单的事情一个一个地做出来,就可以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了。

然而要真正做出来就很难了。问题来自人们错位的价值观,它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以个人财富数量论英雄。地方政府只关心投资者投入资金的数量,而不考虑投资者资金的来历。因此给民众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只要有很多钱,你就是英雄。

这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和环境基础上的,并不适合中国的文化和环境。原因是这些西方国家有主导性的宗教信仰,个人行为不敢逾越宗教道德限定的范围,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不仅看财富数量,还要看获得财富的过程。而中国由于文化的包容性,无法形成主导性的宗教信仰。中华文化蕴藏的神秘力量似乎很难理解:摧毁和融合共存,即霸道又柔和。由于缺少宗教道德的约束,社会地位单纯地由个人财富数量决定,不考虑获得财富的过程。

(2)在“权威”面前奴性太重,缺少个性化的创造力。阻碍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威”的盲目崇拜,而不关心“权威”来自哪个领域。

比如一个学物理专业的县长说开“淘宝馆”可以帮助农村脱贫致富,那么这个县的“精英人才”就会认为只有让农民开“淘宝店”,才能推动本县的电子商务发展。又比如当前的“转基因”口水大战,一些专家采用流行的做法,利用“权威”的光环让人们盲目跟随,只是没有想到会出现一个“认真”的媒体人崔永元,一定要让这些专家把技术说清楚,不想让草民稀里糊涂地当“小白鼠”。崔永元阵营没有弄清楚一个基本的科学事实,基因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基本构成物质,而是生物共有的构成物质,转基因改变的是生物生态系统的逻辑构成结构,玉米并不是只为人类提供交换物质,也要为虫、鸟提供交换物质,人类目前对生物生态结构的逻辑关联知识知道的很少,更改局部基因信息只是一个很小的技巧。同样,转基因专家阵营也没有弄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是不可能解释清楚的。这不是这些专家的问题,是人类当前的科技没有达到解释这个问题的高度。

转基因口水战并不是探索科学真理之战,只是利益之战,一方考虑的是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一方考虑的是眼前如何获得更多的财富,并没有打破人们“权威”光环下的奴性束缚,也就不会出现创造性的思维。

奴性是人的天性,是技术参数,崇拜权威相当于选择灯塔,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美国是全球创造力最强的国家,人们并不崇拜权威们的光环,只是尊重这些权威人士正确的观点,这是因为美国有主流的宗教信仰。比如美国很多达官贵人、科学家、普通民众是基督徒,他们在神的光环下会出现奴性,而在其它的场合,他们是平等的,有独立创造性思维的。

(3)农村电子商务只是财富通道,属于基础设施,如同宽带属于基础设施,本身不是信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宽带的建设程度不等于该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信息化程度的主体是信息的数量。

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明白一个概念,电子商务的建设程度不代表这个地区的富裕程度,富裕程度的主体是这个地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数量。

也就是说,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农民创业,把农民创造的物质产品销售给需要的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把开“淘宝店”等电子商务网站当成大众创业的方法,浪费了地方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同时由于错误的引导,扰乱了老百姓创业的思想,破坏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

5、“互联网+农村”将拉近地方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距离,推动法制政府的形成。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个人的权力是通过所控制的信息决定的。对于群居社会的成员来说,信息是连接个体成员的纽带,成员的连接形式(即结构)决定了群体力量的强弱。这种连接形式是大脑思维系统的产物,不是物质的产物,也就是说,人的身体物质是不能产生连接形式的。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权力是由其所在的结构上的结点位置决定的,与其自身的身体物质没有关系。政府官员之所以有权力,是因为所处的政治结构的结点位置,一旦失去位置,也就和老百姓一样了。

自私是人的天性,所以地方官员会阻碍或者延迟“互联网+农村”的实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一是知识能力不够,担心创新事物会带来危险,二是放不下已经习惯了不承担责任的“官老爷”行为方式。比如一些官员帮助有交情的企业弄电子商务财政资金,然后享受这些资金带来的乐趣,没有人对资金风险承担责任。

 

个人简介
赵文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赵文银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