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茶庄,靠谱吗?

王鲲 原创 | 2015-04-30 22:44 | 收藏 | 投票

 

图片1

前段时间,笔者和一位朋友闲聊时,他向我抱怨,不知道什么时候QQ号上出现了很多“卖茶妹”,头像都是那种清新派的小女子,每天固定发送卖茶信息,他甚至把卖茶妹原创的段子转了过来,摘抄如下:

大哥,您可能是真忙,一直都没有看到妹子天天给您的信息,或许您也是随手一关,但是妹子是多么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看看妹子的信息,支持下妹子啊!家里最健康,实惠的好茶(XX观音王,398元一斤。赠送大哥您《茶具28件套》,讲完了最基本的信息之后,紧接着是一大段套词,诸如家里穷,弟弟没钱读书,老爸去世早等等。朋友最开始只是随手关掉,但架不住这群小妹每天固定3~5次的发送,只有苦笑道: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电子茶商吗?

朋友离开之后,笔者倒是对网络贩茶来了兴趣,回想过往论坛中有关茶商的项目,再去网络上看了一些资料,蓦然发现:茶叶,这个电子商务冷门行业正在慢慢发热,但如今还处于混沌状态,朋友遇到的野蛮营销依旧是网络贩茶戒不掉的瘾,生态性的网络贩茶文化也开始有些萌芽,总之,中国传统茶商正引来转型的契机,网络茶商也有望在几年之内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

  网络茶庄,机关重重

现如今,电子商务在中国非常火,但因茶叶的特殊性,导致电商和传统茶企的结合遇到很多关卡需要突破。比如,中国电商的主流消费群体集中于20~35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些人伴随着互联网长大,也伴随着各饮料品牌长大,他们更喜欢青岛、纯生啤酒,钟爱可口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选择下午泡一杯清茶了。更让人感觉尴尬的是,那些35岁以上的老茶客,却不喜欢网购,这种错位式的状态,成为网络茶庄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

其次,中国电商的核心品牌就是“便宜和贱”,不可避免地,网络茶庄也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消费层级,事实上,目前茶叶电商收到单次消费的茶叶价在80元左右,属于中低端产品,相比之下,线下门店的这一数字则高达300元左右,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传统茶商之于网络化兴趣的降低,有些商家也尝试推出过网络高端产品,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另外,中国茶叶市场仍然处于“有品种,无品牌”的状态之中。因茶叶消费的特殊性,顾客一般习惯于去线下实体店去看看成色,品一品茶香,再决定是否购买。如今绝大多数的网络茶庄仅能提供文字和图片,在没有品牌影响力的支撑下,这些干瘪的文字和图片基本没有可能打动消费者,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消费者,更何况,如开篇所述,网络上随处可见“卖茶妹”,野蛮的推销方式,给网络茶庄的形象更添一份危机,前不久更会被爆出,这些卖茶妹竟然是女扮男装,纯粹地诱惑贩卖,茶叶质量自然也多数不能保证,这些散落式的杂碎茶叶虽不至于影响网络茶庄的整体进程,但却能实实在在地给网络茶庄形象抹黑,毕竟,一旦上当受骗之后,消费者就很难再相信网络上的茶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网络茶庄的确是机关重重,但随着实体店营运成本攀升,茶叶销售电商化又是不能回避的大趋势,因此,一些前沿茶企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或许,谁先找到健康的运营逻辑,谁就能统领未来的茶叶市场。

  电子茶商,信誉第一

谈到电子茶商,专家和媒体总是喜欢讨论新模式、新工具、新文化等等,但笔者认为,电子茶商也是商业表现形式的一种,他们同样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商业逻辑,比如诚信经营、比如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的双赢。如前文所述,网络茶庄可谓机关重重,但其中最重要的一关还是产品质量关,没有好的产品,再眼花缭乱的商业模式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事实上,网络茶商是一项长线的工作,需要慢慢培养,这倒是与“功夫茶”的特点相得益彰。其实我们大概可以回顾一下“服装电商”的发展经历,早在十年前,专家们一致认为,衣服不可能在网上销售,理由是消费者需要触摸衣服材质、试穿尺寸等等,这些看上去都无法在网络环境中完成,但如你所见,中国电商现如今销售最火的就是衣服、鞋子等产品,这正是得益于服装企业持续努力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不断改善“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差距。

相比之下,茶叶的体验更加特殊,要想打消用户之于网络购茶的疑虑,电子茶商需要长期地付出。比如,一些前沿企业有自己的老茶农专家团队,用传统经验去鉴定茶叶质量,设定合格的存储条件,建立高科技的实验室,针对茶叶原材料成分进行分析,用数据去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以及能否进行销售。

严苛的品质体系之外,商业模式上也要进行优化,茶叶的特殊性决定了丰富的线下体验非常必要,事实上,中国电商早就觉悟,开始了线上线下的结合,茶企电商与其一味地打价格战,走同质化竞争,倒不如从差异化体验上下功夫,弄些养生茶、减肥茶、美容茶等品类消费(前提是,这些都是有效的)。此外,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要7天无理由退货,电子茶商在起步阶段甚至可以做些割腕式的引申,比如30天无理由退换。这种做法不仅能有效地抵消购物者的担忧情绪,而且也切断了自己的向“品质”妥协的后路。

诚然,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运营成本,但正是迫于运营成本的压力,电子茶商才有望持续“抓品质”不放松。事实上,只有“品质+信誉+消费者口碑”进入正循环,电子茶商才能成为常态,从而实现顾客满意,茶商赚钱的双赢局面,也才有可能把“茶叶”推广到全世界。

  文化培植,建立贩茶生态圈

记得小学教课书里曾经讲到:茶叶被誉为世界饮料之首。笔者在小学读到这句话时,只觉得特别的高大上,也觉得生在中国是如此幸福和自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高,越来越觉得“茶首”的手法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连我们自己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喝,还谈什么世界饮品?用如今时髦的话讲,我们的茶商缺乏自己的生态圈,更不要谈什么茶文化推广了。

图片2

其实,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只是茶叶在面对商业转型时,显得过于古板,不仅没能走出国门,反倒是连自己的领地也慢慢失去。诚然,这与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关系,越来越少的人能有耐心去品一杯茶叶,坐在茶室里的人,要么在搞对象,琢磨着晚上去哪开房;要么在谈生意,金钱烧着屁股,心神不定;要么就是被领导请去喝茶,前途未卜,百爪挠心,总之,茶文化的精髓就像一包冲过很多杯的茶叶,正变得索然无味。

如今网络茶庄的转型,也给了茶文化重振雄风的契机,要知道中国互联网最拿手的事情就是捧红任何的品牌,或恶贯满盈,或稀松平常,都不是问题。茶叶走网络化的第二个阶段就应该是建立成熟的“贩茶生态圈”,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重拾中国茶文化,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网络茶庄可以把有相同志趣的茶叶人士聚集到一起,进行茶文化的交流,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大家做到一起品茶、讨论茶叶,组织去茶叶种植基地参观,一些专业人士甚至能提出改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培养长期的客户,更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茶文化的发展,生态圈的建立会极大的缩短茶农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省去不必要的流通成本。

回想20年前,可乐进入中国之时,被消费者归类到“药品”里,事实上,可乐最初的味道真得很像中国传统的中药;雀巢、星巴克刚到中国时,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这些企业全部通过配方改良+文化推广,成为时下中国饮品消费的潮流,希望中国茶叶也能在改善口味的同时,塑造出强大的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饮料之王。(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个人简介
知名IT评论人,科幻星系创建人,多家知名媒体及企业特邀顾问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王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