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亚洲诸多国家中最早发展天然气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天然气消费大国之一。日本消费的天然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虽然天然气不像石油那样时刻存在地缘政治风险,但天气因素、海上通道的安全状况,也会影响天然气的供给安全。
1.日本天然气消费与进口
日本是天然气消费大国。天然气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和城市燃气,60%用于火力发电,40%用于城市燃气。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以后,由于核电站关停,日本增加了天然气火力发电,目前日本的天然气70%用于发电,30%用于城市燃气。[1]
天然气在日本电力供给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日本电能供给的重要支柱。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后发国家经济发展对天然气需求增长,日本预感今后世界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可能影响到日本,加大力度发展天然气。
日本消费的天然气几乎全部来自海外,是世界上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大国。目前日本天然气进口占世界总体的40%以上(以LNG为主)。2001年日本天然气进口量5515万吨,2010年增长到7001万吨,2011年以后,由于地震导致的核事故,日本大部分核电站停止运转,为保障电力供应,供电企业增加了天然气和石油火力发电,由此导致天然气和石油进口大增,日本2011年进口天然气7853万吨,2012年进口8731万吨。
在天然气进口上,日本首先着眼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东南亚地区,主要是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天然气进口量加大,进口渠道不断拓宽。从1994年日本天然气进口统计资料看,当年进口总量是4208万吨,其中从马来西亚的进口占18.7%,印度尼西亚占43.9%,澳大利亚占14.2%,文莱占13.0%,阿联酋占7.5%。1999年日本天然气进口量比1994年增长了23%。(见表)
表 日本的天然气进口
单位:万吨
|
1994年
|
1999年
|
2004年年
|
2009年
|
总量
|
4208
|
5172
|
5697
|
6455
|
马来西亚
|
785
|
996
|
1238
|
1262
|
印度尼西亚
|
1847
|
1839
|
1570
|
1297
|
澳大利亚
|
599
|
722
|
816
|
1193
|
文莱
|
545
|
548
|
610
|
610
|
阿联酋
|
315
|
475
|
530
|
514
|
卡塔尔
|
--
|
470
|
682
|
773
|
阿曼
|
--
|
--
|
111
|
258
|
其他
|
117
|
122
|
140
|
548
|
资料来源:日本财务省“日本贸易统计”,“通关统计”。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亚洲经济强劲增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自身对能源的需求加大,能源出口呈现减少态势。台湾、韩国经济发展导致自身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包括天然气在内的能源需求加大。世界能源市场的这些变化,让日本感到今后在天然气国际市场上,竞争会加剧,这关系到日本能源安全。日本迫切要开拓新的天然气进口渠道。在拓宽天然气进口渠道上,日本先后增加了从中东地区的阿曼、非洲的卡塔尔、尼日利亚等国进口天然气。进入21世纪,日本又在俄罗斯开拓了天然气进口渠道。目前日本在世界有9大天然气进口基地,这些天然气进口基地和渠道与日本实施天然气储备密切相关,如果这些基地和渠道丧失,其天然气储备也难以保证。
2.日本天然气储备的推进
天然气作为日本能源的重要支柱,早已经受到国家重视。天然气储备应该是日本能源储备中重要一块,尽管日本很少使用天然气储备战略这种用语,也没有像《石油储备法》那样形成有关天然气储备的法律,但随着天然气在日本的发展,天然气存储设施逐步扩大。
天然气在储备上不像石油那样容易,对储备设施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巨大的储备库,储备库内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62度以下,需要低温液化方法保存,保管不好,很容易汽化,造成严重损失。目前日本石油及石油液化气的储备量可达180~200天,而天然气储备量仅有20天。日本正在多方探索天然气的扩大利用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扩建LNG生产及储备基地,发展天然气管网。日本受自身地理条件限制,无法像欧洲和美国那样使用天然气管道进口或输送天然气,管道本身也具有储备功能。鉴于日本天然气使用量的稳步增长,在能源总体的占比增大,天然气供给的安全与否,涉及到能源整体安全,日本正在全面考虑增加天然气储备问题。现状是LNG形态的储备为主。LNG形态的储备成本较高,包括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LNG为主的天然气储备增加面临一些难题。比如日本一直使用天然气油轮从海上进口天然气,经过海上长时间运输的天然气,一旦到达日本天然气使用地,一般要及时投入使用。日本的这种特殊地理条件,使其进口天然气的价格比较昂贵,高于美国和欧洲。LNG的储备成本也因此抬高。有数据显示,美国天然气每1BTU单位大概在3美元左右,而日本国内市场价格大约16美元,是美国的5倍。近年来,美国页岩气的开采及对日本增加出口,有望降低日本LNG的价格,因此有可能降低未来天然气储备成本。日本天然气储备成本较高也源于自身,诸如土地资源稀缺,在陆地建设大规模储备基地有一定困难,事实上日本很多天然气储备设施不得不向地下发展。日本劳动力短缺,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劳动成本也被抬高。
日本天然气储备设施几乎都建在沿海,因为日本主要用天然气油轮运输天然气,储备设施建在沿海地带,便于利用海水的热量将低温液化的天然气还原成可以使用的气体。生产气体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还可以就地应用到冷热发电设施和冷冻仓库。天然气储备基地占地一般选择在经济不太发达稍微离开大城市的地方,地价相对便宜,劳动成本也可以降低,又便于向大量使用天然气的城市输送。天然气储备设施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振兴地方经济对策向关联。
目前日本已经建成的天然气生产和储备基地从东北到西南,大致可以覆盖日本全岛。经济发达的关东地区和关西地区,天然气生产和储备基地比较多,关东地区的根岸,早在1964年就建成天然气生产和储备基地,目前这里的储备设施地上6个,地下10个;关东地区的袖浦也是大规模天然气生产和储备基地,现有地上储备设施9个,地下27个。关西地区的泉北是建设较早的天然气生产和储备基地,有泉北第一和第二基地,共有22个储备设施,地上21个,地下1个。(见表5)建设较早的储备设施其单个设施储量较小,日本在近些年建设的储备设施更加先进,单个设施储量加大,足见日本天然气储备的技术力和实力增长。
[1]村木茂、伊藤元重“天然气开拓新能源政策”,载《NIRA对谈连载》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