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刘幸福 原创 | 2016-12-18 16:22 | 收藏 | 投票

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刘幸福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钦州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钦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在钦州市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很多,促进钦州市现代农业的路径也很多。比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钦州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钦州农业转型升级;开发富硒农产品加快钦州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等。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钦州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

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生态类型、自然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存在差异,致使各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归结起来有:

    1.外向型农业模式

是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扶持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地方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和水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

    2.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通过农业休闲活动,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3.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动模式

主要是指通过优势区域布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科技园的运行模式

实行企业化运作,科研单位作依托,引进和运用国内外高新技术科技成果,同时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的开发、中试和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运行模式。

    5.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以当地的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为基础,科学合理确定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实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待引进技术和品种试验成熟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当地推广。

    二、钦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

   1. 以农业产业化促进钦州现代化农业发展

以农业的产业化促进钦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是钦州市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路径之一,农业产业化是破解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强化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促进钦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为深化农村改革注入新的动力。

钦州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可以通过六个加大来实现:①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转变不快的问题。②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不多的问题。③加大原料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力度,着力解决产业链条不长的问题。④加大加工集中区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载体不大的问题。⑤加大优势主导产业培植力度,着力解决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集发展不特的问题。⑥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力度,着力解决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把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农民可以使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首先,要调动起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只有他们愿意接受科技成果那么转化就容易了。然后,要寻找和筛选优良的农业科技成果,结合钦州当地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地发展的科技成果。最后,要完成科技和生产的无缝对接,多数科研成果从实验到实际应用有一个磨合期。对于农业新科技的应用往往是通过农业技术的形式转化为生产力,为此,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人口对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一定的联系,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无缝对接非常重要。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好模式是“农学研资”结合,具体做法是加快建设农业创新基地,鼓励创新型农业村庄和农业企业牵头,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目标,采取股份制、委托开发、成果转让、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方式,建立“农学研资”战略联盟。建立知识产权权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完善科技成果合作共享机制,按照合同约定依法享受利益和承担风险。

    3.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钦州现代农业发展

    “新型农民”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它不仅要有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能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使自身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律、讲文明、综合素质高,具有现代特征农民的总称。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钦州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当前,我市正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现代农业已发展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青黄不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许多农民不会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只有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才有人才支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素质结构性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以上。而且,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今后“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关键是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技术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不断增强农村农业发展活力。

    4. 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钦州农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钦州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

   1)构建全市“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我市农业农村特点和应用需求,加强涉农部门协作,促进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围绕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三农服务和科研开发等方面,依托我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和电子政务网络,构建全市“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我市“互联网+农业”的大数据应用公共服务,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的有效对接,提升我市农业信息化水平。

  (2)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以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水利设施、农产品产销衔接等为重点,大力推进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引导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建设一批“互联网+农业”示范园、示范基地、示范项目,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和装备的系统引进和自主研发,突破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设备,大力培育农业物联网产业化研究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

  (3)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我市农业农村领域,加大对本土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鼓励和引导我市涉农企业自建农业电商平台,与第三方电商或者物流企业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力争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编码管理、包装标志、仓储、冷链、物流等环节的应用,实现农产品及农资产品仓储、物流的高效管理,发展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电子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借力互联网金融,推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利用农村网格化管理、村邮站、供销网点等设施与资源,充分发挥村级超市、农资店、村级综合服务社、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等主体作用,大力推进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建设。

  (4)加快推进“互联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智能融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持续创新的便利旅游服务为核心,建设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智慧旅游门户网站、实施乡村休闲智慧旅游试点,建设一批示范园区、景区景点、体验中心,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电子商务和游客体验等相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着力创建“互联网+农业”综合示范区。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合资金,聚焦项目,集中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项目,扶持一批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智慧旅游应用示范。区内每个行政村都建立起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智慧旅游于一体的全区领先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区。

  (6)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深入推进农业综合管理信息化服务,整合全市农业、林业、水利、土壤、气象等涉农信息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应急指挥调度、灾害预警预报、执法监管、远程视频诊断、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应用,提升农业行政效能。重点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全市主要种植业、水产和畜牧生产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全覆盖,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将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承包与流转、村级财务、涉农补贴资金、农村产权交易等相关内容纳入信息化监管,选择有条件的区县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加快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开发“互联网+农业”移动执法平台和“互联网+农村环境”监管等系统,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

    5. 开发富硒农产品加快钦州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衰老、解除重金属毒害等重要作用,被世界科学家公认为“抗癌之王”、“生命营养之源”、“健康长寿元素”。我国属于缺硒国家,有22个省份缺硒,72%的人口生活在缺硒地区。富硒产业以高端农产品开发为主,其背后体现的是稀缺的自然资源、优质的动植物品种、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技术、高品质的产品,以及高端的消费人群。

广西是富硒大省,土壤硒资源非常丰富。据地质勘探部门调查,仅北部湾地区富硒土壤面积就达3181.2万亩,为目前我国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出的连片大面积富硒土壤区域。因此,钦州市要大力发展富硒产业,把我市富硒产业做强做大,以现代农业的理念去谋划、去推动富硒产业的发展,要坚持“基地规模化、产业生态化、种养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市场品牌化、销售专业化”的思路和原则,形成以先进的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以高品质产品为支撑、以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现代化富硒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使我区富硒产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一个新高地,把钦州市打造成为“中国富硒农业之都”。

 

参考文献:

[1]  陈彦君.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J].甘肃农业,201611

[2] 胡正元. 宜宾市城乡统筹中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3] 刘幸福.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 (22) pp.24-25

 

【作者简介】刘幸福(1972-),男,辽宁抚顺人,高级经济师,广西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校图书馆馆长,广西企业文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经咨询研究员、广西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文素养与商业哲学。

  

 

刘幸福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刘幸福(1972—),男,辽宁抚顺人,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正高级讲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双师型”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广西重点建设特级教师和名师工作坊“幸福职教工作坊”主持人,…
每日关注 更多
刘幸福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