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知识的神圣性问题

王志成 原创 | 2016-02-18 22:2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小时候,老师和家人要求我把学校里发下来的书用硬壳纸包起来,免得弄坏书。 有时不小心把写有字的纸张随意丢弃,家长和老人就会批评我,说那纸上写的字是知识,要尊重,要崇敬。 所以,在我幼时的印象中,知识是一种具有神圣性的东西。

在古希腊,知识甚至被视为先天的,只是我们遗忘了。 苏格拉底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恢复我们原有的记忆。知识来自回忆。在宗教中,知识往往被视为来自神的启示。 在希伯来传统中, 《圣经》 是天启的,里面的知识当然来自耶和华的启示在古印度,有四大吠陀,都被视为是天启的经典。在佛教中,有一些经典来自“上面”(The Above),是被带下来的。而佛陀本人讲授的知识是他在禅定中明白的,也就是说是在意识的特殊状态获得的,普通人难以拥有这样的知识。 毫无疑问,这些知识具有神圣性。

一、知识是什么

我们一般所说的知识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把握。 这个把握依赖于我们感官。通过感官获得外在信息,通过理性判断我们的信息。由于我们面对的对象极为复杂,所以我们有关外在对象的知识不断发展,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今天我们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这种信息的积累。

不过,我们今天所谈的知识,绝大部分不是 “ 知识 ” ,而只是信息。它们是海量的,来的快,过的也快。 如果我们的心意专注于过多的信息,我们的身心无法支撑,会遇到很多困境。基于此,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

第一层面的知识只能是信息。 信息对人很重要,但绝大部分信息和个人生活无关,了解或不了解对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第二层面的知识是当今各个学科在过去累积起来的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已经非常庞大,大部分人究其一生都无法全部学科的基础知识。 但如果我们要进入某一学科,就需要对该学科的基础部分有一定的掌握。

第三层面的知识是工具性、方法论的知识。我们学习和运用知识需要一些方法。例如逻辑学、数学等。

第四层面的知识是人文知识。

二、知识的神圣性发端于人类对世界的态度

如今,知识的神圣性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他们很自然地获得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们眼里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大部分人那里,对知识的敬畏是一种教育的结果。而我们的社会对知识的敬畏感相当缺乏。今日谈论知识的神圣性具有特别的意义。

知识的神圣性反映了人对知识本身力量的敬畏。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拥有知识就是把握人生。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尊重知识是一种常态这是因为,知识给我们带来力量,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尊重知识,主要是尊重科学技术知识,因为它们可以非常直接地改变自然对象,可以带来“生产力”。所以有“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之说。

不过,直到现在,人们还很难体会到人文知识的神圣性,人们还是很难去崇敬这样的知识。一些人文知识如果深入了,就容易被视为“迷信”。这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往往在“存在的表层”。

当我们的存在发生转变的时候,我们才会关注我们的内在。 当我们的存在触及存在的深处之时,我们才会惊奇,才会赞叹,才会面向更真、真大、更喜乐的“ 他者 ” 。我们对知识的神圣性才有可能被真正触动。

三、对知识的神圣性认识需要穿越主客二元的对峙

在印度传统文化中,我们注意到人生有四大目标。 它们是财富、 快乐、 公正和解脱。 人们追求财富、 快乐和公正是很正当的。 为了追求财富、 快乐和公正,需要各种知识,吠陀分多个分支,为人们提供各种知识。 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尊重知识,并认识到这个知识来自天启。但人生的真正目标,最终的目标不是财富、快乐和公正,而是解脱或者说彻底的自由。

为了自由,就需要超越二元对峙,需要超越是非、 善恶、 对错、 好坏、 荣辱、 你我,需要看到意识的一体性、 看到生命的一体性。 人就需要有一种新的认同。 他或她不再认同自己是这个身体、 这个心意、 这个理智、 这个身心复合体。 在基督教中 ,需要认识并体验到人神共融性;在佛教中需要认识并体验到心即佛、 佛即心,认识并证悟到空色不二的境界;在印度教中,需要认识并证悟到梵我一如之境。

四、知识的神圣性最终指向的是人的圆满

在古代,很多知识是不外传的,只有进入某个“团体”或“宗派”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这样的神圣性知识。 这是因为,大众的世界图像是一种集体习性造成的,而那些摆脱了习性并证悟到更高知识的人,无法将那样的知识在大众中传播。

因为,有关人之拯救、 解脱、 得救、 觉悟、 自由的知识和普通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一般的知识是朝外的,而拯救性、 解脱性的知识是朝内的。 是对自我的真正本性的觉知。 认识你自己,从吠檀多的角度说,这个自己不是有关你的肉身知识、 心意知识、 能量知识、 智性知识、 喜乐知识,而是有关你的真我知识,也就是有关阿特曼的知识,有关梵的知识。 在 《老子》 这里,普通的知识属于“为学”的知识,而有关人“得道”的知识,是“为道”的知识。这个梵知,这个自我知识,这个“为道”的知识,不是通过探索二元性对象可以达成的,而是朝内走才有可能最终达成。 从哲学上说,我们需要从不断细化的二元知识返回到不断整合化的非二元知识。

一个人只有从 “ 为学 ” 转换成 “ 为道 ” ,并安住在 “ 道 ” 中,或者说,一个人从 “ 下梵 ” 知识转向 “ 上梵 ” 知识,并在实践上证悟到上梵知识,达成知行合一,才有可能达成人的圆满。

五、知识的神圣性之根本在于转化人的意识

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从一个贫穷的人变成一个富有的人;知识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状态,从一个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人变成一个健康的人;知识可以提升我们的智商和情商,让我们更明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知识可以带来喜乐。

更重要的是,知识改变我们的世界图像,转变我们的心意状态,超越二元对峙。人们说到种种“神迹”,但真正的神迹是人的意识之转变。自我知识就如太阳,照亮一切,不留黑暗。 知识之火就如熊熊火焰,燃烧掉我们的无明和无知,摆脱生死的束缚,活在当下,用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朱利安的话说: “ 一切都好!

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

六、重申知识之神圣的时代价值

当今,人们对知识的神圣性意识不足。 而我们面临着重重难题,解决出路似乎也只在知识。 对于物质世界的难题,需要知识来解决;对于精神世界的难题,同样需要知识来解决。 如今,我们有必要重申,不管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的知识都具有神圣的起源,都是神圣的,我们不仅要敬畏,而且要珍惜。

印度的吠陀时代有一个崇拜仪式,即火祭:通过不断往火中投入各种献祭之物,来祈求达成种种愿望、净化自我。神圣的知识之火具有类似的特点,即,通过知识燃尽我们作为个体的无知,让个体自我和社会、 自然、 宇宙之大我融合。

 

 

 
个人简介
浙大教授博导。倡导第二轴心文明。探讨和传播个体与全球灵性。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志成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