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关于价值中国的进一步思考

文武 原创 | 2016-02-28 16:46 | 收藏 | 投票

  中国有这样一个网站:一些别人不敢于实践的新创意,第一次出现在这里,得到了慧眼识珠的大力推举。这些新创意,有的是眼光独到的从国外发现并首次引进,有的是网站自己原创,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后来都为实践所证明。

  价值中国,与饭否等,是领先推广微博的第一批中文网站。那个时候的新浪等大牌网站,根本看不到也不愿意相信微博的商业价值。最先倡导实名制的,是价值中国。价值中国十几年前就看到了实名制的商业价值。近年急遽兴起的微信,很大程度上是赢在实名制。

  一切的努力,只为了做好社会服务,为了服务于中国的知识阶层。一切的努力,只为了证明:在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里,网络应当更多的体现自身的价值。

  价值中国是勇于实践者。历史上的一切勇于实践者,都可能面临其成败在天的历史遗憾,但价值中国从来无惧于此。人类史实质上是进化史。从失败到成功的个人史,也是进化史。一切从零到一的组织的历史,也是进化史。价值中国的历史,正是十二年的进化史与成长史。佛在路上。价值中国也一直在前行,从未停下脚步,从未放弃追求。

  在一个网络社会,价值中国配得上巨大的成功,至今虽未能功名卓著,却也成就斐然。价值中国的很多文章,一篇的价值就已显然超越了时下当红的 “名著”。价值中国的海量微媒体,读之而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甚至振聋发聩,犹如禅宗棒喝,令人有如梦初醒之感。价值中国的忠实拥趸,广泛吸纳于金融领域、企业界、商业圈、学术圈等社会各界,数量达几十万。这都是价值中国的价值所在。

  十二年的网站运营经验,是一笔只属于价值中国的真正精神财富。十二年的积聚,让价值中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更为睿智的远见。2016年的价值中国,迈开了自其成立以来最具价值的战略实践中的重要一步:专注于搭建知识人的网络市场平台。

  这一步战略实践,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都有着巨大的历史性的意义。

  一、价值中国指明了通向自由、平等、民主的唯一道路:知识社会

  僧侣,其实是印度古代社会的知识阶层。孔夫子周游列国无非为了一个更好的饭碗。自古知识阶层,基本上都是依附性生存。今日起点中文网的打赏和博客中国网的赞赏,也是典型的实质性的例子。

  真正的进步,是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的进步。

  于正在到来的未来,由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高知识含量的就业岗位,将占据全球人口就业岗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未来的职业人士的主体,就是高知识含量的技术性和知识型就业者。

  价值中国汇聚几十万的职业人士,有着尤其关注这个问题的必要性。促进知识阶层的生存状态的进步,更是价值中国的使命所在。这一使命与其网站之存在意义,亦然密切相关。

  煤炭、石油等物质资源,有储量这么一个说法,而精神财富,是一种根本就没有开采量限制的无限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经济上的依赖,会导致政治上的专制,会将一个国家和社会导向民主的反面。而对于精神财富的经济上的依赖,能带来的好的结果,就是民主。

  知识服务的网络市场平台的搭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精神财富的开掘与利用,依赖于这样一个高效的、透明的、网络化的市场。

  没有民主就不会有自由和平等。这一步,似乎很远,但是已经迈开步子了。或许会存在一个残酷竞争的阶段,但是结果必然是美好的。

  一个知识分子在群氓之中不能获得自由,而只能为其所拖累。但是当大多数人都成为知识分子的时候,所有人都将因此而受益。知识所带来的自由,是一种多重的突破,其中就包括官权宰制下的局限性和金权宰制下的局限性。在未来社会,知识服务业所带来的收入在社会总体收入比率中,将超越纯粹财产性收入,知识的重要性将凌驾于资本等一切权力之上。

  如果人类社会有一个目标管理的话,其所应当快速导向的目标,就是知识社会。工业社会的弊病,从未得到根治。全球消费经济体,已经是病入膏肓,走向了穷途末路。源源不断的产生出不能供应生态圈有效利用的垃圾的消费主义,根本就是祸国殃民、不可持续的。

  我期待一个民主的社会!如果知识在新增可分配财富中的贡献,长久的保持其最大份额,就必然能够导向这样一个社会。如波普尔所言:知识获得解放。

  那个社会必然是标本兼治的解决了污染问题而还人类以美好生存环境的绿色社会。那个社会必然是名不副实的伪专家、伪知识阶层无所遁形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人跻身真正的知识阶层、人人通过自己的知识贡献于大众的知识社会。那甚至可能是一个严厉的百分之一百的征收遗产税的社会,因为人的价值不应该体现于其所占有的有形资产之中,而应当体现于其作为精神财富与个体自身价值证明的无形资产之中。

  二、人机竞争的时代,价值中国于实践中所体现的思想高度,已经达到了小则国家大则人类的战略层面。

  实用主义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兼容性的思想范本。

  毛泽东和邓小平,是同一种价值体系的传承者: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体系。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践行者。

  在实用主义的理解中,毛泽东思想只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信息而已。

  价值中国一直是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践行者。

  生存权并非来自于所谓道德与政治,实质上是来自于自身价值的体现。价值问题,是道德与政治的唯一核心问题。这一点,在未来的知识社会将显得更为突出,或说不证自明。

  不可避免的人机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只有凭借电脑所不能拥有的的能力来获得生存资源。

  人类所必然面临的困境,就是目前人类绝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可替代性。

  从实用主义的理念出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或许还应当这样问:机器会不会全面取代人类?

  换个问题,也就是:人类迫切需要发展这么一种优势性的能力:或为人类能够拥有而机器所不能拥有的能力,或为让人类在人机竞争的时代仍能保持其竞争优势的能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我更多的相信:人类也是一种人工智能,而且是一种生产成本和耗能两方面都相对较小的人工智能。进化更可能是智能设计之初预先想到的一部分。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待人类:可以将人类视之为人工智能。这是对于人类未来能力的一种自信。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类与AI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是不同材质的AI与AI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也是环境根源的、有着环境可塑性的AI与于环境根源和环境可塑性方面有所欠缺的实验室AI之间的竞争。

  就材质与材质的比较而言,人类没有多大优势。但就环境根源而言,人类的优势却非常明显。

  当大多数人思考的时候,语言是一种必要的工具。但是一些人,非常明显,至少有时候,他们的思考所依赖的工具,根本不是语言,比如数学史上的拉马努金和希尔伯特,他们不经过任何语言性的思考过程,便发现大量的数学定律。

  如果不是语言,又会是什么呢?

  是还没有被表达为语言的大脑本身。

  段永朝的理解:“费弗和邦加德提出的“具身性智能(Embodiness Intelligence)”,其主要意思,就是说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沉浸于环境的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中涌现而来的。”根据Embodiness Intelligence的这一层意思,我引申出一个新概念来重新解释人类大脑:镜像世界。

  大脑即镜像世界。

  大脑是世界的镜像。语言不过是镜像的产物之一,是用于表达镜像的工具,是镜像世界的表达,是镜像的镜像。作为一种思考工具,语言是一种次要的选择。语言更多的是沟通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理想工具。计算机之所以不能取代人脑,是因为计算机是标准的语言思考者,而不是镜像思考者,其思考局限于语言工具。

  依赖语言进行思考,一方面必然会产生矛盾,比如哥德尔定律;一方面不同的思想往往不能兼容,比如左右两种政治思想的敌对。

  佛教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就是镜像思考的某种层次。佛教的一些经典表述,显然是镜像思考的结果。计算机永远不能理解镜像世界,也永远不能理解佛教。

  人就是世界的镜子。人脑是世界的镜像。镜子反映的是世界的光学特征,人脑反映的是世界的时空的、信息的、内在的特征与结构。人脑中的世界与镜子中的世界不一样,首先在于它有一个时间维度。在镜子面前,世界只存在于当前。镜子不知道过去,但是人脑能够回忆过去。这种回忆,其实只是镜像世界的自我搜索而已,就像是从电脑文件夹中查找某个文档。人脑之所以能够回忆,是因为其所建立的镜像世界,包含了时间维度。一面镜子只能反映镜子面前的世界。不同的人脑能够建立不同的镜像世界。这些镜像世界,都是独立的世界。对于镜像世界的分析结果,与世界本身的符合程度,取决于镜像世界与世界本身的符合程度。电脑所不能够获得的直觉,恰恰是建立镜像世界的重要能力之一。

  语言是一种思考工具,镜像本身也是一种思考工具。几乎一切生命都是镜像思考者,甚至包括植物,因为生命是环境根源的。拉马努金是镜像思考者,一只小猫,也是镜像思考者,区别在于镜像世界之深度与广度的不同。

  大脑是世界的镜像。语言是镜像世界的镜像,但又反过来作用于镜像世界,并影响人们对镜像世界的理解。

  镜像世界的存在,是人的环境根源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环境可塑性的来源。

  人是表达为语言的知识的第一来源。很大一部分知识根本就没有被表达为语言,只是存在于人类个体的头脑之中。更多的知识,根本不是以语言的方式存在,而是以不同的镜像世界的方式存在,以活生生的分别携带着自身大脑的人类个体的方式存在。镜像世界根本不存在于电脑,而只存在于人脑。

  人类本身是知识存在的动态形态的证明。对人类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知识作动态理解的基础上。知识的存在,相应于不断变化与进化之中的环境。哈耶克所谓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所指为人类知识的环境根源,是个人生存经验的历史性积累于大脑内部的沉淀,这些知识很多并未表达为语言,但是一直体现于个体行为之中。

  我们能够将环境,同样视之为信息的输入,这意味着实验室也能够造出具备一定的the knowledge of the circumstances的AI。但是,就实验室AI,长期环境经验的时间成本,确实是高昂的。

  语言是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行动也是表达知识的一种方式。是否存在全部知识都表达为语言的可能性?不存在。因为环境处在于不断的变化与进化之中。

  当然,或许所谓的“为什么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人?”,并未问题所在。或许未来问题所在,并非人机竞争,而是人机融合。

  人机竞争或人机融合的时代,人类价值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却在“为什么机器不能完全取代人?”这个问题之中。

  查尔斯。科克所言:“市场经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擅长创造有用的知识。”

  如果没有一个属于知识劳动者的理想市场的话,无尽的人类精神财富根本不能被大量创造出来并得到有效利用。

  三、知识服务的理想市场,将带来知识领域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革命。

  我们知道:德鲁克的很多思想都是来自于管理实践。

  引力波的探测再一次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不仅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

  自我反思,包括反思自己的行为对错,是个人和组织,也是人类这一种群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自古以来,于知识领域的评价标准,人类缺乏反思精神。

  知识人的网络市场平台的搭建,是迈向知识社会的必要步骤。但是这一平台,可能必要:

  ——撇开书本知识,让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让独创性知识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撇开专家在网站的过于重要性,让大众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让大众的潮流将专家淹没!让专家自求多福!

  真正的专家必于大众的滚滚洪流中受益!

  一种产品、一种服务、一种网络产品、一种网络服务、一个网站,其价值,与活跃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长期以来,虚假点击和虚假回复,是很多博客网站的通病。文章价值的评价,原本没有标准,似乎只能依靠点击,而大众也真将点击当作了文章价值的体现。博客中国沿用的是1510部落的模式,通过几乎所有文章之标题于首页或次首页露脸的机会,让每一个写作者有一个同等的表达意见的权利与机会。这一模式确保了一定数量的有其忠诚性的活跃用户的存在。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因为他们被局限于此。

  网站,要有一种实用性的工具意义,或者创造一种有趣味甚至是必要有利益的活动,以此能够留住用户和吸引用户才是王道。如果能成为无数用户的财富来源,那么,这个网站一定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网站。

  在价值家的运营策略中,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通过求助者与解难者的交易过程彰显出来。在网站的共同视线中,更大的焦点不再是所谓专家,而是问题本身。真正的专家将来自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主要的,甚而原则上,是先有问题,然后由人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从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专家。而不是先有专家,然后去面对问题。还是那一句话,查尔斯。科克所言:“市场经济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擅长创造有用的知识。”

  人类知识层面的进化,太大程度上,尤其是过去,几乎可以说,从来不是依靠已经被评定为专家的所谓专家。专家出自市场,出自供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实用性,出自实践之中。

  焦点,是一个个过程性的链条: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在此焦点之下,名不副实的伪专家、伪知识阶层,无所遁形。于此,实践操作固然繁难,比如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包容性的机制以容许并鼓励各层次问题解决者的积极的活跃的参与,但是价值无限。

  人天生的使命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这样定义:人是世界的互动者,是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这个定义说明了人的行动的重要性。还有比之这个更能挑动人们内在的活跃性的吗?

  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案例,尤其是典范性的解决过程和解决案例,必须于网站公示:一则,作为共同的价值资源而存在;一则,作为在网站注册的知识人自身可见的令人信服的客观资质证明而存在;一则,作为广告而存在,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积极参与;一则,其实是有着成长潜力的众生学习的范本。

  公示的方法,可以借鉴网络出版的现有模式:付费阅读。

  目前互联网免费提供内容的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资源领域的倾销式的竞争,这种竞争模式,一方面给予了传统媒体苟延残喘的生存空间,实质不利于社会进步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则对于知识阶层的生存权益构成了严重侵害,长期不能形成知识阶层与互联网的双赢局面,而使之知识阶层被迫倒向传统媒体。

  价值家应出于广告目的,免费公示一些典范性的案例。但是在公示这些典范性的案例之后,后续添加的案例,当允许自我设置为付费浏览的模式。如果没有付费浏览模式的话,一个来自于实践的案例,就只能够一次性的回报于网站和价值贡献者,而不能使之长期受益。付费浏览模式,就是网络出版,也是知识贡献者变现财富的一种重要方式。知识价值的变现,不能止于一次性的咨询和服务之中,更应当在授益更多人的过程中自身也能得到相应的长期性的受益。就时段性和区域性形势而言,真正的专家,事实上是稀缺的,他们中的一部分,或许并不需要网络的帮助来寻求更多的业务,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耗费大量个人时间的业务。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对于这些专家而言,出版作为其个人经验的知识,倒是一件值得考虑的事情,因为这无需耗费过多的个人时间,或者说这种时间的耗费,效率更高:一次性的时间耗费,带来的却是长期性的个人利益。

  咨询是一种沟通,服务是一种践行。两种过程都可形成可供面向大众展示其关键价值所在的文本。

  狭义言之,或许,网站做的应当是“百度知道”的真正商业化,向知识贡献者赋予真正的利益,变现众生精神财富,并通过这种变现,真正开掘众生精神潜能,带动众生成长。

  价值中国没有传统的固有专业偏见,致力于成为芸芸众生的成长平台。众生平等。众生皆佛。让网站成为知识和知识人精神的传承者。让非专家成长为专家,让较低层次的水平的人们成长为较高层次的人才,让人们挖掘出自己的潜能。教化并成就众生,这也是网站的使命。

  结束语:

  本人在很多方面受益于价值中国。与之将近十年的接触经验,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价值中国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肯定的。当然,如果只能看到利益的话,就会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就个人经验,个人精神成长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价值中国。

  其实价值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就是今日世界社会科学的前沿领域。能够思考相关问题,是非常荣幸的!

  请文章读者不吝赐教!

文武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读书,写作,如此而已。
每日关注 更多
文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