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蚕丝到脐橙背后的辛酸

蔡智伟 原创 | 2017-01-08 21:04 | 收藏 | 投票

 

吃完中饭,我一般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维持这种习惯很长时间了。

我也知道这种习惯很不好,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但就是没有办法去作出有效的改变,所以说,我们人类最不能控制的就是自己。

这里面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时间太短,吃完饭已经12点了,下午1点钟又要上班,可能还没睡着又得起来;二是感觉浪费了时间,可以利用中午上上网,看看新闻。

今天也不例外。

中饭后,仍然上网看新闻。

在腾讯网的《中国人的一天》栏目上,看到《嘉兴养蚕人 数万条蚕只挣1000元》的资讯,让我想起了已过世近3年的父亲。

因为我是赣南的,老家也曾经是养蚕的,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这个产业成了我们那当时的主要经济来源,或者说是支柱产业。

田野里、土地上到处种植着成片、成片的桑叶树。

绿油油的。

蚕桑丝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我老家也曾经是个蚕丝产出的重要地区,还建有大型的蚕丝加工厂。

农户人家一般只负责养蚕。

有人专门负责收购蚕茧,然后倒卖给蚕丝加工厂。

那时,农户人家的信息是比较闭塞的,只知道一味的养,不知道自己可以亲自送到加工厂去,更不知道如何加工赚钱。

只有比较有生意头脑的人,才有这方面的意识。

不过,那时公家也设有专门负责收购蚕茧的部门,在镇子上设立了蚕茧站,是专门负责收购老百姓蚕茧工作的一个部门。

之所以想起我的父亲,是因为我家也养蚕。

我父亲也曾经养过蚕,曾经靠养蚕赚钱,进而来养家,还以此支付我们几个兄弟姐妹的学费,以往的这些情景,突然就在我脑里子变得清晰起来。

想起这些,是很让人感到辛酸的。

我总感觉到,父亲是不容易的,这么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父亲那个时代的人都是不容易的,因为,家家户户均是如此。

有些时候,若是某户人家出了点什么意外状况,向另一户人家借了钱,还得依赖养蚕赚钱,再来还债。

在《嘉兴养蚕人 数万条蚕只挣1000元》一文中,说嘉兴人养蚕,并报道了养蚕的全过程,还放上了一些照片。

对此,我是感到很亲切的。

人类不但要改造自己,还要改造身边的动物。

这是伟大的。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有时候,我们人类动不动还给人家打激素,催化别人的生长进程,违背自然的生长规律。

小时候,我就知道这事。

因为我常看见父亲老是拿着一瓶药水一样的东西,喷洒在给蚕吃的桑叶上面,那时,我就问父亲:为什么要喷水在叶子上呢?

父亲说:那不是水,是给蚕打激素。

我问:为什么要打激素呀?

父亲说:为了让蚕长的快呀!

据父亲说:那些蚕在生长过程中大小不一,有些蚕成熟的比较快,有些比较慢,大蚕都开始吐丝了,一些生长比较慢的蚕还没有成熟,这时候怎么办?打激素呀!让还没有成熟的蚕也开始吐丝,这样,整批蚕的步调就统一了。

现在,老家基本不养蚕了。

农村也进行结构调整了,十年前开始转向种植脐橙了。

许多人家都在种,而且是大面积的种植,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的老家——赣南,才有了世界脐橙之乡的美名。

对于当今市场上的脐橙,说起赣南脐橙,那是无人不知的,因为它的品种是相当独特的,味道也是相当甘甜的。

我看过一些有关脐橙的报道。

其中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全世界种植脐橙的国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一个就是中国,而中国的脐橙种植地,主要在赣南。

从养蚕与蚕丝加工,再到脐橙种植业。

赣南实现了华丽转身。

 

个人简介
判大势、定思维、树立大势思维,让金融不再难懂,让财富更加自由!
每日关注 更多
蔡智伟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