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还需用好课堂方法

周正勇 原创 | 2017-10-24 19:19 | 收藏 | 投票

  要进行课程设计,关键要运用好课堂方法,如课堂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课堂研讨法、角色扮演法、游戏带动法、案例分析法、工具实操法,通过这些方法,让学员掌握课程内容。
培训师,通常被称作“知识的魔术师”,即用“幻术”向学员分解、传授学习内容的人。变戏法讲究“捆、绑、藏、掖、携、摘、解”的手法。
培训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使用“讲、演、论、扮、戏、案、操”的教法。即:课堂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课堂研讨法、角色扮演法、游戏带动法、案例分析法、工具实操法。那么,课堂常用的7种“戏法”都是什么套路呢?
一、课堂讲授法。以讲解、提问和回答来交流学习内容的方式。课堂讲授法,被称做“训练法之王”,它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内容,应用面最广,限制条件最少。
易掌握、多变化、用技巧在课堂讲授法的使用中,培训师处于主导地位,学员往往是被动的,便于培训师掌控时间。为了使这种教学技法更加有效,讲解中培训师需要始终关注学生们的变化,课程的逻辑结构要填密,素材和内容要尽量丰富,要善于运用设疑法来激发学员的兴趣,保持学员的情绪。另外,可尽量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设备,丰富讲授的形式。
易枯燥、不生动、没实操课堂讲授法也有缺点。在现今的培训课堂上,很多培训师都在沿用它,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人感觉枯燥,不生动,更可能造成学员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发生。最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无法及时地进行效果评估,或者无法使讲演者与听众之间实现双向沟通。
二、现场演示法。以实物、图表和视频为工具,深入解析学习内容的方法。演示法可以帮助学员仔细观察和深入体会讲演的全部内容。在进行道具或视频演示前,要首先检查内容是否与主题相关,是否囊括了所要强调的全部重点,避免过时、偏题。同时,还须仔细检查所有用具和道具,以防演示中有意外情况发生。在演示道具或视频过程中,应遵循既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讨口头注释、展示内容、演示操作、引导学员、呈现结论的步骤进行。
口头注释。把演示内容拆分成一个个的部分。让学员通过一步步地完成小目标来取得成功,这比直接达成最终目标取得成功要容易得多。
展示内容。在展示内容的过程中,要保证现场的全体学员都能够看清演示的每一个动作。
演示操作。演示时间不宜太久(8分钟以内),操作要简单、防止出现歧义,达到深刻揭示本质的效果。
学员引导。确保学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模拟操作或深入思考。如果学员不理解演示的含义,那么,最好的办法是让其他学员予以解答。
结论呈现。培训师必须带领学员。把演示结论回归到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材料上,实现讲述与演示的系统性、逻辑性。
三、课堂研讨法。课堂研讨法包括很多种讨论形式,其中包括自主式研讨、开放式研陪伴式研讨。
自主式研讨这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小组式的研讨形式,其主要意图是达到设定的目标。对于学习小组的学员来讲,学员自己设置讨论议题,并加入各自的心得休会。使得每位学员都对整个讨论负有责任,更加促进学习。
开放式研讨是一种无组织的研讨形式,完全依赖随意发挥,由提出话题者充当主持人。此类型研讨,必须有权威的仲裁者,才能支撑着研讨谈话的继续。所以,主持人必须在话题提出的同时,制定一些谈话规则,如:确定教室中的麦克风为“令箭”,只有拿着“令箭”的人,才有权力发言。当它被传递给另一个人时,接过麦克风的人才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发言。
承接式研讨这种研讨形式,不允许大多的参与和讨论。使得它本身极像一场普通讲座。小组成员全都是相关论题的发言者,每人也都有自己的分论题。话题引入者从逻辑的起点开始,每一位发言者都先回顾上位发言者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搭建自己的论题框架结构,但要保证所有的主题都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和连续性。
四、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模拟与现实生活中十分相似的情形和状况,达成教学目标的训练方法。
场景概述角色扮演的练习从简单的场景描述入手,描述本身涉及培训师和学员扮演的角色,或由学员自己想象“戏”中的情形和场景布置。然后,让参与者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新学到的技能方法,以及其他方式来表演。
独立扮演参与者要独立完成角色范围的大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使“角色扮演”完成得更好,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扮演过程中,尽可能地少用道具,因为道具会增加参与者扮演的难度,甚至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过程纠偏在结束了某一情节之后,角色的扮演者、观摩者和培训师都将对刚才的“演出”指出缺点和不足,进一步分析表演的优劣,提出可改进的地方。为得到不同的想法和启迪,可由多个学员来扮演同一角色。
总结分享心得分享是角色扮演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每名学员都参与到其中来,做出情况说明、心得反馈,这样不仅能使学员获得绝好的思路和启迪,更是演练成果的体现。
角色扮演法在运用中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学员被情境所吸引,很难跳出角色做公正的分享,这对培训师的引导功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游戏带动法。游戏带动法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带动学员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学技法。这种教学技法可以让学员懂得,主动发现结果比被告知要好得多。同时,可以帮助培训师找到与学员接近的方式。
游戏带动法,可以在学员需要加强辅导力度,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时使用,具有趣味性、教益性、简便性、创造性。
教法的趣味性这种教法好玩,有竞争性,会对学员造成强烈的吸引,能够激发学员参与的热情,可以作为消耗多余能量、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游戏活动本身也是营造学习气氛的一种方法。所以,很多时候,游戏带动法在午饭后的第一节课经常能派上用场。
教法的教益性所有的游戏都具有竞争性,但作为培训师,不能简单地把目光落在确定谁是最终优胜者的问题上,而是应该鼓励学员多思考,想出不同的方法。并且也可以向学员展示其他游戏竟争对手是如何行动的,进而让学员在游戏中获得更大的启发和感悟。但注意不要沉溺于游戏之中。要能总结出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起到指导学员的作用。
教法的简便性游戏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比较简短,易于组织,便于操作,不会让学员感到压力,但要求所有学员都参加进去。游戏要尽可能减少对空间和道具的限制,一般游戏并不复杂,有时仅包含一条学习要点,其结果也可预见,在很多场合都适合。
教法的创造性经验丰富的培训师喜爱游戏带动法,往往刚设汁出新游戏就立即投入使用。但是,游戏的“保鲜期”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游戏一旦重复出现,学员参与度就会一下降。所以,这就要求培训师要针对培训需求和对象做新的组合,不断创造、翻新游戏,比如:进行相同的游戏得出不同的结论、使用相同的规则但不同的道具、根据相同的原理按照不同的顺序。

游戏带动法中的游戏从功能种类上,可分为:
1.破冰船“破冰”是培训上的专业术语“破冰”之意,是在上课之初,学员之间因为陌生而产生隔膜和疏远感,培训现场气氛较“冷”,我们形象地将其比喻成坚冰。通过这类游戏来砸破“严冬”厚厚的冰层,帮助学员放松并开放自己,使学员之间变得乐于交往,相互学习。这类游戏主要用于调节气氛,打破陌生僵局,让学员之间彼此熟悉认识,预先组建竞赛小组。破冰船的游戏,要有简单的肢体接触,因为人与人的身体接触,对于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很有作用,远胜于语言的交流和眼神的沟通。
2.启示钟这类游戏一般用在某个主题分享之前,用于主题导人。通过游戏导入激起学员的兴趣,达到导入授课主题、活跃课堂气氛、带学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
3.传送带这类游戏一般用在某个主题分享之后,是对于课堂上内容传递和讲解不足的补充。强调课程重点,引导学员思考,实现做中学、玩中成长的目标。
游戏自身并不会从表层就同教学主题相关联,学员也很难从表层深刻体会游戏的目的和培训师所暗示的意图,往往是直到游戏后的讨论和分享时,学员才会领悟。如果游戏后没有进行讨论,学员就感觉不到游戏和主题之间的关联,也就根本无法体会游戏的用意。游戏带动法本身耗时较长,这是培训师在运用此技法时特别要加以关注的。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培训师提供实际的案例,让学员通过讨论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目前培训界应用最多的教学技法之一。它最早起源于医学界、法学界,后被美国哈佛大学培养MBA学生所用。该培训方法着重于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结合学员的实际工作或学习的需要,侧重于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加符合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案例教学法也要经过内容引导、划分小组、提供案例、宣布规则、讨论分析、激励引导、总结升华等七个步骤。
内容引导提供案例前要对主体知识进行介绍,知识内容要与即将陈述的案例具有紧密的相关性,并且要保证难度适中,与培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相符。
划分小组激发多种思路,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入一种竞争机制。一般来说,小组数量要不小于3,不大于5。
提供案例可以通过口述、图文、多媒体等形式,向学员呈现案例。
宣布规则必须在案例分析前做出必要的规则界定。没有规则和约束的界定,任何案例都可能被学员推翻和否定。这样学员很难按照培训师所给的案例进行探讨,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讨论分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是在碰撞中产生的。学员的主动参与,会增强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激励引导学员在分析中得到的结论和结果往往是多元的,作为培训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帮助学员围绕案例主旨开展讨论,并说服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学员放弃观点,实现教学时间的高效使用。
总结升华把学员讨论得到的切合主题的观点,进行提炼、升华,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予以认识。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思想等方式,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好案例分析法,要掌握“四性”要领。
1.案例的讨论性案例是不是多解的,答案是不是多元的,如果答案是唯一的,就没有讨论的必要。
2.案例的鲜活性要保证案例素材具有实效、生动的特性,既要选用新鲜经典的案例进行教学,又要与培训主题相关联。
3.引导的及时性每个学员的思路是不同的,把案例抛给学员后,培训师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指导,使学员少走弯路,存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4.点评的指导性培训师既要在理论上给出透彻阐述,又要精辟分析学员观点的优缺点、既要做出总结,又要进行提高。
这些都要求培训师对理论融会贯通,又要求其反应敏捷,善于发挥。
工具实操法。工具实操法是通过训练和及时纠正等方式,对学员的行为操作进行指导,训练学员对工具的实际操作使用的教学技法。实际操作的工具,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凡是操作类课程的讲授都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法,这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法起源于军事人员的操练四步法,即:预习,先看教官做;讲解,教官向士兵分解动作要领;试做,士兵根据教官讲解来模拟动作;纠偏,将试做的结果与标准规范做比较,纠正错误的地方。
工具实操法一般分为六个步骤进行:
告知,说给学员听这是操作类培训课的基础起点,学员通过听讲来对课程进行初步了解。如果能够进一步让学员感到这一工具的使用与其自身利益相关,那么就已经为之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了。
示范,做给学员看培训师通过亲自操作,让学员对课程内容有进一步了解。学员通过观察来学习。每个学员的学习速度不同,示范过程不宜太快。在学员没有完全弄懂时,不要向下进行。
模拟,让学员试做培训学员模仿培训师的示范亲自来做,在模仿的过程中,要求培训师同步讲解每个操作动作的细节,观察学员对工具使用掌握的程度。这一步骤解决培训学员行为协调的问题,是学员做给培训师看的过程。在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动手去操作是重中之重。这一步骤的缺失会造成“一讲就会,做就错,一考就‘糊”’的状况发生。
纠偏,告诉学员如何改进观察学员在模仿步骤上的操作,指出学员模仿中行为细节与标准操作的差异。现场纠正要关注学员的自尊和感受,然后让学员重复模仿。这一步骤重点解决学员的行为校正问题。
固化,帮助学员形成习惯工具操作达成规范,并形成习惯,是学员数十次重复的结果。但并不意味着习惯养成就不会改变,学员经过长期的工作往往会淡化或遗忘规范化操作,或因某种于扰动作发生变异。这一步骤也是培训师重复检查,不断纠偏的过程,促使学员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
创新,鼓励学员自我突破所谓熟能生巧,在学员养成稳定的工具操作习惯后,培训师要给予正面的鼓励。学员会受到鼓舞,在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新的操作工艺。
工具实操法的优势在于讲解形式较简易,操作过程易掌控,学员有大量的参与机会,不足之处就在于无法兼顾到全休学员,而且费时费力。

个人简介
企业管理领域知行者,曾任职浙江省两家知名上市公司,担任企业中高层管理职务。2018年,任职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担任研究会理事职务,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研学与创新。
每日关注 更多
周正勇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