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大學新生
最近,《新華社》和《光明日報》不約而同先後報道了中山大學的辦學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兩者似有關聯,時間先後好像有講究?前者可能著眼於最近中山大學被國內某機構評選為研究生教育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排名第三,所以著重於只圍繞介紹中山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後者則是以黨中央和習總書記對教育等的繫列講話和精神爲指導,以特刊“中山大學:向著時代前列,興學奮進從頭越”較全面介紹了中山大學部分辦學貫徹落實這些講話和精神的實踐活動,並夾敘夾議。
十九大召開在即,舉國各行各業高度期待。
文章多次提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這不僅讓人想起《光明日報》曾經發起的“關於真理標準大討論”,乃至《深圳特區報》的“東方風來滿眼春”。上提到這兩篇文章會不會是新時期,中國大學建設的風向標?不久前,關於大學建設的“雙一流”名單出來了,時間點上,也許不用多久,就明確了?不得不說,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大學已經大有進步,也有各種排名的困惑和改名的爭議。
&
特色!
中大特色,
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
&
不僅爭取辦好代表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更關鍵的是做好國內的有特色的大學。
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廣東省的第一名校,肩負著一項特殊的使命:辦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這無疑是今後一個時期最大的期望和最大的特色。
乘十九大的東風,辦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這可能是最高的指示、明確的方針。
——Chamheiquen
2017-10-05%2333於廣州。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不得影像,不得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