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

左占国 原创 | 2017-11-10 13:43 | 收藏 | 投票

 《阴阳证治学》节选---左占国著

2010-10-1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养生、长寿、治未病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三者即明显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养生和治未病是健康长寿的客观前提,健康长寿是养生和治未病的最终目的,两者互为因果。要想达到健康长寿这一结果,必须用科学手段对养生与治未病这一客观前提进行有目的的干预,从而使人体生命向着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有目的的对养生与治未病进行科学系统的干预,才有可能满足健康长寿愿望,最终实现无疾而终于天年。

一、养生概念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学说是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重点阐述内容,是研究保持身体健康以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问。养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养生泛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民生环境,这既是医学应该研究的范畴,更是统治集团应该重视的问题,纵观历史有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和社会制度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国民的平均寿命和社会政治经济有直接关系;狭义的养生泛指保养生命、摄养身心、优生优育、奉养父母等内容,本篇只探讨保养生命、摄养身心的中医药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努力揭示养生长寿治未病规律。何谓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养的就是生,《易·系词》曰:“生生之谓易”,“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97]。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尽管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养生理论流派纷呈,养生方法丰富多彩,养生手段标新立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精神养生和物质养生两大类,阴阳证治学则用乾坤阴阳进行概括,其目的只有一个---健康长寿。物质养生大体包括吃喝玩乐、吃穿住行等层面;精神养生是指通过社会进步、文化陶冶、品性修为、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调畅精神、发展思维等方法,从而达到超脱世俗、开阔胸襟、愉悦心情、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词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融疾病诊疗和养生长寿智慧于一体且长于养生学研究,《内经》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认为对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2、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3、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出各种养生方法都应以保护和强壮正气为基本原则,其实《内经》所说的正气就是阴阳平衡和合之气,故正气养生就是持续的燮理阴阳、调护阴阳、平衡阴阳的过程。只有坚持《黄帝内经》中“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原则,才能达到“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目的。阴阳证治学则用“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进行概括。

二、长寿概念    寿,既寿命;长寿,是相对寿命而言的,即指超越常人的生命历程。我国长寿的老人,各年龄段拥有许多别称,各有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60岁被人们称为“花甲”;70岁被人们称为“古稀之年”;80岁被人们称为“耋”,80岁以上称为“髦”,80~90岁的老年人称为“髦耋之年”。有史以来,人们怀着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的长寿梦想进行着延年益寿的理论探索和生活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长寿,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几乎与人类文明历史一样久远,长寿还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深刻反映着“生命至重”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理念,自古以来,中国人从未中断过对长寿的追求,在我国民间,嫦娥偷灵药、彭祖不老、秦始皇求仙、汉武帝炼丹……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经典求寿故事,都在围绕着生命永恒的主题——长寿做最精彩的诠释,并由此衍生出纷繁的寿诞文化和诸多关于长寿成仙的民俗民风,悠长古远、浪漫多姿,充溢着浓厚的东方色彩,在中国文化的灿烂天空折射了一道亮丽的彩虹。

三、治未病概念    治未病概念的提出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治未病的文献记载。未病是未生成病前的状态,也就是还属于非疾病状态下的正常体质,它还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动态平衡的正常阈值范围内,所以人体是健康的。人们只要注意养生平衡阴阳既“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完全可以“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近年来现代医学、生物科学、统计学、信息学、控制学等的应用,未病学的相关学科如遗传学、免疫学、人类学、体质学、生物化学、疾病预测学、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等的发展,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使未病学理论体系、实验技术、诊治方法有了重大突破性进展,及在实践领域拓宽形成了独立体系,具备了形成未病学学科的条件。未病主要指人体开始有了病理信息,直到形成“已病”之前的各种状态。未病不只是无病,更不是已病。《未病学》主要讨论重点是潜病证、前病证、传变证、衰证、变病证等未病态,也就是潜病(疾病潜伏期)、前病(疾病前驱期)、疾病的传变或转归恢复期的传变病证、衰老症(退性性病期等)、疾病伏邪(静止期)病机及显化方法和防治原则。未病学研究的目的及方向是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发、养生防衰,健康长寿及优生优育等。总体希望是人人长久健康、无病而终、善其天年,保障人人健康,极乐安详,无医世界。强调有疾病先兆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重视疾病传变倾向的防治。近代相关著作有李任先的《中医预防医学》[98]通过总论、各论等16大章节从中医预防学的发展成就、原则特点、方式方法和临床运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医预防医学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了主动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精神,更发展和展示了《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其智慧;杨力的《中医疾病预测学》[99]是透过人体发出种种信息(潜病证、先露症、先兆征,如神志、性格、体表、九窍变化、排泄分泌物)分析判断可能发生的病理信息,并设法阻断它们的发展和切断可能开始的恶性循环,使疾病泯灭在发作之前;祝恒琛等学者的《未病学》[100]充实了《未病论》及《疾病预测学》中的亚健康状态、中介论,遗传变异决定论,质量互变、阈值论,稳态控制论,潜显信息论,多系统层次论,宏观、黑箱模糊论,耗散结构论。尝试地提出发病趋势论,时空共律论,传变、转变、复变、突变、畸变、衰变的抗变论,微观显化论。引进相关学科的泛系综合论,自我调控优化健康工程论等。这样更使未病学理论体系系统化,及内涵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第二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任何学术理论的阐述都离不开概念、内涵与外延。概念就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对照)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者范围。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是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养生长寿治未病学术内涵及其规律的深入探讨研究和系统揭示可有效彰显其理论价值,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又反过来有效指导临床进行真理性实践,并为努力推动养生长寿治未病先进理念和预防医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引方向和价值引领。通过上一节养生长寿治未病概念诠释,本节主要对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价值展开讨论。

一、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1、养生的科学内涵    中国古代养生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养生古称“摄生”、“保生”、“卫生”、“道生”等,是通过各种方法和一定程序使人体的生命状态得到休养生息、滋补调理,获得最佳生命质量和功能状态,增强体质、防病祛疾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天年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的传统养生学融合了哲学、医学、佛学、儒学、道学、武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多种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兼容了现代的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运动医学、医学心理学、生命工程学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一些内容,既有完整系统的养生理论和原则,如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以精、气、神为基础的生命本质观、以阴阳对立统一的属性观、以五运六气为特征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观以及正邪相搏的发病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等;又有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如以四时养生、调摄情志、食疗睡功、导引调息、内观静守、存神固精、性命双修以培养正气(阴阳和合之气)等。因此中国传统养生学是具完整意义的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文化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深邃的民族智慧,直至现代医学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养生科学因其特有的先进性而历久弥新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并与现代生命科学融合贯通殊途同归。基于对人体、对生命、对社会、对自然界相互关系及其本质规律的系统认识,中国养生科学所研究的问题不仅涉及现代保健医学的全部内容,也不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且还包括了心理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气象物候学等广泛内容,它注重的是天人合一性、生命的整体性、统一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所有的养生原则和方法都是紧密围绕着调动人体潜能和激发体内生命力,既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和自然愈病力的利用来实现防病养生和优生长寿的养生目标。养生不仅是养老,而是包含了生命养护的全过程,既有养生优生和养生助长、养生抗病和养生长寿又有养生益智和养生美容等诸多内容。从孕育生命到生命终结,从躯体健康到精神健康,从道德健康到社会健康,几乎涵盖了维护生命和增强生命质量的全部内容。如果说首次绘制成功的人类基因图谱是一部破译人类生命密码的“天书”,那么中医养生学则是一部养护人类自我生命的“天经”。

中医养生学具有完整的象思维科学内涵,深赋时间医学动态属性辩证观。它将复杂的生命现象及其本质归纳为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既相互消长又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中医认为人体生命的本质是气化阴阳运动。阴阳互根,即阴阳相抱谓之命,阴阳转化谓之运,阴阳相合谓之生,阴阳离决谓之亡。养生既是生命休养生息之术,其核心是人体生命气化阴阳与宇宙自然气化阴阳的和合与平衡,既中医的“道法自然”[101]。按照中医气化阴阳象思维科学规律,应四时而适寒暑,调情志以节阴阳,促进体内生命气机阴阳的平衡运化以及与宇宙气机阴阳的有序交换,以求达成相生相养和谐统一的阴阳平衡整体。中医养生所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既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而和于术数既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逸等。这对于生命规律的本质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的科学内涵和低成本养生智慧。综上所述,各种养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客观规律与本质内涵都要以协调人类个体、人类群体及其与宇宙自然社会的阴阳平衡关系为目的,从而形成一个气化阴阳运动的平衡整体,阴阳证治学用“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进行系统描述和概括。

2、长寿的科学内涵   长寿是中国人的生命祝祷。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常常对神奇的生命扪心自问:生命究竟是什么?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从喧嚣的历史中得到了见证:生命是无比庄严与尊贵的存在,是创造世界的主体。面对由主体缔造的一切美好,我们对生命怀有的是深深的敬畏和超越其他的神圣之感,这种至高无上的生命崇拜,存在于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影响着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理解以及生命意识的构建。生命是偶然的,宛若不经意的一次回眸,成就了相知相携的一生相遇,人们对于这种冥冥之中的偶然大都会格外地珍惜,同样对于不可重来的生命我们也会体味到它的可贵;生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在人类历史的光阴荏苒中只是瞬间而又微薄的影像,因此人们对有限的生命异常尊重与珍爱,希望永远地把握手中;生命是脆弱的,它在巨大的灾难、疾病以及一切与生命对抗的顽敌面前,往往是那样不堪一击,所以人类对面临危机的生命常怀着惊恐的心情百般地呵护。生命的真谛及它全部的内涵,超越了社会的等级、地位、身份等世俗的条件,使对生命的尊重融入文化而铸成信仰,故而追求生命的绵长,对长寿奥秘的漫漫求索,体现了人类生存智慧在终极意义上的"回归"。

   寿命与长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致死亡前肌体生存的时间,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寿命的长短通常以年龄来衡量,虽然生命的尺度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但它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自然寿命,人们称之为"天年"。那么人类究竟能活多少岁呢?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上早就有关于人类天年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记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中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人之寿百岁而死,其他文献如《尚书·洪范篇》则以一百二十岁为寿,可见我国古代先祖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100到120岁之间。随着科学的进步,近年来科学家已经比较能够正确地测算出人类的天年,多方证明人类的自然寿命能够活到100至150岁。当前测算人类自然寿命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生长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至7倍,人的生长期需要20至25年,由此测定人类的自然寿命在100至175岁之间。另一种是性成熟期测算法: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应为性成熟期的8到10倍,人的性成熟期为13岁至15岁,由此推算出人类的自然寿命为100至150岁。第三种是细胞分裂次数与周期测算法:人体细胞分裂次数为50次,分裂周期是3年,以此测定的人类自然寿命在110到150之间。综合以上三种方式可知,人类的天年至少应在100岁至150岁之间,这和我国几千年前古人的推断惊人的相似。虽然从古至今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确能够活到100岁以上,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不能克尽天年,主要的原因是受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先天遗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习俗、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等,都在有意无意间消损着生命的长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是存在差距的,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往往采用平均寿命。因此平均寿命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也可以表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在我国,原始社会祖先的平均寿命只有22岁;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前,渡过了4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历经67个王朝,446位皇帝,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2岁;建国前,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建国后,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将近1倍,到1985年已提高到68.92岁,现在已接近75岁。由此可见,人的寿命是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指数。

那么,什么样的年龄才算长寿呢?从生物角度来说,达到生物寿命极限的90%就可以算作长寿了。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超过平均寿命的20%-25%也可以算作长寿。如此计算,我国年龄在近90岁以上的老人都属于长寿人群。但是现在人们长寿的概念范畴不仅限于年龄,更注重生命的质量,更提倡健康的长寿,因为健康是长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安享天年,感受长久的生命带来的幸福和满足,进而也达到了人类向往的长寿的极致。特别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寿是享受幸福生活的一个标志,中国传统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代表着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观和幸福感。五福寿为先,只有生命本体的存在,才会拥有和实现其他的人生欲求如仕途辉煌,官高位显、财源茂盛、安居乐业、吉祥如意等等,从而达到人生幸福的极致。因此自古以来,追求心康体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成为中国人最热烈的向往和祝愿,寄托了人类对完美生命的炽热爱恋与永恒憧憬。长寿与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如影随形,负载着人类的梦想、智慧和勇气,是人类从青涩走向成熟进而登临非凡的足迹,也是人类一个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光辉历程[102]。人们这种追求长寿的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但主观愿望必须与客观现实相符合,因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超脱社会置身于世外桃源,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制度、政治生态、文明程度、安全状态的好坏,均可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寿命。按照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种需求层次理论(依次由最低需求至最高需求)既生理需求层次、安全需求层次、社交需求层次、尊重需求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层次,每一个层次的需求都具有社会属性,都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并给予满足,这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当人的正常需求不能合理满足靠自身主观努力又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会引起人的精神心理情志变化,无论是郁而化火耗阴还是郁久伤阳都可影响阴阳平衡而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在增进健康涵养寿命的同时,需要与文化、社会、历史、医学水平协同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

   3、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的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积极主动的健康医学思想。治未病不仅是生命医学研究的核心命题,而且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无论是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降低卫生经济运作成本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中国文化渊源之《周易》中就有“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有人认为这是“预防”经典名词的最早出处;“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原指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欲望愈来愈强烈,健康的定义亦不再是仅仅指躯体的无病状态,而是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就是发育匀称、功能健全、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社会关系和谐、社会公德修养友善,这些是未病的前提;而“未病先防”则是达到健康长寿的一种战略思想,也是“治未病”理论的核心。“治未病”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和《难经》,发展于秦汉时期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充实提高而渐成体系,并将其奉为医工之最高境界,既《内经》所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103]。《内经》更是阐述治未病理论的经典之作,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所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只有那些能预见、预测、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并能够寓防于治的医生,才能称得上是良医。

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理论价值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长寿即是有史以来引领人类及其医学努力追求的美好愿望,更是医学研究的价值目标;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包括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内容。养生长寿治未病是未来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医事活动是医学主体和客体共同从事的公共行为,是主客双方共同实践的结果。低成本高效率的医事活动不仅需要系统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更需要建立完整的原则与价值体系和合理的范式来规范运行。所以,养生长寿治未病理论研究需要从医学主体和客体全方位探讨。医学主体如果在医疗活动、医学研究、法规制定和出台行业政策中系统融入养生长寿治未病思维理念,可有效降低卫生经济运行成本和百姓的健康维护成本;医学客体如果通过政策引导,医学科学渗透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能够不断提高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理性认知和科学维护水平,可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和机体伤害,不仅为健康长寿奠定基础,更可节省巨额医疗费用而转用于提高生存质量和家庭发展。医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不外乎消灭疾病增进健康最终实现无医世界,这和养生长寿治未病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正因为医学目的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价值追求的一致性,才引领着治疗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并努力向养生长寿治未病方向发展,这是未来医学的趋势使然,这更是医学哲学的丰富发展启迪和引领使然。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和中医学理论系统探讨和研究养生长寿治未病等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其规律,对有效进行社会人力资源管理,解放医学生产力,降低卫生经济运作成本,促进医学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从治疗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提高国民健康长寿意识和水平均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所以说,养生长寿治未病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健康医学的本质要求,是降低卫生经济运作成本、疾病防治成本和人类健康维护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健康长寿愿望构建无医世界美好未来的必要前提。

《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史上的传世之作,又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更是中华民族的养生宝典,是关于生命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百科全书,他所提出的“治未病”健康医学先进思想至今才刚刚被人们所重视。《黄帝内经》与《周易》、《道德经》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奇书,称《黄帝内经》为奇书,首先是因为它是一部“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论。它将人看成是一个小宇宙,认为天地之道阴阳,万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阴阳和调,生命多娇。其次还在于他所占据的三个第一。1、《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2、《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学巨著。3、《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百科全书[104]。《黄帝内经》在历代养生著作中价值最大影响最深,有“医学之宗”的美誉亦被后人奉为养生圭臬,是中国人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应象论”“阴阳离合论”“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论”“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智慧,都深刻阐释了中医养生最基本理论“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天人合一”、“形神一体 ”“道法自然”等养生原则。特别是《黄帝内经》宏观整体的思维层次具有整体系统观、对象思维科学体系的医学展开和对阴阳二气的诠释和具体操作。《黄帝内经》为人体生命科学建立了一个整体统一的“阴阳二气模型”治病养生长寿理论体系,《内经》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景岳曰:“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内经》)、“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医养生长寿学的形成与发展,受殷商、儒道、秦汉极其隋唐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尊“天地之道”、“阴阳之道”的养生长寿思想和以天人社会关系为体,以阴阳动静为用的养生理论体系,成功的维护着炎黄子孙的健康与长寿。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为保养性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之意。养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无疾而终,为了健康长寿就要智慧养生,真正的养生智慧应该是顺应自然以养形,恬淡虚无以养神,形神共养,动静结合、平衡阴阳的养生长寿之道。《内经》将养生境界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层次,所以我们不仅要尊文化、依学术科学养生,更要高层次方案设计按照客观规律智慧养生,所谓真人养生者,需具有提挚天地,把握阴阳的理论修养与中医智慧。阴阳证治学正是站在《内经》及其哲学理论的高度,在集中提炼本书科学假说、理论框架、概念体系中养生长寿治未病思想的前提下,在阴阳证治学养生长寿治未病理论与临床研究中特抽象概括提出了“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概念用于养生长寿治未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1、中华养生之道的总原则  周易一画开天,两画辟地,以乾坤阴阳为逻辑开端,以儒道两家为代表,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丰富的医学哲理,更含藏着道不远人的养生智慧。养生学说历来都有是动养还是静养,是养形还是养神,养性还是养德,养阴还是养阳,养体(物质)还是养用(精神)等学术之争,到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们自己,怎样选择最佳养生长寿理论方法与技术,怎样保健养生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并大道至简,如何以最简约的方法达到养生长寿目的,阴阳证治学经多年养生理论纵横探索终于得出了“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的养生结论,产生了个性化养生策划创新技术成果,通过全息实象诊疗方法,将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综合和理论证候辨识,为您量身制定预防保健、养生长寿、优生优育和修养美丽工程等健康策划方案,与阴阳证治学科携手,帮您赢得美丽健康与长寿。

2、中华养生之道的文化背景    中华养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尚书》孔安国序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墳,言大道也。”既《周易》、《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从而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养生理论基础,并对寿作了明确规定既百二十为寿,所谓长寿就应该通过保养超过一百二十岁。药王孙思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治疗)”所谓养生,养的是生,效法天地,天人合一,从道阴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德润身,仁者寿,和为贵,六和敬;六淫不侵,七情不损,气血冲和,百病不生。尊阴阳之理  1简易:化繁为简,提纲持领。2变易:顺应四时之气,和调五脏之性,生长收藏,三因制宜。3交易:阴阳互藏,辨证求理。4不易:把握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一阴一阳之谓道,得道者多助,望闻问切,工巧神圣,大道至简。正邪不二,道法自然,顺之则生,逆之则死,生生之谓易,赞天地之化育,用生生之具,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谋生生之效。医生医的是生,学生学的是生,卫生、全生、养生与摄生,最终目的是护佑健康的生命与人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中医养生,孝之举也。以五谷为养,五蓄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饮食有节,安生寿长。形神俱养,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静心养阴,动形养阳,宜动宜静,识体阴阳。积精全神,一生安康,房事须节制,劳逸有弛张,怡情养性修身心,知命乐天寿无疆。

3、中华养生之道的理论根据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明·张景岳《大宝论》曰:“为人不可不知医,以命为重也,而命之所系,惟阴与阳,不识阴阳,焉知医理?此阴阳之论也。夫阴阳之体,曰乾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以生杀言,则阳主生,阴主杀;以寒热言,则热为阳,寒为阴。若其生化之机,则阳先阴后,阴施阳受。先天因气以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形即精也,精即水也;神即气也,气即火也。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养生长寿明阴阳,目的是让人体不见阴阳。人体见阴阳,肯定不健康。阴阳若失衡,疾病即孳生。人是自然(阴阳)运动的结果,同时自然界又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根本,“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正确认识掌握和顺应自然规律,随季节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阴阳,才能不失于道既养生之道。主动调养五脏神气使精神意志及所主宰的内在五脏六腑神气的功能活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从而达到防病强身、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目的。四时气候阴阳的变化是自然万物生长化收藏变化规律的根本,人类根据自然变化规律调养脏腑神气,以调动和保养机体的正气既阴阳平衡之正气,使之保持“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反映了《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健康医学思想,更充分反映了中医主体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顺四时阴阳变化以养生的深刻理解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进行健康目标管理的哲学智慧,我们在养生理论研究中则用“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进行表述。

4、中华养生之道的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大家知道,健康长寿的目标通过健康管理确实是可以实现的,这是中医药学的最高智慧并有理论和方法学支持。按照中医人体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理论解释,既然疾病可以发生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让他不发生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医将其概括为“治未病”,并对没有治未病意识的人则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来进行启导,以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现代医学也在从治疗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突出表现了现代医学也在发生着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根本性变革。《内经》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曰:“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东周列国》载:“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未病先防顺天养生。元•朱震亨《不治已病治未病论》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饮食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履霜坚冰至,一叶而知秋,见微知著,寓防于治、未病先防,上工治未病。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维到中医理论不仅阐明了治未病的必要性,更为如何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方法与技术。中医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天地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并且这种联系是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存在着,自然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并揭示规律,借助外力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深刻把握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阴阳证治学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从天人合一的养生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和身心统一的整体观出发寓防于治,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融入疾病治疗之中,提出了“系统效应—识体阴阳--阴阳证治--属性方药—治调防养----见微知著—未病先防—平调阴阳—长寿健康”的中医药防治新策略,有病调治,无病防养,保健强身,养生长寿治未病。并可根据您提供的健康资料为您进行健康测评与策划,个性化整体维护您的生命健康与长寿。

5、寓防于治融治调防养于一体     其实现代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探索揭示和掌握物质世界的质量、结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总特征及其唯物论哲学关于联系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和五大环节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为人类服务。人类知识的增长,就是不断认识事物之间质量、结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并不断产生新认识、引发新思考、掌握新规律、产生新理论、制造新工具、解决新问题进而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新能力的过程。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阴阳是生命、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内在变化根据,是健康与疾病外在观察的象思维科学方法,阴阳失衡---自身损伤是内伤病及其一体多病的本质病机。阴阳证治是对体质状态功能运动变化改变及其改变方式的规律性总结,是对生命体物质能量信息相互转化及其紊乱与否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健康维护养生长寿治未病规律的系统归纳,而调平阴阳就自然成为了防治疾病趋向健康长寿的根本法则。正如《内经》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景岳全书·传忠录(上)·阴阳篇》曰:“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所物化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内经》)。故阴阳调节剂不仅产生内服外贴相关属性方药,还需要进行“全息实象诊疗诊断仪器”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从而达到引导内伤类疑难病医药保健市场有病或养生长寿用“全息实象诊断仪”进行阴阳理论症候辨识,需要治疗或调护阴阳就辩证选用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的科学认识与选择,以此达到借物彰道,成就事业,发展真理,汇集智慧,解决问题,推动文明与进步的目的。中国的古文化认为,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是“阴”和“阳”,构成世界的过程大致是“气化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继而用阴阳的相互吸引与排斥来解释万事万物。伴随着时代发展与人类科技进步,西方人按照自己的文化思维与哲学特点总结出新的三要素说,即“物质,能量,信息”。在唯物论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不仅有效解释宇宙自然运动变化的联系与发展,更是对人体复杂巨系统生理病理运动变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人体物质能量信息的阴阳转化运动,必然引起形态结构与功能变化和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及其它生命网络的生理与病理变化,用阴阳证治学理论、阴阳证治思维、平衡阴阳方法和阴阳调节剂防治手段用于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诊疗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调护,其象思维科学方法可谓大道至简。

6、中医理论的低成本养生智慧    文化是哲学成长的沃土,哲学是思维的摇篮,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中医学是用象思维构建的,属象思维科学体系。象思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对东方思维方式的概括,中医药学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生产力极其落后的远古农耕时代,突出特点是成本低廉、大道至简。中国古人在尊重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当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集中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智慧、思辨能力和其它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象思维科学为研究路径,以思维模型为研究方法,以人—七情—社会---自然—环境为医学模式,道器合一且精于气化而略于形质,通过观察演绎推理与综合而创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以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司外踹内(思维模型)的方法论、四诊合参的诊疗技术、就地取材的防治手段、药食同源的防治工具、简便廉验的价值观、见微知著的治未病策略、平调阴阳的养生智慧和低成本健康维护理念,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在人类医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渗透力、象思维科学影响力、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感召力、中医药学自身特色与魅力和解决复杂性医学难题的超凡能力,借鉴和利用天人合一、道器合一、主客合一、体用合一、形神合一、医药合一、以人为本、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药食同源、节能环保、绿色天然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和其它自然科学发展成果,为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降低人类健康维护成本,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用中医药学的象思维科学优势、整体系统辩证的哲学思维优势、司外踹内的低成本方法学优势、药食同源的绿色医疗优势、见微知著的治未病优势和调平阴阳长寿健康的养生学优势必将引领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第三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  

我们在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中系统提出了“阴阳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疾病丛生;阴阳可调,疾病可治;调平阴阳,长寿健康”科学假说、“一元两极三维全息实象中医理论思维模型”理论框架、“一元两极三维四时五脏生命功能律动体”生命规律概括、阴阳证治学理论体系、阴阳证治学概念体系、阴阳失衡---自身损伤性疾病辨证体系、阴阳调节剂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防治体系和“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 、“见微知著----未病先防” 、“平衡阴阳----长寿健康”等养生长寿治未病学术体系。运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不仅有效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在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亦表现出重要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虽然养生、长寿与治未病是三个内涵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就其理论形态及其内涵来讲三者即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经多年养生长寿治未病规律探索,有了惊天发现,那就是贯穿养生长寿治未病之间的本质规律----阴阳平衡运动。无论养生长寿或者治未病都不能否定平衡阴阳---长寿健康这一客观事实,平衡阴阳---长寿健康是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根本法则,而调平阴阳---赢得健康自然就成为了养生长寿治未病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生长壮老已生命周期过程中始终不忘调整好、维护好阴阳平衡并使之永保阴平阳秘是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根本目的。这就说明,只要我们有办法正确认识我们自身的阴阳理论症候及其阴阳平衡与失衡的相对状态,根据我们自身阴阳证治学理论证候辨识结果,在养生长寿治未病临床辨证论治中或补阴、或补阳、或补虚泻实、或阴阳双补随辩证而定,根本目的是调平阴阳---维护健康。正如《内经》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养生及其治未病作为实现健康长寿美好愿望的必然途径,自古以来人类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探索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养生文化、以气化阴阳为基础的养生哲学和以《内经》为圭皋的养生医学,其理论著述可谓浩如烟海,从不同侧面各陈其说,方法与手段更是应有尽有。如文化养生、生活养生、四时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等可谓面面俱到。尽管养生方法从理论上可概括为精神养生和物质养生两大类,物质层面的有序运动又可用精神去引领。但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具体的,动养还是静养?养神还是养形?养阴还是养阳?养体还是养用?普通百姓不可能各个都是养生理论家而全都能根据自身阴阳体质偏颇和阴阳状态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众多养生理论和方法,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很多时候确实让我们无所适从盲点重重。因此,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经十余年的养生文化、养生哲学和中医养生的规律性探索,在《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养生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出了 “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的学术概念用于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理论研究。如前所述,中医认为宇宙自然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更是气化阴阳运动的结果。由于遗传、地域、饮食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缘故,无论男女均会出现偏颇体质,王琦教授在其《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将体质划分为九种,笔者在阴阳证治学研究中又进一步将九种体质用阴阳进行分类概括,根据阴虚、阳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阳虚阴盛等阴阳理论证候辨识方法,阴虚养阴,阳虚养阳,阴阳两虚阴阳共养。阴阳证治理论是阴阳证治学的核心理论,用阴阳证治学核心理论为指导,系统探讨和科学揭示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概念内涵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个人简介
左占国教授从医30多年来,始终从事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临床实践研究,自2005年以来防治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中医理论研究性论文陆续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撰写了防治复杂性内伤病的《阴阳证治学》…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