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赢5G战争,中国企业都干了什么?

王鲲 原创 | 2018-12-28 21:56 | 收藏 | 投票

     在通信行业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而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中国在2G/3G/4G时代都落后于人,根本找不到一流企业来卖标准。在2G时代建设无线通信网络的时候,我们尚没有能力提供相应的设备;3G牌照又成为三大运营商拉平实力的工具,国家把最好用的 WCDMA给了联通,CDMA2000次之给到电信,而“自主知识产权”TD-SCDMA则交给如日中天的移动来搞,谁都知道这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有说法:TD- SCDMA只不过是欧洲已经淘汰的东西,结果自然落得一地鸡毛,三大运营商却因3G战争,重新洗牌;到了4G时代,中国算是参与到标准制定当中,勉强跟上国际的脚步。

    大概是因为落后的滋味,受制于人的滋味太过于猛烈和难捱,中国决心在5G时代领跑全球,不仅把“5G建设”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而且在一些技术领域大面积投资,且取得相当亮眼的成绩,难怪有西方媒体报道:从各项数据来看,中国在5G领域已经取得领先,他们有望更深度地掌控自己的电信命运,并会好好享受一下自己的抢跑优势。

5G恶战,中国企业都做了哪些事情?

    自2013年,由大唐电信发布《5G白皮书》开始,中国就吹响了5G战争的号角,包括中国移动、华为、中兴等通信领域的大咖纷纷加入战局,投入巨资来抢跑5G部署,其中,成绩最亮眼的非华为莫属,他们展示了全球首款6Hz以下的5G测试样机,由其主导的 Polar  code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方案,在一些全球性质的互联网大会上,华为屡屡推出“获奖作品”,性能和颜值兼备,以至于,连同美国在内的电信列强,只能以“国家信息安全”为由抵制华为进入欧美市场。面对如此窘境,任正非并没有气馁,他在内部讲话中强调:在通信领域做事儿,没有五十年以上的积累是不可能取得成绩的,现在美国、欧洲不用我们的产品,只能说明,我们的产品还不够好,只要华为人孜孜不倦地努力,在技术、标准、产品领域做到最好,依托于权力、制度上的阻挠自然会消失。正是如此霸气和兢兢业业的态度才使得华为能不断地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华为智能手机终端上个季度的销量正式超越苹果iPhone,虽然两家手机厂商在利润上仍然不可同日而语,但5G终端却是其布局未来网络,搭建生态圈,试验调整的重要一环,简单地说,任正非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于当今时代,恶战频发,夹杂着制度挑衅、技术封锁和人性劣根,唯有看得长远,把棋盘摆得够大,才能常年取得胜利。

    在国家战略层面,管理者也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特别是在中国,有“举国体制”这样好用的制度,况且,我们向来有“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良好习惯。

    琳琅满目的《白皮书》、《通知》相继生效,在直辖市、省会城市的网络规划中,均把5G规模组网建设作为重点项目之一。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中国已经建立35万个蜂窝基站,相比之下,美国建设的基站数量尚不足3万个。基于这样的网络建设,中国肯定会是首批迎来“5G商用”的国家之一,此外,中国5G在管理者的规划下,思路清晰,正在蓬勃发展,最起码不会落后太远,而因社会制度差异,美国5G建设只是交给了一些民营资本,电话电报公司(AT&T)和威瑞森( Verizon)虽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尽快推出商用5G,但受限于网络基础建设缓慢以及“可用终端”的匮乏,美国5G商用计划不得不一再地向后调整,加之,特朗普一门心思地贸易战,更让5G难以获得管理者支持。

权衡利弊,切勿成为5G免费试验场

    中国抢跑5G时代而且为之做出很大的努力,相信我们势必会成为第一批商用5G的消费者。于5G时代,消费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幻想,最基本的幻想大概是:智能手机上网再也不卡不顿,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让人彻底免去“追问WIFI密码”的尴尬,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仅仅在眨眼之间,但这些幻想都是基于现实逻辑上的预测,如果5G网络速度足够快,覆盖面积足够大,则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通信世界。

    从其他战略层面看,5G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一部分,其实,未来的制造业势必要同大数据、人工智能捆绑在一起,而制造业本身也会产生大量的“有价值”数据,过去几十年,因缺少算法、数据收集技术以及传输通道,这些数据都被浪费掉了,而在5G时代,一切都有希望改变。如果说数据是未来的石油,那么,5G网络就是运输石油的管道,当管道铺设得无处不在时,一切皆有可能,彼时制造业内全部的生产数据都会被收集起来,依托于5G网络快速计算,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同时,5G网络也可以搭建在机器和机器之间,促使不同设备间形成社交网络,举个例子,当一台设备运行时间太长,发热量增加,需要快速降温的时候,在4G时代,只能由设备发出信号给到维护人员,然后,维护人员再跑去空调房,调整温度,低时效性和无价值工作,让整个制造业效率低下;而在5G时代,设备可以直接“告诉”空调:请帮忙降温...总之,当数据成为重要资源,并列于阳光、空气、淡水、电能之时,5G网络建设就会如同公路、高铁成为一个基础设施。

    显然,中国5G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国内消费者也大可以开始勾勒5G时代的美好画面,但值得警惕的是,5G网络商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反复地试错和持续的调整,如果5G网络变成一个影响国计民生的基础项目,那么,欧洲、美国迟早也会建设起完善而稳固的5G网络。现在,美国仅仅建设不到三万的基站,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5G商用,最起码,iPhone终端尚不支持5G,超越现实的应用场景又非常有限,那些采用AR技术看世界杯的美好愿望,可以说是5G网络最完美的应用场景,但显然,这还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而已,加之,5G商用标准技术尚不成熟,中国前期的大量投资有可能变成国际电信联盟的“小白鼠”:中国消费者忍受着“青涩”的5G,却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大量的运营经验。从这个角度讲,抢跑5G未必是绝对好事儿。(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个人简介
知名IT评论人,科幻星系创建人,多家知名媒体及企业特邀顾问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王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