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产品经理有颗撩骚的心

何玺 原创 | 2018-05-15 07:14 | 收藏 | 投票

这一段滴滴话题很多,坏消息不断!关于祥鹏航空空姐李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一事,大家讨论了很多,玺哥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鹏航空空姐李某搭乘滴滴顺风车事件最新进展

1、滴滴顺风车全国停业整改一周,承认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

5月11日,滴滴发布公告,顺风车全国停业整改一周,对司机全面审查。

滴滴在公告中承认:在针对郑州顺风车案件的自查中发现,该接单账号归属于嫌疑人父亲,且正常通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犯罪背景筛查和接首单前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嫌疑人系违规借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同时,我们原有的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此外,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五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后续未对投诉做妥善处理。

2、疑似杀空姐嫌犯尸体被找到,已初步确认其身份

5月12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有最新进展,11日晚,在河南郑州警方通报的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落水地点,警方组织的打捞人员已经发现

一具尸体。经查验,其体表特征与嫌疑人基本一致,可初步确认该尸体系杀害滴滴顺风车乘客李某珠的嫌疑人刘某华。目前,警方已迅速展开对尸体的DNA检测等后续工作。

愿逝者安息!天堂不再有恩怨。

二、滴滴平台只是规则不合理吗?

上面滴滴的公告中,滴滴承认了自己在账号审核方面存在管控不严的事实,以及夜间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合理。关于滴滴司机账号审核的讨论,不管是专车、快车、顺风车司机审核,网上讨论的已经很多,也都很深入。但玺哥想说的是,滴滴的根本问题不只是平台司机审核规则,乘客安全保障机制的问题,而是企业价值观和产品价值观的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这次的滴滴顺风车事件。出事后,滴滴发了一个《对郑州顺风车乘客遇害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的声明。这个声明,除了说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道歉”、“自责”之类的客套话外,对遇害者家属,对公众,对逝者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然后,滴滴又对外发出了一个《滴滴公司100万元寻找顺风车司机刘XX》的公告,这个公告看似滴滴在行动,实际是想将公众视线转移到犯罪分子的抓捕上。再就是发出的顺风车停业整改公告,在这个公告中,终于有了一些实际的动作,但停业整改也仅限于顺风车。难道专车、快车司机群体就不存在类似的隐患吗?

从滴滴当前的动作来看,还只是把自己当做平台方,认为自己已经做了许多的工作。

而且,滴滴到现在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不只是平台规则的问题,而是滴滴企业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的偏离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三、滴滴的价值观有问题

玺哥认为,滴滴的价值观起码存在以下2点问题。

1、赚钱大过用户安全

2、用“约”的思路去设计网约车功能

关于赚钱大过用户安全的说法,想来滴滴是不会承认的。但事实上,自从滴滴成为国内网约车垄断者之后,赚钱就成了滴滴备受用户诟病的地方。

不是说企业赚钱不对,企业赚钱才能生存,也是合理的诉求,但是,企业赚钱不能置用户安全不顾,不能损害用户的利益。还记得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滴滴大数据杀熟”吗?一个曾经的平价网约车平台,对老用户不但不进行优惠,反而采用“动态价格”的方式提高价格。无数人反应滴滴打车价格比出租车价格还贵,比其他约车平台贵。

虽然滴滴对外说自己没有“杀熟”,但有没有杀熟,消费者心理是清楚的。这一点上,玺哥也深有体会。现在大部分的时候,打网约车我都对比着用,不只是用滴滴!

 

 

再说滴滴用“约”的思路去做网约车的问题。滴滴的作为一个打车软件,安全便民才是重点,但是滴滴为了吸引更多“顺风车”实际的加入(本质还是为了赚钱),人为的为滴滴贴上了“约”的标签,并将约作为了平台吸引网约车司机加入的传播口号。所以有人说很多滴滴顺风车司机就是为了“约”才加入顺风车的。由“约”这个方向引申出来的,是网约车司机对乘客的评价,“美女”、“丝袜”、“很漂亮”、“肤白貌美”一类标签......由此,滴滴顺风车司机实际成了爱“约”党聚集地。在这背后,是滴滴的产品设计思想,将滴滴平台变成了成了爱“约”党的聚集地。

本来是一个功能性的普惠软件,由于滴滴产品设计上的偏差,成了“有心”之人的爱“约”平台。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个人简介
艾瑞专栏专家,Techweb专栏作者,易观国际观察家,万瑞数据特邀专家,移动研究院特邀外部专家,拥有超过6年的网络公关实战经验。
每日关注 更多
何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