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纵横谈

蔡律 原创 | 2018-06-22 12:18 | 收藏 | 投票

  数字经济纵横谈

  综合媒体报道,“到2021年,至少50%的全球GDP将会是数字化的,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5%。”在6月6日举行的“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上,IDC做出的预计备受瞩目。在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全球经济进入数字时代的当下,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态将推动各行业持续创新转型,实现稳步增长。与会专家也指出,无论是第三方平台还是企业,为了实现创新转型,都需要更好的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体现在人工智能服务。IDC预计,到2019年,40%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将使用人工智能服务。到2021年,75%的商业企业应用将使用人工智能,超过50%的消费者将与客户服务机器人互动,超过90%的新工业机器人将借助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趋势下,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等第三平台技术与创新加速器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个人、企业与物品之间的商业运作方式,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基于产出结果来交付产品或服务将成为未来行业的核心。IDC预计,到 2019 年,所有数字化转型的行业企业中至少有 45% 的收益将来自于“未来商务”的业务模式。

  又据报道,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的腾讯重庆云计算数据中心一期已开始试运营,可容纳10万台服务器。记者21日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当地一园区1.25平方千米的数据中心区域内聚集包括腾讯在内的8个数据中心,已签约80余万台服务器装机量。

  腾讯将依托该中心在重庆发展“互联网+”项目,在两江新区搭建腾讯“互联网+”云平台、设立区域服务营销中心,建设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开展重庆“互联网+工业”、重庆“互联网+农村”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重庆本地10000家传统企业依托“互联网+”转型升级。

  2018年新年伊始,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总规划面积40.8平方公里,涵盖两江新区照母山、水土以及龙兴等三个片区,将分为两期建设。建成后,该产业园将成为重庆最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并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今年6月“西洽会”召开期间,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成为两江新区“西洽会”上签约的重点。百思勤裸眼3D、运点点综合智慧物流平台、立普威陆等多个在行业内有着重要影响力的项目签约。

  两江新区有望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0年,数字经济类入驻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30家以上。预计到2020年,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同时数字经济直接产业增加值实现1.5倍增长,达到340亿元。到2025年,两江新区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区。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引擎。尽管难以毫无误差地统计,但从多个权威渠道的计算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20%-30%之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是中国创新的重要部分。如何促进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但这些不完全统一的理论、分散的实践的共同的部分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助于从更基础的层面思考中国创新的未来之路。可以说最大的公约数是“人”。人的发展是创新的根本基础。无论是解决数字经济基础创新的“卡脖子”问题、传统公司的数字转型问题还是新经济新业态的治理问题,最终都是要归结到人。

  在个体层面,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利于创新的促进?在工业经济时代,作为个体的人的培养模式是做一颗“螺丝钉”,技能要尽可能地专业化,知识却是碎片化的。这样的模式可能不适合普遍互联的数字经济下的创新。数字经济的创新更加需要的是有“知识冗余度”的人,是知识和价值更加平衡的人。理想的情况是培养出像儒家“君子”式的人,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庸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平衡的人格。这种人格有耐心、目标坚定、知识丰富、技能先进、价值导向强。这样的人格可能做出更具创新性的创新,耐心比冒险精神更重要。

  早期的均衡的人的培养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语言能力和梦想能力。语言是人类完成不可能任务的终极工具。没有哪个物种能够在语言能力上与人类媲美。梦想是另一种挣脱束缚的生活方式。梦想是最接近创新的心理过程。夯实、提高、强化语言能力,营造鼓励梦想的生活、学习环境和氛围,看似离经叛道,实则功莫大焉。

  在企业层面,一方面是传统企业首脑的“人脑上云”,才能真正实现传统企业的云端迁徙,才能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另一方面,一线的员工是“真正听得见炮声”的人,要让他们成为神经中枢的节点,形成附着在企业大平台上的前线小平台,拥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无论是传统企业、新兴企业、介于两者之间者,终将以平台的形式生存或重生。平台的优势在于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东方不亮西边亮的莫测的惊喜,在于出乎意料的成功。这些优势的根本来源在于多样性。维持人的多样性、不相关者之间的碰撞,是数字经济下创新的重要源泉。

  在公司层面,还有重新看待人和资本的关系。数字经济下特殊的人力资本引领、驾驭资本,似乎变成常见。但是,常见并不表示正常。人引领资本不是无条件的善政。在外部相关制度比较完善规范的情况下,同股不同权的特殊控制权安排确实能促进创新;但是,如果外部制度不完善、处于浓郁的人治文化中,这种特殊的安排只会又一次膨胀部分人的控制权,而且会形成固化。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制度的移植未必带来预期的结果,有时反而会带来未预期到的后果。

  在宏观层面,数字化资产与数字人才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构和增量是决定中国未来实体经济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后者。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廉价的工业化和昂贵的城镇化,现在迎来了普遍的服务化。服务化的一方面是金融化,另一方面是数字化。金融资产和数字资产基本上构成我们的家底,金融人才和数字人才基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过去的十年,金融资产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增长,数字化资产也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在追赶。未来,要让这两类资产以更均衡的速度成长,也就实现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未来,要让两类人力资本的增长更加趋于均衡,那么,在百年长周期的赛跑中,中国最终将胜出。

  数字经济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迅速增长。数字经济主要研究生产、分销和销售都依赖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本身运转良好,因为它创建了一个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环境。

  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的发展给包括竞争战略、组织结构和文化在内的管理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先进的网络技术被应用于实践,我们原来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受到了真正的挑战。企业组织正在努力想办法整合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在数据、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和工作实务等方面的业务,而他们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协议、传统、需要、激励和工作流程。

  数字经济的本质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具体说来,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即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是其中的关键。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信息化,把加快推进信息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数字革命创造的信息产业是一种战略性产业。

  它既可进行制造业活动,又可提供服务性业务,或者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成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混合物而被称为“液态混合体”。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3%左右,而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在许多发达国家中,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有研究成果表明:1998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考虑到产品和服务价值下降因素,实际贡献率超过25%;1999年全球信息产业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了1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00%。这也表明,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投入,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动力。

  数字经济的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抓住了数字革命的机遇,创造了10多年的经济繁荣。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也紧紧追随着美国,积极推进数字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成效。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数字革命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数字时代中,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中的后发性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印度就是利用数字经济的后发性优势,使其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竞争力,从而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

  边际报酬递增的后发性优势

  数字经济的特征表明,在知识的创新阶段,知识应用的范围越广泛,涉及到的客户越多,就能创造越多的价值。在知识的普及阶段和模仿阶段,由于时效性问题,知识在发达国家的边际报酬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能维持很高的边际报酬。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些知识仍然是最新的、最具时间价值的。信息技术目前正处于普及和模仿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符合发达国家的最高利益,这可以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速度。

  工业化方面的后发性优势

  西方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工业化过程之后,才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目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业生产,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提升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主导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会带来三重利益:一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成就。包括技术上的成就和制度上的成就,大大缩短工业化进程,加速本国的经济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和高科技促进工业化发展,彻底改造传统产业,重塑自己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三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大规模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社会范围内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加速培育市场关系,逐步形成强大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市场经济走向繁荣。

  客户资源方面的后发性优势

  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其市场潜力远非发达国家所能比拟,这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第一层次的网络比较优势。如果考虑到发展趋势,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发达国家丰富的知识、网络资源相结合,将会大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的强大吸引力,会促使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促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都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而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知识能力方面的后发性优势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和科学技术,使得知识要素的禀赋在增加,尤其是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得格外迅速,这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第二层次的网络比较优势,使之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带动本国的数字经济出现跨跃式的发展。例如,印度软件业的“离岸开发”,已经成为带动全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方面的后发性优势

  一是信息化的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信息化比工业化更容易追赶,这是由于信息化有一些非常显著的特点:与制造业相比较,设备投资成本较小;技术已经标准化,学习成本很低;知识的共享性和外溢性等等。

  二是信息技术的潜力:信息技术本身的巨大潜力和无穷无尽的机会,也为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较落后,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转换成本较小,就有可能瞄准技术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有大量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发展中国家可以把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转向有原创性、突破性的技术上,如塑料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

  一旦出现突破,技术、经济和产业格局就有可能出现重大改观,就有可能带动一国经济走向兴旺发达,甚至萌生出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是能够提高一切领域工作效率的强有力的工具。只要发展中国家善于学习、善于利用这个工具,就能使之成为缩短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强有力手段。

  蔡律综合  2018年6月22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