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力把中医国药打造成守护人民健康的主卫士

欧廷君 转载自 人民网 | 2018-08-01 15:47 | 收藏 | 投票

  作者:欧廷君

    

  中医国药为上下数千年华夏民族繁衍昌盛注下浓墨重彩,在人类健康事业的里程碑上深深镌刻着炎黄祖先独特的创新印记。中医典籍的《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国药宝典,为人类药物学的发展事业作出伟大贡献。曾被世界誉为“东方达尔文”,不愧为当代人类健康事业极为珍贵的中华国宝。

  业内人士深深知道,中医国药对守护人体健康具有独特的科学体系,给化学药品有本质的区别,它克服了化学药品“治标不治本”等严重缺失。注重是人体的“平”与“和”,使人体各脏腑功能和谐协调,实现人体阴阳动态平衡,重点解决人体致病因子引发整体功能失调状态的治病养生之道。以感冒为例,中医国药不仅能细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而且还考虑到人的体质差异,各不相同的“治未病”与疾病康复的“辨证施治”方法。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核心体现于“预防为主”,劳逸适度、膳食合理等。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达到人体强身、抗病等多种优势。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均能转危为安,充分彰显中医国药的洪荒伟力。中医国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杂症上的防治与化学药品均具有明显优势外,而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均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然而,随着晚清国运的衰落,南京政府腐败无能,中华民族饱受列强蹂躏,无情地摧残了数千年中医国药的文明,极大地影响着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1927年,西方某国财团为实现垄断中国医药行业,打着“科学”旗号,“灭中医国药”之实。诱导南京政府于1929年以“愚昧落后”、“阻碍科学”、“医事卫生障碍”等理由“废止中医案” (1)。使数千年守护中国人民健康事业的中医国药被边缘化,导致西医及化学药品顺行中国,不少患者被化学药品(西药)的毒副作用害得苦不堪言,令人痛心疾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党和政府一直把中医国药作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先后相继出台一系列中医药发展方略,组织大批中医药工作者对古典医籍进行整理、总结与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大量的秘方、验方、单方,大力发展国药产业,实现工业化生产而取得可喜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让这一具有世界鲜明特色的中医国药更好地造福人民健康。从顶层设计上岀台《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7月1日首部《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为扶持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确立法律保障。在此同时,十九大报告又着重强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标定科学的方向,让13亿中国人民欢欣鼓舞,更是当今相关部门、医院、中医药科研院所及从事国药生产、销售企业努力奋进的航标。

  近几年来,我国中医国药产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权威数据显示(2):截至2017年9月,我国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为2037.7万人次,占全国医院总出院人数的15.0%。国药规模以上企业2600家,其中中成药为1600家、中药饮片1000家;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约有5000万亩,通过GAP认证的种植基地有123个,涉及65个品种,中成药的产值规模为 6700 亿元,中药饮片近2000亿元,占医药工业近30%左右,为中医国药产业的振兴打下了必备基础。

  但是,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与人类健康事业来看,目前,我国中医国药产业国际化发展与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仍有一定差距。据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2018年全球制药企业排名前50强(3),美国、日本、欧盟仍是全球制药巨头最多的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有两家公司上榜,而具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制造大国和独特优势的中医国药企业却无一上榜。而今天的日本在中医药上虽从中国舶去的,但却做到世界第一,远远把“国药祖师”甩在其后,让人惋惜,值得深思!

  大家知道,在国际化产业变革竞争新时代,国药在国内外市场容量约占30%以上,未来将会更大。欠发达的印度在生物医药领域上也在奋勇直追,而我们国药、仿制药研发生产至今仍落后西方发达国家。究其原因,虽有诸多历史因素,但也与我们在国药审批、监管上存在一些偏见与不足有一定关联。据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药临床验证标准仍有不少参照西药标准验证,导致许多经典名方(国药OTC)难以列入医保目录,有碍于中医国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为了弘扬国药在国际上的独特优势与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全面振兴中医国药产业,真正实现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而迈向世界,顺利实现“健康中国”。在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举全国之力,真抓实干,才是中医国药产业做优、做强,走向世界的有利途径!

  首先,我们应心怀使命,肩干责任地时刻牢记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认真落实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加速国药审批日程,着力解决国药临床不合理的顽疾。对国药临床验证可以中医国药标准验证为佳,并强调药师对药物验证、监测与患者在用药疗效、反应上做出较快、科学、客观性的综合评价。运用中药配伍理论和中药药理、药效基本原理对国药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前瞻性分析、点评,准时上报结果,使国药处方点评客观、公正,严防临床、监测、审批上的腐败。经常要求临床药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国药临床验证水平,更好地减少国药审批日程。

  以政策为杠杆,投入一定科研经费,建立与健全国家级、省级国药基础研究开发中心,让科研人员潜心对国药品种、产品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对那些经典名方、治养效果确切的国药处方,尽量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在此同时,有必要加大对医院、医生处方在用药上的监管力度,尽量减少化学药品对患者造成的毒副作用,彻底克服过去化学药品在医院用药上的泛滥,对非急救患者用药,尽量实行以国药诊治为主。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日常健康,而且能更好促进国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积极倡导国内所有医院,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体系与政策保障措施,加速推进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医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国药专业技术研修与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国内医生在中西医结合上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水平,切实让中医国药在全国所有医院的治病、防病中得以迅速普及而福祐人民健康。

  其次,在国药产业振兴与发展上,我们应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去眺望国药产业发展新征程,准确把握国药发展的时代特征。我们深深知道,国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关键在于中药材的种植、养殖质量。近些年,国内许多地区把中药材种植、养殖作为当地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重要项目,并积极谋划和推进,形成规范化、集约化。值得我们欣慰。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在中药材种植、养殖、保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缺乏统一而的有效管理,中药材市场紊乱,栽培技术落后,农药、化肥滥用现象较为突出。中药材种植、养殖缺少特色优良种苗繁育基地。技术推广与指导体系欠健全,科技带动力不强。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欠完善,中药材质量难以确切保障。对此,我们应着力加强监管、科学指导,支持企业或种养大户规范化种植、养殖。以政策为导向,强化对中药材种养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科学建立中药材示范基地与相应的中药资源自然保护。着重强化中药材种植的有效管理与科学调控,确保毎个种植养基地、每个中药材品种绿色环保、品质优良、安全可靠,为国药制造加工企业提供过硬的品质保障。

  另外,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国内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可根据当地地貌与种植、养殖特色,进一步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打造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和中药材文化品牌。以市场为导向,开创富有特色的中药养生文化产品,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及医疗养老、健康养生产业。构建和打造以中医药教育、科研、企业、文化传播等机构为依托的中医药科普、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倡导国药文化,提升中药材品位与附加值,迅速拓展国内外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再次,中华国药的全面振兴,它需要我们国药生产加工企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地在核心产品研发上下真功夫。强化国药企业内部品质管理,持之以恒地匠心锤炼国药企业自身品牌,才能真正发挥国药产业在国际上的优势而形成国际品牌。在此,笔者再次呼吁国药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我们现正处在国家有力政策保护下的过渡期,国药企业应积极主动融入国内外市场。提高国药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与国内外市场、行业、产业的有效对接,不断创新、自我提升而实现国药企业产品升级,打造国际品牌,才是当今我们国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正如有“中国稻盛和夫”之称的著名企业家宋志平(现任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就是国药业学习的典范,他在2009接任国药集团董事长后(4),以卓越的胆识与睿智,在战略上有力推动原国药集团、中生集团、上海医药[-0.32% 资金研报]工业研究院(下称“上海医工院”)和央企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下称“中出服”)四大平台联合重组,将国药控股(01099.HK)带入香港上市。在任期间,使国药集团由原来年销售不到400多亿元而实现年超过2035亿元销售业绩,成为中国医药行业中唯一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创造中国医药企业的商业神话。

  在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目前,我们国药生产加工企业有不少尚不完全具备国际医药市场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唯有从企业核心产品、技术、组织结构及经营机制上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与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顺应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产品质量与药品安全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企业内部科学高效的品牌经营管理运行规程。从根本上提高国药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这几年,广药集团、北京同仁堂、九芝堂、金鸿药业等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经营创新上值得我们借鉴。用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的话说:“满足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我们企业的市场新机遇,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我们要把广药集团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企业,为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作出不懈努力。”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新时代,急切呼唤中医国药产业创新有为,毫不懈待怠地赓续传承、抱团取暖,奋力开创中医国药产业振兴发展新局面,谱写中医国药产业发展伟大华章。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使中医国药产业真正成为当今与未来守护人民健康事业的主要卫士!(作者系国内知名专家、亚洲经营智库总经理)

  参考资料:

(1)、医学百科《南京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提案》链接:https://www.wiki8.com/History_466.html

(2)、新华网《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占比达17.5% 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日益凸显》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01/16/c_1122263545.htm

(3)、凤凰网财经《中国制药业有多落后?真相比电影还扎心》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713/16382942_0.shtml

(4)、新浪财经《宋志平功成身退国药迎来新挑战四大平台五年整合》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hkstock/ggscyd/20140422/014518871921.shtml

个人简介
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国内财经、品牌、管理实战知名专家、企业经营战略顾问、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擅长区域经济、乡村…
每日关注 更多
欧廷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