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之罪不在共享模式,暧昧的社交诱导才是悲剧源头

郝若桃 原创 | 2018-08-27 13:43 | 收藏 | 投票

 文/东方亦落

这几天,网络上又被滴滴顺风车案件刷屏了。离郑州空姐遇害仅三个月,温州乐清女孩赵某某又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三个月两条人命案,滴滴顺风车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针对此次恶性事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单位于昨日下午约谈滴滴公司,责令其进行全面整改。滴滴方面从今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免去两名高管的职务,并整改客服体系。

在两个年轻女孩接连遇害之后,滴滴顺风车车主的注册页面已改成了女车主和女乘客共乘一车。

 

这可不是滴滴顺风车一贯的风格。就在之前的七夕,海报还是“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我们约会吧,顺风车就该这么玩”的风格,号称是“零门槛、零距离、最时尚”的“史上最大规模的移动相亲盛会”。

 

 

 

可以看到,之前的广告明显带有强烈的两性社交引导倾向。已被免职的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描述滴滴的社交场景:“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性感)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其实定位于社交以增强应用的吸引力与用户粘性本无可厚非,但在许多机制不健全,安全无法确保的情况下定位于“sexy的场景”就难保不出问题了。

其实,滴滴顺风车在上线之初就是奔着社交去的。建立顺风车主和乘客之间的双向评价体系,即行程结束之后互贴“标签”,平台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让用户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然而这种本着社交化出行互贴的“印象标签”却逐渐变了味儿,甚至成为可能危及用户人身安全的因素。

根据此前郑州受害空姐的顺风车页面截图显示,其印象标签中出现了“天生丽质、颜值爆表”等字样,而评价中也有一些不恰当的言论。

 

这种标签和话语中带有的有色暗示极易引来一些不怀好意的司机接单,甚至为不法之徒提供了“精准目标”,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在声明中,滴滴还表示在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服务了十亿多次出行,这意味着滴滴顺风车平均每天有90万单的巨大体量。但是在C2C模式中始终无法面面俱到,而那些把控不了的细节就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虽然滴滴顺风车问题频发,但顺风车这类共享模式本身并非原罪。对顺风车的需求是合理的,只是平台和相关部门在各个环节上的管控应当加强,国外就有不少顺风车模式的平台做得相当完善。

例如美国共享出行平台Waze明确表示顺风车服务非营利,乘客每英里支付价格低于54美分,并且不从车费中抽成,盈利全靠广告。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打车机构Ride Austin也坚持“非营利”,不从车费中抽成。这种做法虽然降低了司机加入的热情,但也对居心不良之人设立了门槛,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审核方面需要更加严格。北美拼车平台Ridesharing.com会收录身份证件信息,并与车主的公司和学校取得联系,确保其“身家清白”。反观滴滴两起命案的罪犯,一个有性骚扰案底,一个身负高额现金贷,所以这一点尤其值得学习。

有效的紧急启动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Uber中有一键呼叫911的功能,可以在最短时间就近与911调度员共享所在地,Ride Austin则在隐私条款中说明会在警方有需求的情况下依法透露驾驶员信息。

滴滴顺风车虽下线,但用户需求不会消失。与其全面下线,回归需求本质,加高准入门槛与审核力度,秉持非营利属性,或许是更为有效的办法。

 
个人简介
科技、商业、互联网领域的观察者
每日关注 更多
郝若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