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火热表象下资本遇冷,AI技术竟是最大瓶颈?

郝若桃 原创 | 2018-09-25 17:17 | 收藏 | 投票

 文/东方亦落

上个月,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数据。昔日的“霸主”亚马逊以410万台的销量排名第二,被谷歌540万台的销量超越,而阿里巴巴和小米分别以300万台和200万台位列第三和第四。

 

从出货量来看,智能音箱市场依然呈现良好的势头,而来自中国厂商的智能音箱在其中贡献了50%的出货量。素有“智能家居入口”之称的智能音箱领域一直是各厂商争夺的焦点,就连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也因不想错失时机而入局。预计中国智能音箱的市场规模将在今年达到3.3亿元,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潜力巨大,甚至可能赶超美国。

然而在资本层面,智能音箱却在今年遭遇资本冷却。今年投资人的目光多转向语音、芯片、零件及技术方案供应商所在的上下游产业。例如小米AI音箱和天猫精灵背后的语音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思必驰在今年6月完成了D轮融资5亿元,领头机构为元禾控股与中民投,跟投者中则包括富士康。

在智能音箱领域,用户体验是经常被强调的点,语音交互与服务内容则是竞争核心。然而教育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智能音箱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则是AI技术的不成熟。目前AI技术虽愈加火爆,但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其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降噪等技术仅仅处于“可用”阶段,远未能满足人类的深度体验。

 

在智能音箱使用之前,需要加入局域网,而这一步需要在相应的手机app中操作才能实现。虽然这只是初始的一步,却反映出手机在智能家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小巧便携的手机相比,智能音箱显得臃肿了很多,尤其是对于许多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而言,智能音箱的使用率更是大打折扣。

在智能音箱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语音助手,语音助手的背后则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而人类是情感动物,智能音箱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是由于AI技术还停留在机械化阶段,无法消解人类的孤独感。

尽管现在的AI音箱能够完成人类的一些指令,但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完成从机械式执行到情感式对话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AI技术更加成熟,需要AI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AI技术尚不成熟,但这并不能影响AI音箱的市场潜力。即使资本冷却,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AI音箱这一领域,预计在2019年或2020年,AI音箱行业将迎来大爆发。不过在爆发之前,AI音箱需要解决远场识别差、误唤醒率高、连续对话功能不稳定、语义理解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有更强劲的后续发展的动力。

 
个人简介
科技、商业、互联网领域的观察者
每日关注 更多
郝若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