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吴图南

 

 
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
吴图南
 
        今天谈一谈有关太极拳理论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这个问题。抗战时期,我曾在西北联大讲过。当时我是理论教授,讲太极拳的理论,分两门课教,一是“国术概论”,一是“太极拳之研究”。“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是“太极拳之研究”中的一章。在那个时候,学术问题可以随便谈,所以其中有很多东西不合于现势,可是从资料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它一定的参考价值。大家知道,太极拳渊流很久,可是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究竟到什么程度,还从来没有论述过。
 太极拳本来是一种广泛的科学。历代名家先后迭出,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地丰富、发展,乃形成今日之一大学派,对以往名家造诣之深浅,进行科学的探讨,详细地分析,解剖其内容,明白其进退兴废之道,对于太极拳理论之研究,窥其奥秘,明其哲理,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简略地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为学者他山之助。
 据我们中国文献可据参考的,断自六朝的程灵洗先生。先生所传的太极拳名叫“小九天法”。小九天里面讲道:“太极拳非纯功于易经之理不能得也。”就是说一定要本着周易这部书的道理做研究,否则就做不到。又说:“以易经一书,必须朝夕悟在心内,必须朝夕会在身中,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妙。”又说:“多学多思,明其真伪,定其取舍,法天行健,生生不已,自能知己知人,知己性,知人性,知物性,知天地之性。”唯独他过于理论,而于实际练习入门之法,竟告阙如,只有理论没有练法,故其不失为形而上之学。理论是他的高处,忽略了入门之法,又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按史料所载,太极拳最早为南北朝,当时有程茂者,南齐休宁人,永元中为郢州长史,会梁武帝起兵襄阳,分兵围郢城,茂协力拒守,移书责武帝,使反正,诏以茂都督郢司二州军事,郢州刺史,援绝城降,义不受梁官,其子灵洗,体力颇强,乃延韩拱月先生授以太极拳,亦即击刺之术也。因其变化多端,一称园拳。程灵洗者,陈茂子也。字元涤,少以勇力闻,侯景之乱,灵洗聚徒拒景,梁武帝授灵洗谯州刺史,后归陈武帝,授为兰陵太守,平徐嗣徽,破王琳,击周迪,累官都督郢州刺史,封重安县公,灵洗性藏急,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以此德之,卒谥忠壮。
 灵洗之后,有程富者,唐休宁人,以勇力闻,隋末起乡兵据古城岩,推郡人汪华为帅,据有歙、宣、杭、睦、饶、婺六州,称英王,富力居多,高祖既立,华奉六州归唐,乡人免于兵革,唐封华为越国公,以富为司马,休宁县侯,乡人追感华德,立庙祀之,富配食焉。
 程澐,唐休宁人,灵洗十四世孙,黄巢之乱,众推为将,击贼有功,杨行密遣田郡略地,令人谕之,澐 曰,所以自保者,不欲三百年太平民为贼虏耳,他亦何求,郡乃单骑诣澐,因献谋行密,遂以为歙州同知兵马使,兵声大振,弟湘、淘,皆预有功,历显仕。
 程珌,宋休宁人,字怀古,以先世居洺水,因自号洺水遗民,绍熙进士,历值学士院,累官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进封新安郡侯,致仕,方值学士院时,宁宗崩,丞相史弥远夜诏珌   同入禁中草矫诏,一夕为制诰二十五,初许珌政府,杨皇后缄金一囊赐珌,珌受之,归视所值不赀,弥远街之,卒不与共政,有《洺水集》。
 程珌曰:“过之则为荒,不及则为陋,非中也。……至若阴阳之本,动静之萌,一动一静,互为其本,曷不于日用之间而观之,人必定也,然后能应,非动生于静乎?至于过者日化,神者固存,非静出于动乎?夫如是,则动与静一,物与我一,而又乌用乎胜之邪?故曰:听于眇,故能闻未极,视于新,故能见未形,思于睿,故能知未始……”
 明一统志传:
 程端明珌,休宁人,绍熙四年中进士,授昌化主簿,累官栓吏部尚书,拜翰林学士,立朝刚正,风裁凛然,进封新安郡侯,以光明殿学士致仕,卒。珌居家常平粜以济人,凡有利于众者,必尽心焉。著有《洺水集》。
 程珌曾写过这么一段:“道始于太极,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洙泗 (洙泗,孔子设教于洙泗之上,修诗书定礼乐,弟子弥至)圣人,群三千之士,讲益明,说益备,由是而后,学者不过服而习之,安而行之而已。而近世学者乃辄不然,思入忘境,行入舛途,不流于老庄之苦空,则归于篇章之吟咏,纷纷籍籍,淆乱日甚,今珌是集,犹有不能尽去者,亦或有补于世教之万一,观者其审之。”
 许宣平,唐歙人,景云中隐莒州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时或负薪卖,担挂一瓠及曲竹杖,每醉挂之以归,曾于同华间提诗传舍(传舍即当时之招待客店),李白东游,觅之曰,此仙诗也。
 许宣平独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许宣平题传舍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间朝饮碧泉。樵人歌陇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李白题许宣平庵舍壁诗:
 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岑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这是程珌 写的程家太极拳的一段学说。这段学说载在程珌写的文集《洺水集》中。这本书有好多章,论小九天法是其中的一章。这部书是在宋朝刻印出来的,是宋刻本。宋朝以后,辽金入侵,人灾兵祸,这部书就散失了,到了元朝,已找不到了,直到明朝才找到这部书,可是,已残缺不全,明朝也有一个刻本,还叫《洺水集》,但是其中好些东西遗失了,恰巧小九天法也丢了。我有一部宋刻本的《洺水集》,十年动乱中被抄走,直到现在还没找回来。
 到唐朝,李唐那个时候,有一个人叫于欢子,名叫许宣平,于欢子是他的别号。此人是位养生研究家,步履之健,可及奔马。他所传的太极拳名叫三十七势,又名长拳。为什么叫长拳呢?因为这套拳非常之长,而且柔软得很,练起来不费力,对于养生长寿很有好处。就是说,这套拳和其他拳不一样,练起来滔滔不绝,每个架势可以放在前头,也可以放在后头,练起来愿意长就长,愿意短就短,不是现在所说的长拳许宣平这样讲:“一势练成之后,再练一势,万不可心急齐用,能使三十七个姿势,无论何势在前,何势在后,只要一一将势用势,自然三十七势皆化为相继不断也。故谓之长拳。”又说:“若能轻灵坚强,走粘连随,自然得其环中,不支不离而以腰、胸、项、背、腿、足、臂、手、掌、指, 神气诸端无不尽其能事,表里精粗无不到。”他的这些论述别有见地,是理论与实际并重的。
 唐朝还有一人,叫李道子。他宏言多论,其道独高。先生所传太极拳叫先天拳,也叫长拳,意思与前面讲的一样。李道子常说:“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这三句话,表面上看很好懂,实际上无论在锻炼过程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确实不大容易理解。就是说,我们在练的时候和应用的时候,没有形象,对方打我们一锤,他觉得打着了,其实没有,全身透空,意思是全身象空的一样。第三句不好懂,也不好讲。所谓应物自然,这个物就是天下一切之物,适应物的自然,物怎么来,我们就怎么办,既不勉强,也不故意跟它别扭。接着他又说:“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这讲的是内功。关于这个问题在我著的太极拳内功(即太极气功)中有所论述,以后有机会再谈。他立论之高,见解之宏,为历来研究太极拳者所未言,但非精于此道者,不足以言此。就是说,给人讲解,对象必须是精于此道之人,况且性命之学,非一般浅识寡见者所能了解得了的。
 张三丰,元明懿州人,名全,一名君实,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行游四方,不常厥处,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通微显化真人。
 三丰先生访名师于华山时,巧遇火龙真人,初不谈其姓氏,自吟一诀云:“道号隅同郑火龙,姓名隐在太虚中。自从度得三丰后,归到蓬莱弱水中。”久而久之,姓讲其姓郑,名东阳,字晓辉,因避乱山东崂山,访求仙道,日食草根树皮,八十余年,得遇吾师,赐吾大丹一服,通体皆赤,须眉改易,又授吾丹经一卷,道书三十篇,吾朝夕捧读,极力研求,二年后,始领其妙旨,于是杖离地之精,吸太阳之火,复借本身三昧,修炼成道,人称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先生。
三丰先生也是一位博雅之士。先生所传太极拳叫十三势,也叫长拳。取其如同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之意。张三丰常说,一举一动周身都要轻灵,尤其必须节节贯串,气应当鼓荡,神应当内敛,就是神不要放在身体外头,必须要敛到里头来;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要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如果身体散乱无章,便是不得机不得势。那么,怎么矫正呢?他说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一般练太极拳的人说,没有好腰腿也可以练好太极拳。其实不然,必须有好腰好腿,才能练好太极拳,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所以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意思要向上,你就必须有向下的意思,如同将物掀起。比如撬一块大石头,把石头搁在那儿,头里再垫一块小石头,然后顺小石头撬大石头,这边一按,大石头就起来了。就是说,意思要向上,就得有向下的意思,然后把东西撬起来,这时再用锹一铲,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关于虚实问题,三丰先生说,虚实应当分清楚,一个地方自有一个虚实,处处总此一个虚实,所以说,周身节节贯串,勿令系毫间断。就是说,人整个由腰到腿到手指都是贯串的,丝毫无间的。这一段文章,我看不象是一篇全论,很象是文章中的一段,一定还有前头后头,可是参阅了很多张三丰先生的著作,也没有把遗失的地方补过来,所以有待于后世。三丰先生所持之论,至中至正,词简意赅,不尚辞藻,不尚修饰,对学者提出实际用功之方针,要紧的是轻灵、鼓荡、贯串、活泼,自首至足完整一气,进退顾盼得机得势,内以尚意,外以导形,意上寓下,意左寓右,意前寓后,所以深得呼应提放之理,且于虚实之解释,尤其详尽,盖能明了一处之虚实,即可了解处处之虚实矣,已给学者开一个先河,此点诚开千古不传之密。而于节节贯串,丝毫无间,为先生所特别提出的,实在是因为太极拳之妙用,在于延年益寿,身心俱妙,而贯串无间,不独得力于技击,对养生长寿也有莫大之裨益。先生之所主张,似甚平庸,面详细体察,正是其高处。所以说,先生其道独高,而名重于后代,就是这个原因。
 明朝景泰年间,有一位叫王宗,号宗岳。王宗岳,西安人,习内家拳法,在当时为最著。西安南面是南岳华山,既然他叫王宗,那么宗什么呢?就是宗这个岳,这是很有道理的。王宗岳是个经纬之才,他不但太极拳练得很好,而且文学也很好,深得张三丰先生的真传。王宗岳是直接还是间接向张三丰先生学的呢?现在没有法子证明,反正是三丰先生之后有这么一位,王宗岳著述很多,对太极拳之奥理阐发无遗。所传之太极拳名十三势,也叫长拳。他所著的《太极拳论》里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下面他给分成四个:“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对“背”字的解释跟我讲的不一样。我是根据兵法讲的。兵法上讲,比方说,我们守一个山口,我们这一半必须跟这一边粘住,好像一扇单扇门似的,他进来,我们从这边迂回,把他包围住,所以说我是顺的,人家是背的,他来的时候是背着的,背不是脊梁后的意思,这一点我特别提出来。下面是,他动的很急,我们就急着应他,就连上了;他来的慢,我们也去的慢,这就叫做随。总起来说,就是“走、沾、连、随”四个字。一般念俗了。说成沾、连、粘、随,这是没有明白那个背字,如果把背字明白了,也就知道是沾、连、走、随了。“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里所说的“用力之久”,不是用力气,而是用功久了的意思。但怎样用功呢?我创造了四个功法,一个叫着功,一个叫劲功,一个叫松功,一个叫气功注。这个气功跟现在一般练的气功不一样。我所说的气功是太极拳里养生长寿祛病延年的一种气功。“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有人写成“左重则左杳”的,意思都一样,是行文的关系。“虚实兼到,仰高钻坚。”就是说,虚和实兼着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似实非实,似虚非虚。“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往前进的时候就可以长了,长就是不管用的是招还是劲,是气还是松,都能延长出去。比如,拳能打一尺,如果把里头的东西即内功延长出去,就可以打一尺零一分。如果对方在一尺零一分,我们只能打一尺,你就打不着了,要是能用内功延长一分,就能打他,即使没打着他,可是我们内功顺着尖端把它催出去,也能达到他的身上。退,不一定是退步,把跟他接触的那一点稍微退那么一点点,他的力量就达不到我们身上。所以下面有两个譬喻:“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现在有好多人评论这两句,说这两句不对。殊不知王宗岳是文学家,他用譬喻说得很恰当,很中肯,所以留了这么两句话,事实上这是形容之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达到这个程度,所以下面说“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下面说的是除太极拳以外,遇到别的拳怎么样,所以他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所以说“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历而有为也。”不是由于我们练功夫而得的,是先天自然生来力气大就大,力气小就小。可是练太极拳不然,能以小力胜大力,能以慢胜快,能以柔克刚,能以弱胜强。“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里还得加上两个字,应该是牵动四两,才能拨千斤。比如拿大秤称东西,势必得把秤砣往前挪,不牵动秤砣就称不了。“观耄耄能御众之形”,就是说,七八十岁的老人和众人比,他还能应付裕如。“快何能为”,这时心里多高兴啊。下面他打个比方:“立如平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平准”这个词儿好多人不解,据文献记载,汉朝有个官职叫平准,象现在的科长、局长,是管粮食的,粮食丰收时,他把粮食买进来,旱涝不收时,以平价把粮食卖出去,有利于人民大众,是善举。“立如平准”是说站在那儿就象平准之官似的,心里很正,换句话说,对方的力到我身上来,可以不要,对方的力量不足,我可以给他添上一点儿,就象平准之官那样。“活如车轮”,活动起来就象车轮子似的,不要象车轴。“偏沉则随”,一边重车就歪了,“双重则滞”,两边全是重的,车就拉不动,即使拉动也翘了,大车赶上下雨陷到泥里,必须有人去推辕头,骡马往前一走才能出去。所以偏沉不对,双重也不对,现在好多推手,推着推着就斜着给你一下子,把你推歪了,他就算高手了。其实这不对,这是偏沉,也是毛病。双重分两种,一种是自己的双重,一种是跟人家的双重,就是顶牛。你往这边来,我也往这边来,两人顶在一块儿了,这是双重。自己双重是,你又要往外放他,又要往回揪他,所以双重就滞住了。“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王宗岳先生所说的懂劲只指阴阳相济,并未往深里研究。“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就是说要悟它,渐渐到了我们心所想到的。“本是舍己从人”,就是全身透空,“多误舍近求远”,弄错了反倒舍近求远了。“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王宗岳又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精神能提得起,这很重要。因为一个人无论干什么,研究学术,钻研科学,精神不提起不成,把精神集中起来,才能有效益。“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意和气本来是两个东西。意动,气必然跟上;气动,意未必跟上。所以意和气两个方面要换得灵。该换意的时候换意,该换气的时候换气,该换劲的时候换劲,意不到,其他东西都到不了。“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在推手中有发劲,怎么发法呢?就是“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然后才能发得正确。“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我们站在那儿要中正,安静,心里坦然,不要胡思乱想,思想集中,静事而信,很静很正确,信就是不冤人也不骗人,也不受人骗,能支撑八面,无论从哪面来都能应付。“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关于气的问题,以后我谈有关太极拳的气功时再详加论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免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山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就是说,发劲的劲是顺哪儿来的呢?是顺脊背,其实是顺腰发的。为什么要由腰发呢?因为腰是椎骨第二节,是人身的重心之所在。劲由腰发,既根本,又实惠。“步随身换”的意思是,身体往前、往后、往左、往右,步子要随身体走,不要拗住。“收即是放,断而复连。”我们往外打,打完以后,马上收回来,收回来的意思是不至于失重。“断而复连”是,劲看似断了,实际上没有,劲发出去了,已到他身上了。“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都要有折迭,比方一件大褂,拎着老长,把它折起来,就可以放在手里。“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研究的是太极功,在极柔软之中生出来极坚硬,就是说,阴变成阳,阳变成阴,能呼吸才能灵活,关于呼吸的问题,必须练太极拳内功、气功,才能明白呼吸的道理,这个问题以后再谈。“气以直养而无害”,他把这句话借来了。“劲以曲蓄而有余”,劲老有点富裕,攒着一点,不要弄净了。“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腰是大帅,这个东西不能动。“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就是说,练的时候尽量先求开展,渐渐往里收,收了以后就小了。所以架子从大架子到小架子,如能做到这样,就达到缜密程度了。王宗岳又说:“先在心,后在身。”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时发育。“腹松,气敛入骨。”这个问题我已在《宗气论》里做了详细解释注。有人讲“气敛入骨”的说法不科学。按现在的科学来研究,实际上,气血都得入骨,入骨后才能随着脊髓到达大脑,供脑的营养,能做到这样,才能“神舒体静”,“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怎样表现呢?就是“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练太极拳的人常常讲什么抽丝劲,缠丝劲,其实他没懂这句话的含义。抽丝不是劲,是说运动象抽丝似的。因为丝很细,用力大断了,用力小抽不出来,就是说,既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不能过急,也不能过徐,运劲要做到十分自然。“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王宗岳还说:“掤挤按须认真” 掤挤按是太极拳的四种劲,不是方法。“上下相随人难进”, 掤挤按用得很熟,对方就没有机会进到自己的身上。“任他巨力来打我”,这时我就要“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引进对方落空了,这时就是合机合势;不丢顶是不丢不顶的意思。听着很容易,实际上很不好做,不是丢,便是顶,非得炉火纯青,心意很静,才能做到不丢不顶。“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对方不动,我也不动,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对方不动而我来动。“彼不动,己不动”,也可以说,他不动而由我来动,即所谓主动与被动的问题。“彼微动,己先动,”就是动在他头里。关于这一点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我们身上感觉反映特别灵敏,他要动我们就知道了。另一种是后发先制,他一动,我们也动了,看起来好象是动在他的后头,实际我们这一动,触及他的要害,他必然要变化,他这一变化,我们就由被动变成主动。“似松非松”,象是松可又不是松,“将展未展”,将要开展可也没开展,劲断了,意不能断,这些都是推手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王宗岳又说:“十三总势莫轻视”,“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要松要净,气自然就腾然了。“尾闾中正神贯顶”,这好像拿一根绳子把一个人系住了。头顶上系一根绳子,底下系一根绳子,这个人左右前后,无论怎么歪,怎么斜,自然拉他不动,移动不了。尾闾中正,精神贯顶,满身轻利了,也就是所说的顶头悬。“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为什么说必须要口授呢?因为学太极拳必须按部就班地按路子来学。变化也讲了,能不能体会呢?这是一个问题。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口授就好办了。哪个地方不明白就问,老师知道就告诉你,不知道,研究后再告诉你,功夫不能休息,一定要按部就班,每天怎么练,必须怎么练,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收到效果,法要自修,老师教了半天,自己不练,也不体会,也不悟,就学不好。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跟用以哪个为标准呢?“意气君来骨肉臣”,就是意气为主,骨肉为宾。“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技击不过是余事,不是主要问题。
 王宗岳所持之论,侧重实际功夫,对于三丰先生的主张演绎颇详,实在是不愧为亲传的弟子。有人说不是亲传的。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因为缺乏文献。王宗岳先生所说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这里由博反约,非常恰当。他又讲:“由着热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当然不会真的到了神明之境,只是走向神明之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一点未免有美中不足之感。“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这不过是重复一遍沾连走随而已。“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悟舍近求远。”这一段也不过是重复连随,距懂劲之境尚远,不过了解沾走连随耳。这个问题,在我写的《太极拳之研究》一书的第七章有所论述,可惜这本手稿在十年动乱中遗失了,以后想起来再补上。“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一段说的也很好。他还说:“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两句最妙了,深得个中之妙。“彼微动,己先动”,这个说法非常之高。我以前说的“机先动静”,就是这个道理,然非笃功能者,其孰能之。最后“意气君来骨肉臣”,其用意不失延年益寿之志,阐明了三丰先生之正义。王宗岳先生对太极拳研究得深刻,领悟得透彻,理解得正确,诚所谓前继古人,后开来者。
 明末清初时,有一人叫黄百家。他得到王征南先生之真传,因为那时王征南先生家境很不好,所以收他当徒弟,在铁佛寺跟他学,黄百家跟王征南学的拳术,感觉很不好记,他就随学随记,记了一个相当的时候,就写成一本书,叫“内家拳法”然后把这本书让王征南看。王征南说,我几十年的功夫,才记得这么清楚,你几年居然能把它写出来,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恐怕你的功夫就不能完全进步了,内家拳法也是先师张三丰先生所授,其中有练手的方法三十五种,练步法的十八种,练打法的若干种,还有穴法若干种,常犯的毛病若干种,还有六路、十段锦等等。按照他的拳式,看他的形态,跟现在的太极拳不同,所以有南派内家拳之称,黄百家先生常常说:“而其要则在乎练,练既熟,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他讲的这个问题给他分析一下。“而其要则在乎练,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平常的道理,可是仔细一研究,他说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一般所谓练,跟真正的所谓练不一样。一般的所谓练,就象吃面条似的,一下就吃进去了,就饱了,可是真正会吃面条的,不是这样,面和的软硬,煮的生熟,抻的长短,资料的好坏,不一样,所以吃到嘴里,味道也就不一样。这是拿吃面做比方,练拳也如此,同是一样地练,而所得的结果不一样。所以他说的“而其要则在乎练”是很对的。希望练太极拳的人注意这个“练”字。练久了就熟了,熟能生巧,所谓熟不见得精,由熟生出巧,由巧取其精华,这才算收到效果,到了这个程度,才能不用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他又说:“熟久智生,化然心开”,这不过是招熟而已。“远瞻古人,真不啻有霄壤之别也”,他所主张的这一段,跟以前那些人的谈话,还差的很多,还是皮毛。
 蒋发是河南人,以做豆腐为业,在西安开豆腐房,很喜欢练拳。究竟蒋发是跟王宗岳学的呢,还是跟他的再传弟子学的呢?我考查过几次也没考察清楚,不过这两个人的时代中有个空白的地方。希望研究太极拳的人,将来发现资料,再给他补进来。蒋发没有什么著作,有一个叫杜育万的,是练蒋发套路的,他说是蒋发受山西失传的歌诀,因为山和陕的音相同,所以蒋发是在西安学的。他的歌诀是,第一“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第二段,“举步轻灵神内敛,莫叫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后面还有注。第一句的注是“举步时周身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第二句的注是,“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 腿间求之。第三句注“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皆然。”第四句注:“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意欲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其根自断,必坏之速而无疑,总之,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耳。”这是四句的注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他的歌诀不过是把王宗岳著作简练了一下,拿几句话把它概括起来。他的注解完全是王宗岳先生的注释,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是由王宗岳著作脱胎而来的,这没问题。由他的歌诀传给蒋发,蒋发传给陈长兴,但陈长兴家里没有这个东西,也没有王宗岳的论述。由这来看,陈长兴是得了蒋发的一点功夫,理论没有得到。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全佑,这些先生全都没有著作,虽有各种相传,造诣如何,未可依据,宁付阙如,不敢妄论。到民国以后,如杨少侯先生的轻灵奇巧,吴鉴泉先生之粘放柔化,均能各尽其妙,名噪一时,学者如能细心比较、研究,即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取舍之道,要在学者善用其机能而已。此太极拳之造诣之大略也。这是我在一九四四年二月三日写的,当然这些年对各名家之造诣,还有些新的发现,因为时间关系,暂时先谈到这儿。
 纵观起来,以上所说历代名家之造诣,指的都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位专家,每人都有一个相当的著作。根据他们的著作,把其中有关太极拳发展的有用的东西提出来加以分析研究,然后确定它在太极拳的运用上、效益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有什么效果。所谓的造诣,换句话说,这些位先师,每人程度如何,这样可以供今后研究太极拳的人做一个参考,免得他们各处去找材料,找来以后,鉴别看法,还得重新搞,那就费事多了,不如我约约略地把它整理出来,作为各位的他山之助。由程灵洗起一直到蒋发都有所著作,可是以后这些位老专家就没有著作了。我在前面讲的不过约略地说了一下。现在我想有再详细说明一下的必要。比如说,陈长兴说他形似木鸡,当时人称他为牌位先生。陈没有著作,可是根据他形似木鸡称为牌位先生,由于大家的传说,可以判断这位老先生必是一位很端庄,很正经的人,换句话说,不会有多么玲珑活泼,这样也可以探讨出来,陈先生得到蒋发的传授,悟的不透。前面蒋发讲的,身体要灵活,动作要敏捷等等,可是陈家里并没有蒋发的著作。陈家里是按形似木鸡的牌位先生那样练的,很明显;他本身是炮锤的底子,不能完全脱离而真正做到太极拳之柔化轻脆。以后杨露禅先生虽然得到陈长兴之传授,因为他功夫也很大,他原来是得病,想急于求成,即先把病弄好,这样他下的功夫很大。另一方面,杨露禅先生身体很魁梧,再加上灵活,所以杨露禅先生在太极拳中占有转折的地位。他的儿子杨班侯,是个细高挑儿,功夫也很大,得他父亲传授也很真,练的很纯,功夫很棒。练的时候因受时势的限制,即各种拳术都在竞争,各自宣传各自的好处,而太极拳又跟其他拳术不一样,所以到北京以后,要想在当时的武术界能够站住脚就必须有相当的造诣,所以受时局的限制,社会势力的侵袭,他不能不多下功夫,自强不息,因此杨班侯先生在清朝神技营独占鳌头,他的徒弟全佑,凌山,朱万春,三人是满蒙汉。全佑是镶白旗蒙古,乌甲拉氏,北京旗名叫全佑。他是个矮胖子,两缕胡子留得很长,有人说他很象动物中的文须鸟,他很有耐性,而且也很能适应环境,他当时担任护卫,和端王推手,因为是王爷,只好忍气吞声,你怎么推我就怎么走,你怎么接我就怎么变,所以很受端王宠爱,因此他养成一种柔化的功夫,这是时势所趋,大势造成。他们这些人都不识字,所以没有遗著问世。只有根据传说对他们评价。当时有两部著作,一部是端王写的《武坛随录》,还有一部是,杨露禅被请到北京来,京西四王府天意酱园的东家叫张凤歧,是他请来的,酱园里还有一位把式,就是现在的工程师,叫侯德山,他们两人跟露禅先生学,随时记下,写成一本书叫《张氏随笔》。这两部书,原稿我原来都有,文化大革命中被人拿走,现正在寻找中,这两部书里面所讲的也就是露禅先生平常教他们的功夫,跟我们现在讲的大致相同。因此,他们的造诣如何,可以这些作为根据。
 到民国以后,杨少侯,即我的老师,得到祖父杨露禅的传授,还有他过继的父亲即伯父杨班侯亲自教他。他所学的东西比较真实,并且此人也是一个很自强的人,生平不苟合,教徒时也选择得很严,另外,他的功夫很纯熟,他讲究轻灵奇巧,尤其长于凌空劲,就是对这个人一见手时,其离而未发,即能知其将发,彼何处欲动,即能知其将动,在动静之间,变化之间,能用很巧妙的办法,把对方的力量牵起来,然后再放下去,所以当时名望甚大。全佑的儿子,名爱绅,号鉴泉,民国以后,都要改成汉姓,加个吴字,所以叫吴鉴泉。他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人品很好,沉默寡言,谦虚实在。他父亲长于柔化,所以他也长于沾放柔化这几种劲。但如果说发出很轻灵很脆,远不及杨少侯先生。但他不得罪人。你怎么来,他就怎么给你化了,因此他教的人很多,这些人都能各尽其妙,名噪一时。因此,学太极拳的人,从程灵洗到吴鉴泉,细心比较一下,用锐利的新方法,即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这么说,但也有取舍之道。学太极拳的人,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机能,然后才能得出自己的应有的学到的练到的,如果粗心大意,虽然谈了各家之造诣,看过之后不加以细细分析,也得不到好处。学的人要特别用心,一方面分析研究,一方面加强锻炼,如果身心一齐发育,才能真正得到太极拳之要领。我个人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原因是探讨太极拳这么多年,这么多人,有这么多变化,究竟是干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练太极拳,而不练别的?这也是我业余爱好,研究科学之余下的功夫,总起来说,我个人以为,太极拳所有名人,有著作跟没有著作的,都是要把人的身体练得强强壮壮的,精神活活泼泼的,另一方面,推迟衰老,延年益寿,这就跟养生长寿有一定的关系,我个人原来是个病包,后来练好了,得到了真正延年益寿的效果,为什么我不把这个东西公布于世呢?使身体虚弱的有志锻炼的人得到一点裨益?我是怎样研究的呢?因为我是学科学的,所以,由人之所以生,跟人之所以死,从这两方面来研究。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古代先知对此也很重视,我们后生小子哪有不重视的道理呢?一开始我是由胚胎学研究起的。就是说人从哪儿来的,这不是指考古学人是由猿变来的,而是说一个人是顺哪儿来的,接着往下研究,怎样使你随着年岁而成长,成长时应当用什么样的饮食,什么样的练法,然后使你身体充分发育起来,以后根据生理、解剖、卫生、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各种科学,研究人如何延长寿命,就是说,得有一个试验的人,当时找不出这样的人,就拿自己做试验。在人的一生中,随波逐流,在几十年之中,环境之变化,生活之变化等等,都给我们一个问题:你要想活着,你该怎么办?然后用科学方法解决,一个解决了再解决一个。当初我的计划是,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先活到七十岁,活过七十岁,又活过八十岁,又活过九十岁,又活过一百岁。前几年党和政府给我办一百岁大寿时,我们馆长张国基同志说,要向二百岁而奋斗,就是说党和政府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活到二百岁。我现在就向这个方向走,用各种科学方法,用各种养生长寿的方法,搞了一部学说,叫做“养生长寿学与太极拳”,即用太极拳为养生长寿的一种手段,光讲养生长寿而没有一种相应的科学锻炼方法是不行的。另外,光锻炼而没有养生长寿的条件也是不行的,就是说,又要养生养得好,又要长寿条件好。另外,太极拳也要锻炼得合适。至于说究竟能活到多大岁数,目前还解决不了,因为现在我还活着,什么时候死,还不知道。我自己定出一个理想的办法,即一个人既然锻炼身心同时发育,临死前一秒钟,还要四肢百体运转自如,脑子思维还要相当清楚,言语还要能说,呼吸畅通,否则生活不能自理,徒给家眷带来苦恼,自己也苦脑。所以说,一个人研究太极拳,应以养生长寿这个原则跟太极拳互相配合,达到推迟衰老之目的。研究推迟衰老,跟养生长寿,跟祛病延年,跟练太极拳巧妙的地方,初步的说,要练到十个字,即“准、是、稳、脆、真、恰、巧、变、改、整。”如果能练到这十个字,自然动作活泼,思想敏捷,对于一切事物的处理,对于科学之研究,对于应付环境之变化,尤其对我国政策的体会就会特别深。这十个字我略微解释一下。准,推手时用得着,我们这只手去了,不到你的胸部,就到中部;是,比如我们用的是揽雀尾,就得用揽雀尾,用搬拦捶就是搬拦捶;稳,去的时候不是飘飘搔搔的,而是稳稳当当的,十全十美的,各方面都顾及到了;脆,太极拳讲究发人,到时候突然一发就出去了;真,真的就是真的,没有一点含糊,你一伸我故意往后一退,这就不对了,要实事求是;恰,时间上要恰如其分,不快也不慢,不能急也不得徐,说到哪就到哪;巧,巧者变也,对他巧妙,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变,估计错了,去了,一看不对了,就得赶快变;改,不对就改;整,由头至足,无一处不轻灵,无一处不坚韧,无一处不沉着,无一处不顺遂,通体贯串,丝毫无间。这样来适应环境,研究学术,以求竞存于现世,都可达到我们的目的,尤其对四化才能尽到我们的责任,为国家出力。
 太极拳历代名家之造诣暂谈到这里。以后如有时间,再有发现,随时加以补充。以为读者他山之助,想亦为读者所乐闻焉。
 这一著作是在1939年写于西北联大,1988年7月31日修订的,一并奉闻。
   
 
个人简介
23年的军旅生活给我了强健的体魄,总是思想着能够对国家和社会有所作为和贡献。离开部队已经有18年了,18年来自己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还可以面对,内心还算平静!然仍然感到离自己的理想还有差距。。。。。因此我愿意学习,向大…
每日关注 更多
李玉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