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老榆

呼海涛 转载自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9-05-17 15:19 | 收藏 | 投票

 

 

 

又见老榆

 原文摘录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请点击查看

  


黄土隐匿不见村,老榆恒守显灵韵;

瑞雪还遗又逢春,孩童撒欢无处寻;

元朔是日遇祥云,延水不息常忆君。

 

归心似箭,喝着文安驿河的水,吃着延水关“狗头枣”长大的延川人,正月初二凌晨就一路向北,伴随车辆飞逝,繁华渐退,从黄桥林区柏木凝重又独特的墨绿,再往北就是经过严寒又漫长的冬季洗礼的刺槐金灿灿的果荚,一路上也找不到黄土高原漫天黄沙、贫瘠荒凉的感觉了,再次为那句“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叹服。心里一直默默数着还要拐几个弯,过几座桥,温暖的阳光洒在平坦的柏油路上,看着那黄土撑起的熟悉的沟峁梁上,远望那颗梦中萦绕的老榆树,目穷之处山的轮廓被勾勒的格外分明,老榆树更像是点上的几笔水墨,我不由得唏嘘,终于到了。

二叔早早就在坡底下等着,一见面就给我讲村里的变化,老窑洞纳入了危房改造范围,政府补贴一大半自己添钱盖了五间平房,老两口一年粮食补贴和退耕还林补助款也基本够花了,两天来一次班车出门也方便。我迫不及待的说:“二叔,走,看看老榆树。”二叔略带诧异,顺手拿起一把柳镢说:“走,山上都是枣刺,密的不好上咧。”老榆树战争年代是放哨树,和平年代是庇荫所,现在是全村人的精神寄托,祖祖辈辈活着的人生存在老榆树守护的山下,去世的长眠在老榆树扎根的山坡上,老榆树见证了黄土高原从满目苍夷到郁郁葱葱的变迁。站在老榆树下,看到老榆树挂上了古树名木牌,支起了保护围栏,还安装了避雷针。冷风习习,二叔揣着胳膊说:“回吧,再过十几年这林子挡着连太阳都看不见了,去年还来了个拍纪录片的,找了好几个村都没选到拍漫天黄土打腰鼓场景的地方,树多了,野鸡、兔子也跟着多了,现在就是人少了,我也就是眼睁睁等着埋到老榆树下了。”

村里现在常住的只剩下4户了,环境改善了,房子盖好了,条件便利了,年轻人普遍进了城,只剩下老年人和学龄前幼儿。我的家乡只是一个缩影,很多农村地区已经中空,土地荒芜,乡村彻底沦为“敬老院”。农村的现状是很多人的心病,当然也夹杂着一种微妙的乡愁。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干的是与山林、农村打交道的事,我不禁在想:乡村振兴,如此迫切,举国上下致力于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乡村文化建设,为什么还是没有打消了农民回乡的顾虑?除了经济基础弱、发展机会少的客观原因外,主要是“劳动”与“土地”没有给农民带来财富,“种地不挣钱”,才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逃离了农村,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一员,农民和老榆树一样,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依靠吃苦耐劳,在哪里都能解决生存问题,即便是“融不进的城,回不去的乡”,大部分仍不愿意回村务农。

不能让“谁来种地”成为乡村振兴的挑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关键一点还是要调动亿万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为自己创造美丽家园。

发展新型职业化农民。在科学转化生产力的的今天,种地不是靠着人多,陕北地广人稀,土地产出率提升空间很大,也不缺“土专家”、“田秀才”,要坚持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鼓励和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意愿的新农民来接受当下农民的空置耕地,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收益稳和见效快的产业搭配、农林复合经营等多种形式,真正打破以往的种植效率低、收入低的桎梏,那么谁来种地的问题就能解决。

凝聚起产业兴旺新动能。村里有才有艺的人很多,有年轻人在快手平台上吹拉弹唱直播说书的,也有剪纸剪到省外、剪出国门的。这些“能人”就是兴旺产业的新动力,原汁原味的文化产品是潜在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亮点。

营造热爱农业农村的社会氛围。需要唤起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对农民的关心,比如我身边几位马上退休的干部就有回乡创业、重拾记忆的意愿,应该倡导更多的人把城市文明引到农村,把乡愁扎根到农村,使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又见老榆树,让我再次瞻仰我国最早孕育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的黄土高原的雄厚,坚信老榆树一定也会见证蓬勃振兴的时刻,繁荣昌盛的农村新时代即将来临。 

 

 

 

 

个人简介
陕西延川县人,林业工作者,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设计、生态空间资源调查监测等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呼海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