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医生。
最近一個月看病體會到:
醫生的“生”是“生命”的“生living”;而不僅是生活的“生life”。
【简单延展】生与决心的关系,决心乃是生的最本真的表白。——Chamheiquen
在中文中“醫生”一直被認為是治病“救”人的意思,這個“救”顯然不僅僅是處理“小恙”那麼簡單;否則,在語言日新月異的中華文化長河中,“醫生”一詞早就被洗白了!
Doctor 在英語中同時還有“博士”的意思,也就是說,西醫中的從業者必須是具備很高的醫學水準,起碼具備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指受“教育水準”。從嚴格和較高要求下,可以看出,西方對醫術的要求也是不斷提高著的。
中醫和西醫,中國人一直的觀點是:治本與治標的區別。產生這個差別從“醫生”這一術語就可以猜測出:中醫主張治本,其從人的生命意義出發,主張治療的是“人的生命”:一方面必須根除;另一方面不可敷衍了事或半途而廢。
而西醫從社會的角度看待醫生的職責:必須給予可以“看得到”的治療效果,基於這種要求,醫生必須具備非同一般(假如是碩士研究生)的能力;也從社會層面說明對就醫與生命的緊密關係。
同時,中醫和西醫的區別還可以領會為:中醫講究對“生物體”的機能治療及繼而治癒小恙;西醫側重“物理/化學”手段治療。兩者的相同點都是對人類疾病的高度重視,中醫強調是人體整體的徹底治癒;西醫強調肉體本身人體組織的恢復和再平衡。
張海勤 2019-6-10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