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的难题能用上市来解决吗?

李永华 原创 | 2020-06-13 17:40 | 收藏 | 投票

 

文 | 古海归人

来源 | 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

6月1日,“隐忍”多年的百果园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的材料,启动了境外上市程序。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果园)在中国内地水果界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哥”,门店已开至4000多家,去年营业收入达120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生鲜企业排行榜》,综合了企业销售额、企业产品品质、企业连锁店数量、企业品牌价值等多个指标,百果园稳居第一。

图片2.png

这家创立于2001年的公司,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已经快到“弱冠”之年,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从2002年第一家店开到2008年的第100家店,中间连续亏损了7年。随后从2008年至2015年又连续回购加盟店,形成了全自主直营体系建设。可以注意到这两个阶段都是需要大量资金做后援。

而百果园一直坚持到2015年9月22日才完成A轮4亿人民币的融资,随即并购了水果连锁超市果多美和生鲜O2O平台一米鲜。紧接着2017年到2018年,百果园又进行了5次的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其资金缺口一直是挺大的。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百果园进入了“消声期”,再没有任何融资的消息出来。

图片3.png

这次突然放出境外上市的消息,难道隐忍多年的百果园也扛不住了吗?

10000家店的计划大概率落空

2016年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定下了到2020年开1万家店、年销售额达到400亿元的目标。

在店铺方面,目前百果园的门店大概在4300家左右,距离1万家店还有很大距离。若按其每年每两家店培养一名店长的速度,今年能够增加2000家店已是不错的成绩。

百果园现在主要是以加盟店为主,加盟的条件比较严格,加盟商必须要亲自经营这家门店,这对加盟者自身的素质要求极高,百果园要的并不仅仅投资者,而是要真正的运营者。这种加盟制度在很大程度也会制约百果园扩店的速度,因为并不是每个想加盟的人都想或者有时间和能力来运营好一家门店,所以今年百果园想要完成1万家店的布局计划就更难了。

不过百果园有个分红补贴制度,对加盟商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如果新店开业产生了亏损,百果园会对其亏损进行补贴。百果园不收加盟商的产品差价,其收益来自门店每年利润的30%分成。但在某种程度上看,百果园也应该会严格控制新店加盟的质量与数量,而不是一味求快。否则如果出现大量新店亏损的情况,对百果园总体利润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在营收方面,到去年为止,百果园的营收大约在120亿元,距离目标400亿则更远了。对于水果这种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行业来说,毛利率一直不高,门槛低,无法通过大幅提价来获得营收增长。所以,营收的增长主要还是要靠门店的布局数量来支撑。现在门店数量距离目标还未过半,营收也只达到目标营业额30%的水平。

今年又是疫情影响的一年,第一季度百果园的销售额同比有一定程度下滑,特别是2月和3月的影响比较大。虽然现在各地的销售基本已经差不多恢复正常,但疫情期间对营业额造成的冲击已经无法弥补回来,所以当初设立的营业额目标也就更难完成了。

在今年内部分享大会上,余惠勇向3万多名员工谈到百果园目前的局面:这个时候企业都面临压力,所有企业最大的风险是现金流断裂,百果园要化解这个危险,只能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销售做起来;节流,则是能省则省,今年会尽量控制人员。

让外界比较疑惑的是企业面对如此困境,余惠勇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仍然强调万店计划没有变化。这究竟是不肯接受现实,还是另有安排,我们不得而知。

然而,除了自身内部的任务难以完成外,百果园如今还面临外部巨大的冲击中。

百果园真正的对手来自新零售

在纯水果赛道中,百果园很久都未曾遇到对手。在2019年由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生鲜企业排行榜》之水果企业排行榜中,百果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果多美也是其并购的企业。

排名第三的鲜丰水果目前门店大约2000家,只有百果园门店数量不到一半的水平。而排名第四的宏辉果蔬2019年营业总收入才8.5个亿,与百果园的120亿营收不在一个数量级。应该说,在这个赛道内,百果园并没有真正的对手,老大的位置应该是妥妥的。

但近几年苏宁、阿里、京东这些商业 巨头介入改变整个竞争格局。据2019年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艾瑞预计,近3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远高于传统水果规模的增速。

根据网上生鲜电商排名,阿里有天猫生鲜和盒马两大主力排列第一,而京东也设立了7FRESH加入生鲜赛道,百果园在这个排名中仅处于第十的位置。

对于传统水果赛道,百果园可以很好的防守,但是对于新零售巨头的进攻,它却显得有些无奈。因为原有水果连锁店要发展起来基本上都是靠一点点滚雪球式的积累,发展到哪个程度,有多少实力,百果园基本上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但是商业巨头们收购或拓展线下门店形成新零售业态的横空出世,当电商平台都在往新消费平台转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时候,就会挤压纯线下业态的生存空间,这种降维打击是百果园不能用原有传统赛道的眼光来看待的。

现在新零售巨头们和百果园各自的优缺点是比较明显的。

新零售巨头做生鲜优势首先体现在其产品的丰富度上。以苏宁小店为例,在热门生鲜品类中,一家社区型的苏宁小店就有水果品类50多个SKU,蔬菜品类60多个SKU,收银台旁边还有早餐柜,豆浆、包子等小食卫生又新鲜。同时,苏宁小店还会配合麻辣香锅、沙拉、煎饼果子等各类当地特色鲜食加工商品,用户可以店内即点即加工即食,也可以享受家中APP下单最快半小时达的配送服务。

而百果园目前还是以销售水果为主,目前百果园每家门店大概保持在70个左右的SKU,其产品布局思路是以一半的产品体现差异化,另一半产品体现性价比,和其它纯水果店对比相对是比较出色的。

但百果园仍然局限在水果领域,虽然有考虑加入蔬菜的品种,但还未能实现。上半年的疫情期间,余惠勇一直在为百果园的卖菜计划做准备,可以看得出来,余掌门已经发现了单卖水果的局限性。如果增加蔬菜销售,必然会增加客流量,从而带动水果的销售。

图片4.png

而百果园目前的优势在于4000多家线下实体店,覆盖面积比较广,在某些城市能够较大范围的下沉到居民生活圈1公里范围内;另外经过多年完善,其内部供应链体系比电商要顺畅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百果园在2009年就创造性的提出“不好吃三无退货”概念,“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退换货,这个“三不政策”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信心,收获了一波水果消费的情怀。

不过在“螳螂财经”看来,“三无”策略并不难掌握,只要拿出一部分水果当成免费品尝,其实质是同样的。毕竟现代社会纯薅羊毛的人还是少数,而且在百果园这类退款多的人也同样会被加入黑名单。

当前,目前新零售巨头们 的水果生鲜还并未与百果园的水果市场形成白热化竞争,但可与预见,未来这种短兵相接的程度将大大提升。

特别是今年6月8日,苏宁小店正式宣布将全面开放门店加盟,并设立了3年内加盟1万家门店的目标。苏宁小店是下沉到社区的生鲜店,这和百果园的销售区域必然会重合,谁能更胜一筹还未可知。但作为国内的商业巨头和排名第一的连锁企业,苏宁必然有资金和品牌知名度方面的优势。

百果园上市真正原因是什么,估值如何?

关于百果园上市的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不管是为了支撑其“万店计划”,还是为了应对来自电商的冲击,都有其部分合理性。然而,在众多中概股纷纷回A、回港上市的大背景下,“螳螂财经”认为百果园选择境外上市,更多可能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其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是来自资本因素的推动。

2015年百果园A轮投资机构天图资本的首席投资官冯卫东对《天下网商》说了他们对余惠勇的要求:“我们也给了他三年的时间,调整到可以上市的状态。真正上市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五年前的这句话透露“隐忍”多年的百果园突然上市的真正动因,时间到了。

一般来说,创投机构投资一家创业型公司都有一个运营周期,3到5年是一个常见的运营周期,再往后推,风险与资金成本就会超出常规。所以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他们对百果园快速上市的愿望应该是要比余惠勇更迫切的。这次百果园选择境外上市,可能还是因为境外上市的速度更快,且没有过多业绩要求。

相对而言,余惠勇可能更希望投资机构能给他更多运营时间,让他调整好企业状态,以便能够创造一个好的“上市价钱”。目前他百果园的股权已经迅速降低到25%,上市后股权会进一步被稀释,而假如卖不出好的价钱,对第一大股东余掌门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

图片5.png

目前水果企业上市例子非常少,如果去纳斯达克那样偏爱科技公司的交易所,加上美股的投资者对百果园的了解程度会偏低,估值可能并没有在境内高。

在国内,仅有一家宏辉果蔬从业务方面来看算是最贴近百果园了。目前宏辉果蔬总市值在43亿左右,对应去年的营收是8.5亿。若按此估算,百果园如果在A股上市可能在600亿左右。但境外上市能否得到这样的估值就不太好说了。

总结

对于百果园来说,上市这种看似生机勃勃的操作,实际上其处境是比较艰难的。目前,传统水果零售赛道,挑战者鲜丰水果已经通过A股上市的第一期上市辅导,并且放出了在2021年年初实现1万家门店的布局计划;而在电商生鲜领域,以苏宁小店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商巨头正冲击着百果园的销售市场。这次百果园如果能够成功上市,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帮助其加速万店计划,对抗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初,余惠勇说要像麦当劳一样卖水果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此内容为【螳螂财经】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财经(微信ID:TanglangFin):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个人简介
专注金融领域,尤其是Fintech、区块链等。钛媒体2017年十大作者入围,钛媒体、亿欧、i黑马等70家媒体专栏作者, 《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撰稿人。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aijing01
每日关注 更多
李永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