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二)

唐志良 原创 | 2020-06-21 07:43 | 收藏 | 投票

 四、我国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理念滞后制约了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大学教育需要引入生活哲学的思想,以人的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促进学生自由和全面发展。 然而,在各种大学排名和考评量化指标的压力下,我国大学教育偏重于效率的提升和课本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传授。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大学主要关注办学规模、学位点、进校经费、高档次人才和论文以及课题等方面的数量提升,进而忽视对学生人性和生命价值的塑造以及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传授,难以聚焦于一个完整人的培养。大学究其根本是旨在育人,大学教育在人性面的表现、追求和成效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性面,然而,现在我国大学在激烈竞争的工业社会环境下,重点只注重效率追求和知识传授,使其之人性面渐行渐冷。

对学生人性和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学生不仅难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也不会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学生也就不太可能具有发自内心的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理念,进而难以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再者,对学生隐性知识培育的不重视,更是直接对合作能力培育的忽视。所谓隐性知识,它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用文字语言和图像等形式来进行描述、交流和传播的知识类型,从思想认知角度来看,隐性知识内藏于人的心智之中,如责任感、价值观、思维方式、信任力、洞察力、领悟力、共同愿景等;从实践技能视角来看,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非正式的、难以掌握的、来源于实践的行为惯性、手艺、诀窍、技巧和经验等。而在合作能力的构成元素中,人际交往技巧、责任感、共享理念、信任力、协同思考等因素就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而,我国高校不注重隐性知识培育,这直接制约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失衡不利于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其中重科研轻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对大学而言,最大的“政绩”不是教学成绩,而是科研成绩,尤其是高档次论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科研经费的多少,在此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导致了高校科研功利化和教学荒废化的趋势。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引导下,高校教师陷入了一个紧张的科研循环圈:忙于申请项目、拿经费,随后又急于写论文出成果、结题,然后又忙于项目申请,依次循环。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快速增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2018年科学和工程指标报告》显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然而,科睿唯安发布的2018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中国大陆只有482人,远低于美国的2639人。这说明我国科研效率并不理想。很多高校教师就被“锁定”在这个低效率的循环圈里难以自拔,主要精力都被耗费在此,对给本科生上课,认真、全面地培养学生既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又何谈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能力培养。

再者,从过程哲学的视角来看,师生应该以“机体思想”来构筑“师生共同体”,以师生“相互摄入”的机理促进共同体的联结,使师生在不断分离、共生、合生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发展和共同成长  因此,在这样的师生共同体中,师生之间能够自由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探索思考,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知识共享能力和协同思考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然而,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导引下,陷入“紧张循环圈”的老师们忙于科研,上完课就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他们处于相对封闭、孤立的两极,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师生共同体,从而阻碍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塑造。自从2018年6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开始从战略层面来重视本科教育,各地高校也纷纷学习大会精神,不断推出措施来加强本科教育。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打破“重科研轻教学”的路径依赖,还需要高校和国家的长期努力。

(三)高校学生性格的个人主义化和功利化妨碍了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首先,现在高校有很多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长辈的过分溺爱,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喜欢追求自我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忽视或不在乎自己身边同学、朋友的需求或存在。其次,在40来年的改革开放中,我国已经高度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国家发展成绩巨大,但不可避免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也随机流入我国,很多学生深受其影响,形成了浓厚的个人主义思想,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且比较功利。第三,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难题,往往偏好上网查找答案来解决,而不是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来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一有空闲就喜欢独自沉浸在网络游戏或网络娱乐中,而非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娱乐。因而,互联网的普及也在塑造或强化学生独来独往的性格和个人中心主义思想。我国高校学生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点,具有深刻的路径依赖“锁定”,不仅难以自发地催生合作意识,也难以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说教来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这种性格下,学生是不愿意与别人交心的,更不要说与别人分享知识和思维。因此,高校学生的这种个性对其合作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显著的制约。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有学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学观念、制度、方法、内容和考核方式对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影响占比分别为:10.6%18.5%38.5%8.7%23.6%,其中,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是两个主要影响因素。 从课程教学方法来看。这些年来,我国高校纷纷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成绩显著,出现了很多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比如有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法,等等,这种改革在教学方法功能上体现了由授人以鱼授人以渔转变,逐渐改变了过去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状况,改为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即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但是,无论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这些教学方法都没有摆脱简单二分法思维下“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老师与学生始终是处于相对对立的两极,无法形成一个生态有机体。因此,即使普遍实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处于两极对立的情况下,也是难以建立有效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难以自由、平等、频繁地进行知识、思维和生活等方面的互动交流,进而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这强调的还是偏重于传统的个体独立创新能力的塑造。但在智能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以跨专业、跨行业、跨国界为主的协同创新,这种创新除了包含传统创新的内涵外,对创新人员的合作能力还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面对正向人类走来的智能化社会,目前我国高校这些流行的、忽视了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是难以适应其需求的。

从课程考核方式来看。我国高校对学生课程的考核,还是以出试卷、期末考试为主的成绩考核法,这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近些年来,高校也纷纷强调过程考核,关注点是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上课回答问题和提问的情况、作业完成的情况、知识的预习和复习情况,等等。无论是过程考核还是期末的成绩考核,都是侧重于以单个学生独立的知识学习行为为考核对象,并没有较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行为的考核,也很少涉及到以合作团队为对象的考核。缺少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学生和老师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强化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这种课程考核方式,制约了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促进我国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策略选择

 

综上所述,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合作能力培养对我国具有战略上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中,还面临显著困境。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一)推进教育理念转变和落地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时代,教师在知识方面具有垄断性,学生能否 “博学之”的关键在于教育,因此,这时大学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传授知识,相应地大学教育自然呈现以“教师为中心”的特点。然而,到了新工业革命时代,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学生利用网络就可以轻松获取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教师在知识上不再具有垄断性,这时,治学的重点不在于“博学之”,而在于“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含义是,学生要有理性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去谨慎地审查和认真地思考,以明白是非对错,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创造性行为改变,做到知行合一。因此,新工业革命下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理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协助学生实现创造性行为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相应的大学教育要体现“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为目标”特点。因此,现在关键是要转变传统的唯效率追求、唯显性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加快推广和落实新教育理念。

具体来讲,我国高校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以国家最新教育精神为指导,强化高校领导、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对教育理念变革进行探讨和学习,实现学校上下在新教育理念认知上的一致性;同时高校要加大宣传,要构建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支撑政策,尽快促进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落地,使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内化于学校的广大师生,使每位学校领导和老师都牢固树立以时代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要求,以人性、人格、价值观塑造为基础,以学习能力、理性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育。

在教师具体的教学和科研行为中,要严格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首要地位,教学与科研要始终服务于人才培养,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规则,使教师脱离科研“紧张循环圈”,真正塑造“教学、教研、研学相长”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学与科研“再平衡”,让教学与科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课程教学与考核

一是要把合作能力方面的知识学习纳入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范畴内。这可以单独增加一门这方面的课程,可由国家教育部门专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和训练方面的教材;也可以把合作能力方面的知识学习纳入到大学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去,使学生能够首先要从理论上掌握合作能力方面的系统知识,从理性上塑造合作意识。

二是推广团队学习教学法。一方面,要超越二分法思维,不能简单地以学生或教师为中心,而是要把师生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有机体,构建自由、平等互动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运行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在部分或所有的课程教学中,选择一些合适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现实,通过设置系列的不同项目或不同问题,来组建一个个学习团队(根据笔者长期的教学经验,以3-8人为宜),通过老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之间探讨如何进行心灵共享、知识共享和思维共享,来联合获取知识,并进行协同知识创造,高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过,在这种团队学习中,要严防学生“搭便车”的行为。

三是适当增加以团队学习为对象的考核。现在以试卷为主的期末考试,是以单个学生为单位来进行考核的。在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或期末考核中,可以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综合性项目,如创新项目、调研项目等,每个项目组成一个课程团队,并明确团队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团队都要完成自己的项目,然后以每个成员在团队中的协作表现以及整个团队的最终成果为考核对象。通过这种考核,来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强化学校合作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高校团队竞赛。高校要以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电子商务竞赛、ERP沙盘比赛等各种学科竞赛为契机,设置相应的院级、校级比赛,增加奖励人数,鼓励和支持广大学生参与竞赛。在竞赛中,由于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同学们在态度、知识、思维等方面进行协调,减少冲突,凝聚共识,形成最大的合力来赢得竞争。因此,可以通过大范围的、持续的各种团队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塑造校园合作文化。

二是加大宣传。高校要充分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专家和企业家等知名人士讲座或演讲、知识问答竞赛、大型文化演出、班会、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来传播合作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信息,营造校园的合作文化氛围。

三是鼓励和支持非正式交流。鼓励和支持班级内部以及不同班级、专业和学校之间多举办读书会、英语沙龙、户外拓展等有益的课外集体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非正式交流,学会与陌生人交往,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体验收获知识和友谊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人际交往的兴趣。(唐志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2.参考文献略)

 

个人简介
湖南人,现工作于长沙理工大学
每日关注 更多
唐志良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