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银:形成社会型产品物理属性的技术原理

赵文银 原创 | 2020-09-27 12:20 | 收藏 | 投票



假设宇宙是一个以空间的形式创建的逻辑世界,每个空间就是一个逻辑事物,那么空间内构成事物的属性的作用范围就会被封闭在空间之内,并且是按照空间内的逻辑规则创建的。

一个物理量类型空间就是一个完整的事物,是由很多不同层级空间的事物构成。按照这种创建事物的模型,宇宙里的万物最终都会通过某种逻辑关系成为一个整体事物。

1、人们比较熟悉的相对复杂的产品创建模型

目前人们基本上认同的比较复杂的产品创建模型是,从个体开始,然后形成组织,再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最后再由器官形成产品。这个模型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生物体的创建过程总结出来的。不过人们在创建人造产品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完全采用这个标准模型。为了便于区别,通常把采用非标准模型创建的产品称为企业型产品,而采用标准模型创建的产品称为社会型产品。


 

人们是通过事物的属性来了解和描述所创建产品的性质和关系的。按照网上的定义,属性是对象的性质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善恶、优劣、用途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大于、小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矛盾等都是事物的关系。而任何属性都是属于某种对象的。

人类社会是由人类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尽管或许大多数人不相信这个观点,但是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似乎是按照某种内在的规律发展产生的,并且这些历史基本上都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只是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一些特殊的人或者特殊的事件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或者事件都属于社会型产品的属性,都可以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进行描述。也就是说,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对逻辑世界里创建的社会型产品属性的描述内容的术语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术语的表现形式。比如哲学家采用命题的形式描述属性,而物理学家采用能量的形式描述属性。

2、社会型产品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特征的技术原理

尽管物理学家建立里“关于波粒二象性”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哲学家似乎并没有提出“波粒二象性”现象的理论和方法。既然哲学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宇宙逻辑世界里客观存在的逻辑事物,那么采用哲学的形式也可以建立波粒二象性现象的逻辑模型。

由于在现代物理学的模型里,宇宙逻辑世界只有一个空间,所有事物的物理属性都是自由开放的,所以在人们观察的结果里,出现了很多矛盾的现象。倘若采用哲学的形式对宇宙逻辑世界建立新的假设模型:即宇宙是无数个空间采用嵌套的形式以叠加态的形式创建的逻辑世界,并且空间具有封闭、不可分割、自足的物理属性。那么物理学家观察到的现象就只能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尺度内,也就是说,物理学家发现的物理规律的使用范围都是受空间尺度约束的,在不同的空间尺度里,事物的物理规律是存在不同的。爱因斯坦在描述波粒二象性现象时说:“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行为),有时候又必须两者都用。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两种观点单独是无法完全解释光的现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

对于逻辑世界来说,所有的事物都是基于确定的逻辑规则创建的逻辑产品,具有唯一的确定性的创建过程,因此可以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进行明确的描述,而不会出现任何歧义。

如果采用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模型来描述逻辑世界里的存在事物,那么就可以整体论和还原论的哲学思想来描述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现象。

在更高层次的物理量类型空间观察低层级类型空间里的存在事物,会同时出现粒子性和波动性两种特征。尽管物理学家对这种现象感到很困惑,但是按照现代科学的原则,不得不承认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人们追求的自由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物理学概念的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不过人们争论的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不管是物理学概念或是政治哲学概念,自由作为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都可以采用能量定律进行科学的描述。自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自然状态下遵守能量最小原则的行为形式,即达到某一状态时所支付的能量最小。

尽管人们很难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以人为量子材料创建的社会型产品,不过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里人们总结的经验来看,人似乎无法象其它动物那样自由地生活在其所属的社会。所以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倘若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模型来看,动物社会只是部分完成了从个体到组织的过程,组织的空间形式不完整,约束力很小,从不完整的组织空间里回归个体所需要付出的能量很少,所以动物是很自由地。而人类社会经过数万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千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空间形式,并且形成了不完善的器官空间、系统空间以及人类社会产品,所以人们如果想回归到个体人的空间状态,就需要付出很大的能量。这些不同层级的空间如同枷锁,使得人无法回到由自然人构成的动物社会。

这些如同枷锁一样的空间是由人类自己设计的逻辑规则系统创建的。比如中国古人采用礼、法两种逻辑规则形式创建的空间束缚人们的逻辑行为,而西方古人则采用法这种逻辑规则形式创建的空间束缚人们的逻辑行为。

其实按照《圣经》里的描述,在伊甸园里,在夏娃吃禁果之前,亚当和夏娃属于自然人,是完全自由的。而当他们吃了禁果之后,因为获得了智慧(见创3:6),于是出现了“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的行为,也就是采用物质体的形式设计了一个逻辑系统,为自己创建了一个封闭的逻辑空间。于是他们的产品属性就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从《圣经》的描述来看,耶和华神并没有取消人所获得的智慧功能,只是赐予了正确使用该功能的方法(见创3:21),采用更好的逻辑规则方法创建的空间把人封闭起来,也就是采用空间的形式把善恶封闭起来的方法。从这个行为可以看出耶和华神的包容力是巨大的,明知人掌握了属于神类社会的智慧(见创3:22),并没有进行干预,而是默许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建类似神类社会的人类社会。

按照《圣经》里的描述,人只要吃了生命树的果子,就可以永远活着,所以才把人赶出了伊甸园,并设置了隔离防范措施。也就是说,人如果通过智慧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且排除了各种阻碍,是可以得到获得永生的果子的,只是过程会很艰难。(见创3:223:233:26

因为人是采用与尘土相同的逻辑体创建的逻辑产品,所以生存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必须来自尘土里相同类型的逻辑体产品,所以亚当回到了“他所自出之土”,并且“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所以尽管人类现在已经创建了很多层级很高的财富能量类型,但是仍然离不开来自物理土地的食物层级的财富能量。

从圣经创世纪的描述里可以创建一个假设的推测模型,1)人的形体的构成材料和神的形体的构成材料是不同的,2)人的形体的构成材料来自尘土的逻辑体存在形式,3)按照形而上学“在场性”理论,人的形体所需的存在能量必须由来自尘土的事物提供,4)人获得了与神相似的智慧能力,5)人可以通过智慧创建的科技文明获得与神相似的永生能力,6)人类社会的层级越高,逻辑规则创建的空间的数量就越多,也就是说,到了神类社会层级,约束神的逻辑规则数量非常多。

从网上的资料来看,似乎很多哲学家发现了人的自由和创建社会型产品的逻辑规则之间的矛盾,如果追求个体人动物属性的自由,就无法创建更高层级的作为人生存生活场所的社会型产品。社会型产品的层级越高,个体人的生命周期就越长,人的自由的空间尺度就越小。所以中国古人说,“千年王八万年龟”,尽管龟是动物,但是它对自由空间尺度的追求却是很小的。

由此可见,在逻辑世界里,追求自由的行为相当于扩大了由逻辑创建的空间的尺度,增加了空间内存在的逻辑事物的数量,由于空间内的事物是采用争夺能量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也就相当于增加了生存风险。作为一个假设性的推测模型,在创建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从个体人开始,对每个层级的构成事物都创建一个合适的逻辑空间,用来保护空间内成员事物的安全,那么就有可能创建出类似神类社会的“人间天堂”。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人就像神一样失去了自由,由于“枷锁”的层级和数量太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再回到动物社会,获得类似动物的自由生活。从追求自由的欲望来看,“蛇”的确是很邪恶的,让夏娃主动地获得智慧,然后用自己设计的无法摆脱的“枷锁”束缚自由的欲望,而且在创建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人们设计的“枷锁”越来越多,使得属于动物属性的自由欲望的空间越来越小,以至于人的属性越来越远离动物的属性,同时越来越靠近神的属性,直到完全失去动物的自由属性,变成古板的神的自由属性。

从目前的社会状态来看,似乎大多数的人喜欢动物的自由属性,不过同时又渴望获得更高层级空间里的有序安全的生活环境。所以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等各种类型的学者专家都在研究探索解决这个矛盾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4、从能量的角度谈逻辑事物“不平等”的技术原理

在逻辑空间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按照阶层位置分布排列的,每个事物都有唯一的空间位置,每个空间位置最多只能有一个事物。事物的分布是“不平等”的。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宇宙就是一个逻辑世界,人是其中的逻辑事物,人类社会就是以人为逻辑体创建的社会型产品,所以每一个人在相应的逻辑空间里都有唯一的阶层位置。不过按照逻辑体的“复用”特征,同一个人可以成为不同空间里的构件。

在逻辑空间里,作为逻辑体的人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数字,这些空间数字以势能场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事物(空间数字)。由于不同阶层位置的势能存在差异,所以人们在自由意志的驱动下,把这种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能量状态定义为“不平等”,并且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改变这种“不平等”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不过似乎并没有物理学家从能量的角度提出关于这种“不平等”现象的理论和解决方法。

事实上,宇宙里的一切存在事物必须遵守能量定律。所以人类的一切逻辑行为都可以采用能量定律进行科学地解释。从物理学角度上讲,人们之间的“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是由不同阶层位置的人获得的财富能量的数量引起的。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由人构成的势能场里的整体财富能量较小,不同阶层位置的人获得的财富能量大多数都不能满足追求美好生活所需要的能量,于是就出现了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能量而争夺更高阶层位置的现象。由此可见,人类定义的平等是一个由(阶层位置,财富能量,个人能力)构成的参数。采用数学的形式,记作 fA-->B。其中,b称为a在映射f下的象,记作: b=f(a)a称为b关于映射f的原象。集合A中所有元素的象的集合记作fA)。A至少包含了{阶层位置,财富能量,个人能力}这三个元素。当财富能量的数量大到一定的门槛数值的时候,阶层位置对人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了。由于财富能量是由人类科技文明的层次决定的,所以从技术原理上讲,科技发展是解决人们追求的“平等”需求的唯一方法。

似乎在很久的从前,古人就开始讨论平等的话题,比如佛说众生平等,但是众生看到的是不平等,这是因为佛把众生当成逻辑世界里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逻辑世界的需要而分布在不同的阶层位置;而众生则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希望占据更好的阶层位置,以便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能量,从而在个人认知空间里创建了“不平等”概念。很多古代哲学家也在讨论实现平等的理论和方法,不过古人似乎都没有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从能量的角度描述万物不平等的本质,以及解决不平等现象的方法。

在人的自由意志的作用下,不平等的概念来自空间内不同位置的能量差异。倘若人在任何位置获得的能量都能满足生存生活发展所需的能量,人们基本上是不会关心在不同的阶层位置结点空间里能量总量的差异的,因为多余的能量会成为人的负担。比如在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人类科技文明的层次很高,人类社会势能场里的最低位置的能量值很大,足以获得满足该位置的人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所需要的财富能量,所以绝对不会因为争夺财富能量而抢占更高的阶层位置。改变阶层位置的唯一理由是寻找适合自己能力的位置。

《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按照现代物理学的概念描述这个场景,就是万物处于同一个势能场里,在势能场里的位置的不同并不是事物高低贵贱的区别,只是分工的不同。尽管万物所在位置的势能不同,但是在势能场里的重要性是相同的,是构造该层级势能场空间不可缺少的结点事物。

在人类科技文明层级不高的时代,人们看重阶层位置的差别,是因为看重在不同的位置所储存的能量,位置越高,储存的能量就越多。

从网上的资料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里,很多学者已经发现了人类社会存在阶层位置差别这个客观事实,并且从哲学、社会学等方面提出了各种理论和解决方法,但是似乎很少发现物理学家从势能场空间的角度提出产生这种现象的理论和解决方法。

从逻辑世界里创建事物的技术原理上看,人不过是逻辑世界里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其它事物一样,只是势能场里的构成物体,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位置的差异完全是势能场里所在位置的功能需要决定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当位置需要的时候,价值就很大。

事物的存在遵守能量最小原理,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事物总是向能量最小的状态发展。在一个势能场空间里,最底层的势能最小。社会学家把势能场里的这种层级空间称为“阶级”,用来描述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并且把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称为社会阶层(Social Stratum)。

大多数的个体量子位于势能场底层空间类型,在人们的价值观里,这类人基本上是平等的,属于同一阶层。个体量子的等级区别来自其所在结构系统的物理量类型空间层级。比如在人这个物理量类型空间里的政治结构系统里,县长的阶层位置要比乡长的阶层位置高,但是在物理学概念里,县长和乡长都是个体量子。

创建社会型产品的个体量子初始状态的“阶级”差别来自其所在的空间层级,这个位置是由其诞生的母体所在位置的空间层级决定。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来自宇宙里客观存在的创建社会型产品的逻辑规则,比如,当细胞作为量子个体创建生物体的时候,创建“肝”组织的细胞一定来自肝层级的空间,绝不会来自胃层级的空间。不过当把人作为量子个体创建社会型生命体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否定“神”制定的量子个体的初始位置来自母体所在的空间层级的逻辑规则,提出“人生而平等”的逻辑规则。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里说,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

如果采用现代科学的形式解释“神”制定的创建社会型产品的逻辑规则,就是就近原则和能量最小原理。不过人类在当创建以人为量子的社会型生命体的时候,由于人拥有转换能量类型的能力,可以通过从外界获得能量的方式改变量子个体的空间层级,不过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量子个体获得初始空间层级的形式,因为量子个体的初始空间层级是由母体所在的空间层级决定的。

尽管人在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初始的空间层级,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并不是社会型生命体的构成材料,并没有获得社会型生命体提供的结点空间位置的社会权力。因此人可以通过从外界获取能量的方式改变当前的空间位置,进入发展趋势更好的阶层位置,或者是通过能量的消耗,进入发展趋势更差的阶层位置。从技术原理上看,无论能量如何丢失,最终一定存在一个空间成为这个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所以《道德经》27章里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是因为作为势能场里的构成事物,一定存在一个合适的能量位置结点。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作为创建人类社会的量子材料,从出生开始就拥有具体的空间层级属性,赋予了成为该空间层级里社会型产品材料的初始使命。但是个体的人能否成为社会型产品的构成材料,需要通过斗争的形式抢夺结点位置,以便保证该结点位置空间的活力能够维持该结点的存在和发展(现代科学称这种状态为产品的鲁棒性)。这种通过斗争获得位置的机制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了获得相应位置的机会,打破了初始空间位置形成的“人人生而不平等”的逻辑状态,变成了只要通过斗争获得能量,就有机会在任何空间层级获得相应的位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里提到的“人权”就是这种通过斗争的形式获得能量改变自己空间层级位置状态的逻辑规则,而“社会差别只能建立在公益基础之上”描述的就是人出生之时所携带的空间层级状态。

中国古人对“人”的阶级差异的认知似乎更加理智而且遵守技术原理。道德经里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只是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材料,只有在成为创建社会型产品材料的时候,才会受到尊重,否则就会被无情地丢弃。

尽管个体人是通过斗争的形式获得相应层级空间位置的,但是这种通过获得财富能量改变空间层级位置的方式也是存在限制条件的,似乎每个人都存在一个最小和最大的空间层级。中国古人似乎了解这个逻辑规则,《道德经》里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这段话其实是在描述一个功能模块的控制条件,为了保证模块的正常运行,达到最大值的时候就需要减小数值,而达到最小值的时候,就需要增到数值。老子把实现这两种现象的逻辑规则称为天道和人道。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通过自强不息获得的能量,来实现人道要求的“损不足,奉有余”的逻辑目标。

人们崇尚的自由市场经济规则属于人道,在人类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自由市场经济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创造财富能量的能力,让个体的人获得更多的财富能量,进入到不同层级的空间位置。但是当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人道就会让越来越少的人通过科技工具采用市场竞争的形式掠夺越来越多的财富能量,导致越来越多的空间层级缺少拥有相应财富能量的量子个体,从而无法有效的创建出健壮的社会型产品,而没有了健壮的社会型产品,作为量子的个体人就失去了安全健康的生存生活舞台。工程师们把产品的这种情形称为鲁棒性。

从创建社会型产品的技术原理来看,人的初始状态是不平等的,所处的空间层级位置来自母体所在的空间。此时的人还没有成为创建社会型产品的量子个体材料。当人具备了成为社会型产品的构成材料的能力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斗争的形式获得相应的空间层级位置,成为该位置空间的代理人。不过初始阶层空间的能量状态在选择结点空间位置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人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在认知空间里创建“不平等”这个概念,其根本原因是人在势能场里的不同阶层位置获得的财富能量不能满足生存生活发展的需要,以至于人们盲目地追求具有更多财富能量的层级位置,全然不考虑自己本身的能力能否承担该结点位置的责任,从而在人生舞台上出现了无法预测的各种类型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戏。

个人简介
赵文银,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1986年毕业后分配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工作。
每日关注 更多
赵文银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