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古迹概况

费宏伟 转载自 洛南县古迹概况 | 2021-03-19 08:28 | 收藏 | 投票

 

洛南县古迹概况

 
来源:三秦游
洛南县古迹较多。清同治六年(1867)秋,县令陈尔茀曾访诸父老,编成“洛南八景”,其内容是:“阳虚鸟迹”、“玄扈凤图”、“书堂雪花”、“石门烟雾”、“文显翠屏”、“银沟白练”、“鹿池夜月”、“红岩朝霞”。每景皆撰有歌词,语言生动流畅,引人入胜。此外,民间尚流传有洛南“小八景”,即“九燕扑馒”、“古洞生烟”、“云蒙观华”、“洛水吼堂”、“墨染黑潭”、“万寿晨钟”、“三清暮鼓”、“灵泉瀑布”。新旧八景,饱经沧桑,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严重,有的已名存实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了文庙等,并树碑立记保护了一些古迹。为避免全志重复,现仅选八处,载述于下:
    仓颉造字遗址与仓圣祠 仓颉造字出于炎黄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左史,是古代创造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帝王世纪》载有:“黄帝的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制文字。”《策海·六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授)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荀子·解蔽》又云:“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史料证实文字始于仓颉,仓颉造字于洛水之阴,阳虚山下。
    玄扈山,位于洛南西北眉底乡南境,北与阳虚山隔洛河对峙。史料记载在玄扈山阴石壁上刻有仓颉所造二十八字,传说秦国宰相李斯止识八字,即“上帝垂命,皇辟迭王”,其余二十字不识。由于此古迹遍载典籍,知名度很高,所以,凡过往洛境的达官贵人,文客显士,无不瞻仰圣迹,拓印字形,以示风雅。每逢官吏至此,当地群众要为其练木排、搭高梯,以供敬赏者攀登观看,不论农事忙闲均要赋物服役,因众民不堪其骚扰,故有人乘雷雨天纵火焚毁,从此字迹模糊难辨。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拓印真本,摹记勒石,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碑高1.6米,宽0.65米,正面题额为“龟风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题额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
    洛南人为纪念仓颉这一文字初祖,于清光绪四年(1878)和光绪五年(1879)在县城东街建仓圣祠。祠内有正殿、享殿、大门,一院两进。整个建筑砖木结构,屋顶有花脊走兽,屋内雕梁画栋,气氛庄严肃穆。正殿奉“仓圣之神位”,陈绶题其额为“二肇造斯文”;享殿由陕甘督学许振伟题为“仓圣祠”。院内有自许家庙村移回的“仓颉授书处”原碑,并加盖碑楼树于左侧;右侧配设“敬惜字纸,功德无量”的醮炉,对称耸立,极为壮观。民国时期仓圣祠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办公处,今为轻工业供销公司住地。一邑名胜,历尽沧桑,盛况难再。现殿宇虽基本保持完整,但大门已经倒塌,仓颉授书碑已移存县博物馆内。
    保安的“仓颉授书处”和县城“仓圣祠”已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禹治水与禹王阁 五帝尧舜时,洪水泛滥成灾,人民备受其害,流离失所。舜即命鲧治水,鲧用筑堤防水之法,其功不成,结果被舜杀于羽山。其子禹继承父业,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胼手胝足,竞走奔命通泽,疏通九河,引水东逝,终于战胜了洪水灾害。
    据《史记·夏本记》载:禹“道雒(今洛)自熊耳,东北汇于涧、,又东汇会于伊,东北入于河”,由此证明夏禹治水时沿洛河而上进行踏测治理,人民方始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德,洛河沿岸古有“十里一洛王(禹庙)”的传说。白昶河洛王庙和尖角禹王阁,正好相距十里。现在独留尖角禹王阁,坐落于尖角村北,洛华公路东,濒临洛河之滨。任其河水暴涨,洪峰再高,其阁毅然屹立。昔年庙院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浓荫覆盖,今则残楼圯久,庙宇犹在,环周千峰万壑,重岩叠翠,山明水秀,杨柳蔽日,景色宜人。公路一线直通南北。东望桃花古冢,如舟泊岸;北顾“石门烟雾”,若现若隐,寂静幽雅的禹王阁,更显得古色古香。古代诗人留有咏禹王阁七律一首:“千年禹庙柏森森,十里莺啼紫阁新。古屋龙蛇粉壁画,荒庭花木常如春。熊耳导洛原有据,龟背负书传青文。九畴洪范秘全露,启智化育仰功勋。”文笔简洁生动,出神入化,绘声绘色地盛赞了禹王阁胜迹。
栖霞观与页山古柏 栖霞观位于页山河乡柏镇庵村,其地居高临下,山环水绕。古时即建庵观一座,名为柏镇庵,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改为栖霞观。明万历七年(1579)进行重修。清咸丰六年(1856)又重修上殿,并新修歌舞楼。民国27年(1938)又修葺前殿,补修戏楼,均有碑石记载。今幸存正殿3间、戏楼1座、石碑2通。庙后有古柏1棵,何年何人所植,无从考证。清道光三十年(1850),商州知府陈作枢亲临柏前,合抱量之,树干合围1丈8尺,陈作《页山古柏记》。同治七年(1868),由洛南知事陈尔茀补记入《洛南县志》。1985年《陕西日报》记者考察时,量得高21米,冠幅25米,树干胸径8.25米,比黄帝陵1号柏胸径粗0.75米。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成为遐迩闻名古珍奇树。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慕名观光游客,纷至沓来,摄影留诗者,屡见不鲜。
    韦公祠与药王庙 唐代以来,陕西省有两位药王,一为孙思邈(号称“北药王”),一为韦善俊(号称“南药王”)。韦生于公元658年,卒年不详。早年在京兆行医有名,曾进宫为武则天治愈疾病,武氏拟封其为太医。韦善俊不愿居深宫受约,乃行医民间。晚年隐居洛南县城西南8公里的南岭上,常年种药,详察药性。韦长斋奉道,精长桑之术,凡疗民疾,多所痊愈,逝后被奉为“药王”。墓葬于卢塬,后人把韦善俊种药的山岭称为药子岭、药圪垯,亦名药谷堆。
    韦善俊死后,当地人在药子岭上修建韦公祠,隆重祭祀。其祠为一院三进,对面有舞台,皆构造精巧,气势宏伟,古松遮荫,清静幽雅,每年古历二月二逢会演戏,游人云集。民国初年邑人叶声吕过药子岭韦公祠有诗一首:“避乱经斯地,仙踪记有唐。祠荒春更老,啄古药仍香。佛衣迷残碣,寻芝过矮墙。高山欣在望,晨夕足徜徉。”诗中盛赞药王的懿德善行,表达了对药王的赞颂怀念之情。可惜一邑盛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今县城西北燕子山腰仍有一药王庙,其始建于明武帝正德年间(1506-1551)。庙宇背负梁塬,面对状头山,居高临下,环境清雅。从18级石阶而上,便入山门。一院之内,有山门、享殿、前殿、正殿各3间。正殿东侧有湘子祠3间,院内有柏抱槐树1株,大铁钟1口,享殿、正殿之间,东西两侧各有龙王庙、土地庙2间,并有禅房、伙房及磨房3间,共占地一亩五分。殿堂依托山势而建,墙垣以庙堂而环,高低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屋顶有走兽画脊,殿内是雕梁画栋,精美绝伦。正殿内塑有孙思邈和韦善俊座像。前者朝服衣冠,足旁卧有一虎。后者纶巾道袍,右旁卧有一犬(号日乌龙)。塑像高大传神,栩栩如生。初为泥像,清时复修后改为木像,着真人衣冠,四肢可以活动,并设机关牵引。人们入殿跪拜,踏动机关,木像即徐徐起立,衣袂飘动,人疑之为药王显灵,敬之弥笃。
    药王庙自建成后,香火久盛不衰。《范志》载:“凡老弱病疫者匍匐诣庙,祷辄得愈。”人们感念药王的恩德,曾多次捐钱维修庙院,从出土的碑文就可见当时的盛况。明嘉靖十八年(1539),由洛南儒学教谕陈遴撰文,以“药王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洛之人不得以谣词而毁其庙”,树碑一通,立于院内。每年四月八日,山门大开,广为祭拜。整日间香火缭绕,奉者不绝,并在庙前戏楼唱戏3日,实属邑内一年中的盛事。
    药王庙兴建至今,历尽沧桑。民国时被洛南县国民第二小学占用,建国后,设城关乡政府于此,1958年后又建民办小学、民办中学,“文化大革命”后,又置柏槐小学于内。几经变化,享殿被拆,木像、碑碣荡然无存,院中名胜柏抱槐树无有踪迹。如今仅剩前殿、正殿各3间,前殿濒临倒塌,亟待修缮。
    1983年9月3日,药王庙被洛南县人民政府列为洛南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柏槐小学迁走,现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
    文庙 洛南文庙是历史悠久、宏伟壮观的明代建筑群。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于县城西街。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明代曾两次增修。明崇祯末年毁于兵火,但清顺治十六年(1659)又依原图进行复建,后经清代三次、民国时期一次、建国后两次维修,俨然胜昔。庙墙之内包括前、中、后三院,后院中为大成殿,殿前露台,两旁东厢、西厢各7间;中院内正中有戟门3间,两边名为月亮门,院中为泮池,架三孔石桥于其上,两旁有栏杆。东有名宦祠、尊经祠,西有乡宦祠、忠义祠。前院中为木牌楼,名日:“棂星门”;东开“启风门”,亦名“东礼门”;西开“腾蛟门”,亦名“西礼门”。最外沿街道为照壁,长9.2米,厚0.82米,高7.3米。内壁镶有“鱼龙变化”,外壁镶有“二龙戏珠”,鱼若乘浪跳跃,龙似腾空飞舞,意寓广出英才,造型精美细致。
    文庙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花脊飞檐,龙飞凤舞,金碧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它的雄伟建筑主要为大成殿和棂星门。
    大成殿为明七暗五开间,单檐歇山顶。面阔通长14.85米,进深11米,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构成。五开间大小不等,明间3.8米,次间3.3米,稍前2.3米。前廊宽2.2米,侧廊和后廊均宽1.9米,廊四周有明柱、角柱、金柱共计28根,檐墙起间隔开内外。屋顶五脊罗列,花里藏龙,脊首如塔,屋上桔黄色琉璃瓦闪耀着金色光芒;四角角柱稍高,层层叠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凌空若飞,形体圆实,不仅使梁、柱、枋结合紧凑,而且更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使整个大成殿有收有放,有抑有扬,气势雄伟。殿前月台长15.2米,宽8.1米,面积113.1平方米。中间斜面台阶内雕刻着蟠螭翔凤,华丽异常。院中花园内有奇花异木争妍斗艳,旖旎临风,四季溢香,幽雅宜人,使大成殿颇具宫殿气派。牌楼(棂星门)耸立在前院中间,是陕南地区独树一格的古建筑精华。门高约25.2米,进身4.95米,面阔17.6米,占地89平方米。四柱三楼,柱高8.4米,柱顶52公分,上下三层(三个楼头),以正楼最为突出,脊首复有云罐,造型浑厚大方。左右二楼次于正楼,呈品字形,两旁尚有砖墙。整个牌楼,上檐花脊六兽,奇彩异辉,华丽堂皇,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辉相映,檐下层层斗拱构成翘角,上下12角檐牙高啄,相映成趣,精刻细绘的花鸟栩栩如生,耀眼迷人。分属于四柱左右的八个石鼓,紧靠柱根。八个扶柱根部雕有石狮四对,中间两对大而圆实,分踞内外,威风凛凛,前有两对,小巧玲珑,活灵活现。大匾上镏金大书“棂星门”三个大字闪闪发光,形成庄严肃穆而又华丽的古朴风光。
    洛南文庙记录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建国以来,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两次修缮。经过刷新修葺,文庙又逢春光,成为游人云集的胜境,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寺 位于洛南县北三元乡秦岭脚下,距县城55公里。周围群山耸翠,满目葱郁,溪水潺潺,鸟声百啭,环境优美,景色幽雅。
    华严寺始修年代失考,重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51)。当时建有正殿、中殿、前殿三楹,和谐得体,肃穆壮观,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曾是兴旺之所。后因年代久远,颓废无稽,仅存佛像1尊。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新修葺,古刹又换新貌。民国初年又复重建,面貌俨然如昔,时建大佛殿、献殿、前殿各3间,整院二进。大小门楣26副,两侧东西廊房各3间,塑造佛像3尊,并于院西建有砖石结构浮屠(佛塔)1座,其基深地下8.6米,高出地面9.1米,塔高19米,民国26年(1937)工程全竣。 
 

 


    随着佛教的传播,信徒的崇敬,高僧的懿行,寺院越来越大。华严寺以寺养寺,用布施银两补塑神像,重建庙堂。华严寺下辖洛南境内丁兰寺(西峪河)、灯山寺(寺坡)、万寿寺(县城西门外)、圣寿寺(县城东门外)、竹林寺(保安)、香山寺(驾鹿)、相毫寺(荒地沟)、柏峪寺等8个寺院。旧时每年古历八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之期,寺院僧众齐集于此,拜佛诵经,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形成宏伟壮丽而又神秘色彩的山区佛地风光,成为游人和香客向往的地方。今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蒙”遗迹 云蒙山又名书堂山。位于县城北15公里处,系秦岭支脉,其主峰海拔1745米,翠微横绕,萦回山头,有“云蒙观华(华山)”之说,古称“云蒙”。
    云蒙山上、山下文化古迹奇异。相传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游于此。又据载,汉张良兴汉灭秦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成思退,避归此山隐居。
    明代,云蒙山下(今白洛乡王村)建有万寿宫,有正殿、中殿、前殿各3间。殿阁雕梁画栋,保存完好,古奉娘娘塑像。庙前建有古戏楼1座。明真人孙碧云曾结庐山中藏修,道行很高。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1403—1424)曾下诏接见,赐以袍笏,让其回云蒙山继续修炼,并在万寿宫挂锡,孙死后葬于万寿宫西北侧的陈太后沟。
    “云蒙”遗迹,自古流传至今,虽年久失修,但其自然景观引人入胜,仍堪称洛南名胜之地。1983年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洞 玉虚洞坐落于石门花庙乡罗家沟,距县城27.5公里,它是秦岭支脉逶迤东南而成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山前古时建有大悲寺1座(今不存,已改建为罗沟小学校舍)。明万历十三年(1585),大悲寺有一僧人见一梅鹿奔跑,尾追到半岩,发现了洞口。自洞口弯腰入洞,便是宽23米、高9米的洞厅,宽敞幽静,可容数百人。登上50度斜坡,如果脚踏某一响石,即会发出嗡嗡声响,再进便见石形奇异,钟乳悬垂,钟笋林立,或像竹苞突出,或像灰包铺地;左旁石门帘下,有如石佛一尊正襟端坐于莲花瓣上,侧洞壁上石流纷挂,粗细匀称,花色奇特,称“珠翠屏”,石钟、石蚪排列左右;自石门墩入内,即为第二正洞(中洞),宽30米、高10米,洞内钟乳石悬垂数丈,形象肖物,各具一格,或形狮而蹲,或如牛而卧,或像柱而直立,或似塔而高耸;有些如三五个僧人闭目对坐,有些似石佛端坐守门。乳水滴下亮得有如蝉翼,小得有如鸟儿的眼睛,乳水四溅好像霜落林木。上有仰天池1口,居中有5米高的百花峰,恰像山峰耸立。前者莲花池,水清见底,石立水中,恰像亭亭玉立的莲花。北有葡萄洞,壁上乳石,似葡萄串串簇簇,垂及地面。后有万景洞,似千佛齐会,天柱支撑着无限高山。又有盘龙洞,引龙潭,活像蛟龙翻出水面。无井洞里,活像十八罗汉排列有序,活灵活现。锣鼓洞内,投击一石便可发出锣鼓声响。中有雪花洞,洞口使人顿觉冬寒。南有牛皮洞,宛如一牛皮钉在墙上。入后有黑风洞,站在洞口似有黑风吹来。再进是玉米花洞,满像炒熟的玉米花,粘遍石壁。葡萄洞后仍有很多小洞,高不见顶,深不见底,洞口窄狭,不易进入。
    洞中泉水,当地人称作神潭,如黑龙潭、九龙潭、佛潭。大旱之年,山民常到洞中祭神取水。
    四百余年来,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对玉虚洞的题咏不少。如清代诗人李楷曾咏《玉虚洞》一首:“嵚崎碧岫白云隈,洞里神工信异哉。喷气迷空惊雨集,奔雷飞火有龙来。何年丹鼎烟犹澹,此日瑶田手自栽。仙简霞文钟乳嫩,中天又见化人台。”全诗盛赞玉虚洞奇幻迷离的天然景象。玉虚洞现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宫殿遗址 秦宫殿遗址位于距洛南县城15公里的卫东镇刘村。遗址坐落在一个和缓的立陵顶部,相对高差达百米。其主体为一土丘,呈长方形,东低西高。土丘四周还有一些瓦砾分布区。长期以来,这座遗址被误认为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之墓。1991年10月,陕西省文物地图集编辑组会同商洛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洛南县博物馆对洛南境内文物进行复查时,在李密冢的高丘上收集到一些绳纹瓦块,经过观察后发现,土丘堆积形状与一般隋唐墓葬封土差异较大。为进一步确定其时代及性质,同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会、商洛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对这一遗址进行了考核调查。通过对在遗址区域采集到的砖石、瓦当、板瓦、筒瓦、卵瓦、土坯、草泥墙皮等建筑遗物的分析发现,此遗址与陕西省关中地区已发现的秦宫建筑物相似。瓦当、瓦均为典型的战国至秦代这一时期的风格,建筑形制、尺度均与秦咸阳宫一号建筑遗址相似。据此判定这座建筑始建于战国晚期。另外,遗址中也未发现汉代及其后的遗物。从遗址中所含的大量红色烧土以及被烧为琉璃状和浮石状的瓦等物推测,其大致毁于秦末战乱中。这座建筑物最高处比秦咸阳宫台基还高3米,室内建筑和墙壁与咸阳一号遗址地面处理相仿。由此推断,其规模比较宏伟,当为秦筑于洛河上游离宫性质的建筑。这座建筑截止目前是陕西秦岭山区发现的第一座大型秦宫殿遗址。它的发现把秦大型宫殿在陕西的分布范围向东南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彻底否定了李密冢的讹传,为研究秦代建筑以及与此相关的课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洛南猿人”洞穴遗址 “洛南猿人”洞穴遗址位于洛南县尖角乡东河村洛河岸边一洞穴中。洞口为一近乎直立、宽不足1米的裂隙,是七十年代末考古学家在考察新生代古生物地层时发现的。时从洞穴中采集到1枚人牙化石和两枚大熊猫及獏的牙齿化石。后经考证推断,距今约百万年左右。
    1995年,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洛南县人民政府联合对“洛南猿人”洞穴遗址进行试发掘,共出土食肉类、食草类及部分生活在水里的两栖哺乳动物牙齿化石270多枚、化石块100多公斤,其中可辨认的有大熊猫、犀牛、剑齿虎、獏、鹿、鼠、羚羊、鱼脊椎骨等动物化石20余种。在试掘的20平方米的洞穴内,发现了与古人类生活有关的踩踏面和灰烬层以及烧石、烧骨、火、燧石、角砾石等物品。共出土旧石器18000多件,可分为石核、石片、刮削器、石锥、雕刻器和石片制成的尖状器等。出土的这些动物化石和石器,在旧石器时期考古中含量之丰富实属罕见,进一步确认了“洛南猿人”在古人类分布中的地位。
    专家们认为,“洛南猿人”的牙齿化石代表的猿人属直立人范畴,这种直立人类化石目前在秦岭山区的分布洛南是最西的一个点,在黄河流域的分布洛南属最南的一个点。除蓝田公王岭化石外,洛南要算大熊猫化石和獏化石分布相当靠北的一个点。
    “洛南猿人”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不仅填补了这一区域旧石器时期研究的空白,而且为研究秦岭地区和黄河流域古人类生活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早期人类聚落形态,南北文化交流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简介
费宏伟同志是在陕西洛南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创业代表,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为官场名利所惑,不为黄金业、矿产业的丰厚利润所动,从秦岭生态资源保护、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四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