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析(第七十七章)

 《道德经》解析(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七章】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翻译:

大道之行,就像是一张弓一样,万物处在高处的使之往下行,处在低处的使之往上行,由是周而行之。充裕的则减损之,空虚的则补充之,万物流从不息,自有余向不足,由是由实而虚由虚而实。人道则不然,其与天道恰恰相反,索取不足者反而去奉养有余者。只有真正悟道入道之人,才能遵从天道,以己之多补他人之缺,减损有余者去补天下之不足者,从而与天道相协同。所以圣人有所做有所为却不自恃自己的贤能不仗恃自己的功绩,事有所成却不贪居功业名位,他只依道而行遵道而为,而不是去做什么所谓的贤者。

解析:

1,学懂本章要对前面的章节一定要深入读懂才行,尤其是要领悟好上一章第七十六章,可以说这章是老子为本章做的理论铺垫。我们真正读懂了老子给我们描述的完备且系统的道运化万物的规律,也就明白了事物(包括所有的有形物在内)的发展演化规律。

2,如同万物之孕育、生发、成长、壮大、衰老再到死亡之过程,万物皆遵从于道,莫不于此而生老病死,这亦是其自身的生命法则,所有的事物都由起点往高发展而至顶点然后再由高而低回归至其本原,这是其内在自身之运行轨迹。

3,万物之外在宏观运行,高者以下之,低者以上之,所有事物之流行由下而上而后由上而下,同时自充裕处向空虚处流动,充裕则减损之,空虚则补充之,犹如流水之行于川谷。这无疑是一个总趋势总路线,是双轨并行的运行规律。道之运行轨迹就像是一张弓形的图案(也可以说成是路线图),其近乎于圆。此谓大道恒常,独立不改,周行不殆。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此道是人道也是物道。万物之道皆遵从于其性。道德本一体两面从不背离从无二致,由此可以说万物之性就是万物之德的意义所在。人道其与天道相反相成,于是有先天八卦(伏羲八卦)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之分,而后天八卦则是一个实际运用的结果所致,道相应。人道所反映的则是人性人心,老子说的人心人性与天道所相反的就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此乃人之性人之常。由此决定了社会财富向上流动向高层集中于少数者成为了一种常态。

5,特别要指出的是“张弓”的形象比喻问题,“张弓”也就是张开的弓或者是拉开的弓,这里老子以张开的弓的图形来形象比喻以表达“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天道运行路线图,只是取其形状而已,而不是要述说拉弓射箭瞄准等具体行为动作。

启示:

前一章我说过老子之道同时给我们阐述了一个完整且系统的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只仅仅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反道或回归之道 。科学是人们思考认知自然世界所形成的总结成果,其总是在认识和揭示着“道”。从物理学原理来讲,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作用力即引力和斥力,我们还认识了磁力和电力等等,这些都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我们可以从电力场磁力场来认知老子所说的“张弓”的运行轨迹。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宇宙对于道的认知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此我们有无限的认知空间去研究和探索,老子的论述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启示。

读懂本章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吸引力法则仅仅是我们所观止的引力作用力的扩张引述而将其上升至唯心论而已,这也仅仅是在引力作用的范畴上论事,是引力作用力的泛化。所有事物在终极意义上说是向空虚处流动的,能够真正有吸引力的不是事物本身他有多强大他有多坚强而是他有多虚弱他有多空虚。这也就是说万物最终都归至于“无”。佛教讲的万法皆空理论部分契合了老子思想,但只是揭示了事物的一个本质属性却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述。

 

个人简介
费宏伟同志是在陕西洛南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创业代表,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为官场名利所惑,不为黄金业、矿产业的丰厚利润所动,从秦岭生态资源保护、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四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