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丰收节交易会·万祥军:集体经济“壮筋骨”

万赢信 原创 | 2021-07-21 08:45 | 收藏 | 投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丰收节交易会·万祥军:集体经济“壮筋骨”

(乔金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经信研究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哲商对话 万权采编:“农业农村部等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模式和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集体经济“壮筋骨”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中国农民丰收节交易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改革试验研究室副主任刘俊杰刘俊杰表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补齐农村经济发展短板,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效途径。

“各地不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发展土地合作、资源开发、生产服务等多种联合与合作形式,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万祥军表明:贵州、安徽、陕西等欠发达地区,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将“四荒”地等资源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财政项目资金、扶贫资金等转变为集体成员股份,使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万祥军指出,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通过物业经营、抱团联合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他明确,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和法律地位,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法人资格,有序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健全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制度,强化监督,提高集体“三资”使用透明度。

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发展载体和手段,有效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要素,走产业带动、政策驱动、多方联动等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投资入股和就业参与等方式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探索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深入推进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等方面改革联动,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通过出租、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使用耕地。完善城乡要素市场,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有序流动。

强化对新型集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制定完善和推动落实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农业、土地等政策措施,加强政策衔接配套。建立健全社会资本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有序引导城市和工商资本下乡,开展村企对接、合作开发。鼓励有资金、有理念、有技术、有情怀的返乡入乡人员和专业人才参与集体经济项目。



村民增收尝甜头

刘玉明在《集体经济壮筋骨 村民增收尝甜头》一文中表明,“村集体给我发红包,高兴!”近日,三台县金石镇海棠村村民、抗美援朝老兵赵宗相便赶到村民活动中心参加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当天,该村4800余名村民首次尝到了集体经济分红的甜头,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此次分红我们采用普惠制的形式,让所有村民都能享受到村集体壮大后带来的福利。”海棠村党委书记张礼告诉记者,“两项改革”后,该村由原海棠村、瓦密村、燕窝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37人。合并初期,全村集体经济仅4万元,整体实力比较薄弱、“供氧”能力严重不足。

如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了该村党委亟需破解的问题。“改革后,我们根据村情,将产业扶持基金投入到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里面来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稳步上升,年收入达到6万元。”张礼介绍,2019年,海棠村被列为中央和省财政扶持村,80万元中央和省财政扶持资金让村两委班子看到了希望,“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盼头”。

海棠村在充分征求全村党员群众意见,结合村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制定出初步方案报县委组织部审定后,采取“中央和省财政扶持资金投入+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汇入+社会资本引入”股份合作的方式建设生猪养殖场,实施中央和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0余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投入80万元,占股比例约20%。

据介绍,海棠村生猪养殖场于2019年11月开始施工,2020年11月基本建成,2021年3月正式运营。养殖场设计单批出栏生猪2400头,年出栏生猪预计可达4800余头。2021年1月,该村在三台县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最终经营权以每年60.6万元成交。“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12万元,加上其他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到20万元,人均在40元左右。”张礼说,目前该村依托生猪养殖场项目,走生态循环养种结合的路子,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露地蔬菜产业增加村民收入。

“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海棠村充分发挥资金撬动作用,变财政扶持这笔‘输血’资金为‘造血’资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群众的收益也不断增长。”金石镇党委书记张太海表示,下一步,该镇将采取政策资金扶持、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扩大优势产业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壮筋骨襄垣8种模式

6月7日,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土落村的丹参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致富花”在这里迎风怒放。“从无到有,我们村的丹参种植面积有1170亩,牡丹300亩,一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10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土落村党支部书记顾立东介绍道,“我们采取农户以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模式,村民通过收益分红形式获得股份收入。”

“和国企签协议,咱放心。种辣椒比种玉米强多了,而且价格还有保障,不愁卖不出去!”襄垣县西营镇吴北村村民任来先签订种植辣椒协议后喜上眉梢。西营镇吴北村、下良镇郝村等村党支部与襄垣县物资公司合作社签订协议种植辣椒,收支相抵后,村合作社每亩净收益在1000元以上。同时,产品深加工后产生的利润,国企与合作社按一定比例进行二次分配,这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扎实的资金和产业基础。

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襄垣县近年来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抓手,理清发展思路、把牢产业主线、抓住增收核心,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党支部+国企+合作社”模式,让集体土地用起来;合作社“代工”生产模式,让闲置劳动力动起来;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让“互联网+”连起来;

“百企帮百村”合作经营模式,让帮扶企业管起来;发挥区位优势创收模式,让物业资产转起来;合作社“入股分红”模式,让资金资源活起来;合作社自我发展模式,让组织优势扬起来;打造乡村特色旅游模式,让乡贤能人带起来的八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八种模式相互衔接、有机统一、联合发力,带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村集体增收“双增”目标。

截至目前,襄垣县229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的已有203个,占88.6%;有经营性收入的村达到190个,占82.9%。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有心干事、无钱办事”的难题,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衡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纪实

衡水市桃城区涵盖221个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平台录入,204个村完成“成员界定”三榜公示,195个村转入“股权量化”阶段,持续不断推进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将全部完成……今年以来,严格按照河北省、衡水市部署,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探索中精准聚焦、破题发力,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产权制度。

抓站位

解决“怎么看”的问题

认识的高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区委理论中心组在集中学习时,专题安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邀请相关专家系统讲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全区上下达成了三点共识。

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打基础的重大改革。这项改革不搞不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综合考量,也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路径。这项改革搞不好不行;作为主城区,必须快人一拍,领先一节,在全市打头阵,树标杆,当标兵。这项工作搞慢了不行。

抓机制

解决“谁来干”的问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情况千差万别,问题错综复杂,是农村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区情实际的硬性机制去全力推动。

@、“老大难”工作“老大抓”

区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区委书记郝卫东任组长,多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文件,亲自参与谋划、制定改制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就农村集体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到郑家河沿镇西康村和赵家圈镇前铺村进行专题调研。

区长张士民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听取各乡镇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度汇报,并多次对区政府督查室《周进度督查通报》作出批示。区委副书记孟洪义、副区长岳广龙专题召开全区土地确权扫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人员界定动员会议,每半月召开例会进行工作调度。在区领导的带动下,区、乡、村三级都建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组织机构,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

在清产核资工作中,我区聘请了衡水市光辉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衡水明辉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驻村指导,全程参与,把集体资产量准、核准、评准,做到账物相符、账款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在人员界定阶段,面对“出嫁女”“入赘婿”等难以界定的情况,我区聘请了中诚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确保整个改制过程合法合规,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

抓指导

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夹生饭”。

@、全面明晰改制路径

区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评估指标》,分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不同阶段,围绕制度建设、工作进度等评估指标,分别制定了每个阶段的验收标准,确保完成一个阶段,验收合格后,再转入下一个阶段。

在搜集整理多个相关文件、反复消化的基础上,我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桃城区《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要求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实施意见,确保一村一策、因村制宜。

@、建立“三本”账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由谁负责?啥时完成?为明确责任,区、乡、村3级分别建立了工作任务台账、责任人台账和工作进度台账,围绕任务目标挂图作战,逐一销号,压茬推进。我区把这“三本账”统一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推行“微信群日报告、两办督查室一周一通报、领导小组半月一调度、各乡镇一月一排队、全区一季度一观摩拉练”的工作机制,极大加快了工作效率。

@、宣传发动、全程公开

赢得群众认同,取得群众支持,是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根基。我区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村务公开栏、发放明白纸等手段,全方位、高频次发动群众,营造浓厚氛围。

全区所有村的方案制定、实施流程、初步结果,核实结果、最终成果,要全部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接受群众监督。所有文字入档的报表、会议决议、阶段成果,全部在公开栏公示7天。每个环节都要求拍照留痕,分类归档,及时整理,确保整个改制档案资料保存完整。

抓培训

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外出“取经”壮筋骨

为确保不走弯路,我区对标国家级试点县,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到邯郸市馆陶县、邢台市桥西区、我市深州市和武邑县问计取经。5月12日到13日,我区组织相关人员到河南省濮阳市的华龙区和范县进行股权量化专题“取经”。得到省委农办来试点县集中宣讲培训的消息后,我区立即周密安排,组织近500人次参训,面对面与省派讲师交流。

@、巡回宣讲强“内功”

区利用草根宣讲品牌——“老井”宣讲,组成专门的政策宣讲团,结合区情实际编写教材,对各乡镇党支部书记和会计进行订单式巡回培训,解决农民群众关切的“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问题,打消群众顾虑,赢得群众参与。全区3、4月份共举办50多场入村入乡培训,直接培训乡村干部2800人次。

@、活用媒体精准传达政策精神

区农业农村局向社会公布了公开咨询电话,建立了近500人的农村改制微信工作群,向每个乡镇派驻改制技术指导员,及时为各村干部群众答疑解惑。成员界定阶段的高峰期,区农业农村局每天接听电话几百次、接待群众来访咨询几十人次,微信群每天发布消息上千条,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疑虑。对各乡镇街道反映的共性问题,区农业农村局逐一找准症结、分析研判、寻求破解,并积极指导各村之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克难题。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丰收节交易会·万祥军:集体经济“壮筋骨”

个人简介
万赢信,经济学学士,经济师,记者编辑、营销企划人。工作主要涉及新闻媒体、商协社团、大健康医药产业和“三农”产业研究以及宏观经济研究和营销企划五个方面。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完成第二学历,曾具…
每日关注 更多
万赢信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