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道:数学共识真实而美丽--《风云际会比特币》前言

胡定核 原创 | 2023-01-21 14:58 | 收藏 | 投票

  《风云际会比特币》前言

逆天道:数学的共识真实而又美丽

 

天道,何为天道?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天然而熵增,从奇点到大爆炸,理论的推导和天文望远镜的观测,都证明一切正在离我们远去,膨胀中,一切都趋于无序,终归于热寂。

人类不甘天命,筚路蓝缕追求各种共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逆天道熵减建立秩序的努力。

但,人性有局限,共识有边界。

法国大革命时罗兰夫人临上断头台前疾呼“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如果把“自由”换为“共识”,也是非常贴切的。

共识需要智慧,苏格拉底、华盛顿、爱因斯坦等应运而生;共识需要威权,武器军队、国家皇帝、银行公证等层出不穷;共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战二战冷战、各种思想主义的“科学”实验,从阿根廷到委内瑞拉的横扫拉美的中等收入陷阱......

 

微观看

我们正在进入万物互联的元宇宙数字时代:所有通电物都将有芯片,都可互联进行信息乃至价值的存储、计算。

整个世界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虚拟电脑。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场景甚至表情、气味、思想都可以数据化,都可能被各种传感器精确记录、还原。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数字镜像,它甚至可能比我们本人更了解自己。

经区块链确权后的数据是我们的共识、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你儿时的病历、传承的基因、疑难病例可以售给制药公司、医生。你可以解锁近五年的不可更改的打车记录及每个司机对你的评价给共享车司机,从而省去不菲的“滴滴”、“优步”等中介成本。

如果将我们思想数字化后输入超级电脑,而电脑又能够实时感知外部世界并进行独立思考,那某天我们就可以像《黑客帝国》一样在虚拟中永生,甚至将数字化的大脑重新输回克隆的人体。

 

宏观说

茫茫宇宙中诞生地球,冒出大无畏的人类以熵减的共识对抗熵增的宇宙,全靠太阳几十亿年来源源不断的向我们输入负熵,代价是太阳自己的衰变和无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人类的永恒逆天之道或者是掌握巨大的可控核聚变,或者是走出地球,奔向外星。

不管宏观,还是微观的熵减共识,仅靠我们肉体的碳基都无法达成。

跃迁需要新的变量推动。

十三年前,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在通胀放水的高压下、在数学的基础上诞生,区块链横空出世。

区块链使共识由不可靠的人性而机器,由碳基而硅基,真实而美丽。

2018年3月16日,在斯坦福大学(Suite 305,435 Tasso st, Palo Alto),我和在清华带的研究生穆映江、丹华资本丁若宇等一起,与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教授有过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交流。

我们一致认为区块链正开启伟大的数字时代。区块链使二维的信息互联变成了三维、四维的价值互联。在区块链时代,每个个人都有权安全的保有自己的已确权的数据、隐私,并可通过区块链交易自己的数据,产生新的价值。

张院士更进一步提出他的观点:“In Math We Trust。”

他认为在人类所有的知识中,最容易达到共识的是数学。

“用数学作为信任的机制,是最自然的做法,真正的区块链的时代,就是使得我们相互间的信任建筑在数学的基础上。

如果我自己做出一个正方体的话,肯定是不完美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数学的形态,正方体则是全对称的,每个顶角都完全一样,每一条边都完全一样,每一个面也完全是一样的。数学的形态是最最精准的,在精准的意义下,也是最易达到共识的。

如果你看整个宇宙最深刻的奥妙之处,那么物理学中关于整个宇宙的最核心的公式和标准模型,也是用非常精妙的数学来描写的,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也是杨振宁先生所开创的。

2019年3月10日,在哈佛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中美区块链比较研究期间,我应邀到MIT作了《区块链: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之钥》演讲后,与清华大学的顾学雍教授一起造访了MIT数学系范畴论(Category Theory)研究团队的David Spivak 和Brendan Fong博士。我们的讨论颠覆了数学仅只是度量与分析世界的工具这个传统认知。

我们的新结论是“纯数学本身即可用来建构(Compose)全新的系统。”

MIT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书中原话:我们的物理学世界不仅是被数学所描述,它正是数学本身,而人类正是这个巨大的数学体中具有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他在书中追寻了“万物有多大”的问题,探索了前所未有的宏大尺度:我们所在的地球位于一个星系内,这个星系位于一个宇宙内,这个宇宙位于一个充满了分身的第一层多重宇宙中,而这个第一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更加多样化的第二层多重宇宙中,这个第二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量子力学的第三层多重宇宙中,而这个第三层多重宇宙又位于一个数学结构的第四层多重宇宙中。

同时他也追寻了“万物由什么组成”的问题,探索了极其微小的尺度:我们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基本粒子组成,而基本粒子都是纯粹的数学结构,因为它们仅有的性质都是数学性质。尽管我们尚不知道这些粒子是否还能分解成更小的结构,但是,弦理论及其竞争理论都暗示着,任何更基本的组成部分也都是纯粹数学性的。

不管是极大还是极小,但是它们最终都来到了同一个地方——数学结构的国度。

物质世界与数学世界的关联日趋紧密,乃至未来二者或互为镜像!我们是否可以进而大胆地、让人眼前一亮的地预测:世界即数学。

比如中本聪的区块链,比如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一百多年前通过纯数学的推演,预言了质能互换守恒、时空倒流、引力场、黑洞等,并陆续等到了实证。

纯数学的比特币是鸡,与之伴生的区块链是蛋,所谓纯洁的无token无比特币只有区块链的技术是不现实的。靠广义的分布式太阳能生产的比特币有很多问题,如耗能、如先入者抢得了过多的份额、矿池矿霸以及分叉、速度、安全、洗钱、互操作性、合约豪赌爆仓等等问题。

但正如《圣经》所言:你们中谁说自己百分之百的纯洁,大家就可以用石头砸他。

世上从无完美之物,比特币至少一开始就开源,就自组织、自激励,谁都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或退出,机会开放。你虽错过了上个十年,但今后十年百年却可自主把握。

号称中本聪的创始人迄今从未露面获取名利,这种反人性的圣洁使其卓尔不群,俯瞰万币。

2022年3月底比特币的全网算力已达到了2.36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这千叠浪万仞岗一样飞速壁立陡增的算力,可以看作是用硅基的数学运算为人类构筑数字世界的共识壁垒,或曰驶往外星的共识方舟。

它将逐渐削弱我们减熵共识中的人性权重,国家、军队、银行、法院、报社等权威将慢慢淡化,代之以全天候、无边界、零成本的数字资产全要素自由流动。

比特币(bitcoin)被号称为数字软黄金,是数学共识的坚定基础,其在全球已可以与法币自由兑换(甚至美、日、加等已有数万台比特币与法币的自助柜员机),实现了个人在地球上的完全的财富自由(政府、法院、海关、离婚等均不能非法剥夺个人拥有的比特币,除非他自己交出私钥密码)。

但多种原因导致比特币不宜作为日常货币使用,需要币值更为稳定、便捷的数字货币——稳定币。

继有28亿用户的Meta提出并试发全球性的数字稳定币Diem后,我国央行加快了DC/EP研发,并已在2021年成功试用,在2022年逐渐更大规模使用。这也可以看作中美之争从贸易到了金融,再到了数字领域。

虽然目前看,USDT、Diem或者DC/EP等都需要法币作储备,但长远看,数字币却有极大可能去法币而更市场化。

简单的类比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信息都由通讯社、报社、出版社垄断。而短短几年后的现在呢?

大咖们还用书号、刊号等权威背书吗?

马斯克的推特不比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强?

很多轻资产的草根,其粉丝量和影响都远超有着上百亿元固定资产的报业集团。

哈耶克之问:“能否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形成更加稳定的货币体系”?

正由支付宝、Libra等开始解答,完全去中心化和非国家化的数字资产发行,正如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一样,在未来的数字时代是可期的。数字人民币和Diem等都将挑战美元霸权。

2019年9月24日谷歌自称:世界第一超算Summit需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他们用量子计算机200秒即可完成,实现了量子霸权。

这将导致数学的共识崩塌?

2019年9月27日我曾就这个问题和英国帝国学院数据科学所所长、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郭毅可院士进行了讨论,在场的还有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江宜桦等。

大家都认为对“量子霸权”的过虑有点杞人忧天:

一、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就发现了极低温时的超导现象,并由此获诺奖,之后科学家们又不断取得突破,但迄今仍未进入实用化;

二、有矛必有盾、有攻必有防,量子计算机不能破解非对称加密的Shor算法,对SHA-256哈希算法更束手无策。

三、量子计算本身也基于数学,数学不死,数学的共识永生。

相比浩渺宇宙,人类孜孜以求的共识不过是暴风中茶杯里的秩序。共识的形成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只能获得局部的成功,这是我们的局限与悲哀。

但熵增虽然不可逆,共识在我们人类宿命的世界里却具备独特的意义。

由碳基而硅基、由人性而数学的共识使我们有限生命的牺牲增添了悲壮、崇高、理想的光辉,获得了无穷的价值。

两千多年多年前怨发天问的屈原一定不会料到今天人类的逆天道熵减之行,他年轻时也曾阳光灿烂、充满激情地在《楚辞·大招》中咏唱: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意即四季交替春天降临,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

风云际会的比特币已经走过了蓬勃奋发的13年,云蒸霞蔚、急遽生长的长路正铺展在前面。

歌德诗:“这里有玫瑰,就在这里跳舞吧!”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舞蹈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我们每个人都很快将植入芯片,人类生命将由肉身的碳基向数字的、芯片的硅基转变的奇点时刻,欲不负韶华不负卿的唯一出路,看来只有与比特币与区块链共舞了。

愿我们永远这白日昭只、春气奋发、逆天熵减的青春之舞!

 

个人简介
胡定核,1993级清华五道口博士校友。现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执委,蓝洋金融董事长。曾任中信银行总行行长助理、重庆分行行长,中共宁夏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工商联副主席,重庆政协常委…
每日关注 更多
胡定核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