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实业救国,教育兴邦

蔡律 原创 | 2023-05-26 23:1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张謇:实业救国,教育兴邦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实业报国·教育兴邦——张謇特展》蔡律摄

  国家越是接近民族复兴之路,各种困难、矛盾就越凸显,内忧外患,如何强国富民?2023年5月26日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的《实业报国·教育兴邦——张謇特展》给人以启迪:1894年,清政府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特设甲午恩科考试,41岁的张謇以一甲一名独占鳌头,考中状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同年10月15日,张謇的父亲张彭年去世,国难家变,中断了张謇“状元宰相”的美梦。

  中国的状元实业家,民族工业和近代教育第一人张謇   蔡律摄

  大生码头牌坊始建于1906年,建成于1907年,是近代唐闸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生马头”四字,为张謇先生所题;中门二立(石)柱两面篆刻的“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对联,为两代帝师翁同龢所书。蔡律摄 

  张謇高中状元却毅然放弃仕途,发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深沉呐喊,以教育和实业“迭相为用”,并辅之以公益慈善,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辉煌的声望,被称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和“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张謇“无意做官”却“一心做事”,他“遁居江海”却“自营其事”,他“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却“全凭自己的良心做去”。张謇的高瞻远瞩,不屈不挠,他的家国情怀,他经世致用的理念和践行,特别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探索与实践,对当代知识分子是有益的启示和激励,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面向普通民众的精神坐标。

  1912年,张謇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复制件)。蔡律摄

  实业救国,教育兴邦,三峡博物馆张謇特展启智今人: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张謇是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江苏五才子”之一。张謇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 “实业救国”,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大生纱厂   蔡律摄 

  大生企业系统构图——中国第一个生态化循环系统  来源:网络

  在张謇等人的辛苦经营下,大生企业集团以大生纱厂为起点,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旗下有69家各类企业,业务涉足领域从纺织拓展到冶铁、通信、运输、金融等领域,形成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功能互补的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影响全国乃至海外。张謇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为发展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张謇所提海通垦牧公司望稼楼对联,抒发了他见沧海为桑田的喜悦心情。蔡律摄

  海通垦牧公司垦地全图   蔡律摄 

  多把芳菲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张謇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一抹亮色闪耀至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通海垦牧公司瞭望台,张謇取名“望稼楼”题联,反映出张謇在经过数年开垦、荒芜海滩成良田后的喜悦心情。张謇一生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甲午战争后,张謇弃政从商,他鲜明地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张謇认为经济才是根本。很重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张謇大力倡导并践行“棉铁主义”。1895年,他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大生”二字源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寄托了张謇的理想——天地间最大的事,便是国计民生。“棉铁政策”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既可以解决对外贸易逆差问题,又切合时宜的工业化路线,轻重工业并举。

  张謇题写“颐生酿造厂”厂名的酿制酒,上海世博会江苏馆用酒。蔡律摄

  清末民初沈绣兰竹、梅蝶、春水、秋山荷包。蔡律摄 

  张謇善于利用多年从政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力争官方支持,发展民间资本。张謇将培养人才、开办学堂作为发展工商业的前提条件。他认为,开办学堂,引进西学,培养和使用各类专业人才是强国之本。倡导通过实业壮大国力,又通过教育来为国育才。为振兴实业而培养人才,为培育人才而兴办学校、办师范,为办学校而兴纺厂,张謇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绝响,开了一个时代的风气之先,写下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感谢江海大地哺育了这位伟大的英雄。今天我们立志弘扬张謇精神,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张謇的家国情怀、创业精神、自治思想、世界眼光、创新意识、民本理念、崇高境界,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一抹亮色,闪耀至今。

  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和十余所职业学校以及图书馆、剧场、医院等;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水产专门学校、中国公学、复旦学院、南京高等师范等。张謇因创办实业、教育卓著成效而名噪东南,清末江苏学务处成立,张謇被推为议长,并任中央教育会会长。蔡律摄

  学习传承弘扬张謇精神。“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蔡律摄

  教育兴邦,学问兼理论与经验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张謇主张“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强调教育与实业的关联性,形成较为完整的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教育体系。“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实业所到即教育所到”,张謇创办了370多所学校。从幼儿、幼稚园、聋哑学校、师范学校、水产学校、商船学校,到保姆讲习所、伶工学社、贫民学校,普及国民教育的方方面面,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蔡律摄

  张謇书“慈念堂”匾   蔡律摄

  张謇中状元之后首次执笔赠友人的行书扇面。蔡律摄

  张謇认为只有办实业,昌教育,才能兴国家。他办教育,也不是因为有利可图,是因为“立国之强不在兵而在教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前身),1920年创建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前身)。回望张謇大教育体系和格局,不难发现张謇创办各种教育事业,所确立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使地方无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即培养和提高人民大众的谋生技能。

  “花如识面香仍在,老不求名语益真 ”,张謇书写的对联真迹。蔡律摄

  “百斛清泉定茶品,两溪飞雪点糟床”,张謇书写的对联真迹。蔡律摄

  “瞥见新槽闻酒熟  懒从秘省借书看”,张謇七言行书联  蔡律摄

  “时时存必成之心,处处作可败之计”,“惟有忍气待时,坚志赴事,更无他策”。张謇先生一生经历坎坷、传奇,大器晚成,勇于开拓奋斗,硕果累累,开辟出多条前世前人未走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彪炳史册。尤其是他兴办实业救国、积极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伟大情怀,令人景仰,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参考文献:

  1、略论张謇的家庭出身及其影响  作者:高广丰  南通史志网

  2、作为状元实业家与父亲的张謇:留后世一二有用事业作者  志真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3、张謇是谁?中央罕见点赞“状元实业家”,为何如此重要?作者  来源  文史观天下

  蔡律  2023年5月26日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