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连载(13):重新定义知识的人

仲昭川 原创 | 2017-06-21 15:0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人类最早的知识,来自于巫。

  无论大巫小巫,都是具备天地感应的人。他们比常人懂的多,有话语权。

  “巫”字有意思。一天一地连起来,中间有俩人,平等相对。

  再看,两个人套在“工”字里,喻示巫能驱使人们工作。

  人类发展中,知识的权威逐渐形成专制,迫使人们放弃独立思考,通过读书去偷取别人的知识。

  学者们成了惯偷,整天引经据典,不说自己的话。偶有思考,也不敢表达,怕不给力。嘴里全是人名和书名,为权威背书,也为自己贴金。

  于是,知识传承依赖权威。知识创新,要靠那些能取悦大众的叛逆者。

  而大量真知,都随风消逝。有真知的人,也都命苦,他们无法与人合谋。

  至于知识是什么,还是学者说了算。他们负责鉴定社会的进步和落后。

  学者早已丧失巫力,无法沟通未知的自然。所幸,他们依旧膜拜古巫的智慧。

  知识爆炸后,学者也被炸晕,胆儿大的谈经济,胆儿小的谈历史。没别的。

  于是,学者手里的话筒,被商人抢走。谁有钱,谁就有知识。互联网世界怎么回事,都听金融巨头的。

  商人们篡改了知识的定义。云计算里的大数据,大都是骗局。

  人类完整的知识体系,本就不存在。自然界也没有乌托邦。

  关于智慧和科学,大巫们懒得开口。本来就说不清,更缺乏富豪和明星的号召力。

  在巫的维度里,人类的知识分为三类:形式知,默契知,感应知。

  形式知,是能在课本里学到的。都是碎片化或细分的。形式知能由文字和符号表达清楚,并形成标准,可通过媒介传承。在机器文明下,人脑的学习或记忆可被取代。

  默契知,是生物群体中直接传承的,也是人类风俗。默契知难以言表,却是固定在群体中的生物习性。人类的默契知,正在被机器文明破坏,但无法取代。这是生命的希望。

  感应知,是生命个体对自然的感应。人人都有不同的灵感。感应知在个体间互相干扰,逐渐趋同。能够发扬感应知的人,都是天才。机器无法感应自然。人类有存在的理由。

  这样说来,什么是知识?

  廖原先生说,人类已逃离自然,构建了自利的生境。所有的知识,只对应这个生境。

  在生境里,谁也改变不了什么。破坏生态是为赚钱,保护生态还是为赚钱。

  一进一出,都是经济。花钱,就能赚钱。赚钱,就能花钱。属于一整套戏法。

  不同的生境,造就不同的认知。

  后来我去了广西三娘湾,住了九天海边草屋,习性大变,竟依仗屋里的大蜘蛛来抵御毒虫袭扰。抑郁症、强迫症、洁癖之类的顽疾,不翼而飞。

  人文的宽窄、科技的祸福,都取决于跟自然的融合。人类的堕落,缘于生境的狭隘。

  在自然生态中,只有运行,没有发展。更没有进步和落后的区分标准。

  生境决定观念。观念是知识的罗盘。廖原先生定义的知识,大都不在书里。

  廖原先生还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北大生物系的秦大公先生,一个是北大附中的倪一农先生,他们合作开辟了供初中生选修的博物课。

  每到假期,志愿者就带同学们走进自然,看那些画册里没有的颜色、吃那些带有泥土芳香的食物、参与野生动物的生活,在自然的镜子里感受自己、观望人类。

  在北大附中的带动下,这个课程在清华、人大等名校的附中里得到普及。

  凡选修博物课的学生,在必修的生物课考试中,全都名列前茅。

  有家长说,有了敬畏之心的孩子,自制力和感悟力都明显提高,反而不让人担心。

  每次回想孩子们的野外体验,老师们也有后怕。自然总是无情,不易亲近。

  对人类而言,下一代对自然的重新认知,势必有所代价。但是,比起向机器投降乃至逃往太空,这是求生的成本,而不是赴死的挥霍。

  高级文明都有自毁功能。欲望社会的竞争成果,是公众积木,不是独立建筑,越高越容易崩塌。恢复自然生存的固有本能,是延缓人类退化的唯一选择。

  目前的自然学校形形色色,遍布世界各地。志愿者们互为自然道场的主人,也是彼此的义工。

  至于那些课程,叫禅修、农作、野营还是什么,只是方法的分别。

  我们有无数的路径,来重新认知自然,以及自然界中的人类。

  共通的求知路径,都是天人合一。

个人简介
中国互联网教父级元老,94年就开始在中国推广互联网,拍摄了《internet改变世界》、《怎么使用因特网》等系列专题片,在全国电视台轮播。后在巴黎修完了mba和部分博士课程。回国后,创办中国联合网盟,为品牌企业提供全网覆盖的…
每日关注 更多
仲昭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