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第三条路”—“生态化反”的美梦为何终究只是个“梦”?

谢祖墀 转载自 轻问研究 | 2017-07-31 20:02 | 收藏 | 投票

 

拆解“王兴之辩”—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战略路径选择》和《再探“第三条路”—“愿景”和“单一客户市场细分”(Segment of One)》,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今天,轻问创始人兼CEO刘晨就战略的落地实施结合市场热点问题,针对某企业生态战略失败的案例与谢博士进行了又一次深入沟通。

  刘晨:谢博士好,很高兴又能与您进行线上交流。此前轻问平台就战略发展的“第三条路”与您做过几次沟通,我们共同理解这个“第三条路”的核心是根据机会的大小,企业可以根据能力动态匹配,实现“连续跳跃”。今天想结合战略的落地实施和一些热点事件再与您进行一次沟通。首先想问一下博士,在“跳或不跳”的问题上,企业家需要考虑哪些制约因素?

  谢博士:

  非常感谢刘总的访问,很荣幸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继续交流“战略第三条路”这个概念。刚才你的问题,是好多企业家在面临“跳和不跳”的问题上,他们要考虑什么因素。从企业家角度来讲,他看到新的机会来临,这个机会和他当下的实现能力可能存在差距,究竟要不要跳过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同时对于企业家来讲,考虑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也要考虑其他因素。

  举例来说,你现在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带宽。有一些企业家看到很多机会同时产生,但你的能力足不足够同时向这些机会跳过去。有一些企业家,他在考虑跳的时候缺乏了一个很重要的考虑点,就是不能什么都做,一定要有选择性的跳。因为你同时做很多业务,没有核心业务的时候,你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很重要的因素是你的能力以及资金的带宽,你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你的跳跃,这是我们要很深刻去反省的问题。

  刘晨:我理解这些制约因素也都是在动态调整中的,企业家如何做到“平衡处理”,博士根据常年的实战观察有哪些更加具体的指导吗?

  谢博士:

  一方面现在中国市场发展得很快,特别是科技的普及带来很多新的机会,新机会的发展对很多企业家来讲是很大的诱惑,要不要跳过去?我们也看到某一类型的企业家,他们以一些简单的口号,去解释他们为什么要在很多方面同时去跳。

  举例来说,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我们去打造一个生态,里面什么都包括,从基本的消费品类到做汽车、电动汽车、出行,什么都做。我们觉得这样的思考是非常危险的,你不可能什么都同时去做,一定要选择一些爆点,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新的价值的地方。我们给予很多企业家的忠告是,你不能墨守成规不考虑跳,但你也不能随便乱跳,这是企业家在动态平衡里面最关键的核心点。

  刘晨:我想博士可能也观察到近期有一个很热闹的事例是某企业出了问题,许多人指出该企业“以生态之名进行了多次跳跃的尝试”,该企业是否是“走上了第三条路”而失败了?

  谢博士:

  其实第三条路的核心理念并不是说企业因为看到机会就去跳,而是你的跳跃是从核心业务发展出来的,核心业务发展之余,你看到新的机会,你是有条理性地考虑跳跃,而且在跳跃过程中没有把核心业务抛弃,而是仍旧把核心业务作为根源。所以,第三条路是一种很纪律性的跳跃,至于其他企业家用什么口号来说明战略都好,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没有纪律性的跳跃,这不是战略第三条路传达的理念。

  刘晨:站在上面这个案例的另外一个极端,是我们观察到不少人,包括一些管理专家,一直在强调企业为它的产品或服务找对了“定位”,才是成功的战略。那我们还需要“第三条路”来干嘛?对此博士如何看待?

  谢博士:

  刘总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在中国的商界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不少人推崇“定位论”。这种“定位论”更多是从营销的角度为某企业的某产品寻找营销定位,往往更多时候是一种口号。这种思想是比较简单的,我作为咨询顾问帮助你的产品在营销方面找到定位、推销的口号,然后你们就成功了。很多人也把这个称之为产品战略甚至企业的发展战略,实际上,这是从营销定位论驱动出的思考方式。

  当然我们也看到,历史上无论中外,很多产品在营销方面能够找到消费者接受的口号,的确能够推动消费品的市场接纳度,因此从营销角度来看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以此来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那么还是有点欠缺的。主要欠缺的地方在于,这一种营销定位论是静态思考方式,一旦形成以后就不用改了,可以保证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现在的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的改变,消费者的细分、细分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供给侧由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改变也很快。假如某家公司、某种产品认为一种定位就能够一劳永逸,保证将来一定会成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社会改变的太快了。

  还是回归到第三条路所说的,一个企业家在思考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在动态过程里面不断调整,这个调整将会包括一个产品甚至于企业的定位,“定位”本身也是需要调整的。

 

个人简介
高风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曾任麦肯锡公司項目经理、波士顿咨詢公司中国区总裁、博斯咨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董亊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