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绿水青山皆风景

蔡律 原创 | 2017-11-16 23:36 | 收藏 | 投票

  黔江:绿水青山皆风景

内容提要:
2016年12月2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市黔江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坚持生态优先  加快绿色发展——为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力构建生态绿色美丽黔江新格局。黔江区制定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的发展战略,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旅游业发展思路,构建发展促进机制,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黔江区战略性支柱产业,把黔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濯水为引爆点、以阿蓬江为拉动、以芭拉胡景区为标志的城市旅游为主导,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黔江区基本建构了全域旅游大格局,黔江区旅游业开始提档升级 ,模式创新。本文从9个方面,对黔江区全域旅游发展作一个梳理与述评。

 一峡谷之城  举世无双

绿水青山,峡谷叠翠,古镇清幽,暗河奇观,一个到处都是风景的城市令人向往 ;

一江青史,半城传奇,行舟绿水,邂逅廊桥,一个富有灵气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一个超常规发展旅游大区格局形成;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绿色发展,提档升级,一个变革创新的黔江新城正在崛起。



  峡谷之城  举世无双  陈德宁摄

     黔江正阳山观景楼位于正阳山山顶,黔江新老城结合部的制高点,是正阳山公园及芭拉胡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栋集旅游功能、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仿古观景楼,观景楼彰显黔江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凸现山水园林城市的空间层次感,堪称“生态绿心、城市阳台”。登上观景楼可以俯瞰黔江老城、新城全景,是给黔江人民及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休闲游憩的新去处。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黔江区文峰塔位于城市峡谷峡江景区酉阳北麓的一座孤峰上,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黔江宁氏族所建,占地约20平方米,石结构楼阁式六边形塔,五层一塔刹,形似竹笋,又似剑柄,高15.5米,底边长2.1米。素面塔身层层上收,塔刹呈宝葫芦形,各层间置重檐相扣,生铁铸榫,石灰浆砌,构思精妙,造型美观,它承载着黔江古代关于风水、文化、艺术、社会心理及建筑理念方面的信息。陈彤摄

黔江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极佳,土家风情浓郁,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其中“全国唯一”的穿越城市、横跨七个地质年代的城市峡谷芭拉胡景区,集古镇文化、地质奇观、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濯水景区,“全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地震堰塞湖小南海,“不是漓江、胜似漓江,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的最美阿蓬江,曾与峨眉山、梵净山齐名、佛道教合一的武陵仙山,堪称北纬 30°保存最完好的以万亩杜鹃林为主体的灰千梁原始森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陈彤摄



武陵仙山缥缈迷蒙的雾气,恍若仙境。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探寻武陵仙山的瑶草奇花、沐浴云上水市的明媚阳光、携手芭拉胡、祈愿观音像、穿越蒲花暗河、漫步濯水古镇、 对歌阿蓬江、泛舟神龟峡、穿行十三寨、放歌小南海、感悟“苍天有眼,天理良心”的爱情真谛……



地下暗河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朝看日出,暮赏云霞,一日之内气象万千。山谷一阵风,竹海三层浪,清幽的寺庙,参天的古树,置身武陵仙山在醉人的秋景中。清代川东道张九镒在《石塔峰》一诗中,用“三千丈落银河水,十二楼飞阆苑钟。嵋雪峡云俱有态,画图还缀碧芙蓉”,描写了武陵山的优美风景。清代诗人龚绍南则在《咏黔邑武陵峰》中吟诵:“钟声飞落三千界,石骨雄支半壁天,自是僧家玄妙处,拈花约坐已成仙。”描述了当年真武观香火旺盛的景象。



秀丽的武陵仙山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黔江区位于渝东南,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自古既是交通要冲又是军事重地。商周时即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曾名丹兴县、石城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正式得名黔江。 清朝时黔江曾评出十二景,包括三台拱极、八面兴云、羊岭朝霞、酉阳夕照、咸溪飞瀑、墨沼流香、霁雪凝岗、幽兰秀谷、武陵雾雨、羽人烟鬟、乌鸦集仙、金钟飞韵,为此也留下众多吟诵这些景色的诗篇。



黔江小南海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元代沈启《黔江》诗云:“黔阳春草碧云齐,万曲青山万曲溪。久客不禁乡土思,半樯残月子规啼”, “山川秀丽名川东”的黔江遍布名山大川,自然景色珍奇独异,神秘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此交集,吸引了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吟诵黔江,杜甫、黄庭坚、寇准、张之洞等历史名人等都在此留下诗句。清雍正八年进士王尔鉴(1703~1766)对黔江山水发出由衷的赞叹:“妻儿寄渝州,而我何所之,望望石城路,水险而山危,买棹下巴渝,两岸花雨滋,桃李向我开,云山向我依,长江波浪急,解缆舟如飞……天涯慰孤影,每眺夕阳时,虽云行役远,相兴舒襟期。”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情。“欲闻幽景多,东南佳山水。武陵花雨深,羽人秀峰起。流览得初心,登临涤渣滓。”(《发成都将之黔江》)



黔江小南海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所写的黔江《武陵景》,近日入选重庆"最美十大古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出任巴东(现湖北省巴东县)知县,上任之后,寇准外出考察民情,黔江就是他考察的其中一站。这首诗反映了他面对武陵山美景,抒发他少年得志、雄心勃勃的心情。



风雨廊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风雨廊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万壑围群树,千峰捧一楼。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是武陵山区六大中心城市之一。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怡人,25个民族和谐相处,民俗民风淳朴而独特。晚清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到酉阳主考,路宿于此,登山而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



古色古香的濯水古镇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建设“旅游大区”,是黔江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黔江提出了“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旅游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黔江将城市芭拉胡和土家十三寨成功打造为4A级景区,巩固完善小南海等4A级景区,正在打造濯水5A级景区、阿蓬江神龟峡4A级景区和阿蓬江“一江两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带,基本建构了全域旅游大格局。



灯饰映照下华丽的濯水古镇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2016年,黔江区全年接待游客8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1%、27.6%,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53%、113.33%。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5.2%。

   2017年1-10月,全区共接待旅游人1281.10万人次,同比增长81.80%.旅游综合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91.88%,分别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06.76%、134.64%,过夜游客271.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53%。全区旅游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8.38亿余元,完成年初投资计划25亿元的153.52%,黔江区发力全域旅游已经取得良好成效。



黔江区武陵仙山绿水青山皆风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莫天正摄  来源:国家摄影

 东南佳山水,武陵花雨深。黔江地处重庆东南部中心地带和武陵山区腹地,是国市规划建设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之一和渝东南中心城市。东汉建安六年始置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重庆直辖后,由原黔江地区和黔江自治县撤并而建区,下辖30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总人口5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73.3%,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于一体。黔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一个缩影,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一个样本。

     2017年9月19日,黔江武陵山机场第九条航线(宁波—黔江—重庆)顺利开通,大大缩短了武陵山区与长三角地区发达城市的距离,将为黔江武陵山机场构建“武陵山区重要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打下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黔江将加快机场改扩建,将新建航站楼13500平方米,新增独立式货运站一座和C类停机位九个,开通黔江至武汉、西安、三亚、深圳等航线 ,实现旅客吞吐量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吨。图片来自民航图库

 风来无音信,雨落有诗文,2017年9月19日黔江武陵山机场游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万人次大关,预计全年可完成旅客吞吐量超27万人次,黔江武陵山机场第九条航线(宁波—黔江—重庆)顺利开通。黔江武陵山机场,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是渝东南地区唯一的民用机场,也是国、市定位的“武陵山地区重要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2015年3月,获评为“中国最佳旅游支线机场”。时空距离缩短凸显了黔江作为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有利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二、世界第一峡谷城:黔江芭拉胡

雄奇秀美的峡谷山川、四季葱郁的茂密森林、叹为观止的绝壁神佛、九曲成河的阿蓬江水、北纬30°奇幻线上的神秘景观……



  黔江峡谷城。黔江旅游局供图

峡谷之城几度到湖南、湖北,经过重庆黔江,八年前也曾在黔江考察过,近日跟几位专家再度造访黔江,两天两夜,芭拉胡的灵气,蒲花暗河的神秘,阿蓬江的秀美,濯水古镇文脉风情,黔江——峡谷中的城市,给我以心灵震撼。有诗赞曰:濯水古镇历史远,人杰地灵蕴多贤;阿蓬江上放歌声,风雨廊桥意缠绵;吊脚楼群滨河建,鸥鹫齐飞天水间;土家风情今犹在,商贾码头已千年。



芭拉胡的玻璃栈道,近距离体验天地造物的鬼斧神工。黔江区旅游局

  黔江“神秘芭拉胡”,有亚洲第一峡谷城美誉,是中国唯一以土家语命名的城市旅游品牌。城市“芭拉胡”景区位于黔江老城与新城之间,一条峡谷静卧城中,亚洲唯一、世界罕见,构成“神秘芭拉胡”最特质、最神秘的要素。坐拥“深、悬、奇”等特质,总长超过30千米,谷宽80-100米,平均深度200米,最大落差500米;峡谷峭壁直立,登高远望,恰似一条绿色丝绦,绘就一幅名副其实的“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峡谷城”横跨7个地质年代,基底既有震旦纪至白垩纪的沉淀,也有奥陶纪至第四纪的化石遗存,融山、洞、峡、瀑布、湿地、森林、地质奇观和佛教文化、土家风情于一体。



峡谷之城。林登周摄

“芭拉胡”土家语意“峡谷”,语境类似“香格里拉”。“芭拉胡”承载着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将所有的美好、神秘和人文聚集,形成的一个人格化、物格化的聚合体。

“芭拉胡”,它并不是一个“湖”,也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旅游景区景点,而是黔江人在血液里传承的一个可以安放心灵,并且绿色生态、奇幻莫测的秘境形象和文化符号。

   “芭拉胡”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成为中国唯一以土家语命名的旅游城市品牌。“芭拉胡”应用性好,本身是话题热点,表达萌奇神秘口语化,语言直译还可国际通用,因而成为重庆黔江旅游主题口号“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的关键词。



芭拉胡的玻璃栈道,近距离体验天地造物的鬼斧神工。黔江区旅游局

黔江“芭拉胡”自然融合度高,气势宏大。登高远望,恰似一条绿色丝绦,将老城新城缝合在一起,绘就一幅名副其实的“城即景、景即城”的水墨丹青。武陵山脉远古地壳造山运动,成就了黔江今天融山、洞、峡、瀑布、湿地、森林、地质奇观和佛教文化、土家风情于一体,蔚为壮观的“峡谷城”。



山川秀美、灵动雅致的佛音坪,面对观音圣像可以听见你自己的回声,这里被游客誉为“中国最有灵气的地方”。黔江区旅游局

“中国唯一的城市大峡谷,世界罕见的砾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见、亚洲唯一的独特城市景观。“阿蓬仙子巧梳妆,雾鬓云寰比凤凰。许我幻成山脚石,也添诗意入琳琅。”这是诗人苏些雩对黔江“芭拉胡”的赞誉。



峡谷之城   黔江区委研究室供图

黔江城市峡谷横跨七个地质年代、垂直落差达500米,全长约10公里,拥有高达123米的巨幅摩崖观音像和悬空玻璃栈道。景区位于黔江城区,也成就了黔江“东方卢森堡,黔江峡谷城”的美誉。



观音石刻  周林摄

整条峡谷生态良好,源头武陵山石林如黛,八面山密林通幽、丹砂髓嫩鲁直遗恨;两侧环聚观音石刻、红土湾老屋基洞旧石器遗址、恐龙化石、丹兴古城、石城故县、河谷风光、丹霞地貌、文峰塔、西部“红旗渠”南海堰、仰头卧佛,景区丰度堪称珍品。



祈愿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祈愿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城市峡谷峡江位于黔江主城,正阳和舟白新城三大城市组团核心的酉阳山、插旗山之间,峡谷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峡谷垂直落差500米,融山、洞、峡、瀑布、湿地、森林、地质奇观、佛教文化、土家风情于一体,“城在峡谷上,谷在城中央”,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市峡谷峡江”景观。



欢腾的小溪  张麒麟摄

芭拉胡景区。黔江旅游局供图  黔江芭拉胡景区(原名城市峡谷景区)位于黔江新、老城连接核心地带,有黔江中心城区的“肺叶”之称。峡谷景区穿越黔江老城和舟白、正阳新城三大城市组团,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是全国乃至亚洲唯一在城市中的峡谷。黔江区规划景区面积7.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道路广场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景观、休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镶嵌于绝壁之上的巨幅佛雕、悬于孤峰之上的文峰宝塔,还有“孝子遇仙”“公母山”的传说,“酉阳夕照”是黔江古十二景之一。



田园风光  黔江旅游局供图

 黔江“神秘芭拉胡”矗立于峡谷之上的奇迹,有浸润在斑驳梦里灵山秀水的魅力,有接近香格里拉的自然神秘。黔江河水在峡底潺潺流淌,刀砍斧削的峡壁长满绿树,像水墨画一样挂在谷中,峡顶峰峦起伏,松林葱郁。峡段多个洞穴,仅观音崖处的水仙洞即有8个洞穴,所有洞穴都是洞洞相连,洞中有洞,曲折纵横,跟迷宫一般,构筑成为大武陵唯一的极致峡谷体验、极奇峡谷景观、极美峡谷城市、极叹峡谷文化的奇幻景区。
 

三、黔江:蒲花暗河  别有洞天



  蒲花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蒲花暗河景区由蒲花河、天生三桥、地下暗河、大漏斗、间歇泉、蒲花峡谷等组成,景区内连续三座150多米高的天生三桥横架河上,2公里的地下暗河。峡谷内“赤穴”溶洞,来源于巴族廪君神与盐水女神的战争传说,溶洞里面,除了自然生成的千丘梯田、滴水莲花、蒲穴双株、佛手迎春等钟乳奇观美不胜收外,更有无数散落在地上的“千年穴珠”,实属国内同类洞穴少见。“赤穴”附近,亦可发现隐花果、开口箭、马灵光树、中华文木等奇特、珍稀植物,以及刺猬、岩雁、獐子等野生动物。峡谷两岸绝壁上溶洞密布,引人入胜,是观景、猎奇、探险、野趣体验的极佳景区。



蒲花暗河地下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据说,2008年的时候,黔江区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经过考察后发现,这条神秘的暗河内风景如梦似幻,阳光偶尔从暗河顶上的山石缝隙间洒落下来,洞内河水清幽粼粼,洞内两边石壁,遍布成千上万的石钟乳,如刀如剑,形态各异,有的形似美女,有的形似猛兽,令人遐想无限。



禀君与盐水女神雕塑。 蔡律摄

蒲花暗河上方有一个“赤穴”溶洞,一个大约1000多平米的天然洞穴。“赤穴”溶洞来源于巴族廪君神与盐水女神的战争传说。虽然传说故事浪漫激烈,但让人更感兴趣的是,溶洞里面钟乳奇观美不胜收外,更有无数散落在地上的“千年穴珠”及奇特、珍稀植物,刺猬、岩雁、獐子等野生动物……



洞里仙境。陈安全摄

蒲花暗河长约2公里,河水最深处达20余米。由黑龙潭、万燕洞、天生三桥、地下暗河组成。三座天生桥一座连一座,使峡谷成了桥峡,山洞成了桥洞。

洞外入口处,溶洞若隐若现,真有些“天生丽质”的感觉。

进入暗河,风光独特,游客可乘坐游船划桨进入溶洞,照明完全是靠“电筒”照射观赏,景致随着游船的前进转瞬即逝。

沿着山丘公路抵达蒲花暗河山上出入口,险崖绝壁,绿意森森,野藤悬垂,山洞深邃,我们沿着绝壁栈道,步入赤穴。



赤穴画境  蔡律摄

“赤穴”溶洞里自然生成的千丘梯田,滴水莲花,蒲穴双珠,佛手迎春,珠潭涟漪,雨后春笋,廪君卧榻,女神寝宫,擎天玉柱等钟乳石奇观,钟乳石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其形成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时间,“石珍珠”是在溶洞水潭中和滴水坑中形成的碳酸钙圆粒,核心常由小粒的燧石、沙或粘土组成,具同心圆结构。因水的扰动,核心不断滚动,并在周围逐渐沉淀,形成石球。



暗河流泉。黔江旅游局

洞穴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型的人物雕塑“廪君与盐水女神”。一个肌腱壮实的椎髻男子,跪蹲在下,手挽强弓,仰视天上;另一个则是裙裾飘飘的女神,袅袅在上,含情脉脉地俯视地上的情人。塑像下的碑文曰:“……廪君赠青丝予盐神,表示永结合好。盐神欣然受诺,便将青丝系身,廪君拉弓射向青丝,盐神伤惧,化蝶离去。天地豁然开朗,后廪君沿夷水而下夷城建都。逝后化天神驾白虎,寻女神于赤穴重逢,终释前嫌,结为伉俪。”



蒲花暗河入口  黔江旅游局供图

远古传说,白虎为巴人先祖“廪君”死后魂魄幻化而成,濯水镇蒲花暗河的神秘“赤穴”,记载着廪君和“盐水女神”的故事:巴人先祖廪君,率船队顺清江西征,在盐池与美丽的盐水女神相爱,但廪君不愿离开自己的族群子民,女神恋恋不舍,想挽留他,“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 。廪君就在阳石之上冲天一箭,竟射中了女神,廪君悲痛欲绝,女神临死时脖颈上还缠绕着他送的头发……“结上它吧,我要和你同生共死。”



蒲花暗河  黔江旅游局供图

沿着蒲花峡谷下道,但见悬崖高耸,峭壁对峙,森林、翠竹海、飞瀑、碧水、溶洞、潺潺流水,巨石浅滩,藤蔓野花,原始植被,珍稀动植物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来到蒲花暗河后码头,坐上小船,进入暗河。



蒲花暗河  叶星箭摄

黔江蒲花暗河,一条穿越时空的陆上暗河。蒲花景区,满眼皆绿,暗河不露,灵动永续。河口是一个生态农业园,河堤两旁桑树葱郁,经果成林,“农家乐”灯笼高挂,生气盈门,堤坝小孩戏水,惊起飞鸟一片,往河口深处逃遁。沿着鸟迹而去,乘船戏水随绝世“天眼”进入“千年时空”隧道,便见山、水、林、石、峡、洞、泉、瀑等纷至而来。



蒲花暗河  叶星箭摄

暗河,顾名思义,暗河,就是在地下的河流,也叫“伏流”,指的是地面以下的河流,是由地下水汇集、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渗入地下,经过岩石溶蚀、坍塌以及水的搬运而形成的地下河道。黔江蒲花暗河别有洞天,暗河内不仅有峡谷,还有泉水、瀑布等景色。洞的出口外是一个小峡谷,峡谷内绿水青山,犹如世外桃源,有独特的水上天生三桥、险峻的10公里无人区、静谧的千年赤穴溶洞、玄妙的古代悬棺、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将人带入难以抗拒的时空秘境。



蒲花暗河  蔡律摄

蒲花河畔,低丘起伏,堤柳婆娑,碧桑绿树,鸟语花香,蝉噪虫鸣,一派田园美景。暗河内钟乳石笋,奇形异景,令人叫绝。暗河尽头是蒲花河峡谷风光,两岸植被葱郁,喀斯特地貌发育,山高谷深,宛若世外桃园。穿过楼亭古道,呼吸着山野甜香,听空山鸟鸣,赏两岸胜景。



蒲花暗河  蔡律摄

暗河、溶洞、峡谷、天眼、悬棺,赤穴,三潮水,钟乳石,土匪寨……“在国内众多暗河中,蒲花暗河集山、水、林、石、峡、洞、泉、瀑、草为一体,是较为罕见的岩溶地貌、水文和洞穴系统的完美组合。”专家这样评价蒲花暗河。体验两天两夜的时空穿越,听空山鸟鸣,赏两岸胜景,给人意外惊喜。



蒲花暗河  蔡律摄

 探寻蒲花暗河,对时空的穿越,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悟,蒲花暗河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河岸桃红垂柳悠,莺歌入耳扫心愁。拨开细浪穿桥过,踏过清溪翠色柔。天绘画,水横舟,丹青美卷不需求。彩云落地花笺展,一任诗意漫碧丘。”一位诗人这样描述游历黔江濯水蒲花暗河时的心境。

  蒲花暗河  蔡律摄



蒲花暗河  蔡律摄



青山渺渺诗云:上帝何时到此游,也该长叹费功修。悬崖绝壁凌空走,鬼斧神工何处求。  风绕绕,水悠悠,深藏古韵隐神灵。壮观不与人间表,万担粮仓拱上头。诗人既描写了大自然的惊奇和鬼斧神工,同时也感叹蒲花暗河的传奇色彩和神话传说。



蒲花暗河  蔡律摄

蒲花暗河是一个集山,水、溶洞、峡谷风景以及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风景区,风景区不受季节影响,春天碧桑绿叶、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夏季柳暗花明、万燕归巢,一片莺歌燕舞;秋天小桥流水、稻黄果红,尽显田园风光;冬季獐肥雉嫩,鱼虾满仓,笑迎八方来客。



天眼  黔江旅游局供图

幽深的、离奇的、神秘的暗河中发生的故事。秘境中的水上天生三桥,桥面下,三桥与水共生,难窥其全貌。桥面上,3座天生桥自成体系,隐藏在巍峨的群山中,人称一眼望三桥。神奇的绝世“天眼”,玄妙的古代悬棺,看不及、拍不及、想不及;曲折通幽、昼夜更迭,“三天两夜”的奇幻,仿佛移时、恍若隔世;沿途惟妙惟肖的钟乳石,酷似“敦煌飞天、玉鼠偷油、定海神针、八仙过海、弥勒菩萨、太平天梯、土家岩妹”,恰似秘境猎奇,更像迷阵幻映。

绝壁溶洞

钟乳石笋,鬼斧神工。绝壁溶洞,引人入胜,观景、猎奇、探险、野趣,暗河全长1.7公里,核心区600余米,河面最窄处5米,水最高深度30米。暗河核心区域600米的短暂秘境,大自然在幽暗湿润的峭壁上,留下了丰厚宝藏。上千年的光阴,里面长满了“敦煌壁画、玉鼠偷油、定海神针、八仙过海、弥勒菩萨、太平天梯、土家岩妹”等惟妙惟肖的钟乳石,天生一桥洞顶险要地势处,还隐约可见古代悬棺残木。而解放初期,当地的黄姓土匪头子在三桥险峻的洞壁上建起土匪寨,苟且偷安长达三年,最终因无法生存而投降。



万燕归巢。蔡律摄

一日三涨的间歇泉“三潮水”,后山的“赤穴”洞,似乎还依稀传来动植物的吆喝、地壳深处的动荡、远古征战的回响……而在绝壁之上,至今还残留着古代遗留的崖墓的棺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河深处,聆听着划水的声音,任时光在这里缓缓流过。



暗河荡舟  黔江旅游局

蒲花暗河从渝湘调整濯水互通下道,经濯水古镇,逆蒲花河约3公里,暗河长1公里多,是阿蓬江旅游链上的关节点。景区由天生三桥,地下暗河、大漏斗、间歇泉、蒲花峡谷和蒲花生态农业园区组成。暗河上150多米高空三桥飞架、蔚为奇观,名为“黑龙潭”的大漏斗神秘莫测,暗河两岸,钟乳石笋,鬼斧神工。出河入峡,潺潺流水,巨石浅滩,藤蔓野花,趣味怡然,绝壁溶洞,引人入胜,是观景、猎奇、探险、野趣体验的极佳景区。



春意盎然  廖国伟摄

蒲花暗河位于黔江濯水景区境内,距离濯水古镇大约2公里,这里山高谷深,绵延十约公里,天生三桥横跨蒲花河,形成了典型的大漏斗奇观,与古镇的“天理良心”文化合二为一,听土家阿妹讲解廪君神与盐女神的爱情故事,而后乘船进入蒲花暗河享受“三天两夜·洞房花烛夜”感悟“苍天有眼,天理良心”的爱情真谛。



美丽乡村  黔江旅游局供图

“给我60分钟,还你三天两夜”,穿过静谧幽深的水上峡谷,流水声拍打着两岸的悬崖峭壁,探照灯关闭后,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此时,耳边飘来一首饱含深情的《木叶情歌》、《送郎调》等土家民歌,歌声宛转悠扬,久久在暗河内飘荡。
 

四、濯水古镇  浪漫优雅



  濯水古镇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濯水古镇  蔡律摄



濯水古镇  蔡律摄



濯水古镇  贺文胜摄

阿蓬江畔的濯水古镇起于唐,兴于宋,曾是武陵山区和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川渝地区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蔡律摄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黔江旅游局供图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黔江旅游局供图



濯水古镇夜景  黔江旅游局供图

流淌过濯水古镇的阿蓬江自古与乌江、酉水一起成为沟通三峡地区和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巴文化、大溪文化由此交流传播。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老街两边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工艺精湛,造型别致,实现了土家族吊脚楼与徽派建筑的完美结合,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特别是平原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其它文化融合与交流、传承与创新的亲情,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相互交织。1000多年来,濯水经历了无数风雨,积聚了巴、楚文化的交融和久远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闪光的智慧和宝贵的人文遗产。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一角。黔江旅游局供图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黔江旅游局供图

 老街古韵、后河古戏、阿蓬水音、天理良心、土家美食是濯水古镇的五大代表符号。古镇老街布局小巧玲珑,濯河坝讲堂、光顺商号、汪家作坊、龚家抱厅等久负盛名,天理良心文博馆、湿地公园展览馆开放迎客,濯水绿豆粉、泉孔白酒十里香飘。更让你挂怀的是那“天下第一风雨廊桥”,雄踞阿蓬江上,其土家风格、唐式建筑、明清风范的组合,活似一座廊桥博物馆,加上唐音、巴风、楚雨的文化点缀,为古镇平添了诸多意味。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黔江旅游局供图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黔江旅游局供图

漫步古镇,可以感受“游濯水古镇、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听阿蓬水音”的美妙情景。街道两旁那一栋栋木质结构的老楼,依稀还能联想昔日民间贸易的热闹盛景。吊脚楼、四合院、撮箕口等多种建筑风格汇聚于此,其中,濯水风雨廊桥更是凭借独特的造型与精湛的土家建筑技艺,成功摘得世界第一的“头把交椅”。精美的木雕、精湛的石刻,置身古镇恍如游走在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殿堂。濯水古镇建筑实现了土家族吊脚楼与徽派建筑的完美结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古朴而饱含哲理。



濯水古镇街头花车。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鲜花绿树掩映,生态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鲜花绿树掩映,生态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鲜花绿树掩映,生态环境有了良好的改善。蔡律摄

 “渔歌正唱蓬江韵,两阁三宫古色香;桥上笠翁皆醉倒,欣然夜景当苏杭!”形象地描绘了濯水古镇所蕴藏的无穷魅力,向人们展示出了一幅如诗的画卷。“丝弦醉月,水袖裁云,演古镇传奇,半台锣鼓半台戏;韶乐绕梁,霓裳焕彩,添武陵神韵,百代风骚百代情。”山水一色的秀美风光和穿越千年的文化底蕴让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叹河山之壮美。在古镇不仅领略土家民族风情表演与婚庆表演、体验何家寨吊脚楼及居民生活习俗,还能参观中国第一座土家族原生态博物馆,或是乘兴驾舟畅游小南海,听地震天池的故事,体验隔江犹唱对山歌的轻松闲适,还能观赏阿婆编织在西兰卡普中的美丽纹饰,聆听阿公口中白虎图腾的奇妙传说。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夜景。陈彤摄影



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夜景。陈彤摄影

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王敬辉《鹧鸪天·濯水古镇》做了韵味十足的描绘:典雅牌坊气势浑,清江水韵画眉春。铺街石板风擦亮,入巷檀门雨洗痕。 言貌古,道容新,耸天楼宇挽星云。佳肴馥郁飘天下,迓客芝兰土著人。鳞瓦飞檐吊脚楼,芸窗雕饰久风流。鎏金牌匾铭前事,耀紫椽梁拄永秋。 方院亮,曲廊幽,勿劳出户上兰舟。渔歌晓破人行早,日落弦鸣醉月悠。



濯水古镇  蔡律摄



濯水古镇  蔡律摄



濯水古镇余家大院  蔡律摄



濯水古镇樊家大院  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古镇文化积淀丰厚,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存相互交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与西兰卡普、雕刻等民间工艺交相辉映,形成了濯水独特的地方文化。濯水古镇见证了巴人的进退兴衰,目睹过秦人的金戈铁马,也承继着太多土家文化与思想的交汇。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让人品味。老街古韵、后河古戏、阿蓬水音、土家美食成为濯水老街的代表符号,绿豆米粉、泉孔白酒远近飘香,使濯水老街韵味无穷。



古镇小舟  蔡律摄



廊桥夕照  黔江旅游局供图

踏上濯水老街,推开樊家大院、余家“光顺号”和“八贤堂”、汪家油榨房、濯河坝讲堂等古老的院落和商号,总感觉昔日昌盛的商贾情景和地域文明在眼前忽隐忽现。特别是余家“光顺号”和“八贤堂”大门上的几副对联,仍然能透出当时那书香门第的自豪和悬壶济世的自信,濯河坝讲堂虽看不到昔日光景,但仍然能感受到古镇商儒并重的传统世风。路过大户凉亭,驻足凝视“天理良心”碑,不得不敬重“芭拉胡”人民的文化本底和核心价值观。如果再听上一段“后河古戏”,民俗文化的独特和乐趣会感觉不经意听到了来自古镇深巷的故事。



梦里水乡  梁利强摄



风雨廊桥  蔡律摄

 妆眉不与山争秀,人在阿蓬画里行。作为土家族聚居地,濯水古镇完好地保留了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土家族人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无论在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等各个领域都保留了原始而淳朴的民俗风情。“借融融月色,梦到阿蓬,诗文一脉传香远;将淡淡心尘,浣之濯水,风物百年沁玉清。” “血融蒙汉,旗出八贤,家山总带芝兰气;心浸诗书,儒承百代,梓巷犹传翰墨香。” 余家“光顺号、八贤堂”大门上的对联,与世无争中透出书香门第的自豪、悬壶济世的自信。



天理良心  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雕塑  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雕塑  蔡律摄

濯水老街古商号大门上的对联引人遐思:“雕梁画栋,不铆不钉,喻众人不伪不斜不诈;阔门豪宅,大开大合,装天下大人大义大忠。”“成以勤,节以俭,看檐翘廊回,珍藏两字传家宝;立于信,行于诚,任客来商往,通用一篇致富经。”古镇青石板街中段立着一块1米多高、宽约半米的“天理良心”石碑,以警示古镇商贾,经商、为人、处世之道在于“天理良心”。天理重他律,良心强调自律,两者相辅相成,石碑对濯水的商贸活动影响极其深远,这也是濯水古镇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可以说是濯水古镇之魂。



濯水古镇街头雕塑  蔡律摄



濯水古镇街头雕塑  蔡律摄



濯水古镇  蔡律摄



濯水古镇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错过丽江,遇见濯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每年8月,黔江濯水古镇举办相约浪漫土家女儿会,在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千人土家女儿宴、大型歌舞表演。阿妹唱来阿哥和 ,隔江犹唱对山歌,土家妹子巧梳妆,相约廊桥觅良缘:“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哪用媒。用得灰来荞要倒,用得媒来惹是非。”一场传统浪漫又充满民俗风情的女儿相亲会浓情上演,爱情在濯水古镇演绎、蔓延、缠绵,濯水古镇浪漫优雅,为千年古镇增添魅力。

      另据据华龙网报道,2017年8月28日至30日,来自美国和国内知名院校、文化文物研究机构的33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在重庆黔江召开“2017年第六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重庆黔江)研讨会”,共同探讨廊桥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和廊桥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濯水古镇的风雨廊桥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土家苗汉儿女砥砺奋斗、生生不息的民族生活画卷。专家组对濯水风雨廊桥就曾给出了“濯水风雨廊桥建筑组群横跨两江,绵延起伏,气势恢宏,在营造技艺上注重借鉴传承土家族地域文化特色,亭、台、楼、阁形态丰富,造型多元融合,类型多样,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景观的突出代表,堪称中国廊桥文化的典例,其建筑特色、规模、工艺在亚洲罕见”的中肯评价。经过专家组一致评审通过,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博导刘杰教授还代表中国廊桥协会为黔江旅游地标名片——濯水风雨廊桥授牌“世界第一风雨廊桥”荣誉称号。自此,横跨两江、全长658米的濯水风雨廊桥经延伸后首次得到海内外知名廊桥专家学者的首肯和正名,成功摘得世界第一的“头把交椅”,作为一张全新的黔江旅游名片,必将推动黔江旅游大区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

 五、阿蓬江畔  山水如画



  中国唯一由东向西流的阿蓬江。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远眺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中国唯一由东向西流淌的江水,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经重庆黔江、酉阳龚滩注入乌江,全长249公里,为乌江第一大支流。神龟峡的原始峡江、官渡峡的神奇秀美、支流细沙河的温泉与溶洞、蒲花河的间歇泉和天生桥、大漏斗及地下暗河、深溪河的天生四桥等五个景区,构成一个资源丰富、内容全面、组合优越的大旅游景区。高峡深谷,绝壁对峙,山的雄壮,水的柔美,置身其间,远离人世悲欢,宠辱皆忘,恍若隔世,无异世外桃源。



阿蓬江上,朦胧晨曦中下河捕捞的打渔人。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畔的美丽乡村。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有人说,阿蓬江大峡谷,是落入凡间的风景。儿时看电影《五朵金花》,白族聚居的大理,那里有五个姑娘名都叫做金花,男孩子叫做阿蓬。我问导游唐丽:“这条乌江支流为什么叫阿蓬?”唐丽莞尔一笑:“阿蓬,土家语里就是雄秀的意思。”



阿蓬江畔的濯水花田。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原来如此!“阿蓬”在土家语中是“雄奇秀美”的意思。从黔江阿蓬江镇到酉阳大河口,全长38.9公里的神龟峡,堪当“阿蓬”之范本。阿蓬江奔流的江水在这里冲破崇山峻岭,蜿蜒曲折,造就了苍山如黛,江水如蓝,岩雄如门,绝壁如画,有“峡谷柔情,诗画仙境”美誉的阿蓬江大峡谷。阿蓬江集原始峡江、温泉、溶洞、间歇泉、天生桥、大漏斗、地下暗河、悬棺八大特色于一体的阿蓬江博大精深,可望成为鄂渝两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一颗耀眼的旅游新星。



阿蓬江神龟峡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1998年以前由于峡谷两岸为高山绝壁,河道滩险水急,水位落差近百米,无人能够进入峡谷内,1998年下游大河口电站竣工后,高峡出平湖,水利专家冒着生命危险首次走进阿蓬江,才意外地发现了神龟峡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处桃源:清幽雅致,茂林修竹,以饱水嶂谷、慈竹画廊、生物钟乳、洞瀑景观四大特色突出的神龟峡,融古、深、长、曲、幽、险、神、奇、山、水、石、竹、林于一体,荟萃原始峡江、温泉、溶洞、间歇泉、天生桥、大漏斗、地下暗河、悬棺特色景观,阿蓬江博大精深,是大自然留给人间的最美的画卷。



阿蓬江神龟峡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第一届国家森林景观评价委员会、北师大教授陆支亭为神龟峡总结出四个特色:饱水嶂谷、慈竹画廊、生物钟乳、洞瀑景观。

阿蓬江神龟峡河段斗折蛇形,沿途绝壁夹江,盈盈一水。全程有27个弯,有神门、天门、人门等28个门,其弯道之多,实属峡谷罕见。全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呈现出原始自然的风貌。



阿蓬江畔清绮明丽的山水,犹如风光秀丽的桂林山水。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峡谷两岸茂林修竹,植被原始古朴,生态优美。林丛中野生动物不时出没,使阿蓬江神龟峡成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世界。

悬崖上钟乳悬垂,洞穴密布。尤其是洞口由木棍成“T”型支撑的“野人洞”,令人臆想称奇。

沿途而下,多达20余处别开生面的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全峡融古、深、长、曲、幽、险、神、奇、山、水、石、竹、林于一体,富显诗情画意,是舞文的书斋,挥毫的画卷,科考的温床。



碧绿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晨雾中的阿蓬江神龟峡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神龟峡地处阿蓬江下游,自黔江阿蓬江镇至酉阳大河口,全长38.9公里。因峡口两山酷似雌雄双龟对卧而得名。峡谷以幽、险、奇、古、深著称,以门、湾、山、水、石见长。原国家旅游协会副会长李先辉评价它“山不是漓江,水胜过漓江,山不是三峡,水胜过三峡”。



阿蓬江神龟峡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据说,神龟峡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一是蛇盘溪的蛙叫:如果有很多蛤蟆聚在这里此起彼伏怪叫,则预示着世间有重大事件发生。据说“抗日战争”、“唐山地震”、“82年大洪水”等几次劫难都曾有很多蛤蟆在这里怪叫不断。二是“雄狮观潮”:这头狮子是很显灵的,如果全身毛色蜷曲零乱则必有战争或洪涝灾害发生;如果毛色比较规则,则昭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阿蓬江神龟峡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峡谷风光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乌江百里画廊“奇山、怪石、碧水、险滩”构成了乌江画廊的景观要素。原始古朴、清幽雅致、残崖如画,清泉飞瀑的阿蓬江神龟峡;峰奇石异,古树参天,融“释、道、儒”三教于一体的武陵仙山等旅游胜地。

  特别是荔枝峡、白芨峡、土坨子峡是乌江画廊的精品,两岸翠绿葱郁,山峦叠嶂,奇峰对峙,各显神姿。乌江诸峡既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



阿蓬江畔,山青水秀,菜花点缀,犹如碧翠的梦境。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畔,山青水秀,菜花点缀,犹如碧翠的梦境。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清清阿蓬江水穿梭于这里的崇山峻岭中,呈现连环“S”型,如巨龙游弋,形成了奇特绝美地峡谷风光。峡谷两岸绝壁对峙,刀截斧劈,雄伟险峻,茂竹修林,幽峡碧水,猿啼鸟鸣,悬垂的石钟乳千姿百态。由于两岸悬崖峭壁,滩险水急,人迹罕至,也使全程保持了古朴的风貌,置身其间,恍若仙境。峡内水帘洞、通天洞、灵芝园、一线天、神门、人门、猪圈门、白水泉、仙家岩、神岩、燕子千、仙人系列等景点美不胜收。林林种种的动人神话传说将这些景点烙上深深的神秘色彩。清澈的江水养育了几十种上佳的鱼类,著名的有鳜鱼(俗称母猪壳)、黄腊丁、鲢鱼、团鱼等,还有珍稀的大鲵。其鱼肉质细腻,鲜美。无论春夏秋冬,江面均有渔舟唱晚。



阿蓬江畔,山青水秀,菜花点缀,犹如碧翠的梦境。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融古、深、长、曲、幽、险、神、奇、山、水、石、竹、林于一体的神龟峡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别开生面的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尽显峡谷柔情,诗情画意。

  阿蓬江恬静的江面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阿蓬江官渡峡景区位于阿蓬江中游官河大桥至舟白渡之间 ,全长12公里,其中峡谷长7公里,与黔江芭拉胡景区紧紧相连,是黔江城郊环线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景区之一。官渡峡两岸悬崖峭壁,江水蔚蓝清澈,清幽雅致,景致迷人,有一线天、水寨、深溪河、神岩庙、白水泉、龙女峰、岩棺等众多景点。



阿蓬江畔,小船画中游,美如蓬莱仙境。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晨曦中的阿蓬江上打渔船。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官渡峡两崖植被葱郁,生态良好,山水交融,景色秀丽,民风古朴厚重,古寨历历在目,田园风光优美,乡土气息浓郁。峡谷刀削斧劈,江水清澈如蓝,清幽静雅,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在官渡河大桥下,乘船溯江而上,只一里许,便入峡。峡谷两岸,悬崖百丈,峭壁摩天。抬头蓝天一线,低头绿水一泓。愈往里走,峡愈深。船工时而用篙竿上的铁钩,勾住岸上岩石,拉船前行;时而篙尖点进岸边岩隙,撑船而进。两岸藤萝倒挂,杂树丛生,初夏的映山红,深秋的红叶,把个长长的峡谷映得通红。到得“悬崖飞水”处,那半山腰的瀑布,在阳光照耀下,似彩练千条,如珍珠串串,像彩虹道道,直落江心。水珠儿在空中飘飞四散,在江面溅雾飞花。船儿驶近,水在空中,人在雾中,其趣悠悠,其乐融融。再看“飞水”之下,乳石倒悬,有似“牛肝马肺”,有似“龙吐舌头”,形态各异,色彩不一,一路上,峡多弯多。人峡疑无路,依山好放船。



阿蓬江上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千里云外径,一线瓮中天。便是对这一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 官渡峡中,被当地人称为“龙舌头”、“仙人柜”、“仙人枢”的,都是崖棺。崖棺,多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是在悬崖坎上砌一平台,棺木置平台上。时至今日,这些崖葬,棺木尚存。 在官渡河与深溪河的汇合处,有一山寨,名水寨。古代,是苗族祖先的避难之所。 山头上,至今尚存两道石门、一座祠堂、一座仓库等遗址。



阿蓬江犹如诗画仙境,远离世外的自然山水画卷。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清纯秀气的土家族妹妹。黔江区旅游局供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阿蓬江畔,摇一首渔船,唱一曲山谣,饮一蓑烟雨,看一江春水,峡谷中绝壁景致,总是给人无尽的惊奇,船到崖前疑无路,掉转船头又一弯。高峡深谷,隽秀神奇,翠竹清幽,飞鸟盘旋,原始峡江,诗画仙境,蓝天碧水,古韵乡愁,为人们描绘着远离世外恬静和谐的自然山水画卷。
 

六、南海景观  地震天池



  黔江小南海是由于地震时山崩岩塌、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四周秀峰环列,湖内水碧岛绿,湖光山色,景色如画。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湖泊。人称“深山明珠”、“人间仙境”。清人王国珍对小南海四时的描述:“游斯地也,值烟消日出,金光万道,云破日出,银浪千层,……若春则花明柳岸,夏则水满湖平,秋有红树青山,冬似雪峰银海。四时之景,皆有可观。” 黔江小南海一角  利洪锋摄

黔江小南海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遗址,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人称“地震天池”,是重庆最大的天然湖泊,地处渝鄂交界之地,距黔江城28公里。历经160多年的沧桑巨变,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其地面破坏原貌、水下农舍民房以及水下“醉汉”森林都完好地保存了震时状态。小南海作为地震堰塞湖,其规模之大 、景观之美 、保护之完整 、地震运动程序之清晰 、学术价值之高 ,都是全国独有 、世界罕见的 。



地震遗址是小南海最具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之处。小南海处在渝东鄂西褶皱带内,以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最近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抬升,小南海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本地区基底断裂活动有关。由于小南海远离城市,人烟稀少,所以地震遗址得以完整保存下来。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黔江小南海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中国唯一、世界罕见”。小南海地震遗址,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成为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正因为如此,小南海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列为“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巨石耸立,形态各异的壮观景象。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清《黔江县志》:“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地大震,后坝乡山崩。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所蒸郁异常,是日弥甚。辰巳间,忽大声如雷震,屋宇晃摇,势欲倾倒,屋瓦皆飞,池波涌立,民惊号走出,仆地不能起立。后许家,溪口遂被堵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20余里,适浸寺址,四面汪洋,宛如金礁,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小南海地震发生的时候,声响如雷,房屋摇晃倾倒,瓦飞砖落;居民惊恐号哭,站立不稳,只能匍匐于地;溪口若悬河有一座山耸起来,又轰然倒塌,乱石翻滚,惊天动地;地中岩石也迸裂而出,横飞斜冲,秧及数十家千余人。地震之后,溪口被堰塞,水流被阻,日暮途穷久成湖,土地房舍尽数淹没。)



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由于小南海地处渝东鄂西褶皱带内,此次地震造成轿顶山大垮岩滑崩,小垮岩坍塌,压死居民几十家千余人,并形成了两大地震遗址。遗址所保存的完整大垮岩 、小垮岩崩滑体 、崩积物 、地震淤坝 、地震堰塞湖等是宝贵的自然遗产,为地震灾害提供了珍贵的对比研究的自然实体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地震遗址有很多标本化石 ,如波纹石 、水下醉汉森林 、水下庄园和农舍民房等极为难得 ,是重要的潜在研究资源 。



 小南海湖水面积约2.87平方公里,湖面长约5公里,最宽处1公里。湖水深度平均为30米,最深处50多米,蓄水量约为7020立方米,积雨面积达150平方公里。板夹溪、白鹤溪、白矾溪、清溪沟、肖溪沟等五条溪流注入,水源丰富,水质良好。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  w.z.j21摄

全国绝无仅有的小南海不仅科考价值难得,且自然风光极富魅力。以板夹溪为主的五条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湖内。朝阳寺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三大岛屿林木葱郁、环境幽适。湖区四周秀峰环列,植被苍翠,使小南海宛若一颗镶嵌在深山之中的“明珠”。



断崖绝壁的大垮岩、小垮岩,想像当年山崩地裂、飞沙走石可怖景象。据中科院专家考察,当时地震震级高达6.3级,地震的破坏烈度为8度。地震时山体滑塌10余公里,4500万方崩滑体向西推移2公里,以近100米的落差阻塞山谷,形成长1170米,高67.5米的天然大坝。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小南海夕照  王林摄

小南海像一块蓝宝石一样镶嵌在群山之间,群山之中流出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湖泊,使小南海水质良好,清澈如镜。四周是秀峰环列,奇石林立,茂林修竹,沿湖溪水萦回、汊港纵横,扁舟渔影,绿女红男,穿梭于碧波之上;鸥鹭齐飞,鳞光荡漾,闪烁于海天之间。春夏秋冬,各有奇观;晨昏晴雨,幻化无穷。



海岛和海周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森林资源丰富,有红色薄皮马尾松、黄杉、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及100多种灌木。有黄猴、大鲵、巨蚌等数十种动物和白鲢、花鲢、鲤鱼等50多种鱼类。因此,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价值。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在小南海湖泊中央,朝阳寺、老鹳坪、牛背三大岛屿如花蕊一般点缀其中。处于湖中心的岛叫老鹤坪岛,岛上松树林立,野花遍地。在它的东侧,有一片金色的沙滩,蛤蟆状的鹅卵石排列其上,别有一番生趣;朝阳岛是小南海中的第二大岛,因岛上建有朝阳寺而得名。岛上生长有珍稀古木铁尖杉,接天连云,郁郁葱葱。翠绿的竹林密密麻麻,好似来到了仙山竹海。而良田美宅,阡陌纵横,仿佛世外桃源。



小南海第一大岛名为牛背岛,面积近125亩,形似侧卧于湖中的戏水的水牛,牛回首顾盼湖心状好满面月的另一小岛,成就了“犀牛望月”的美妙景观。岛上松林茂密,四季杂花生树,小径纵横,有“牛背探幽”之称。进入其中,恬淡自如,荣辱皆忘。岛后的倒牵溪窄如彩带,幽深飘逸,胜似峡江风光。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黔江小南海牛背岛神秘隽永,滋味绵长,更因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鸡狗猪羊,茅舍竹楼。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 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黔江小南海枫叶,秋景色彩之美令游客陶醉 。 朱光安摄


据专家论证,小南海作为全国保存原始风貌最好的地震湖泊,很有研究价值。海周和岛上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森林资源丰富,有薄皮马尾松、黄杉、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 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动物有虎、豹、黄猴、羚羊、麝、大鲵、巨蚌等,鱼类有50多种,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价值。



滚落在小南海滚石或卧或立,小的数吨大的上万吨的乱石,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地震遗址。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据有关史料载,小南海朝阳寺岛上曾在辛亥革命前夕由温朝钟组织发动了震惊清廷的“铁血英雄会”武装起义;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亦在小南海打响了入川的第一仗,为小南海烙上了深深的革命色彩。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梦幻小南海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黔江小南海一角。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 1—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百米处被推置而来,在海口堆成大坝。坝南北长 1170米,坝高67.5米,溢流堰宽70米。小南海地震滚石遗址区,地震造成轿顶山大垮岩滑崩,小垮岩坍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滚石密布 、巨石林立 、形态狰狞的壮观场景。小南海景区面积150平方公里,与湖畔的八面山和附近的土家族文化生态基地融为一体,被誉为“地震天池”、“人间仙境”、“渝东西湖”,昔日的地震遗址改造成人们休闲、观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美丽迷人的湖光山色,吸引湖北、湖南许多游客周末来度假。值得一提的是,黔江至小南海镇的公路也是一路风景,两旁盛开的黄槐花,为整个公路沿线增添了视觉美感,让人赏心悦目。真个是:弯弯清流弯弯路,黄黄槐花花通途。瀛海湎滟古寨歌,醉美黔江又一处。

七、
武陵仙山  天生福地



  清逸秀丽、岚雾萦绕的武陵仙山。刘永锋摄于中塘

 武陵仙山位于黔江石会镇,国道319线旁,距黔江城28公里,为武陵山脉腹地、川鄂边境名山。山峰绵亘十余公里,山势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谷,云缠雾锁。主峰海拔1092.8米,与主峰对应的羽人山,山势陡峭,突兀不齐,秀丽如屏,誉为“羽人仙鬟”。



清逸秀丽、岚雾萦绕的武陵仙山。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黔江区重中之重,近年来黔江区委、区政府加大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一座雄丽多姿、绿树叠翠的美丽仙山给海内外游客带来意外的惊喜。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仙山绵延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巍巍武陵山。武陵山是褶皱山,长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贵州的凤凰山,海拔2570米。武陵山脉覆盖的地区称武陵山区,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的武陵仙山,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蔚为壮观的砂岩大峰林地貌风光。有专家到黔江考察之后在技术性评价报告中写道:“武陵仙山具有不可否定的自然美,因它拥有壮丽而参差不齐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湖泊、溪流,还有美丽无比的溶洞和阴河。”



峰峦秀拔、雾掩绿树,美如蓬莱,仿佛给人一个碧翠的梦境。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仙山上古木参天,绿叶婆娑,林荫蔽日。许多珍稀植物点缀其间,如红豆杉、黄杉、铁尖杉、水杉白豆杉、马尾松等,被誉为“松杉王国”。林中有麂子、金钱豹、黄猴、野猪、獐子、锦鸡等动物出没,赋予武陵仙山勃勃的生机与灵气。以武陵仙山为中心的19.2万亩的广阔林区已被批准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八面山范茫林海,称之“绿色皇宫”。



秀媚的武陵山水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仙山的春、夏、秋、冬,阴、晴、 朝、暮,气候万千。云雾是武陵仙山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等形态。雨后初霁,先是膘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



羽人,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与其他的仙人不同,有翅膀。古代中国神话和宗教中指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或指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武陵仙山的白云,象幻化的飞仙翅膀,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仙山山峰因砂质页岩风化剥落而姿态万千,如公孙相携,似婆媳悄语,象八仙赴会,似动物世界……因势赋形,惟妙惟肖,峰林造型景体完美无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其羽人山、公母山、八角庙、双石墩诸峰都有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传说,令人暇思。主峰海拔1092.8米,登临峰巅,一览群山,岩峦层叠,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峰云相携。

林木掩映、清幽宁静的农舍,恍如世外桃源。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峰万仞,突兀镇黔江,立峰颠,览群山,见青山如波,白云如絮,峰云相携,万千变化。微风徐来,含烟凝碧,奇峰隐约;骤风突至,云海翻腾,诸峰匿迹,月白风清之夜,看孤峰凌霄,琼阁飞起,疑为仙境。主峰对应的羽人山,山势陡削,突兀不奇,秀丽如屏,誉为“羽人仙山鬟”。武陵山的峰顶原有一真武观,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2年),庙宇坐落在四块小平台上,每台建有一座木质结构的楼宇,共百余间。月白风清之夜,看孤峰凌霄,琼阁飞起,疑为仙境。当年这里曾是朝山问道的圣地,与贵州的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


  武陵仙山(武陵仙山香山寺)距黔江城区16公里,集佛、道、儒于一体,曾与峨眉山、梵净山齐名,是渝东南宗教圣地,是养老、养生与养心的好去处。来源:黔江政府网



梵音渺渺武陵山 。香山寺座落于黔江区石会镇武陵仙山主峰脚下,为香客朝拜武陵仙山的第一站,供朝山香客沐浴、静心和休息,因此又名接官殿。来源:黔江政府网



悬崖峭壁,峡谷幽深。古人信佛尊道,在此峰巅,修建寺庙一座,取名“真武观”,险峻清幽、暮鼓晨钟。悬空的建筑,远远看去,犹如给这座山峰戴上一顶富丽堂皇的官帽,而大雾天,又似悬浮的空中楼阁。一副“玉笋凌霄曾向瓶中靡珠露;山环皓月好泛钵里现昙花”的山门对联,独特的描述了该寺的宏伟气魄和佛教意境。武陵仙山真武观  莫天正摄  来源:国家摄影

武陵仙山曾为朝山问道的圣地,这里的宗教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清代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武陵仙山佛、道、儒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香火繁华。其真武观、香山寺、观音阁、天子殿、川祖庙、莲峰寺及朝山大道上遍布的小庙充分体现了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可惜在“文革”中大部分被毁,现仅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依然从中可以透视出当年的宗教盛况。



武陵仙山  鸿业集团供图

武陵山一直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游历黔江时的必游之地,留下很多关于武陵山的诗歌。黔江古十二景中的“武陵雾雨”、“羽人烟鬟”即属于武陵山。邵墪《武陵雾雨集句》写道:“西风吹雨叶还飘(李洞),洒幕侵灯送寂寥(杜牧)。薄雾崖前秋漠漠(灵彻),片云头上晚潇潇(雍陶)……”生动描绘了“混茫一色,渺无涯际”的景色。 清代川东道张九镒在《石塔峰》一诗中,用“三千丈落银河水,十二楼飞阆苑钟。嵋雪峡云俱有态,画图还缀碧芙蓉”,描写了武陵山的优美风景。清代诗人龚绍南则在《咏黔邑武陵峰》中吟诵:“钟声飞落三千界,石骨雄支半壁天,自是僧家玄妙处,拈花约坐已成仙。”描述了当年真武观香火旺盛的景象。黔江籍的大文人陈景星也多次登武陵山,在《九日游武陵山》中他写下:“一笑登天上,群峰俯脚跟。雨收山路滑,云起寺门吞。”



武陵仙山落日余晖。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据考证,当年的真武观后面曾有《武陵诗》碑,上刻有《武陵诗》,据说是写于明代,“天生福地武陵山,峙立乾坤不等闲。联峰落脚培金脉,玉笋冲霄捧翠盘。一剑云横喷紫气,九天星彩映元关。神功默默资民命,戛音传声四海沾。”晚清名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到酉阳主考,路宿于此,登山而流连忘返,吟诗赞曰:“尚爱此山看不足,每逢佳处辄参禅。”张之洞曾为真武观捐设“冲天殿”,据传殿中置灯,夜间周围十里左右能见。



武陵仙山辉煌的落霞。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文革”中,武陵山的寺庙大部分被毁。黔江区10多年前就启动了重建计划,昔日的武陵山已更名为武陵仙山,成为“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2002年,香山寺修缮竣工开放,上山的步道、公路也已修好。武陵仙山保护开发的规划一直在进行,近年来加大力度保护性复修。该区负责人表示,武陵仙山要深入研究论证旅游开发、古迹恢复等工作,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设计,强化生态保护,挖掘宗教文化,科学适度有序开发,增强可游性、可观性,提升景区品质。也许不久,当游客来到武陵仙山,就能欣赏到这座川东名山当年“万壑围群树,千峰捧一楼”的壮丽景象。



云霞相映、色彩绮丽的夕阳,灿若锦绣。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夕阳衔山,构成一幅动人的剪影,交织成一幅飘动的画面,装饰着武陵仙境。 黔江区旅游局供图

武陵仙山山连着山,山套着山,山衔着山,山抱着山。千山万岭,峰峦叠障。武陵仙山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居住,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秀丽的风景,其中武陵山脉主峰——真武观,奇峰石怪,为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俗,经济文化长期落后,不为外人所知,但是这里的民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武陵人已经走出“有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桃花源式梦想生活的禁锢,他们正在走出大山,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这块土地正在成为中华大地腹心地带的一颗倍受关注的璀璨明珠。

八、人文胜景  巴寡妇清

      黔江人的骄傲——丹砂女王巴寡妇清



黔江主城武陵水岸风雨廊桥  蔡律摄



司马迁在他的巨著《史记 ·货殖列传》为工商巨富立传,在这些古代杰出的工商巨贾中,有一个女性的身影,她是巴蜀的寡妇,所以司马迁称之为“巴蜀寡妇清”。《史记》原文如下:“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武陵水岸土家族图腾雕塑  蔡律摄

两千多年前,一位偏居西南的神秘寡妇,破天荒地成为秦始皇的座上宾……一个穷乡寡妇,受到千古一帝秦始皇非同寻常的礼遇,在今天看来是个传奇,她甚至可以“以财自卫”,拥有私人武装,这在“收天下之兵”的秦王朝,简直就是神话。黔江区把这个历史人物挖掘出来,黔江河滨公园、双龙桥畔都有巴寡妇清雕像 。

名留青史的“丹砂女王”——巴寡妇清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唯一一位女富商,也是唯一一位被写入《史记》的重庆人。巴寡妇清并列的,仅有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6位历史人物。有史料说巴寡妇清是巴郡枳县(今重庆市涪陵)人,也有史料认定她是长寿人。部分学者则认为她可能乃酉阳人,或黔江人。



巴寡妇清雕塑。蔡律摄

重庆学者石邦科考证说,《神道碑》是韦建为黔州刺史薛舒写的碑文,“黔中者,《禹贡》荆州之域。秦开武陵郡,其启土也大,其货殖也殷。有廪君之土舟,擅寡妇之丹穴。”是目前所见到的真正最早、最权威、最可信的文献记载和证据。从“黔中”、“武陵”、“廪君”、“寡妇”、“丹穴”等几个关键词看,韦建的《神道碑》虽没有点出巴寡妇清的籍贯,但实际已经说明“巴寡妇清就是渝东南的黔江人”,明代曹学佺《蜀中广记》倾向于“巴清是黔江人”,曹学佺在《蜀中广记》里先后3次提及巴寡妇清,当代史学大家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写道:“丹兴,今黔江县地也。山有丹穴,周秦时,巴寡妇清据之数世,富可敌国。”



重庆黔江区正在保护的民族遗存之一蟒号。蔡律摄

晋人常琚《华阳国志·巴志》中说巴寡妇清是巴郡枳县(今涪陵)人,靠经营丹砂(又称朱砂、辰砂,是水银的主要原料)富甲一方,甚至拥有私人武装。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等;也是秦始皇眼中的“大姐”,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史记·货殖列传》载据史籍记载,寡妇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数世,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她曾凭借财力而保一方平安,并对国家修筑万里长城给予过资助,连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为“贞妇”。《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骊山陵墓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据科学测量,陵墓内水银储量近百吨。而水银的原料,正是巴寡妇清经营的丹砂。



黔江武陵水岸二龙戏珠  蔡律摄



黔江武陵水岸二龙戏珠  蔡律摄

  宋代学者刘攽有《女贞花》一诗写道:“巴妇能专利丹穴,始皇称作女怀清。此花即是秦台种,赤玉烧枝擅美名。”巴清向秦始皇提供优质的丹砂水银和炼丹技术,并主持运行一个庞大的宫廷炼丹机构,而秦始皇则向巴清提供最强大的权利支撑,并形成全国性的垄断,后捐巨资修建长城,捐巨量水银修建秦皇墓,……秦皇敬重其人又专门下旨修筑“怀清台”以示褒扬,又誉其为“贞妇”者。


  范长生雕像  蔡律摄

 范长生,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黔江人,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318年(东晋元帝太兴元年)四月,范长生卒于成都。“蜀之八仙”之一。出身土著豪族,西晋时成都一带天师道首领,西晋时流民起义军大成政权(“成汉”,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成政权一度昌盛。

范长生注重信义,博学多才,深得天师道教徒的敬服,被拥为成都一带天师道的首领。他著有《道德经注》,《周易注》(见李鼎祚(周易集解》)。旧时四川青城山有“长生宫”,为范长生的纪念之地。宋代诗人陆游曾到此游览,吟诗说:“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珥节长生宫。”“弭貂老仙期不来,独倚栏干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银阙冰壶处处看。天台四万八千丈,明年照我扶藜杖。”唐代诗人唐求就曾颂道:“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资治通鉴》云:“长生博学多艺能,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著名诗人陈景星雕像  蔡律摄

 黔江清代进士、著名诗人陈景星,出生于黔江新华乡大田村,中年后游学贵州,落籍石阡,光绪二十年中进士,乃黔江境内清代一朝的最高功名。他留下众多诗作,题材广泛、风格隽永、思想深刻,其师冯壶川先生称赞其诗“盈篇皆珠玉”,其诗收入《叠岫楼诗草》一书,主要有《壮游集》、《磨铁集》、《田居集》、《尘劳集》、《耄游集》、《宾沪集》、《山房诗草》、《悬崖积卷》等。陈诗不仅名扬川黔,且已远播国中,为土家族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篇章,是研究武陵山区人文历史及文化生态的珍贵文献。

诗人一生命运多舛,伴随他的足迹而产生的诗作,感人肺腑。他的诗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清清隽永,语言明白晓畅。不轼畏权势,不阿谀奉承,刚直坦率,喜怒皆溢于言表。他常以梅兰自喻:“奇绝幽兰花,秋风不能败……我本幽兰人,兰言尤夙爱……始知高洁流,藏身原有待。不争春芬荣,独留晚节在……秋风其奈何,中霄空澎湃。”时令官场腐败,陈景星屡试不第,便赋诗遗怀,在《龙池感怀》里,诗人写道:“自古文章憎命达,断无才士不愁多。琴弹流水思钟子,摸抱空山泣卞和……”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所写的黔江《武陵景》,近日入选重庆"最美十大古诗"。互联网资料图片

 “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北宋一代名相寇准所写的黔江《武陵景》,近日入选重庆"最美十大古诗",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出任巴东(现湖北省巴东县)知县,上任之后,寇准外出考察民情,黔江就是他考察的其中一站。这首诗反映了他面对武陵山美景,抒发他少年得志、雄心勃勃的心情。



北宋一代名相寇准雕像。互联网资料图片

 寇凖(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九、
提档升级  模式创新



  2016年12月7日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三届十一次全会。(黔江政府网)



黔江区重点旅游项目布局图  黔江旅游局

黔江区距重庆主城275公里,处武陵山区腹地,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建设正在提速建设,吸引主城区科技人才来黔江落户难道高,如何解决黔江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同志带领新的领导班子经过调研,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战略。特别提出“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构建发展促进机制,发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黔江区旅游业开始提档升级 ,模式创新。



黔江区内主题旅游线路图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提出,全力构建生态绿色美丽黔江新格局。必须强力实施三大战略,以“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促进产城融合,以“旅游大区”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城市靓区”战略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切实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要坚定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三大发展目标不动摇,抓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目标、稳定第一责任“三个坚持”不放松,坚持工业强区、旅游大区、城市靓区“三大战略”不懈怠,统筹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不泄气,认真研究谋划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动黔江加快发展。(黔江政府网)

 重庆黔江区十三五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规划  黔江旅游局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经过调研,结合黔江区实际,2016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黔江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代表黔江区第三届委员会作题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的报告。报告提出,黔江要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突出重点打造旅游精品,深度拓展旅游市场。

2016年12月,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重庆市黔江区建设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十三五”规划》发布。为实现黔江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提出了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力争在 5年内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将黔江打造成为武陵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著名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年1月6日,  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江在重庆市黔江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强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加快创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江作政府工作报告。(来源:黔江区人民政府网 )

“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的思路凝聚决策者的智慧,体现了55万黔江区人民的愿景,具有超前性、可操作性,是黔江区旅游业提档升级 、模式创新的高度概括。黔江风雨廊桥夜景。蔡律摄

 一城主导:黔江城的集散与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导,辐射全区的旅游发展。强调品质打造和低碳概念,依山就势而建,最大限度保留城中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注重显山露水,突出低碳、生态、休闲、宜居和民族特色,规划建设以“峡谷峡江”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城市,打造“世界第一城市峡谷”。规划到2020年建成49.5平方公里、45万人的中心城市。2014年,黔江城市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25 .7平方公里、21.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7%左右。

 一江拉动:以阿蓬江乡村旅游带带动沿江、沿线旅游发展,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冯家街道至阿蓬江镇阿蓬江“一江两岸”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带。突出“魅力阿蓬江”主题,做足水乡画廊、田园美景、特色村落、生态湿地特色,结合美丽乡村、生态农业、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建设环线公路、滨江步道、跨河吊桥、自行车道、漂流码头、观光农业园、生态果园、溪钓基地、水岸绿化等项目。

 一点引爆:近期以濯水旅游区为旅游发展引爆点,集中精力推进创建 5A级景区;突出“濯水古韵、暗河秘境”特色,提升古镇“天理良心”文化主题,做足治疗性温泉文章,完善旅游+酒店+温泉+医院+养老+农业的布局,完善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基础设施,打造世界第一风雨廊桥、蒲花水乡、水上乐园、农业观光体验园、温泉度假、暗河峡谷、花海、沐珠溪谷、三潮奇泉等重要景观,同步健全完善景区管理系统、服务体系、蒲花河生态整治,环境保护等软件项目。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率队调研濯水景区创5A工作。(武陵都市报)

 近中期以芭拉胡景区为旅游发展引爆点,2019年建成 5A级景区。突出“神秘芭拉胡”主题,做足城市休闲、地质、生态、民俗文化及宗教文化特色,分步实施推进,加快建设完工各入口游客中心、停车场、慈航桥装饰、环线道路、观音寺、涉水黎滨等一期项目,尽快建设二期游客中心、峡谷步道、悬崖酒店、悬臂餐厅、洞中城、茶溪谷、土家部落、茶山公园、峡中峡、健康养生馆、香木林别院、观光小火车等二期项目,加快实施黔江河污水排放整治、裸露山体绿化及沟谷绿化,提升改善景区环境,同步推进景区综合管理和健全旅游服务体系。

 中远期建设小南海世界地质公园,以招商引资保护性开发为主渠道,以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建设综合接待服务区、地质博物馆、朝阳寺恢复、标志标识系统、地质遗迹保护、综合环境整治等项目,2018年建成世界地质公园。依托三塘盖、八面山、板夹溪、十三寨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避暑休闲地产、风情小镇、特色村寨、帐篷营地、健康养生等度假项目,2020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全域发展: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黔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濯水为引爆点、以阿蓬江为拉动、以芭拉胡景区为标志的城市旅游为主导,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突出特色、功能互补、联动发展,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启动、开发神龟峡景区、三塘盖避暑度假区、武陵仙山景区、八面山景区、仰头山森林公园、灰千梁原始森林、石城遗址等旅游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2017年度黔江旅游营销大会。蔡律摄

黔江区用新理念、新思想、用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去规划,真正实现“旅游+”的概念,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规划提升旅游发展规划。黔江区具有全域旅游的适配条件:资源类型丰富,重点资源突出;资源集中;空间立体化利用潜力大;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良好。全域旅游规划的再构建、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是全域旅游实施的关键性问题,通过产品线路的美好体验设计,引导全域旅游项目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产业融合等,其切入点可以通过片区化全域景区化试点、线路全域化建设的方式入手实施。创新经营方式,强化市场化运作。扩展产品线,形成产品群,盘活存量,激活增量,释放能量。把黔江区打造成处处都是风景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策。黔江区区委、区政府“全域发展”旅游的思路与实践与国家大政方针是一致的。



黔江婚庆摄影。

 余长明书记提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黔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濯水为引爆点、以阿蓬江为拉动、以芭拉胡景区为标志的城市旅游为主导,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我们必须胸怀全局、放眼世界,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坚定信心、充满激情,勇争一流、豪迈前行。实施“旅游大区”战略,是在继承完善历届区委区政府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符合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符合黔江自身实际,符合全区干部群众期盼。全区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收紧拳头、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坚定目标不动摇,统筹发展大旅游,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拿出超常规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旅游大区”战略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江指出,过去一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工作思路,多渠道、多层面加快推进旅游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稳步增长,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品牌创建卓有成效,乡村旅游竞相发展,文旅融合积极推进,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徐江说,实施“旅游大区”战略是区委、区政府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转型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他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高昂的斗志,确保“决战决胜”,要着力推进品牌创建,必须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加倍努力,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无条件支持保障5A创建和“旅游大区”战略实施,真正走对路、扎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确保今年旅游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全区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爱莉丝庄园。 蔡律摄

   爱莉丝庄园由鸿业集团出资打造,占地面积800亩,围绕着阿蓬江打造的一江两岸文旅一体浪漫乐园,爱莉丝婚摄,婚庆场景由全国顶级设计公司摩玛兄弟亲临打造,是阿蓬江流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的重点工程。

      重庆鸿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在政府授权范围内开展对国有资产的多种形式经营;从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开发、储备和旅游项目开发管理、酒店管理;对外投资电力、矿产、生物制药、工业、房地产、加工制造业等;经过几年的发展,集团在投融资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集团资产规模迅速壮大,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集团资产总额已达200亿元,鸿业集团董事长肖培明带领决策班子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调整发展战略,作为资源配置的平台,内引外联,在黔江实施“旅游大区”战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爱莉丝庄园  周煜渊供图

黔江,是渝东南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长江三峡和张家界这个世界级黄金旅游金三角上的重要节点。备受关注的“2017年度黔江旅游营销大会”于2017年2月14日在黔江金冠酒店举行。来自渝、鄂、湘、黔等省市的上百家旅行社、旅游协会和自驾游俱乐部负责人将齐聚黔江,黔江区政府副区长唐洪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黔江旅游市场将完成接待1000万人次的游客总量、400万人次的过夜游客的目标。本次大会旨在全面铺开黔江区今年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确保濯水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扎实助推“旅游大区”建设。



爱莉丝庄园  周煜渊供图

2016年9月27日,黔江区荣获“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的称号,专家们通过科学、细致、严谨地评审指出,黔江气候清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舒适日数多,气象灾害少,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象景观多样;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森林覆盖率56%,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旅游资源丰富,峡谷峡江独具特色。



爱莉丝庄园  周煜渊供图

爱莉丝庄园以“爱”为主题,将“爱”文化融入景区建设。现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17年12月底建成亲子区和旅拍区,2018年完成阿蓬江流域婚庆大环线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一期建有八大拍摄风格,极致奢华的简约主义空间,充满了时尚主义风格,有梦幻时尚的实景摄影棚,还有风情多样的外景拍摄点,荷兰风车、地中海风情建筑、四季马场、欧式马车、跑车、直升机、热气球、城市巴士、超豪华游艇、艾菲尔铁塔、四季花海等一应俱全。二期将新建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轴线广场、四季阳光棚、婚礼会馆、功能区、商业街、儿童体验馆、内景棚、草坪婚礼、教堂婚礼、精品酒店等。



黔江武陵水岸二龙戏珠  蔡律摄

       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非常欢迎企业家来黔江投资、创业,用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专业技术,参与开发黔江优质旅游资源,在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黔江旅游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江向重庆金夫人集团副总经理周林授予黔江区大婚庆旅游产业发展顾问聘书。金夫人集团是重庆首家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1989年,经过27年的发展,在全国拥有300余家连锁店,经营范围涉及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及婚庆服务、连锁经营管理等14大产业链,在全国婚纱摄影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是工信部认证的“行业第一品牌”。周林受聘为黔江区大婚庆旅游产业发展顾问,体现了黔江区委、区政府对发展婚庆旅游的高度重视,深感荣幸,深受鼓舞。周林说,将充分发挥金夫人集团强大品牌影响力、先进管理运营经验等优势,加快把爱莉丝婚庆园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阿蓬江自然风景婚纱摄影基地,为黔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向黔江区委、区政府及黔江旅游局、重庆鸿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职能部门领导的支持、帮助,一致并谢!)

蔡律  2017年11月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