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的史学巨著《皇极经世》

翟智高 原创 | 2008-05-13 15:37 | 收藏 | 投票

邵雍的史学巨著《皇极经世》       

        翟智高

  

 

 

 过去很多资料记述邵雍与司马光是好朋友。并且说邵雍从共城迁洛阳后就与司马光“恒相游”。但司马光在熙宁三年(1070年)才到洛阳,此时邵雍已六十岁。而邵雍在三十岁时已随他的父亲邵古迁居洛阳伊川神荫原西南。邵雍是一介布衣,司马光是那时的宰相,二人怎么成朋友的?

  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全面推广新法,富弼、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不满变法,纷纷退居洛阳。此时,讲学已三十年的邵雍名声早已传遍洛阳。这些达官贵人与邵雍交游往来后,对邵雍的学识品德极为敬佩,特别是司马光看到邵雍所作的《皇极经世》大为惊讶,因为此时他正奉皇命退居到洛阳编撰《资治通鉴》,而邵雍《皇极经世》所涉猎的历史资料甚为丰富,这些历史资料正是编撰《资治通鉴》所亟需的,邵雍毫无保留的让司马光查看他的所有收藏的史料并可以随意采用,因而司马光对尚是一介布衣百姓的邵雍刮目相看,并结交为挚友,视邵雍为老乡。

 

 

       时,王安石变法,朝廷下令拍卖公房地产,邵雍所居是公房在被拍卖之列,这对邵雍又是新的危机和打击。于是,司马光出资把邵雍所居的地产过户到自己名下,富弼把花园买下,王拱臣把房产买下,他们把土地、房产、花园证等契券证书等无偿送给邵雍,邵雍作诗曰:

 

重谢诸公为买园,洛阳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嘉祐卜居终是僦,熙宁受券遂能专。………洞号长生宜有主,窝名安乐岂无权?”

 

 

  邵雍作有《皇极经世》,历来都被认为是深奥难懂的“玄学”推步之书。其实,这部书是邵雍隐居神荫原创办安樂書院时,历二十年间,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精心研究史学、哲学、经学,熟读尚书、易经、左传、春秋等国学史籍,探索宇宙和地球演化规律,特别是对三皇五帝至宋以前的历史大事记,仔细甄别、比较,从中找出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和规律,书名定名《皇极经世》。这部书在邵雍去世后由他的儿子邵伯温整理,由于邵伯温与父亲的世界观不同,他对父亲的著作,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了编辑和增删,有意神话父亲,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尽管如此,邵雍的《皇极经世》一书的史学主流没有变。

  请看邵雍的《安乐窝中一部书》诗,曰:

    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如何?.....几千百主出规制,数亿万年成楷模”。 

  很多人以为《皇极经世》是在洛阳的安乐窝写成的,但邵雍五十岁时,接受洛阳留守王拱辰之邀,全家迁到洛阳,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了《皇极经世》这部史学巨著。熙宁四年(1071年)邵雍61岁,迁洛十年,作诗曰:“洛阳城里一愚夫,十许年来不读书。老去情怀难状处,淡烟寒月映松疏。”

 

邵雍从神荫原迁到洛阳后,父逝要守孝,弟亡更悲伤,没有在伊川神荫原花竹间那样从容悠闲的读书、宣尼、读易、讲学、著书的时间。 如果在洛阳“十许年来不读书”?那他的著作《皇极经世》就不可能在移居洛阳新居安乐窝后才写。

邵雍《观易吟》诗中讲到他与父亲在伊川神荫原,原西南的莘店隐居之地是“吾隐安乐窝”:“庖牺大圣人,画卦传万古。阴阳变化机,乾坤为易祖。吾隐安乐窝,天地乃同伍。窥破圣贤心,恬淡自得所。”由此可以了解到《皇极经世》以及他所画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是隐居在伊川的安乐窝写成的。(参阅价值中国网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5/9/114315.html

 

 邵雍在神荫原安樂書院,竹林环宅,在闹市之外,“幸有园林共笑傲,岂无诗酒乐升平”,把这里的园林当做“笑傲江湖”,纵观历史“棋局”的最佳场所,请看《观棋吟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
  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
  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
  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
  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

 

安樂書院环境幽静,有益于邵雍对中国几千年历史进行仔细研究,才有了对历史演变脉络了如指掌

请看邵雍的经世吟》: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皇王帝伯,父子君臣。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东西俶扰,南北纷纭。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他虽隐居伊川神荫原乡间,对几千年兴废治乱的历史娴熟于心,对洛阳更是了解得很深,请看他在嘉佑七年迁入道德坊新居后约半年时,与殿院刘君玉首次登天宫寺三学阁,浏览洛都风景,乘兴做《洛阳怀古赋》: 
 “洛阳之为都也,地层天地之中,有中天之王气在焉。予家此始半岁,会秋乘雨霁,与殿院刘君玉登天宫寺三学阁,洛之风景因得周览。惜其百代兴废以来,天子虽都之,而多不得其久居也。故有怀古之感,以通讽诵。君玉好赋,请以赋言之。
  秋雨霁,日色清。万景出,秋益明。何幽怀之能快,唯高阁之可凭。天之空廓,风之轻泠,览三川之形胜,感千古之废兴。乃眷西北,物华之姘,云情物态,气象汪然。拥楼阁以高下,焕金碧之光鲜。当地势之拱处,有王居之在焉。
  惜乎天子居东都,此邦若诸夏,不会要于方策,不号于於天下。声明文物,不自此而出;道德仁义,不自此而化。官殿森列,鞠而为茂草;园囿棋布,荒而为平野。鸾舆曾不到者三十余年,使人依然而叹曰:虚有都之名也。
  噫!夏王之治水也,四海之内列壤惟九,而居中者实曰豫州。荆河之北,此为上流。周公之卜宅也,率土之滨达国为万,而居中者实曰洛阳。湹涧之侧,此唯旧邦。迄于今二千年之有余,因兴替之不定,故靡常其厥居。
  我所以作赋者,阅古今变易之时,述兴亡异同之迹,追既失之君王,存後来之国家也。

      大昊始法,二帝成之,三王全法,参用适宜伊六圣之经理,实万世之宗师。我乃谓治民之道,於是乎大尽矣。逮夫五霸抗轨,七雄驾威,汉之兴乘秦之弊,曹之擅幸汉之衰,始鼎立而治,终豆分而隳。晋中原之失守,宋江左之画畿,或走齐而驿梁,或道陈而经隋。自元魏廓河南之土植,六朝之风物,李唐蟠关中之腹孕,五代之乱离,其间或道胜而得民,或兵强而慑下,或虎吞而龙噬,或鸡狂而犬诈,或创业於艰难,或守成於逸暇,或覆餗而终焉,或包桑而振者。故得陈其六事,虽善恶不同,其成败一也。
  其一曰:大哉德之为大也,能润天下,必先行之于身,然後化之于人。化也者,效之也,自人而效我者也。所以不严而治,不为而成,不言而信,不令而行。顺天下之性命,育天下之生灵。其帝者之所为乎!
  其二曰:至哉政之为大也,能公天下,必先行之于身,然後教之于人。教也者,正之也,自我而正人者也。所以有严而治,有为而成,有言而信,有令而行。拔天下之疾苦,遂天下之生灵。其王者之所为乎!
  其三曰:壮哉力之为大也,能致天下,必先丰府库,峙仓箱,锐锋镝,峻金汤。严法令于烈火,肃兵刑于秋霜,竦民听于上下,慑夷心于外荒。其霸者之所为乎!
  其四曰:时若伤之於随,失之於宽,始则废事,久而生奸。既利不能胜害,故冗得以疾贤。是必薄其赋敛,欲民不困而民愈困,省其刑罚,欲民不残而民愈残。盖致之之道,失其本矣。
  其五曰:时若任之以明,专之以察,始则烈烈,终焉阙阙。既上下以交虐,乃恩信之见夺。是以峻其刑罚,欲民不犯而民愈犯;厚其赋敛,欲国不竭而国愈竭。盖致之之道,失其末矣。
  其六曰:水旱为沴,年岁耗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盖有备而无患。不得中者,加以宽猛失政,重轻逸权,不有水旱兵革而民已困,而况有水旱兵革者焉?所谓“本末交失,不亡何待”。天下有成败六焉,此之谓也。
  君天下者得不用圣帝之典谟,行明王之教化。士可杀不可辱,民可近不可下。上能抚如子焉,下必戴其后也。仲尼所以陈革命,则抑为人之匪君;明逊国,则杜为人之不臣。定礼乐而一天下之政教,修《春秋》而罪诸侯之乱伦,删《诗》以扬文、武之美,序《书》以尊尧、舜之仁,赞大《易》以都括与六经而并存。意者不可以地之重易民之教,不可以天之教悖天之时,必时教之,各备则居地而得宜,是故知地不可固有之也
君上必欲上为帝事,则请执天道焉;中为王事,则请执人道焉;下为霸事,则请执地道焉。三道之间,能举其一,千古之上犹反掌焉。则是洛之兴也,又何计乎都与不都也?如欲用我吾从其中。”

从这个《洛阳怀古赋》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邵雍并非是一个玄奥的“算卦仙儿”,而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治国大儒、辞赋大师。他提出“六事”,均为治国安邦的大计方略,“能举其一,千古之上犹反掌焉”。看来王拱辰力荐他入朝为官,真是慧眼识珠,没有看错人。然而邵雍的志向不在当官,他的志向是做“奇逸人中龍”,要不然皇帝多次下诏授他官职,邵雍就是不受。如今看来,如果当初邵雍真的当了什么“团练使”、“校书郎”之类的官员,也真是辱没了这位历史巨人。

 

      如果说一篇辞赋上不足以说他是历史学家,我们可以看看他写的《皇极经世》,这实实在在是一部史书

邵雍有书皇极经世后诗曰: 

  
朴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岁月易迁革,书传难考详。 
  二帝启禅让,三王正纪纲。五伯仗形胜,七国争强梁。 
  两汉骧龙凤,三分走虎狼。西晋擅风流,群凶来北荒。 
  东晋事清芬,传馨宋齐梁。逮不足算,江表成悲伤。

后魏乘晋弊,扫除几小康。迁洛未甚久,旋闻东西将。 
  北齐举爝火,后周驰星光。一统之,驾福于巨唐。 
  五代如传舍,天下徒扰攘。不有真主,何由奠中央。 
  一万里区宇,四千年兴亡。五百主肇位,七十国开疆

  或混同六合,或控制一方。或创业先后,或垂祚短长,

 或奋于将坠,或夺于已昌。或灾兴无妄,或福会不祥。
   或患生藩屏,或难起萧墙。或病由唇齿,或疾亟膏肓。
   谈笑萌事端,酒食开战场。情欲之一发,利害之相戕。 
   剧力咨吞噬,无涯罹祸殃。山川才表里,丘垄又荒凉。
   荆棘除难尽,芝兰种未芳。龙蛇走平地,玉石碎昆岗。 
   善设称周孔,能齐是老庄。奈何言已病,安得意都忘。

 

 

 由邵雍上面的诗可见,《皇极经世》真是一部中国历史大事记史书

 

 

在这部书中,他列出历史演变的脉络。安乐窝中一部书”诗中写道:

     安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何如。春秋礼乐能遗则,父子君臣可废乎。
 浩浩羲轩开闢后,巍巍尧舜协和初。炎炎汤武干戈外,恟恟桓文弓剑馀。
 日月星辰高照耀,皇王帝伯大铺舒。几千百主出规制,数亿万年成楷模。
 治久便忧强跋扈,患深仍念恶驱除。才堪命世有时有,智可济时无世无。
 既往尽归闲指点,未来须俟别枝梧。不知造化谁为主,生得许多奇丈夫。

  邵雍是伟大的历史学家,过去并不被人认识。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而不太清楚邵雍的《皇极经世》是史学巨著。实际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仅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 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北宋以前1362年的历史记述

 

 

  而邵雍的《皇极经世》史学巨著,是从公元前2357年帝开始,到公元963年宋太祖建隆四年止,时间跨度为3320年的天干地支历史详细紀年,和与之对应的历史大事记,其详尽程度甚至不亚于当代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推出的《夏商周断代年表》。而且,邵雍的书中,对几千年天干地支年代记录、历朝更替演变、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均有详细考证记载,并从中发现周期性波浪式的历史演变规律。请看邵雍的史诗般的观棋大吟》,历代史事、几十个历史典故,信手沾来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
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篪。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珠玉出怀袖,龙蛇走肝脾。
金汤起樽俎,剑戟交幈帏。白昼役鬼神,平地蟠蛟螭。空江响雷雹,陆海诛鲸鲵。
寒暑同舒惨,昏明共蔽亏。山河灿於地,星斗会璇玑。因睹输赢势,翻惊宠辱蹊。
高卑易裁制,返覆难拘羁。心迹既一判,利害不两提。卷舒当要会,取舍在须斯。
智者伤于诈,信者失于椎。真伪之相杂,名实之都隳。得者失之本,福为祸之梯。
乾坤支作讼,离坎变成睽。弧矢相凌犯,言辞共诋欺。何尝无胜负,未始绝兴衰。
前日之所是,今日之或非。今日之所强,明日之或羸。以古观后世,终天露端倪。
以今观往昔,何止乎庖牺。
尧舜行揖让,四凶犹趄趑。汤武援干戈,三老诚有讥。
臯陶陈谟,而伊周献规。曾未免矣夫,療骨而伤肌。仁为名所败,义为利所挤。
治乱不自已,因革徒从宜。与贤不与子,贤愚生瑕玼。与子不与贤,子孙生疮痍。
苗民逆命,或有扈阻威。或羿浞起釁,或管蔡造疑。或人征葛,或人乘黎。
鸣条振旅,或牧野搴旗。灼见夏台日,曾照升自陑。安知羑里月,不照逾孟师
厉王奔于彘,幽王死于骊。平王迁于洛,赧王败于伊。或盟于召陵,或会于黄池
或战于长岸,或弑于乾谿。或入于鄢郢,或栖于会稽。或屠于大梁,或入于临淄
五霸共吞噬,七雄相鞭笞。暴秦灭六国楚汉决雄雌。天尽于有日,地极于无涯。
遐尔都包括,纵横悉指挥。井田方奕奕,兵甲正累累。易之以阡陌,画之以效畿
之以锋镝之以书诗。罢侯以置守强幹而弱枝。重兵栖上郡长城惭边陲。
自谓磐石固,万世无已而。回天于指掌割地于阶墀。视人若蝼蚁,用财如沙泥。
阿房宫未毕,祖龙车至戏。骊山卒未放,陈涉兵自蕲。灞上心非浅,鸿门气正滋。
咸阳起烟焰,南郑奋熊罴。人鬼同交错,风云共惨凄。未胜,得鹿莫知谁。
约法三章在,收兵五国随。庙堂成筭重,帷幄坐筹奇。广武貔貅怒,鸿沟虎豹饥。
荥阳留纪信,垓下别虞姬三傑才方展,
千年运正熙。山川旧形胜,日月新光辉。

 

 

正朔承三统,车书混四维。方隅无割据,穷僻有羁縻。后族争行日,军分南北司
当时无佐命,何以救顛隮百战方全日,长兵震天垂。岂知巫蛊事,祸起刘屈氂。
冢宰司衡日,重明正渺瀰。见危能致命,无忝寄孤遗。剧贼欺孤日,行同狐与狸。
宫中凌寡妇,殿上逐婴儿。龙战知何所,冰坚正在兹。溃堤虽患水,禦水敢忘堤。
东汉重晞日,昆阳屋瓦飞。幽忧新室鬼,狼籍渐台屍。鄗邑追隆准,新安扫赤眉
再逢火德王,复睹汉官仪。窦邓缘中馈,阎梁挟牝鸡。经功殆尽,至业都糜。
河洛少烟火,京都多蒿藜。长天有鸟度,白骨无人悲。城有隍须复,羊无血可刲。
大厦之将颠,非一木可支,孟德提先手,仲谋藉世资。玄德志不遂,竟终于涕洟。
西晋尚清谈,大计悬品题。妇人执国命,骨肉生疠疵。二主蒙霜露,五胡犯鼎彝。
世无管夷吾,令人重歔欷。广陌羌塵合,中州胡马嘶。龙光射牛斗,日影化虹蜺
闢草来洛汭,墾田趋江湄。二百有四年,方驾而并驰。东晋分南尾,时或产灵芝
凡经五改命,至陈卒昌隋。国破西风暮,城荒春草萋。长江空满目,行客浪沾衣。
后魏开北首,孝文几缉绥。河阴旋有变,国分为东西。尔朱夺高氏,宇文灭北齐。
始并陈,四海为藩篱。泛忭公私匮,征辽士卒疲。有身皆厌苦,无口不嗟咨。
处处称年号,人人思乱离。中原未有主,谁识非鹿麋。千一难知日,天人相与期。
龙腾则云霭,虎步则风凄。母后专朝日,相仍絮宫闱。可差恒彦,不杀武三民
绣岭喧歌舞,渔阳动鼓鼙。太平其可傲,徒罪一杨妃剑阁离天日,潼关虎貔
两京皆覆没,九庙咸倾欹。乐极则悲至,恩交则害携。事无事奈何,举目谁与比。
自此藩方盛,都无臣子祗。恃功而不朝,讨贼以为词。各拥部兵盛,谁怜王室卑。
邀朝迁姑息,观社稷安危。攻取非君命,诛求本自肥。乘舆时播越,扈从或参差。
尾大知难运,鞭长岂易麾。长奸忧必至,养虎害终贻。国步可颠沛,君心空忸怩。
时来花烂漫,势去叶离披。十姓分中夏,五家递通逵。徒明星有烂,但东方未晞。
才返长芦镇,旋驱胡柳陂。绛霄兵自取,玄武火何痴。中渡降堪罪,栾城死可嗤。
太原朝见人,刘子夕闻啼。事体重重别,人情旋旋移。弃灰犹隐火,朽骨尚称龟
谲诈多阴中,艰忧常自罹。挠防肤革易,患救腹心迟。语祸不旋踵,言伤浪噬脐。
欲升还陨落,将坠却扶持。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晞。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
久废田硗确,难行路险巇。不逄真主出,何以见施为。家国邅迍極,君臣际会稀。
上天生假手,我宋遂开基。睿弄随方设,群豪引领归。迄今百余载,兵革民不知
成改须归命,兴亡自系时。天机不常设,国手无常施。往事都陈迹,前书略可依。
比观之博弈,不差乎毫釐。消长天旋运,阴阳道范围。吉凶人变化,动静事枢机。
疾走者先颠,迟茂都后萎。与其交受害,不若两忘之。
求鱼必以筌,获兔必以罤。
得之不能忘,羊质而虎皮。道大闻老子,才难语仲尼。造形能自悟,当局岂忧迷。
黑白焉能浼,死生奚足猗。应机如破的,迎刃不容丝。勿讶傍人笑,休防冷眼窥
既能通妙用,何必患多岐。同道道亦得,先天天弗违。穷理以尽性,放言而遣辞。
视外方知简,听余始识希大羹无以和,玄酒莫能漓。上兵不可伐,巧历不可推。
善言不可道,逸驾不可追。
兄弟专乎父子主于天下亦可授,此著不可私

 

 

 

   邵雍的《皇极经世一元吟》曰: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一十有二万,九千余六百。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

 

  治乱与兴废,著见于方策,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由此可见,《皇极经世》也是一部“以天道而质以人事”的通鉴历史书。对治乱与兴废的研究,是极为详细的详细的各朝代历史演进大事记。


 如今皆知司马光是历史学家,不知邵雍是历史学家,盖因朱熹将邵雍的历史巨著《皇极经世》称为“推步之书”。朱熹《文公易说》卷十九说:“《皇极经世是推步之书。经世以十二辟卦管十二会,绷定时节,就中推吉凶消长。尧时正是《乾》卦九五。”


  清《四库全书总目·皇极经世书提要》附会朱熹的话:“《皇极经世盖出于物理之学,所谓易外别传者是也。其书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经世。起帝尧甲辰至后周显德六年己未。而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清《四库全书总目·帝王纪年纂要提要》又曰:“元察罕撰……其书本《皇极经世》为准,自太皞以下诸帝王,各载其在位年数,而略述兴废大旨于每代之前。”由此可见,虽然朱熹将《皇极经世》定性为“推步之书”,但《四库全书》除附会朱熹的说法外,认为《皇极经世》是三千多年的历史年表。


  邵雍的《皇极经世》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比较,显然比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纪年更长,史料更丰富。

 

  2000“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共和元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但并没有超出邵雍的《皇极经世》历史纪年资料。《夏商周年表》夏年表列禹至癸17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无每王在位始终年代),商前期年表列汤至盘庚迁殷前21帝(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无每帝在位始终年代),商后期年表列盘庚迁殷后至帝辛12帝(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其中分别有武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在位始终年代),西周年表列武王至幽王12王、1共和(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各列每王在位始终年代)。

  将《皇极经世》所记载的夏、商、周历史年表,与当代以高科技手段搞出的《夏商周年表》进行对照:九百多年前邵雍搞出的夏、商、周历史历代纪年年表和记载的史料比今日《夏商周年表》更为详尽。可见邵雍是花费心血研究了大量历史参考文献依据,这些文献依据有许多是今日见不到的。

    一、先来看“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 制图 郭彧

朝代

年代

朝代

年代

 

商前期

1600-1300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迁殷前)

西周

1046-1043

武王

 

1042-1021

成王

 

1020-996

康王

 

995-977

昭王

 

976-922

穆王

 

992-900

共王

 

商后期

1300-1251

盘庚(迁殷后)
小辛 小乙

899-892

懿王

 

1250-1192

武丁

 

891-886

孝王

 

1191-1148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885-878

夷王

 

1147-1113

武乙

 

877-841

厉王

 

1112-1102

文丁

 

841-828

共和

 

1101-1076

帝乙

 

827-782

宣王

 

1075-1046

帝辛(纣)

781-771

幽王

 

 

二、邵雍《皇极经世》中所记录的的“夏代年表”     制图 郭彧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2224-2198

丁巳-癸未

27

2197-2189

甲申-壬辰

9

2188-2160

癸巳-辛酉

太康

29

2159-2147

壬戌-甲戌

仲康

13

2146-2119

乙亥-壬寅

28

2118-2058

癸卯-癸卯

少康

61

2057-2041

甲辰-庚申

17

2040-2015

辛酉-丙戌

26

2014-1997

丁亥-甲辰

19

1996-1981

乙巳-庚申

16

1980-1922

辛酉-己未

不降

59

1921-1901

庚申-庚辰

21

1900-1880

辛巳-辛丑

21

1879-1849

壬寅-壬申

孔甲

31

1848-1838

癸酉-癸未

11

1837-1819

甲申-壬寅

19

1818-1766

癸卯-乙未

53

  

 

  邵雍的“夏代年表”列17王,公元前2224-公元前1766,共459年。今《夏商周年表》亦列17王,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1年。邵雍的年表将夏帝不降在位年数定59年,而不用《竹书纪年》“夏后不降六十九年”之数据,应是有更确切的文献依据。

 

  邵雍定帝尧甲辰元年为公元前2357年,尧在位72年、舜在位61年,则禹即位于公元前2224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5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黄金书屋·历史作品》光碟中的“中国历代纪年表”,帝尧即位之年为公元前2357年即以邵雍所定的年代。尧在位100年、舜在位50年,禹即位于公元前2207年,较“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定早137年。在夏代开国元年的断代方面,为什么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夏商周年表》要相差百年之多?今之“中国历代纪年表”为什么能在尧即位年代上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三、再看《皇极经世》中所记录的“商代年表”制图 郭彧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商前期

1766-1754

乙未-丁未

13

1753-1720

戊申-庚辰

太甲

33

1719-1692

辛巳-己酉

沃丁

29

1691-1667

庚戌-甲戌

太庚

25

1666-1650

乙亥-辛卯

小甲

17

1649-1638

壬辰-癸卯

雍己

12

1637-1563

甲辰-戊午

太戊

75

1562-1550

己未-辛未

仲丁

13

1549-1535

壬申-丙戌

外壬

15

1534-1526

丁亥-乙未

河亶甲

9

1525-1507

丙申-甲寅

祖乙

19

1506-1491

乙卯-庚午

祖辛

16

1490-1466

辛未-乙未

沃甲

25

1465-1434

丙申-丁卯

祖丁

32

1433-1408

戊辰-癸巳

南庚

26

1407-1402

甲午-己亥

阳甲

6

商后期

1401-1374

庚子-丁卯

盘庚

28

1373-1353

戊辰-戊子

小辛

21

1352-1325

己丑-丙辰

小乙

28

1324-1266

丁巳-乙卯

武丁

59

1265-1259

丙辰-壬戌

祖庚

7

1258-1226

癸亥-乙未

祖甲

33

1225-1220

丙申-辛丑

廪辛

6

1219-1199

壬寅-壬戌

庚丁

21

1198-1195

癸亥-丙寅

武乙

4

1194-1192

丁卯-己巳

太丁

3

1191-1155

庚午-丙午

帝乙

37

1154-1122

丁未-己卯

帝辛

33

 

 

  邵雍《皇极经世》中所记录的“商代年表”,成汤至帝辛28帝,从公元前1766-公元前1122,共645年。今“断代工程”的《夏商周年表》,成汤至帝辛(纣)31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5年。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嫡长孙也,是为帝太甲。”今“断代工程”的《夏商周年表》在成汤与太甲之间加入帝外丙、帝中壬,是要与《史记·殷本纪》对应吻合。于成汤后加入“太丁”是依据对甲骨文的考证。然而,邵雍为何不依据《史记》推“外丙”、“中壬”之在位年数,却把“太丁”放在武乙之后?当我们研究《史记·三代世系表一》时,此表内商代列三十帝(汤后无“太丁”,“帝武乙”后为“帝太丁”),《史记·殷本纪第三》“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邵雍《夏商周年表》总年数合于谯周“六百余年”之说。邵雍记商总年数较《竹书纪年》多149年。为何不以《竹书纪年》为据?邵雍应有更为可靠的文献依据。

 

 

  《史记·殷本纪第三》“正义”:“《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 今《夏商周年表》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300年)至纣末年(公元前1046年)凡254年,显然依据“《竹书纪年》。邵雍的《夏商周年表》记载,自盘庚即位至纣之灭凡279年。又说明邵雍不采用《竹书纪年》之数据,因为前人已有研究,《竹书纪年》讹误很多,只能参考,不宜作为信史。

 

  《皇极经世》记载:“乙未,伊尹相成汤伐桀……建国曰商”,时为公元前1766年。今《黄金书屋》光碟“中国历代纪年表”夏灭于公元前1766年,与邵雍的记载完全吻合。而今《夏商周年表》公布成汤即位于公元前1600年,向后推迟了166年。

 

四、邵雍的“周代年表”更准确

  邵雍《皇极经世》的“西周年表”,自周武王至幽王12王(加“共和”),纪年(公元前1122-公元前771)。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纪年表”记商灭于公元前1122年(己卯),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今《夏商周年表》仅列西周武王至幽王12王(加“共和”)年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起始年代比邵雍记的少了76年。

  邵雍记载周武王于“己卯”(公元前1122)年“在丰践天子位”,“乙酉”(公元前1116年)“周武王崩,元子诵践位,是谓成王”,武王在位7年。《史记·封禅书》:“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今《夏商周年表》武王在位4年,似本此说。但《尚书·金縢》曰:“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公乃自以为功……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王翼日乃瘳。”其后方有“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之记。说明周武王并不在克殷后二年崩,而是又害了几年病。《史记·周本纪第四》“正义”:“周公请命,王有瘳,后四年而崩。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武王末年为公元前1116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的“西周年表”   制图 郭彧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西周

1122-1116

己卯-乙酉

武王

7

1115-1079

丙戌-壬戌

成王

37

1078-1053

癸亥-戊子

康王

26

1052-1002

己丑-己卯

昭王

51

1001-947

庚辰-甲戌

穆王

55

946-935

乙亥-丙戌

共王

12

934-910

丁亥-辛亥

懿王

25

909-895

壬子-丙壬

孝王

15

894-879

丁卯-壬午

夷王

16

878-842

癸未-己未

厉王

37

841-828

庚申-癸酉

共和

14

827-782

甲戌-己未

宣王

46

781-771

庚申-庚午

幽王

11

 

  邵雍记周武王的儿子成王在位37年。关于成王,《史记·周本纪》有载:“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尚书·毕命》,康王曰:“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洛邑……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这是康王即位后12年“至于丰”时说的话。一纪12年,三纪为36年,即成王迁殷顽民之年至康王12年为36年。周公行政七年乃返政成王,之后方迁殷移民。又《史记·周本纪》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既然成王元年至康王12年时已有“四十余年”,那么成王在位肯定在30年以上。今《黄金书屋》光碟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成王元年为公元前1115年,末年为公元前1079年,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康王在位26年,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康王元年为公元前1078年,末年为公元前1053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昭王在位51年。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昭王元年为公元前1052年,末年为公元前1002年,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关于穆王在位55年。《史记·周本纪》记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康王在位26年,昭王在位51年,以穆王50岁即位计算,昭王卒时当有70左右岁。《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穆王元年为公元前1001年,末年为公元前947年,与邵雍所推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穆王的儿子周共王在位12年。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共王元年为公元前946年,末年为公元前935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懿王在位25年。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懿王元年为公元前934年,末年为公元前910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孝王在位15年。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孝王元年为公元前909年,末年为公元前895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夷王在位16年,与《史记·周本纪第四》“正义”注夷王:“《帝王世纪》云十六年崩也。”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夷王元年为公元前894年,末年为公元前879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邵雍《皇极经世》记载周厉王在位37年,则有取《史记·周本纪第四》:“夷王崩,子厉王胡立。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三十四年,王益严……三年,乃相与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8年,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

 

  今《夏商周年表》与邵雍《皇极经世》记载的“厉王出奔于彘”以后的共和14年、宣王46年、幽王11年,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相同。

  今《黄金书屋》“中国历代帝王年表”记周敬王在位44年,与邵雍《皇极经世》几乎完全相同。邵雍《皇极经世》“以运经世”所列东周年表,

 《史记·六国年表第三》记周元王在位8年(公元前476-公元前469),邵雍则记元王在位6年(公元前475-公元前470)。

 邵雍记周贞王公元前469年至公元前442年,在位28年。

 

    邵雍《皇极经世》的“东周年表”制图 郭彧

朝代

年代(公元前)

干支纪年

王(帝)

在位年数

东周

770-720

辛未-辛酉

平王

51

719-697

壬戌-甲申

桓王

23

696-682

乙酉-己亥

庄王

15

681-677

庚子-甲辰

釐王

5

676-652

乙巳-己巳

惠王

25

651-619

庚午-壬寅

襄王

33

618-613

癸卯-戊申

顷王

6

612-607

己酉-甲寅

匡王

6

606-586

乙卯-乙亥

定王

21

585-572

丙子-己丑

简王

14

571-545

庚寅-丙辰

灵王

27

544-520

丁巳-辛巳

景王

25

520-520

辛巳-辛巳

悼王

1

519-476

壬午-乙丑

敬王

44

475-470

丙寅-辛未

元王

6

469-442

壬申-己亥

贞定王

28

441-441

庚子-庚子

哀王

1

441-441

庚子-庚子

思王

1

440-426

辛丑-乙卯

考王

15

425-402

丙辰-己卯

威烈王

24

401-376

庚辰-乙巳

安王

26

375-369

丙午-壬子

烈王

7

368-321

癸丑-庚子

显王

48

320-315

辛丑-丙午

慎靓王

6

314-256

丁未-乙巳

赧王

59

 

 

 通过对邵雍《皇极经世》历史纪年的分析,可以明了邵雍生前所说的“安乐窝中一部书”,是三张详略不同的一天干地支纪年的历史年表,所采用的是以元、会、运、世为纪年单位,其中的重点是中间三千年人事与历史朝代更迭的史迹。也是一部“虽明天道而实责成于人事”的书。与邵雍同时代的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宋代胡宏所著《皇王大纪》,元代察罕所著《帝王纪年纂要》,皆是本与《皇极经世》纪年。可见邵雍《皇极经世》一书中的“三千年”历史纪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史记专著特别是今见《黄金书屋》光碟中的“中国历代纪年表”与“中国历代帝王年表”又几乎与邵雍所记完全相同,不仅突显了邵雍《皇极经世》一书的历史作用,也肯定了邵雍不仅是一位伟大哲学、易学、象数学家,而且是造诣很深、对历史及其演变规律有精深独到研究的历史学家。

     
  历史烟云,兴废可循。邵雍有诗曰“为今日之山,是昔日之原。为今日之原,是昔日之川。 山川尚如此,人事亦信然。幸免红尘中,随风浪着鞭”。司马光说:“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如果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治国者必阅的历史参考书的话,那么,
邵雍的《皇极经世》,则是一部中华宏观史学大观。邵雍以更广的视野高度,不仅仅只是记录历史,而更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通过详细考证史迹、史料,从复杂的历史进程演变中总结出朝代兴废规律性的东西,以史为鉴,发人深省,对治国安邦,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是一部难得的“资治通鉴”。

 

 参考文献,郭彧:《皇极经世》与《夏商周年表》 

===================================

附录

 1、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历史/哲学 >

 邵雍洛阳伊川“三安”史话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2邵雍千年诞辰纪念安乐佳城盛况空前http://bbs.dahe.cn/bbs/thread-4014708-1-1.html 
3、价值中国网 > 文化/社会 > 历史/哲学 >
邵雍天根月窟象数理论对世界科学文明的贡献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4、价值中国网 > 社会 > 历史/哲学 >
纪念哲学大师邵雍康节先生诞辰999周年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5、价值中国网 > 社会 > 人物 >
庚寅(2010)年清明安乐佳城公祭邵雍(康节)典礼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311310.aspx
 
6、价值中国网 > 社会 > 历史/哲学 >
宋代名相富弼墓葬如果移葬浙江,真是“落阳”的悲哀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7、价值中国网 > 社会 > 文化/艺术 >
龙乡伊川行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洛阳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
 
社会 > 文化/艺术 »
令人神往的九皋山天室风光
10、
烹饪鼻祖、 第一名相—伊尹
 
点击以下网址可看文图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8/29/42150.html
 

 附录: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 

    《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且情有七,其要在二,二谓身也、时也。谓身则一身之休戚也;谓时则一时之否泰也。一身之休戚则不过贫富贵贱而巳;一时之否泰则在夫兴废治乱者焉。是以仲尼删诗,十去其九。诸侯千有余国,《风》取十五,西周十有二王,《雅》取其六。盖垂训之道,善恶明著者存焉耳。

近世诗人,穷戚则职于怨憝,荣达则专于淫泆。身之休戚发于喜怒,时之否泰出于爱恶,殊不以天下大义而为言者,故其诗大率溺于情好也。噫!情之溺人也,甚于水。古者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覆载在水也,不在人也。载则为利,覆则这害,是利害在人也,不在水也。不知覆载能使人有利害耶?利害能使水有覆载耶?二者之间必有处焉。就如人能蹈水,非水能蹈人也。然而有称善蹈者,未始不为水之所害也。若外利而蹈水,则水之情亦由人之情也;若内利而蹈水,则败坏之患立至于前,又何必分乎人焉水焉,其伤性害命一也。性者道之形体也,性伤则道亦从之矣。心者性之郛廓也,心伤则性亦从之矣。身者心之区宇也,身伤则心亦从之矣。物者身之舟车也,物伤则身亦从之矣。是知以道观性,以性观心,以心观身,以身观物,治则治矣,然犹未离乎害者也。不若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物观物,则虽欲相伤,其可得乎!若然,则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亦从而可知之矣

       予自壮岁业于儒术,谓人世之乐何尝有万之一二,而谓名教之乐固有万万焉。况观物之乐复有万万者焉。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诚为能以物观物,而两不相伤者焉,盖其间情累都忘去尔。所未忘者独有诗在焉,然而虽曰未忘,其实亦若忘之矣。何者?谓其所作异乎人之所作也。所作不限声律,不沿爱恶,不立固必,不希名誉,如鉴之应形,如钟之应声。其或经道之余,因闲观时,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因咏成声,因诗成音,是故哀而未尝伤,乐而未尝淫。虽曰吟咏情性,曾何累于性情哉!钟鼓乐也,玉帛礼也,与其嗜钟鼓玉帛,则斯言也不能无 

     陋矣。必欲废钟鼓玉帛,则其如礼乐何?人谓风雅之道行于古而不行于今,殆非通论,牵于一身而为言者也。吁!独不念天下为善者少,而害善者多;造危者众,而持危者寡。志士在畎亩,则以畎亩言,故其诗名之曰《伊川击壤集》。

时有宋治平丙午中秋日也。

:治平, 宋英宗赵曙年号,元年甲辰1064年。治平丙午为治平三年1066年。邵雍父亲邵古卒于治平元年正月朔日,至治平丙午中秋已近满三年也。《伊川击壤集》应是邵雍在为父亲守孝三年期间所整理。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