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药品招标新政评述:挂网招标战中国

杨昌顺 原创 | 2009-02-19 19:26 | 收藏 | 投票

卫生部药品招标新政评述:挂网招标战中国

■实习记者 杨俊坚

 

尽管药品招标并未在去年的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但此次卫生部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简称7号文件)在医改方案通过前夕公布。可以看出,药品采购制度仍旧被当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被列了出来。业内专家指出,7号文件是医改方案在药品流通领域上的补充,新医改方案通过后,挂网招标将在全国全面铺开,招标已是药品进入医院的必由之路。

 

新政好不好?

【背景】

尽管7号文件是5年来卫生部首次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提出规范,但是对比2001308号文件和2004320号文件,7号文件在药品采购的概念上和308号、320号文件是类同的,并没有原则上的改变,其涉及到的在主要内容上做出的重大调整就是对于全面挂网的实施、投标主体的设定和委托企业的限制。

 

李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7号文件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对招标药品流通环节的压缩。这是对我国药品流通的重大政策调整,是药品流通的革命性变化,有利于药品采购费用的下降。如果不打折扣地全力实施下去,结合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银行信用结算方式的推广,必然会导致药品流通市场的一场变革,目前药品招标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孙明杰(威尔曼集团董事长):这个政策对于药厂来说是利好,因为实施挂网,也压缩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药厂参与投标采购的程序会更简单,人力、物力的投入都会减少。

 

李劲松(兴业证券分析师):网上公开投标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从广东的试点来看,情况还是不错的;在这样的模式下,由于统一办理,统一采购,招标程序会简单化,操作更简单,药品的招投标费用会大幅减少,中标企业的投标成本会减少。

 

杨昌顺(今辰药业市场部经理):国家招标挂网的新措施是之前广东试点的全国推广,同时加以改良。此前大家都批评广东挂网只看价格不看质量,所以在7号文件中,国家强调加大质量分权重。我对这一新政较为赞赏,它减少了投标次数,以前企业除了省招标,还有县市招标,甚至医院招标,不堪重负。

 

模式行不行?

【背景】

按照7号文件,药品流通的中间商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严重压缩,大批实力不足的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命运。此前广东的“两票制”没有最终实施就是因为其触犯太多流通企业的利益而引起了业内的许多不满。另外,由于生产企业和医院建立了直接的合同关系,其中又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医院的采购数量、及时回款等问题都要经受考验,医院在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将被改革。

 

李宪法:这样的采购模式是否可行,能否解决目前药品招标采购当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各地政府的执行力度。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模式下的药品流通体制可以理解为相当于广东的“两票制”,要实施下去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两票制”在广东实施所遇到的阻碍,在这样的模式下都可能遇到,如果能够彻底地执行下去,药品采购当中的多数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孙明杰:集中招标采购应当与药厂供应、采购数量和最终回款挂钩,在药品采购链条没有完整形成之前,就算药品中标,但是医疗机构不一定会购买。这中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浪费,企业花大力气去投标,最终药品却没有被采购。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目前招标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将可以解决,这是药品采购改革的必然发展方向。

 

杨昌顺:7号文件其实已经经过广东和其他多个省份的试点及一定程度的实际操作,经过各方努力,其大部分条款都是可行的,有利行业规范。文件规定投标主体是生产企业,药品配送主体和医疗机构购销合同签定主体也将生产企业排在了第一位,医药物流公司排在第二位,这体现了国家希望缩减流通环节的决心,但在实际操作中,生产企业直接与医疗机构发生购销行为,直接配送,应该不太可行。比较可行的也就是生产企业周边的医院,企业可以考虑自己送货。“术业有专攻”,现代经济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发展,生产企业做好生产和营销,流通企业做好物流,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才能生存和发展。

 

效果大不大?

【背景】

招标从20007月开始试点,200111月起全面实施。不论是省一级的招标,还是县市的招标,几乎每一次都是面对全国范围的各个生产企业。何况经过广东和其他各省招标挂网的演练,生产企业已经了解游戏规则,从这个层面来看,全国统一规则的招标挂网,企业已不陌生,时机已经成熟。

 

黄丁毅(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医药研究员):在“以药养医”没有根本转变的大背景下,这种招标制度的细化与完善效果不会很明显。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采购单位,客观上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企业的扩张与规模的提升。

 

陶德胜(丽珠集团副总裁):其实招标模式本身并不是完美的,现在实行挂网招标只是设置了个门槛,药品要进入医院还是要二次公关,药品招标当中的作风问题仍难以解决。

 

李宪法:挂网集中采购是国际化的采购模式,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国将来药品招标发展方向如何,要怎么改革,还是要看医改方案的具体配套措施,看其对医院和医疗卫生制度做出哪些变化。7号文件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药品采购本身就是一个商业行为,很多问题不能只靠行政手段去解决调控。其实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采购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采购模式,两者结合得越紧密,药品采购就越透明化、简单化。

 

杨昌顺:对于生产企业,招标既是威胁,又是机会。每一次招标都可能是一个区域某些产品市场格局的重新分配,企业如果把握住机会,能够使产品销售上一个台阶,如果没把握好,也可能失去整个市场。对于解决“看病贵”问题来说,招标不会有太大效果,发改委24次大规模降价、7年多的招标实际操作,到今天,“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这足以说明,不彻底扼杀公立医院趋利性思想和行为,“看病贵”就无法根除;从合理用药角度来讲,招标和降价造成许多优秀药品生命周期提前结束,例如某些正在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由于价格降得太低,企业无人推广,医院也就改用其他较贵的同类抗生素了,由此造成抗生素滥用等不合理用药;唯独仅招“省标”和“两票制”的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对于规范医药流通环节起到积极作用。

【后记】

新政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流通环节的压缩,概念上与广东的“两票制”相似,在操作中有部分执行了“三票制”。此前,业内对“两票制”是搁置还是抛弃进行了一番热论,搁置的理由是不需要也做不出,抛弃的论据是目前的药品销售模式存在根源性弊端。因此,新政相对于中国目前的医疗卫生水平来说相当于“政策先行”,因为它领先于中国目前的体制水平,却又没脱离实际的医疗卫生环境,对药品采购发展而言具有导向性,然而先行者的身份要求它必须经受舆论的压力和现实的阻碍,这就是身份所赋予它的待遇。最终会获得怎么样的成果,能否坚持下去,取决于国家的决心和对新形势的判断。

 

该文为《医药经济报》医改新政特别采访,刊登于市场周刊A6版“招标之虑”(090219

http://www.yyjjb.com.cn/html/2009-02/19/content_85026.htm

杨昌顺

聚焦医药,紧跟政策,关注热点,传播理念 

ycs7669@gmail.com 

http://blog.sina.com.cn/charlsen

 

个人简介
佑创伟业总经理,从事医药大健康产业18年,专利超过20项。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