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沈从文拯救人生的方式

书评人:邓清源 2011-03-02 16:30 赞[2] 收藏

(邓清源:以追寻心态对大自然进行审美观照,自然则成了力的象征,它赋予人以无限的生存勇气,是人的生存意志的移入和比拟。这种审美观照下的自然形象是力量、坚韧、勇敢等等诗意化的男子品性的象征) 

     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性、人生形式的变化,而现实人生的困顿、缺陷必然带来作家的拯救欲望。在我国现当代作家中,沈从文便是一个典型的文学救世主义者,其作品充满了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沈从文这位少年时就参军混迹山野的湘西小子21岁时来到北京大都市,强烈地感受到西方文明冲击下的城乡对峙,于是他着眼过去构筑自己的湘西世界,用文学拯救历史和历史中的美好人性,通过过去和当前的对照,重造民族的品德,召唤起年轻人的美好信念。《边城》是最典型的代表。他说:“《边城》中人物的正直与热情,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了,应当还保留写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边城》所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却赋予其中的人物与美丽大自然相融的品性。如赋予外公以“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道德内涵。赋予情窦初开的外孙女翠翠以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的优美品格。从不动气的傩送和英俊健硕的天保知情晓义,为爱情为兄弟情毅然做出自己的牺牲……这些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优美的人生方式和生命形态为沈从文心目中的爱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说他写《边城》的目的是为了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边城》中的酉水深潭清澈见底,水中鱼来去如浮在水里,两岸高山青翠逼人,桃花杏水掩映下有沽酒的人家……这甜谧的田园风光养育了翠翠那种纯洁无瑕而又风情万种的山野美女:“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这清纯透明的山村美少女,不计较名利的边城民众,山川灵秀的边城境界……如诗如画的人与景何尝不是对沈从文所认识的利欲熏心的社会的对抗。沈从文对边城的山水人情作田园牧歌式的描写,目的是“正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这是以一种怀旧的心态审判现实社会,理想化的语言秩序代替了现实生活的自然秩序,由此把人类带回充满希冀的世界。

  沈从文这位我国大师级湘籍作家在作品中把简朴的农村社会和未受现代社会污染的“原始”人加以美化,构筑人类诗意的家园,并祈望以此净化现代人受污染的心灵,拯救不安的人生。他说,人因生物的美与爱的启示,生长出宗教情绪,“我因之一部分生命,竟完全消失在对于一切自然的皈依中”,这种情感,“是一切生物在生命和谐时所同具的”,人保有这种情感,产生了伟大的宗教,“或一切形式精美而情感深致的艺术品”。人在对自然和优美人生的诗意的观照中求得了生命的和谐,并产生了诗一般的艺术品。当然,沈从文的自信是忧郁的。《边城》中的翠翠所钟情的恋人会不会回来?也许会,也许不会。这不明确所带来的美丽的忧郁正是沈从文对自己药方药用的淡淡的忧伤。

沈从文小说选上下——中国文库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3-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天空飞行
  • 个人名片 张振祥
  • 个人名片 戴景海
  • 个人名片 邓清源
  • 个人名片 张轩豪
  • 个人名片 张良福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