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质 稳之以衡

访厦门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 程文文博士

程文文:对商学院教育刚性的需求还是有的,但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厦大这几年的重点就是保证质量,稳定规模。

  价值中国:什么样的商学院最吸引人?应该怎样选择商学院报考?

  程文文:
对于商学院来说,我认为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首先是理念,即商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什么,这个很重要;第二个,要有特色;第三个要有实力,这不仅仅是学科的实力、师资实力,还有生源的质量;最后一个就是培养的学生所带来的成果。像哈佛,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每年有至少有5%的人是非常成功的。现在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人已经有8万多,那么这个成果是非常大的。

  我建议有意向去报考MBA的学生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MBA的项目,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能力来报考。对报考学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比如学科的优势,办学的历史,学校能够提供的教育服务有哪些,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进入MBA这个项目之中等等。实际上报考MBA就是一个新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价值中国:厦大MBA项目的优势是什么?

  程文文:
首先是我们的办学历史,厦大中国最早开始MBA教育院校之一,至今已经有23年的历史,第一个MBA学位就诞生于厦大;其次,MBA办学理念和其他的学校不太一样,我们提出了一个5C和一个L的培养理念,5C是指竞争力、创造力、合作精神、诚信、自信心;一个L是指领导力。这是根据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办学情况提出的一个理念;另外,办学特色上我们跟其他的情况也不太一样,对教学质量我们非常注重。在学校的母体上,我们和清华、北大等学校还是有差距,但是在商学院和MBA教育这块儿,我们的优势也很明显了。我们提出了一个“精中间,延两边”的MBA课程设置,“精中间”就是把MBA大众化课程我们尽可能压缩,我们更注重对入学前比如MBA的导入教育像职业生涯规划、商业伦理的问题等我们尽量加大,这是开头的一端;结尾的一端,像管理知识综合应用的课程,像管理实践基础课程我们在逐步增加。像厦大优势的课程,像财务报表的分析、投资项目的评估、投资价值分析、企业诊断等。我们的师资队伍,我们有兼职和专职教授,我们现在有24个人的专职教授,并在MBA校友中聘请了大量的兼职教授,进行经验分享。在师资队伍上我们更倾向于聘请一些有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

  价值中国:除了之前有报道的报考MBA学生渐趋年轻化之外,金融危机之后,MBA报考有什么变化?

  程文文:
报考年轻化的趋势是很早之前就有的,金融危机之后我觉得大家的求知欲望更强了。一个是报考人数上,无论哪个学校报考人数都在上涨。

  价值中国:在全球范围之内,我们正在经历全球化的快速深化,在中国随着改革所带来的增长红利逐渐减小,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以及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人口的老化,新的挑战不断出现,作为对这些新挑战的回应,一些国内外顶尖的商学院在最近几年采取了一些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带动了管理教育的新趋势,这个新趋势的内涵是什么?后面逻辑是什么?

  程文文:
前一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钱院长发表了在商学院教育上,对综合能力的培养、管理本土化问题的看法,我感觉国内现在许多商学院在这方面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

  总结起来,MBA方面大家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变革:一个是更注重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比如在学校开职业经理人导航、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第二,更多高校在MBA培养中注重像商业道德、社会责任、创业精神、管理理念方面的培养,这和哈佛也是一致的。据我所知,哈佛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是关于像世界观、管理理念、工作价值观及创业管理等;第三,就是强调综合管理能力。如果要培养商界的精英、理念,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第四,就是国际视野。现在很多的学校都大量开设了国际交流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让学生能走出去,同时让外面的学生走进来,扩展国际交流。他们能够到世界一流的公司去参观学习。最后,就是非常注重管理实践的本土化。外国的月亮再圆,到中国来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所以各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非常注重这种本土化的管理知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二是企业产业链的全球化要求对企业的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管理必须学以致用,面对特定而又复杂的环境,管理者必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厦大来说,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职业操守的培养、国际交流和本土化的问题。国内MBA教学上案例的写作水平上可能有些问题,但是我们也在这方面逐渐加强,同时也引用国外的一些案例。

  价值中国:商学院教育上的本土化究竟指什么?

  程文文:
一个是理论和知识的本土化,怎么落地,怎么应用到实践当中;还有一个就是怎么去寻找中国在企业界共同的管理规律,不要老是把眼光盯着世界500强。他们固然有很多的经验去学习,但国内自身的一些管理规律,我们是需要努力去寻找的。还有一个就是从商学院的角度来看,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经验分享也很重要。实际上商学院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分享经验、探寻规律、传播知识。经验往往是一个或少数企业获得成功的一些个人体会,单个企业掌握的方法;规律就是若干企业共同的特点;但是知识不一样,像我们的会计准则,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样的。

  价值中国:您刚才多次提到哈佛商学院,其实MBA教育最早也是起源于美国。MBA教育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商学院大多还是处在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在您看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最像、最成功的是什么?

  程文文:
拿哈佛商学院举例,他们在教育中主要传递刚才提到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们对知识的传播是比较快的。但是在经验的传播上,我们和哈佛商学院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差距恐怕也不是短期内能够缩短的。国内的商学院的MBA教育也就20多年的历史,而哈佛商学院有100年的历史。我们现在也在试图缩小这个差距。比如从2006年年底到2007年我们整个管理学院派了20几位教授到哈佛去学习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以哈佛为代表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案例教学传递管理知识、分享管理经验和培养管理技能。

  价值中国:对于一个力图维持高质量的商学院来说,理想的规模应该是多大?师生比例多大比较合适?

  程文文:
不同的商学院的能力和办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太一样。像长江每年只招收60个学生,学生一年的学费是30多万元,长江集团每年往里面投入大量的钱,他们是把MBA教育做成一个极品,而我们在现有的体制下做不到这样。

  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商学院在办MBA教育的时候主要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利用商学院或者经管学院的所有老师的师资在办这个项目。但厦大在这方面不太一样,厦大MBA教育有不但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同时还拥有一个专职的队伍,大概有20多个人。我们并不去追求一个所谓最理想的规模,就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一年招400个人我们觉得是合适的。厦大这几年的重点就是通过稳定规模,改进教学,保证质量。

  价值中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办公司商学院,还有一些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不断出现。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程文文:
首先说企业商学院,他们是量身定做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开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缺哪一块的技能就培养哪一块的技能。它的目的和对象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系统性不会太强,理论知识的传递也会差一些。但是他们培养的人才都非常实用,时间短见效快;商学院教育刚好和公司商学院有点相反的味道。培养的学生不管到哪个地方所应用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问题是不能针对特定的企业或者特定的岗位培训。但是商学院的学生理论功底都很强,知识的系统性也非常强,思考问题都很周到;盈利性的机构我觉得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它和商学院、企业商学院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或者教学组织等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考虑成本。但商学院和企业商学院不是这样。像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都不可能盈利,必须要贴大量的钱。像前年我们派大量的老师到国外学习,这个成本都是非常大的。但目前来说,这三者都是满足了企业、社会的不同需求,学生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来定。

  价值中国:您怎么看待未来的管理教学和MBA的未来?

  程文文:
我个人认为前途还是一片光明,道路充满曲折。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认识到商学院教育的重要性了,这个刚性的需求还是有的,但市场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前些年学生们在报考MBA的时候主要是看学校的招牌是不是过硬,但过这几年看你的教学质量。现在厦大在这方面是排在全国第五、第六的位置。商学院的生源逐渐越来越依赖口碑。比如厦大,因为教学质量的保证,这几年报考人数一直在攀升。虽然现在福建已经由原来的一个扩展到五个学校招生,但是厦大的报考人数还是在稳步增加,这就是品牌的效应。

  「记者:沈凌莉」
   2009/11/15

 


人物介绍

程文文,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9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现已出版教材五部,发表有关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论文近40篇。现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的教学与咨询工作。曾为上海、福建、广东、陕西、河南、山西等省许多大型企业作过培训与咨询。在长期的教学、咨询与实践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现为美国管理学会员、亚洲管理学会会员,并被多家公司聘为企业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顾问。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