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不是儒家:孔孟儒学不是一家之言

专访中国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员 周光华

周光华:任何“西学”无论怎样伟大,只有与中国地域族群形成的文化传统融合,融化进“中学”传统里,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人类先进的文化思想融合,才有世界的前途。

  价值中国:《左传》记载“周礼尽在鲁矣”。庄子还说,“鲁多儒士”。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周光华
:时代背景原因有三点。

  其一,周建封国,周公旦是周武王依重的辅臣。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周公旦因辅政武王不能到鲁接受管理封地,后由儿子接受封地管理鲁国。鲁地曲阜是东夷先祖太昊、少昊兴盛地,北依泰山雄踞面南,是控制东部及淮河流域往南的战略要地,是东西部族群的融合碰撞地区,因此封周公于鲁,有标志宗周政治权利控制东方的实际意义,周武王因此授鲁有“代天子行令”的特权,所以鲁国可以实行天子的礼乐制度,周公旦封鲁便有可代天子行令的权力。因此,宗周传承的典章制度会在鲁国埋下根基。

  其二,周武王执政两年便染病逝世,由周公旦辅正年幼的周成王维护周王朝的统治权威,因此平息殷民武庚及周宗室管叔、蔡叔的叛乱,后又受命成王东伐淮夷,迁薄(蒲)姑于齐国北部,直到逝世没有离开周的王城,效忠于周王朝的统治。因此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承受父亲的封地主政管理鲁国时,严格按照宗周的典章制度管理国家,改变鲁国的民俗和当地习惯的管理体制,“变其俗,革其礼”,经过三年才把鲁国管理起来。因此伯禽管理的鲁国沿袭宗周传承的典章制度,实行周礼管理国家,所以宗周文化传统典章礼制的根基深扎于鲁国。

  其三,靠说讲传播思想知识,靠说讲谋生不会作实事的人被称为“儒者”。现在山东鲁中地区,往北到胶济铁路一带,民俗土语,习惯性的把光说不会做实际事,行事不靠谱的人称为“儒儿”。所以“儒”是几千年的民俗传统说法。

  因为宗周的文化传统典章制度在鲁国扎下根,西周末年周王室宗法统治体系动摇,春秋时期更是礼崩乐坏,周天子的统治影响力远不如一个诸侯的能力,鲁国代天子行令的权威凸现出来。大量周王室的文化传人离开衰落的王室,散落民间,到周景王逝世,王室内乱,管理国家重器典章文册的老子聃,李耳离开王室西去,王子朝携带大量的重器文册南逃楚国避难,后来继位的周敬王派人在楚地杀死王子朝,这便造成大量的宗周重器文册散落楚地的情况。周王室文化传统的依据散落流失,做学问的“儒者”失去依托散落各地。此时的鲁国恰恰保存着完好的宗周文化传统,做学问的“儒者”也就显示集中在鲁国,再加上北部的齐国与鲁国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齐国是姻亲封国,维护鲁国传统,推崇鲁国的文化传统,由此会出现孔子这样的集大成的传承人,这就是“鲁多儒士”的原因。

  价值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孟子-尽心下》中所说的仁、义、礼、智、圣为《孟子》的五行说,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您认为“圣”指的是什么?

  周光华
:用“五行”评述孟子是不是妥当,我不敢苟同。孟子的“仁义礼智圣”不是“五行”。

  其一,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认为,“仁”是生存权利。《尽心下》指责梁惠王掠夺土地跳动战争是残害生命,所以“不仁”。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就是把孔子“爱人”的基本观点升华为人的主体,认为“仁”是“人”的自身地位,由此认为爱护人,保护人的生命为“仁”的最高境界。

  孟子提出“仁政”主张,明确倡导统治者要“不违农时”保护农业生产,爱护生存环境“斧斤以时入森林”,爱护人的生命“黎民不饥不寒”,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个人财产方案,从而保护人的生存权利。在这里,孟子主张统治者给予人民生老病死养家活命的“恒产”,让人民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事父母”、“畜妻子”的财产和土地(以上参《梁惠王章句上》)。在这个基础上,孟子进一步向统治者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的道理,从而强调人的生存权利。

  由此,把人的生存权力看作最高的准则,爱护、保护人的生存权利,“顺天则存”(《离娄上》),统治者就会得到天下,就能管理好国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思想认识,指出统治者危害国家民生安全,就应该变革这个体制,“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尽心下》)这就把国家政权的功能作用,清晰地摆在为政者面前。从而说明,保护人的生存权利是国家建政的基本目的,这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所以,爱护人民、养育人民、保护生存权利,是孟子主张的“仁”。

  其二,“义”是负责任的忠诚守信用。孟子主张保护人的生存权利,“义”就是保护人的生存发展,忠实守规矩的顾家治国,这就是孟子认同的“义”。孟子在《尽心下》认为“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的每场战争都是破坏国家的统治秩序,都是由诸侯挑起的掠夺性的杀害生命的战争,这样的战争使得国家陷入族群相互屠杀的灾难中,使稳定的国家统治秩序陷入混乱,国家失去安民定居的作用,族群民众无法守规矩安稳的生活,大量的生命死于战争,守信用、守规矩、忠实地服从管理,真诚的顾家或者是管理民众保护民众安全生活的责任失去存在意义,这样的“义”失去存在基础,所以“春秋无义战”。

  因此,孟子认为,忠诚是以保护生存权利的“仁”为前提条件的,上尊无力保护人的生存权利,“土地、人民、政事”这三件治理国家管理民众的大事陷入混乱,无法“达之于其所为”,无法真诚的发挥能力保护人的生存权利,不能避免失信用、不真诚,不能避免投机取巧,不能避免龌龊的言行,“义”便失去存在意义,所以“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主政者自身修养有“仁”有“义”,才能影响民众忠诚有“义”。

  其三,孟子继承孔子“礼”的认识,把规章秩序认作礼的范畴。所以,在《尽心下》篇中,认为“礼之于君臣也”,把最高统治者(君)与下属(臣)的等级秩序产生的治政地位关系认作是“礼”。这里的关键,“礼”不是例如祭祀活动中产生的仪式形式。换个说法,如果春秋后期的孔子说的“礼”,还保留着保护统治权威的等级制度规定的形式,那么到战国时代的孟子,“礼”已经凝结为有秩序的从政的地位关系。孟子强调下属服从领导,遵从“君”的指令,忠诚的执行使命,因此把“礼”的范畴凝聚在国家管理的行政地位关系中,“礼”的形式被孟子淡化。所以孟子的“礼”是以忠诚于国家保护民生安全的事业为前提的,是与负责任的忠诚相联系的,所以把“礼”和“义”连为一体,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国家失去忠诚于保护民生安全的负责任的管理秩序,族群民众丧失安居的生活,国家陷入灾难,这就是失礼。

  因此,孟子的“礼”是相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管理规矩秩序,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真诚和睦相处基础上的规矩秩序关系,所以“礼之于宾主也”,礼的本身存在着相互尊重的关系、主从关系、平等关系、相容关系、协和关系。这些关系是安居民生管理国家必备的要素。因此,“礼”是主政者的自身美德影响众生形成的秩序规矩,“盛德之至也”,说话办事让民众信服,“言语必信”,才能够依据“礼”的法规制度行使权力,这就是孟子指明的“礼”。

  其四,“智”是认清诸侯挑动掠夺战争杀害民众的时代本质。因此认清时代有头脑的人,就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就能帮助人透彻明白的看清楚局势,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结合孟子保护生存权利,推崇自身美德忠诚负责任的遵循法规制度行使权力的主张,以仁、义、礼为基础的“智”,主张消除诸侯掠夺战争,保护民生,保护生存权利,安居民众生活,就是孟子说的“智”。

  其五,“圣”是孟子针对时弊的权益说法,是无奈的标榜寄托。因为孟子标榜的“圣”脱离实际。例如孟子标榜的“伯夷”、“柳下惠”脱离时代,不与时代相合,这样的“圣”不会做具体的实际的事情,不会解决时代的具体问题,只能是时代造就的理想化的寄托,这与孟子关注时代,关注民生,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说的“圣”,本质上是敦促为政者具有爱民、养民、育民的德政传统,按照保护生存权利的为政规律管理国家民众,这才符合“天道”达到“圣”的境界。关于这一点,孟子赞扬“乐正子”是善待民众取信于民众的好人,虽然不清楚乐正子的具体言行作为,但是从孟子标榜伯夷、柳下惠力主民生权利的寄托中可以看出,孟子赞扬乐正子具有爱护民众,尊重人生权利的美德,因此孟子认为德政的美德能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种“大”是广布、传播、融合扩大的含义,把施惠于民,保护民生权力“大而化之”,就是孟子寄托标榜的“圣”。

  价值中国:唐末五代战乱,儒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至宋代,儒学演化为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之儒,请问程朱理学对于儒学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它比之先秦两汉的儒学有何进步?

  周光华
: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于,把孔子为主体的儒学文化思想加以哲学理论性的整理和总结,使得儒学文化传统得到较为系统的传播。进步性在于符合封建帝王政权的需要,从理论上确立帝王统治的绝对权威。例如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理学家朱熹在福建的漳州将《礼记》里的《大学》、《中庸》提取成篇,与《论语》、《孟子》汇集,刊刻成经书问世,成为《四书》。朱熹过世后,南宋统治者认识到儒学文化思想对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作用,所以朝廷审定朱熹编辑注释的《四书》为官书,从此《四书》盛行传播。

  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年)恢复科举考试,把出题范围限定在朱熹注释的《四书》。明清的科举考试,沿袭元代限定在朱熹注释的《四书》内容,又衍生出“八股文”的文章结构考试制度,使得《四书》为主体的儒学思想内容,成为帝王国家政权建设选用人才的依据,儒学传统思想成为历代中国政权建设的文化思想基础。

  但是程朱理学改变孔孟儒学的根本,把爱民、养民、育民管理国家民众的德政文化传统弃置不顾,强调服从封建帝王的统治意志,维护封建帝王统治政权的绝对权威,这是对孔孟儒学德政文化传统的阉割。

  基本根据有三。

  其一,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关注传统文化,探索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出现周敦颐发端,程颢、程颐“二程”为前驱,朱熹集大成的,继承传统文化,有新的理解发展的重要时期。南宋的朱熹解释“仁”为“仁该全体”(朱熹《孟子?公孙丑上》注释),把太极之善之美的学说,糅合“二程”的“天理”加在“仁”的学说上,得出“仁”是最高尚境界的认识,成为宋代“理学”的精髓。这个理论体系却把爱民、养民、育民的德政传统的根本抛弃不谈,把服从帝王统治政权的需要,归于“仁”的结论,成为巩固帝王政权的根据。这是孔孟儒学的德政传统与程朱理学的区别。

  其二,程朱理学把孟子“仁政”主张割舍不顾,因此把保护民生权利弃置度外,由此阉割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孔孟思想的核心精华,强调遵守封建帝王政权的统治秩序,是颠倒孔孟儒学以人为本建立政权的根基,推崇帝王统治意志的绝对权威,这是限制人民生存环境稳定和谐,封闭社会进步发展的桎梏阻力。

  其三,强调“天理”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先天意志,由此强调个人遵从封建帝王政权统治的需要,自我修养改造自身成绝对服从帝王统治意志需要的臣民,这是违背孔孟儒学“无为而治”、“克己复礼为仁”的基本思想原则,成为阉割孟子“仁政”主张,篡改孔孟儒学德政思想的理论根据,这是不可取的。

  但是历史的因素说明,以《四书》为基础的儒学德政文化传统思想,是中国社会环境产生的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符合中国族群社会环境的文化构成需要,由此建构国家政权能够安定社会,利于亲民和谐地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所以,孔孟儒学的文化思想传统在宋代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传承,被发扬光大,使我们能够看到孔孟儒学的时代背景原貌,这是程朱理学对儒学文化传统的贡献。

  价值中国: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直到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儒家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数遭劫难,但始终不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您认为儒家文化的生命力在哪里?

  周光华
:孔孟儒学不是一家之言,是对炎黄尧舜禹汤文武时代文化思想传统的继承总结发展,所以把儒学称为儒家的说法欠合适。

  由此,儒学文化思想传统的生命力在于,推动爱民、养民、育民为基本目的的德政文化传统,要求为政者“德莫如先”(《管子?枢言》),把养育人民作为管理国家的根本,由此要求为政者“克己复礼”的“无为而治”,要求为政者保护人的生存权利,推行“仁政”,给予人民生存的土地和财产,保护人民的生老病死,能够养家活命,儒学文化思想传统由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价值中国: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呼吁:“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您对这句话怎么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周光华
:十六世纪孔子儒学便传播到欧洲,影响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个问题要从孔子儒学传统文化思想在世界的传播谈起。

  十四世纪,欧洲自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冲击着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堡垒,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583年9月10日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并且翻译儒学经典四书五经,做出重大的贡献。1662年,法国翻译出版《论语》、《大学》,其后欧洲各国相继翻译出版《四书五经》。

  1699年,法国学者白晋认为,“儒学”预示“全球性道德观的可能性;汉字也蕴含全球性语言的希望”。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形成“中国文化热”,把孔子与苏格拉底、耶稣、莎士比亚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人物。美国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法国启蒙导师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是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认为中国用完善明智的制度治理国家的时侯,西方尚处在野蛮人的时代,人类的文明是从中国开始的(《伏尔泰全集》第25、27卷),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霍尔巴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是一个“德治或以道德为基础的政府”(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452页),明确地提出,要欧洲“移植中国的精神”。

  德国莱布尼茨认为,东方的中国是最进步的民族(《论中国哲学》,德顺编《莱布尼兹全集》78—86页)。

  魁奈认为,“只有从事农业的民族,才能够组成稳固和持久国家”(魁奈《中国的专制制度》,《魁奈经济著作选集》第406页)。认为中国的政治统治与法律原则,更接近理想的政治模式。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不看重中国的儒学文化,但是他的《论法的精神》肯定中国惩罚腐败的举措,肯定执政具有爱民亲情的举措,肯定引导和鼓励孝道,肯定中国的监察官制度,肯定中国的立法是让人民过互相尊重、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平静的生活。认为这些制度都是值得肯定的,否则会动摇国家的基础。

  1945年,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在他的著述《孔子与中国之道》中指出,启蒙思想家是“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且明确地指出:“在欧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着美国民主的发展。”

  因为孔子儒学具有世界性的传播影响力,在欧洲有着500年的传播影响过程,所以二十世纪末的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巴黎聚会,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参见1988年1月24日《堪培拉时报》报道,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的巴黎聚会发言)这是接受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这是自然继承人类优良文化遗产的过程,昭示着世界人民需要儒学文化传统为社会前途导向。同时说明,当代欧洲先进的文化思想传统里,融含着孔子儒学的真谛。

  价值中国:在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处理“中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应该以怎样的历史观来看待世界?

  周光华
:中国地域族群五千年的进步发展说明,中国族群豁达开朗,容易吸纳先进文化,是几千年进步发展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族群。几千年的历史进程说明,中国地域只有血脉融合的族群,没有单纯血统的种族。所以“中学”是中国族群几千年凝聚形成的融合性的文化思想传统,是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思想形成的,所以“西学”是几千年“中学”文化传统的来源部分。中国地域族群过去吸纳“西学”,现在和将来继续会吸纳“西学”的,这是中国地域族群开朗容纳的秉性。但是把“西学”捧上天,否定或者排斥“中学”,这是不可取也是不实际的。任何“西学”无论怎样伟大,只有与中国地域族群形成的文化传统融合,融化进“中学”传统里,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人类先进的文化思想融合,才有世界的前途。

  价值中国:请您为我们说说如今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周光华
:我是做学问的读书人,不懂政治,也不会说那些哲学理论的话,只是从历史文化传统角度,说说对儒学文化传统的认识。考虑对社会进步发展还是有益的,所以说出上面这些话。至于国学的热兴,因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优良传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炎黄的后代子孙,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吸纳各种有益的文化,才能对中国社会族群的发展有进步意义,这是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具有鲜活生命力热兴的原因所在吧。

  「记者:张涛」
   2010/6/18

 


人物介绍

    周光华,中国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员。

    先后任及兼山东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高级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长期研究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国际教育中心研究员,民办大学副院长(副校长),华商学院客座教授,华夏当代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曲阜孔子书院教授等。

    被多部辞典收入名人辞条和专家人才库。专先秦古籍历史文化,重地域经济和教育理论探索。参加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会、海峡两岸国际学术会、《春秋》经传国际学术会、布鲁塞尔中欧建交30周年中华文化高层学术会、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国家教委中国教育学会第五次全国教育方针理论学术会、陶行知诞辰百周年学术会活动等。

    发文《中学教育构成应具备行为意识教育功能》,提出高考主要考察语数外三门主课加专业课,义务教育下放到县级管理的建议,国家采纳。《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观命题初探》认为,陶行知为创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做出奠基性贡献。该文多被国内外传刊。发文《乡土教育是最好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我国教育定位和发展》、《素质教育是推动中国社会开放进步发展的必然途径》等。为探国家法治发文《管子法治思想探析》。发文《从<春秋>经窥见齐桓公争霸的作用》,指出齐桓公充当卫道角色,但以管理家庭为基础建立新秩序,对待兴的地主经济,对华夏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向国家部门交文《我国西北部经济发展切入点和对策》、《中国战略发展策略意见》等。论文《华夏族群的起源与齐文化融合》,认为《山海经》是研究上古华夏族群起源的重要古籍。华夏族群起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太昊(皞)氏、少昊(皞)氏族群,炎帝、黄帝继承由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炎帝蚩尤是包括苗族在内的华夏诸族的共祖。黄河泛滥流淌,山东成东部“孤岛”,夏禹治水促成黄河流域产生血脉杂交的东西部融合族群华夏族,治水和海盐供中西部族民生活需要是促成华夏族群融合的重要原因。齐桓公改革称霸,推动家庭自耕农经济的国家管理体系完成华夏族群融合。发文《当代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儒学》、《孔子儒学是保护生存权的德政学说》、撰写《以德为先选干部》第二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明爱民、养民、育民的“德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山海经〉探华夏源》、《远古的华夏族》。主编(名誉)、副主编、参编撰写全国及地方文集4部、史志1部。《远古的华夏族》获200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