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媒体时代,做全媒体业务

访知名传媒专家、新闻传播学博士后 傅玉辉

1、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媒体经营勿论新旧
2、媒介形态从“内容为王”走向“关系为王”
3、新型的社会化媒体满足了人类被压抑的信息传播需求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媒体经营勿论新旧

  价值中国:您曾参与过国家“985工程”课题、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数字媒体内容国家管理体系研究”的研究工作,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您的研究项目是什么。

  傅玉辉:
现在我从事的研究主要是新媒体发展,包括三网融合、产业融合,移动互联网也是我研究关注的对象。

  价值中国:通过您对新媒体发展的研究,在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不断造成冲击的形势下,您认为媒体的发展将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傅玉辉:
技术的变化对于媒体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媒体要跟随技术的脚步,依托这种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互联网发展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许多新媒体都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但是将来是哪种新技术取代互联网并由此形成新的新媒体形态,现在还看不清楚。如果以后有了更新的技术出现,现在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如果不跟上未来的新技术,那么现在的所谓新媒体就是未来的老媒体。

  我们应该关注新技术对媒体格局的影响形成的趋势,现在无论是媒介融合、三网融合,还是产业融合,都和新技术密不可分。新技术的发展对于传媒产业整体格局的改变,对信息传播产业格局的改变,都显得至关重要。以前没有做传媒业务的企业可能也会进入到里面去,比如说做计算机、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苹果公司即是如此。未来,移动智能终端将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平台,传媒产业的边界、范围发生了变化,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这些都是媒体发展所呈现的新趋势。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新技术不仅仅对新闻采集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产生影响,还会对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有深刻的影响,比如说,在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人际关系都会因此有很大的改变。可见,新技术对传媒相关领域的改变是非常广泛的。而未来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可能的变化也主要体现在媒体组织、传媒产业和社会结构这几个方面。

  价值中国:您认为随着媒体发展,其相关产业结构也会发生改变。我知道您研究的方向是大媒体产业,您认为大媒体将会把哪些媒介和哪些产业融合起来?

  傅玉辉:
互联网的出现打通了传统的通信业、广电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边界,在信息传播领域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而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出现模糊了原来的信息传播产业边界,改变了以前通信业和传媒业“井水不犯河水”的产业分立格局。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信业和广电业之间出现了业务趋同的趋势,比如说三网融合使得广电网络也可以做电信网络所能做的各种业务,电信网络从理论上来讲也可以做广电方面的业务,这样,原先泾渭分明的产业界限就被打破了。从大的方面来说,只要是和信息传播相关的产业部分,都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大媒体产业里面来。比如说汽车目前所装载的大都是广播系统,而将来则可能是带有3G甚至4G模块的全媒体系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也可以享受到通信、电视视频和互联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汽车的信息传播系统将变成一个移动的全媒体业务平台。将来在物联网的情况下,比如,智能电网是通过很多传感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的,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这个就可以直接反映到控制中心去。我也相信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为新闻信息的采集和编辑提供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记者也可以利用各种智能信息系统所传递和汇集的信息来写报道。最早我们只能实现人和机器的通信,比如人和计算机之间;后来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人和人之间通过机器的通信,实现了在互联网虚拟空间的网络交往。而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将通信网和互联网延伸到物的世界,可以提供机器和机器之间的通信,这对于传媒业的信息采集、编辑、传播方式都将造成重要影响,至少新闻媒体获得信息来源的途径又多了一个。

  信息传播领域的融合就是使原有的产业边界模糊了,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领域——大媒体产业。而且融合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使以前不同领域的业务能够汇聚到了一个业务平台上,而它们所认同的共同的游戏规则就是市场化的原则。比如说在三网融合过程实现以后,原来的广电、通信、互联网都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融合业务的运营,而这种融合业务的运营所体现的原则就是市场化原则。原来的很多观念和模式是封闭的,而市场化力量则将成为一种推动资本、人员、信息实现自由流动的一种重要力量。如何使相关的技术、相关的媒介在这个融合的平台上形成一个更大的体系,我觉得会形成一个更加灵活、生动的新的传播体系和产业环境——大媒体产业,也有人把这种新的产业体系叫做数字生态系统。美国学者多米尼克有本著作叫做《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在该书中多米尼克认为和传媒相关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有序运转的动力系统,所有和传播相关的媒体和行业都在这个大的体系下运转。本来动力学是一个物理学的术语,但是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把动力学的内容拿来研究传播学的发展,这也是一个好的视野。
 


  价值中国:在大媒体时代即将到来的形势下,传统媒体是否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您认为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来应对这一变化?

  傅玉辉:
第一,我觉得所谓的“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人”,都要有开放的心态,不要封闭,也不要刻意区分新媒体人和传统媒体人,只不过我们目前处的媒介环境是一种以新媒体技术为重要依托的传播环境。

  第二、要实行稳健的新媒体化。我们目前的传统媒体之所以被称为传统媒体其实是被动的,是被传统化了,这是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来依托于传统媒体技术的媒体就显得传统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被传统化的媒体和媒体人就更不能再去坚守一些不合时宜的、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所谓“传统”习惯,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不要再去主动传统化,主动固步自封了。

  价值中国:您不赞同刻意区分新旧媒体的区别。首先,您是怎么理解媒体这个概念的?您怎样理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

  傅玉辉:
媒体,我国一般把它理解为具有开展媒体业务资质、能够对公众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组织。这是一个狭义的媒体概念。但实际上,很多不具备媒体业务经营许可、不具有采访权的机构或个人只要进行了面向公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实其在实质上也就成为某种特定的媒体形态。我理解的媒体是更广义的,并不仅仅是指报社、期刊、通讯社等新闻单位,它们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媒体。比如说在微博上,很多名人或者知名草根,他们的粉丝多的可以达到一两百万,其实这些在信息传播领域极其活跃的个人也就是一种自媒体或微媒体。我认为,只要是在信息传播领域具备了很强的信息传播能力,并且能够形成相应的传播影响,这样的组织或个人就成为了一个媒体。

  我们可以区分媒体技术的新旧,但是最好不要那么严格的区分媒体的新旧,给媒体轻易贴上新媒体或传统媒体的标签,比如说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它们都有各种方式来传播内容,有报纸、杂志、出版社、也有网站、网络电视台,对于这些媒介集团很难简单地去区分它们到底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我们只能这么理解,媒体不分新旧,都可以采用新技术,都可以做全媒体的业务。

  我们现在为一家广播电台做一个课题,是研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战略。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不是要把所有传统媒体都改造成为新媒体,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有新技术的出现,原有的新媒体就成旧的了,所以我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应该放在研究在媒体在新技术、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顺应新闻传播的规律去的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更重要的。

►媒介形态从“内容为王”走向“关系为王”

  价值中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怎样的特点或优势?目前新媒体的发展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傅玉辉:
新媒体的一个特点是信息传播终端的个性化。新媒体可以利用电脑、手机、IPAD、掌上电脑等终端,这是新媒体发展的一种独特优势。和传统媒体服务相比之下,新媒体服务更贴近人,更重视用户的体验,并且能够绑定用户,同时还能把用户的社会关系也绑定在一个平台上,这种新媒体的个性化服务导致了在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人际网络关系显得比内容更重要。所以现在人大新闻学院的彭兰老师有个观点,她认为以前人们说的更多的说“内容为王”,而在Web2.0时代则更大程度上是“关系为王”。现在,人们浏览信息、转发信息,更大程度上是看这个信息是从谁那里传递来的,如果是他熟悉的人,他可能就更认可这个信息。为什么在微博客传播过程中,不同的人所发出的相同信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其原因就是信息发布者背后的社会关系在起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在的互联网传播也可以认为是“关系为王”的时代。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大程度上是单向的,而新媒体是互动的,在信息传播方面还是有优势的,它能够不断发掘人的信息传播需求,它能够不断拓展信息传播的边界。现在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信息、传播信息,这是新技术带来的更好的信息传播体验。这是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相对而言,谁采用了新媒体技术,谁就是新媒体,但是新媒体组织还要进一步从观念、模式、体系、制度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演进和转型,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新媒体组织。

  还有一点是,新媒体所依托的运营体系是开放的。在新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开放的精神、开放的模式、融合发展的趋势,而传统媒体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其新闻采集、传播模式相对比较固化,新媒体所依托的则更多是新的技术平台,这一点是和传统媒体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苹果公司在App Store方面采取了一种封闭的发展策略,但是我认为这是开放环境下的垄断取向,这种现象自然要远远胜过封闭环境下的开明。但是总的趋势上来看,开放的东西必将能够带来新的变化,封闭的东西难以长久存在。而互联网精神本来就是开放的,它的精神就是自由、开放、合作、协调。这是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目前的局限在于主要是靠技术驱动,觉得只要靠技术就可以了,技术好就会有用户,就能盈利,就能站稳市场,这是对技术的迷信,是一种技术主义的观点。只见技术不见人,就不一定会达到预计的发展效果。而忽略了新媒体环境下人的信息传播需求和制度的变化,在新媒体发展上也会受到阻碍。技术是具有中立性的,一种新技术既可以作恶,也可以做善,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如果应用不当也未必一定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对于一个新媒体经营者而言,要看得到一种新媒体技术的局限性。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如果只靠技术驱动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依托多元的力量驱动。新媒体发展要真正关注人,以人的信息传播需求为准,从这里所产生的驱动力是无限的。我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就是借力发力,其实就是借助的人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欲望,如果不能借助这个东西,再好的技术也没用,技术只有在为人提供更新的信息传播自由,更好的信息传播服务,满足了人在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被压抑的信息传播需求,才能取得可持续的、长足的发展。

  价值中国:目前很多投资人都看好移动互联网,您怎样看待移动互联网对媒体的影响?您能否预测一下新媒体的创新趋势?

  傅玉辉:
移动互联网是整个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来是以固定方式接入互联网,现在可以以移动方式接入互联网了,这是互联网接入方式的变化。互联网传播最初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后来变成人与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交往,人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协同工作,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之后随着物联网的出现,就会出现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又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传播领域,在整个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只是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不要把移动互联网过度神话了。它并不是整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终结点。我相信在整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有别的趋势出现,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雄厚的运营网络和服务基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是全业务运营的电信公司,他们都有建设完备、覆盖广泛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够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网络和服务的支撑,这对于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条件。

  从人类信息传播的习惯而言,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更符合人的信息传播需求和习惯,人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经常是处于移动状态的,而能够在移动状态中传播和获取信息则是符合人性的需要的。至于未来的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我觉得,从市场层面上来说,肯定是不断地抛弃、不断地淘汰不符合媒体发展规律的东西,而市场化的方向也是媒体组织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产业方面,信息传播的相关产业还会不断地开放,不断地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就是整个媒体发展的终结点和唯一特征,在融合的趋势下,细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发生了新的变化。未来谁能够站在新媒体发展的高端,谁就必须要首先满足人性潜在的信息传播需求,进而还要推动信息传播制度的深刻变革,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社会化媒体满足了被压抑的人性需求

  价值中国:你怎么看待社会化媒体?

  傅玉辉:
社会化媒体依托于新的互联网技术,满足了人们被压抑的信息传播需求。以前人们更多的是在现实社会中交往,也更习惯于现实的社会交往方式,但其实人们是有着通过虚拟交往方式来扩大自己交际范围的需求的。所以, 类似SNS的社交网络服务就为人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使人们可以穿越空间的局限来进行虚拟的社会交往。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一个信息传播发展的进步,人类可以在这个虚拟的平台上进行交往。在社会化媒体上,人们可以进行社会关系的维护,并且开拓新的人际关系。而微博并不完全是一个传统社会化媒体,它更多的功能是用来获取信息的;而SNS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现有的社会关系,在这个层面上看,微博和传统的SNS是不一样的。微博的特点是可以更快地传播个性化信息,在微博上传播的所有信息都有这个传播特点,即客观化的信息+主观化的评论。所以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媒体形态,有些是以维护社会关系为主,有些是以传递分享信息为主;有的是关系为王,有些是内容为王,但是将来谁会发展得更好,还不好说。

  价值中国:微博的出现会不会使得文化更加碎片化?

  傅玉辉:
我一直有个观点,文化的碎片化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论语》在形式上就是碎片化的,唐诗宋词在其形式上也都是碎片化的。所以并不是微博使得信息传播碎片化,碎片化应该是人类信息传播史的一种常态,从信息传播一开始出现时就是。只不过之前是传统的碎片化,微博和SNS所引领的是数字化的碎片化、网络化的碎片化。微博可以把很多碎片化的信息聚集在一起,它能够使我们更生动、更清晰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信息传播环境。亿万的碎片聚集起来就不是碎片了,而能构成我们此时此刻的信息传播环境。

  价值中国:以后的文化是不是只有边缘,就没有中心了?

  傅玉辉:
以前因为传播权力被政府和媒体等组织所控制,所以整个信息传播领域显得很有中心感,但这个信息传播的中心结构却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权力逐渐下移,赋权到了每个处于互联网传播环境中具体的每个人身上。通过对微博传播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小平台,一个自媒体,一个微媒体。每个传递信息、转发信息的人是信息的把关人,而新闻媒体组织则是大众传播领域最为重要的把关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权力的不断转移使原有的信息传播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是这个中心依旧存在,只不过很多普通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地位得到了提高,普通人拥有的传播权力得到了加强。这是一种好的趋势,我们未来还是期望每个人都成为传播中的主体,能够在信息传播世界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发挥更大的主动性,这样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格局的形成,是更理性的,更符合人类的信息传播需求的,也是符合信息传播发展规律的。传播权力的下移有利于形成更良性、更理性的信息传播环境,只有这样社会的信息流就不会垄断在极少数的媒介组织之中。这样以人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环境的形成,将使得社会更加透明,更加公正,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强度和有效性也会比以前有所提高,这应该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价值中国:微博能使得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吗?

  傅玉辉:
如果一个用户在微博上非常活跃,他的粉丝达到了几万甚至是几十万,那么在这个范围内他的信息传播能力肯定比不具备这个条件得传播者强。微博给每个人成为自媒体、微媒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是不能说人人都要成为自媒体,也不是说人人一定能成为自媒体。可以说,在类似微博客的新媒体平台上以个人的方式来进行信息发布,这在将来会成为一种普遍的信息传播现象。微博客等互联网应用的出现为新的信息传播格局形成带来了新的影响,同时也是对现有信息传播格局的一种非常好的补充,但微博客等新媒体形态能否会成为未来信息传播领域的主流媒介形态,目前尚不能遽下判断。现在微博还只是其发展历程中的初级阶段,还只是一个雏形,最重会形成怎样的传播格局和社会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价值中国:在微博上每秒钟能产生成百上千条信息,当互联网内容监管遭遇到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时,您如何看待中国的互联网内容监管问题?

  傅玉辉: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政府当然希望自己所认定的不合时宜的信息公众都看不到,但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政府还要像过去对对传统媒体一样采取单向控制得方式去进行监管,现在日益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很难做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更需要做的是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好的信息传播环境,要相信社会公众具有判断信息真假、是非、善恶的能力,具有判断所传播信息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利益的能力,同时社会还要不断提高公众的新媒体素养和媒体伦理意识,而不仅仅是把自己认为不合时宜的信息全部控制起来不让公众看到,这是很难完全做到的,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将来的互联网监管也不应该顺着封闭和控制的思路去管理,而是应该创造一个更为开放、更为自由的信息传播环境,让各种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信息自由流通,让社会公众自己去甄别判断。而用硬性控制的观念和模式来监管互联网平台海量的信息是不现实的。构建互联网良性的信息传播环境,使得每个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具备相应的信息判断能力,并逐渐形成良性的信息传播环境,这样更改成为互联网监管者所重点关注和解决得问题。所以,要创造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用开放的思维模式去管理开放信息传播网络,这将成为未来互联网监管发展的重要方向。

  「记者:李春雨」
   2010/10/21

 


人物介绍

傅玉辉:1970年9月出生。1993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力丹教授,专业为传播学,研究方向为外国新闻传播史,2006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从事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胡正荣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政策与体制创新。

    自2000年开始,进入我国电信行业,目前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综合部工作。近年来共发表各类文章90余篇。其中,自2003年起在各类新闻学术期刊发表新闻传播研究论文5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为信息传播领域产业融合、外国新闻传播史、数字媒体内容管制以及文化传播等。

    曾参与国家“985工程”课题、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数字媒体内容国家管理体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课题“新闻传播学体系创新与中国特色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专著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中美电信业和传媒业关系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译著有《21世纪杂志人生存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参编教材《传播学研究方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参与985课题《中国数字媒体内容国家监管体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改编英文原版教材《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创造性的编辑》(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创造性的采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