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硝烟下如何保卫人民币资产

——访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

  按语:人民币从总量上来说是升值货币,从总的劳动价值和趋势上看肯定是被低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个是靠整体提升整体的劳动生产力水平,提升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另外一个靠汇率的变动。

    价值中国:您在《保卫人民币》这本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人民币在购买力下降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可能将继续升值。这一论断应当如何理解?

 

    何志成:这就是我在很多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人民币悖论。所谓人民币升值实际只是人民币对国外主要国家货币的升值,但并不等于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增加,中国老百姓感觉到的仍然是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是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象,世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都不同程度低存在货币悖论。怎样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解释这种现象?怎么去克服种种现象?我在《保卫人民币》一书中有详细和全面的介绍,因此提出:需要保卫人民币,保卫每一个中国人的人民币资产,保卫整个国家的劳动力价值。

 

何谓货币悖论,首先要谈货币或者汇率的本质。货币是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衡量劳动力价值的,即不同的劳动者把他们的劳动力换算成用相同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这个尺度可以代表劳动力的价值标准,因此可以在不同工种,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间进行比较。在进行劳动力价值比较的时候需要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就是货币。过去劳动力价值比较,仅仅是一个国家在一种劳动力范畴内进行比较,局限在国境之内,现在全球化了,劳动力价值比较野全球化了,经济全球化指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劳动力价值的比较,因此,一个货币无法承担价值尺度功能,需要世界货币,在没有世界货币的情况下,就需要浮动汇率制。当需要计量全世界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时,这个尺度就是汇率。

 

这一理论是我最先提出来的,没有任何教科书说明这一点。这个理论体系,被我命名为:货币异化理论。它的逻辑起点是与古典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一致的,即从抽象的劳动走向现实的劳动价值,再走向剩余价值,走向谁创造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新的分配方式,当然还有新的资本和货币市场功能分析。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存在本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严重被低估,货币中的价值含量低估,由此造成该国劳动力价值被低估。这种低估,并不是货币的购买力,而是价值尺度不准,劳动力价值低估,所以币值也被低估。我们被长期低估的劳动力价值在跟劳动力价值相对高估的国家进行价值交换时,肯定是不公平的,价值尺度,对中国劳动者不公平,解决这个不公平的办法之一就是货币升值。货币升值的基础是必须提升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

 

中国劳动力价值被低估,是从整体看的。如果从趋势上看,从个体上看,中国的劳动力价值仍然比不过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现在的时代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全球化的趋势,一个是以创新劳动引领劳动力价值比较的趋势。所谓创新劳动引领劳动力价值比较,就是一个创新劳动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可能几千个、几万个复杂劳动都不可比拟的。互联网革命、信息高速公路、物联网等近十年来我们看到的很多创新,一个重大的发明被产业化以后会淘汰无数老的产业,同时创造的价值也无与伦比。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也是劳动者,但是他所创造的价值量和一个工人、一个农民或者马克思时代提到的一个超级技术工人所创造的价值量是无法去比较的。所谓新兴市场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既存在劳动力价值比较的鸿沟,就是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我们同样生产机械或家电的工人确实比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工人挣钱少。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美国、欧洲和日本有很多先进技术是中国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用人民币去买。

 

这种复杂状态决定了一方面人民币存在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有贬值可能性。当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时,它的劳动力价值水平一定会被压制,因为你必须用极大极多的劳动价值或者金钱去换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劳动成果。汇率的复杂性就在这里。人民币从总量上来说是升值货币,从总的劳动价值和趋势上看肯定是被低估了,但并不等于自动升值。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个是靠整体提升整体的劳动生产力水平,提升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包括模仿创新吗,迅速地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要靠汇率变动形成压力,逼迫我们国家的众多企业去自觉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中国:1216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11月双双转跌为升,环比分别上涨0.72%0.47%,自1994年以来的升值幅度则分别达到32.8%56.6%。您怎样看待人民币的汇率问题?

   

    何志成:汇率问题是很复杂的,解释的是社会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失衡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社会原因。有些经济学家是从保护落后的角度去考虑人民币不能升值,我是反对这一点的,正是因为落后工厂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劳动力价值无法得到提高,需要通过汇率让其破产来提高中国的劳动力价值。

 

但是我同时强调人民币汇率不能大幅度的升值。原因有很多,第一是经济不能抽风,不能大起大落。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是历史造成的,因此由历史造成的劳动力价值比较的鸿沟要慢慢去填。第二调整汇率不能太剧烈。汇率可以优胜劣汰,优胜劣汰是要淘汰最不行的企业,保护好的企业。当整个国家处在劣势的情况下,汇率调整剧烈淘汰是整个国家的,因此汇率调整要逐步进行,不能太剧烈。第三,中国的模仿创新能力很强。人民币升值以后会出现盲目扩张的现象,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降和工厂的倒闭破产。

 

现在这么多经济学家都没有解释汇率问题,是因为这些经济学家已经忘记了传统的经济学理念,都是割断经济学理论基础来看待的。他们没有重读《资本论》、没有重读李嘉图、没有重读亚当.斯密,没有从古典经济学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现在西方经济学家在批判马克思的时候,连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力价值理论都全抛弃了。现在年轻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是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理论成长起来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理论不谈劳动力价值,而不像亚当.斯密、李嘉图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他们认识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没有了,因此也就不可能认清汇率的本质,或者说货币的本质。

 

汇率的本质是什么?是劳动力价值的国际比较。一个货币出现中长期的升值趋势一定代表着这个国家劳动力价值的整体提升即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价值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亦指出,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热钱”流入压力,如果应对不当或者措施不力,会对自身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您怎样看待人民币升值的后果?

 

    何志成:中国是一个模仿创新型的国家。所谓“模仿创新”就是拿来主义,也可以说是消化吸收,但中国的消化吸收是很奇怪的。美国上一个先进的生产线,比如说iphone手机,中国也想建一个iphone手机的生产线,最后存在一个现实的情况就可能是中国每个省都要建,每个市都要建。

 

最近的一个新闻可以说明这一点,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遇到麻烦了。其董事会提出要在中国建三个沃尔沃厂,却没有得到通过,原因是建设三个新厂并不能获取利润。建一个新厂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何况要建三个呢。李书福说,收购沃尔沃股份的几十亿美金就是三个地方政府出的钱,条件就是收购完以后去当地政府建厂,不能建新厂也就意味着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这就是中外两种差异。瑞典认为建一个沃尔沃新厂未必能挣钱,因此当务之急是怎么能让在瑞典和美国亏损的沃尔沃起死回生。很显然,中国如果建三个新厂,沃尔沃老厂工人造出来的车卖两三万美金一台,中国造卖三四千美金一台,建的新厂越多,瑞典、美国的沃尔沃公司的职工可能失业得更快。

 

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大量存在的。一个先进的产业项目,每个省拿一个,甚至有的省拿好几个,那么这个项目本身就可能失去了产生利润的潜力。例如新建一条iphone生产线,在项目可行性报告上写的是三年收回成本,前提是只建一条生产线,但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竞争环境,如果建了三十条生产线那么一百年都可能无法收回成本。这是不是经济学?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不考虑未来利润,只看能不能先把项目抢到手,建起来。所以中国的GDP里面存在大量水分就是这个原因。

 

人民币一旦大幅升值,这种盲目乱建就会更严重,会造成经济困境。我们必须警惕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这种“大跃进”。

 

    价值中国:123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那么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是什么?是否会改变股市由流动性驱动的结构性行情?

 

    何志成: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很多人有不同的解读。经济学是科学,是用数字来表达的,用文字表达往往有很大的伸缩性。从历史经验看,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M2的增量通常都保持在15%左右,为什么过去控制在15%能够行,现在提出控制在15%以内却不符合实际?原因很多。

 

首先,2009年我国的M2的增量是27%以上,2010年开始收缩,但截至目前,M2仍然高达19.5%,明年若再压缩4.5个百分点,回落速度的确太快了,实体经济和虚拟金融市场都难以承受。宏观调控不是折腾。

 

2010年的贷款控制目标是7.5万亿,M2控制在17%,执行结果却是:还有一个月,贷款额度仅剩483亿,M2还在9.5%,年末肯定双超。实际上,一个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M2长期偏高一点不必要太紧张,韩国最高时曾经达到44.5%,而且很长时间都运行在25%左右。考虑到中国目前仍处于高增长阶段,M2指标的制定也要符合实际。定的过低,明年又是前紧后松,不得不调整。

 

明年是十二五计划的第一年,各地都憋着“大干快上”,从目前各地上报的2011GDP指标看,没有一个省份低于9%。但是,根据以往经验,中央再审慎,地方也要强,实际执行起来有可能接近10%,甚至超过10%。这个经济增量不可能使M2被压缩到15%以内。为什么?对比过去10多年的数据,一个百分点的GDP增长量大约需要投入1.6个百分点的货币增量(M2),2011年若全国经济保持9%的增长,M2至少需要增加16%,相应的贷款增量大约是7.5万亿,与今年大体持平。但有一个因素——明年各行“银信合作”往来(即表外贷款并入表内)将并表,这个数字大约是1.2万亿。如此一算,贷款量将增加8.7万亿才够。

 

可以预期,明年的GDP增长低于10%,很难,M2增量应该稳定在17%左右,贷款增量会超过8万亿,甚至接近8.5万亿。这才是一个符合“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流动性管理指标。

 

关于“流动性推动股市”的问题不能一棍子打死在“流动性”身上,因为股市本身就是流动性的结构。研究和制定货币政策的人不研究股市,这是股市最大的问题。

 

股市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国民信仰的缺失,这种缺失从根源来说最终可以归结为对“道统”的抛弃。“道统”就是思想的力量,把“道统”和“法统”摆在同样的地位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延续下去,才更有活力。

 

    价值中国:《保卫人民币》书中作了“外汇市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品市场”的预言,您判断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何志成:第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必须要进行疏导,渠道如房市、股市等。中国每年货物出口全世界第二,现在是全世界第一,可是人民币却不能出国。老百姓未来会带美金或欧元,他们拿这些钱却不能投资,这是不合理的。为了疏导通货膨胀,为了使投资压力趋缓,必须要开辟一个更大的投资市场平台。要不断使虚拟金融壮大起来,让流动性有一个宣泄的场地,这是本质。

第二,为什么说是“未来外汇市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品市场”?因为现在很少有管理者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很少有机经学家提到这一点。李稻葵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认为未来疏导流动性的一个出路就是引导老百姓去国外投资。但去国外建厂和买股票是很不现实和困难的事情,相比之下办点外汇和黄金更加现实。这就是要“藏汇于民”。与其让老百姓去国外投资黄金和外汇,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在国内建立一个外汇黄金市场,让老百姓在国内就可以投资,让国内的储蓄良性的运转起来解决就业问题。

 

    价值中国: 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认为投资者有足够多理由购买中国农业银行的股票。文章中说,农业银行2009年净利润增长26%,高于目前香港上市的七家中资银行平均18.5%的增幅。此外,农业银行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分支机构网络,该行在中国境内拥有的分支机构多达2.4万个。基于经济基本面的重构,您怎么看待农业银行这只股票?

 

    何志成:我常常在电视节目中推荐农业银行,为什么?即使想到农业银行有近万家营业网点,价值是多少,由于很多网点年代久远,实际资产价值远远大于账面价格,每股净资产肯定超过3元。由于很多中国企业的“净资产”中凝结的是过去的劳动力价值,与今天的劳动力价值相比较,已经严重低估,与未来的劳动力价值比较更是严重低估,因此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由于人民币汇率被控制着,热钱在汇率变动上可能得不到很大便宜,但如果依附到沉淀了大量被严重低估了劳动力价值的人民币资产上,未来获利空间一定巨大。这就是我建议买入农业银行的最大理由。

 

还有就是股市出现扭曲。农行50万员工,六七十年历史,农业银行的牌照要值几千亿。关键看怎么去挖掘,应该在三块五左右一股才正常,在香港四块五,国内股市现在两块六。不是农行不值钱,而是国家股票市场扭曲。

 

最后对投资者要进行引导。中国唯一可以做百年老店的就是银行,其他任何产业都有被替代的可能。只有金融股最适合老百姓,闭着眼睛长期持有,短线也可以挣钱。我在推广一种“金融股严重低”的理念:一定要认清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的本质,中国股市成为牛市的可能就是金融股要崛起。

 

    价值中国:请您预测一下12月份中国股市的行情。

 

    何志成:为什么我在11月中旬就预测中国股市将在2800点至3100点左右震荡两个月左右,然后还是上涨概率大,依据很多,但最大的依据就是相信中国政府流动性紧缩的力度最终有限,2011年仍然会是流动性相对宽松的一年,负利率挥之难去的一年。

 

但是,流动性宽松是以“稳健”为前提的,因此股市不会“发疯”。虽然我仍然坚持中国股市走牛的时间段还很漫长,但对这个牛市的界定绝不是很多人期盼的“大牛市”,更不是所谓让绝大多数人都能获利的大牛市,甚至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身处牛市,牛市已经走了很久。在稳健的货币环境中,股市的规律不会改变,就是少数人挣多数人的钱,即使是2007年的 “蛮牛市”——一路上涨,最终也是绝大多数人赔钱。但在稳健的货币环境中,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反而增强,政策时松时紧,因此如我在《保卫人民币》一书中所预测的,未来中国股市将是一个震荡幅度很大,板块轮动很快的“绞杀市”。根据是什么?除了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很大、国际金融巨鳄从做多中国转为对冲中国以外,中国股市庄家的操盘手法也会改变。要在上涨下跌空间相对狭窄,不确定性很多的市场获得盈利,唯有利用板块轮动加大买卖频率和股指对冲的方式才能盈利。由于绝大多数人喜欢长线持仓,打死都不走,只买股票,不卖股指,注定是只赚股票不赚钱,注定只能做庄家的“接盘者”和“守护者”。

 

在“绞杀市”、震荡市中怎么赚钱?秘诀就是“急涨时要跑”,不能贪,同时要学会休息和等待。相反,在调整阶段的末尾,板块轮动会使某些板块先出现新的赚钱机会,此时要大胆介入。哪个板块调整充分,开始慢涨时就介入哪个板块,要相信,凡是慢涨的股票,就离阶段性顶部还远,可以大胆持仓。急拉了,则要小心,这很可能就是主力开始出货,要转战别的板块的信号。要注意,主力也不会恋战,更不会长期死守一只股票或一个板块。

 

最后提醒,莫要以为大盘股一定没有行情,莫要以为2800点以下还有很低,2011年的行情很可能是从2800点下方不远处开始启动的,12月的每一次下跌,尤其是跌破2800点之后,都是我们建仓的好机会。买什么?专业人士可以买入题材股,但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买入有良好基本面支撑的大盘股,虽然稳健的货币环境会制约大盘股行情,但不等于大盘股没有行情。

  「记者:王华北 贾正东」
   2010/12/21

 


人物介绍

现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新经济时代货币异化理论”和“鸡尾酒式外汇储备投资理论”创始人、著名外汇理论家、操盘专家,《第一财经日报》、《新民周刊》经济学家专栏撰稿人。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4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