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胤然:文化创新与文化监理——当代文化士大夫的情怀

 黄胤然

文化监理师,跨界创意师

著有《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一书

祖籍湖南隆回,出身书香世家,从小酷爱填制古体诗词,早年毕业于湖南湘潭大学计算机专业,从事高科技行业管理工作多年。曾留学、旅居加拿大,获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学位,归国后改行做自己擅长的文化创意、文化监理等领域。

 

编者按:文化监理(Cultural Supervision)是指执行机构或人员在相关领域对某些特定的文化活动、事件、行为的有关主体,依据相关明文准则或约定成俗的习惯仪礼,所进行的督察、评价及监控,以便被监理的对象更准确、更完整、更合理、更文明地达到预期目标或符合要求。

 

价值中国: 您的大学生活和工作经历都与计算机行业密切相关,为什么现在开始从事文化领域的工作了呢?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您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14岁开始写古典诗词,从小就酷爱传统文化之前也出了一部诗集。大学里其实是从计算机成功转到中文系,但是家里不同意,觉得那个年代IT赚钱,只好转回了计算机。现在文化反而更吃香,可是那个时候成绩差的人才会考什么文科艺术的

 

我认为啊,每个人可能来到这个世上都有一个天能、天命天能就是天生的能力,天命就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如果发现自己走错了一个行当,对于我来说那个行就是IT,可能干得很不如意,无法把潜能发挥出来,既累也不成功。这就得反思了我觉得人生在世就这么一辈子,憋屈了天命和天能是不行的,所以便义无反顾地转行了。

 

价值中国: 那您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想要写《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这样一本书呢?

 

中国的未来未来的中国一定靠文化来引领。但现在中国文化不那么强势,甚至可以说比较羸弱黯淡,对吧?所以你要引领未来的中国一个十四亿的大国,你的文化就必然要复兴才行。这两点社会上下都有共识,但文化怎么才能复兴大家就有分歧了。我认为文化复兴不能仅仅靠诸如季羡林楼宇烈余秋雨、于丹这类专家学者名人所擅长的那种研究文化解释文化宣说文化,也不能靠董卿《中国诗词大会》之类的那种重复文化背诵文化——些是永远复兴不了一个文化的只有创意才能够复兴文化复兴文化主要不是复兴内容,而是复兴精神、格局、境界、高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3.4万亿,然而这只是经济上的。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对外一直是逆差。我们对韩国、对日本、对美国、对欧盟,一直是文化的被输出方。而且这些还没有算上盗版。不久前,欧盟发布了一个报告称“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假货生产地,而香港则是最大的中转站,总共占据了全球86%的假货份额”。如果你把这部分该给人家的钱算上,文化逆差更大。

 

在现在的全球语境下,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发明,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就是现在大陆很多不懂文化的投资者、首席金融官们热炒的所谓IP),才能体现自己的文化价值,才能走出国门去挣钱。我们现在看的很多综艺节目比如说《中国好声音》等等,都是从国外买来的节目形式,获益最大的可能不是我们自己的电视台,而是荷兰的原创者。这就是知识产权,而我们现在很少有这样的东西能够输出去,倒过来让外国人买单,这种文化被动局面是非常令人揪心和深思的。

 

怎么样创新呢?(说到这里黄老师自豪地给我们展示他身上的国家专利——诗装新汉服)打个比方,比如说我这件诗装,把原创的古体格律诗词用小篆体绣在前襟上,与下襟的传统云纹团混成一体,穿出去很受尊重。但你非要把千百年前的唐装汉服不分场合地穿在二十一世纪,看上去就像演员上街。所以说我们的创新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但也一定要立足当下,这才是好的文化创新。现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是一个时髦的国学词汇了,可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一定不能行到古代,而是在当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盛行的二十一世纪。

 

黄胤然的国家专利【诗装】新汉服

 

所以说一百个季羡林、一百个楼宇烈,都不足以复兴文化。但试想: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十个“宫崎骏”、十个“久石让”、十个“卡梅隆”、十个“斯皮尔伯格”呢?就不一样了。这些都是大的创意家,如果他们能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核,创作一批全球人民都喜闻乐见的东西,可以是电影、动漫、游戏等等,那么我们不但能广泛而高效地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而且还能赚取文化外汇,中国的文化才能最终迎来复兴。

 

如果宋朝的人、明清的人,到了他们的时代依然在写唐诗,那我们的文化该有多么黯淡和单调?中国古代的文化之所以璀璨,就是因为创意。宋朝人写诗写不过唐朝人,那我填词。元朝的人唐诗宋词都写不好了,我就创意元曲、元杂剧。到了明清怎么办,我写小说。再过两三百年,那时的中国人评判当今的我们,如果发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强盛而文化苍白的时代,将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所以文化引领中国的未来,创意实现文化的复兴,文化监理与文化优化保障文化创意的品质!这就是我写中国第一本“文化监理”书的大逻辑。同时我也认为当今有责任感的文化人最应该做的就是:文化监理、文化优化、文化创意!

 

价值中国: 那为什么这些年我国的文化逆差这么大呢?中国人口这么多,古典文化这么璀璨,但现在我们却很少能产出世界耳熟能详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现在这个环境下,都在讲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其实这个名词几百年前就有,是一个非常正统的概念,就是知识产权。可现在投资电影不停地炒IP, 这其实多多少少有一点偷换概念。

 

为什么中国的知识产权不行呢?我们一直在侵犯知识产权没有引起重视而已。举个例子吧,2008年经济危机时,吴敬琏提出中国要抵抗各种经济危机,就必须从生产型大国转型为服务型大国。服务型大国是什么?就是知识经济。但这又很难,因为吴也在各省市的巡查中发现,各地研究所的研究和原创的能力非常差。这又是为什么?抄袭。打个比方,有个河南研究所花十年研究出了一个成果,结果湖南省的某厂家仿冒生产侵权了,河南研究所就要告。侵权方在湖南省,根据司法属地原则就在湖南省打官司。怎么打官司?往往是这样打:湖南厂家侵权了,你不对,我罚你,怎么罚?罚五千!五千块钱算什么呀!?你看前不久美联航因机票超售把一个亚洲人拉下飞机,暴力对待,最后庭外和解,赔了多少?据说近两亿美元!两亿美元什么概念?罚到你死无葬身之地,罚到你无法翻身,这就是国外的严刑峻法。所以说,我们的犯罪成本还是太低,我们的法律和监管目前还不够完善。科学家、艺术家、文化人的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障。

 

我原创了很多诗词,有一次我在网上一搜,搜出来我的一首诗联被一位书法家当作古人的对联写成了书法作品参加比赛。我当时愣了30秒钟,发现确实是我写的,就给他发私信说这不是古人写的,这是我原创的,我说我还活着,你应该给我署名所以从那以后我就有一个概念叫书法,用来保护这类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个官方刊物主编认为这个概念很好,专门邀请我给他们的月刊写一篇相关文章,在书法界宣传知识产权的理念。

 

此幅书法所示,宣纸上同时加盖有书法家赵志军的正章:“赵志军之印”,黄胤然的“胤自天然”闲章。

 

现在国人普遍认为有形的东西价值高,而那些脑力劳动者脑子里做的无形的知识创意却很难去判断它的价值。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现在基本都不给别人文案文字的创意了,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哎呦黄老师你写古典诗词太厉害了,你想个广告词不十分钟的事么?十分钟可以看到成果的东西随便弄一下就行了”可是呢?我要创作广告词,我要对你产品和你的目标客户群调研好长时间才能策划出一份合格的创意。也就是说知识工作的成本和效益是一件很难量化的事,但甲方不情愿为你这种一个邮件就发过去的东西花高价买单,他们认为这对你来说你太容易了,给你打个500块钱又太俗气,不如请你一顿饭咱们拉拢拉拢感情,亲近亲近更合时宜。在这样的观念和环境下,艺术家、创意师其实无法靠自己作品为生,更不用说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作品来引领全球了。

2010年我去国家会议中心参加一个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会议,中国跟日本合办的,当时日本最大的彩铃公司总裁的一句话让我感动得仰天长啸:我们日本就是要把彩铃收入中最大的一部分给艺术家本人我们彩铃公司和我们移动公司分剩下的30%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就是要让艺术家衣食无忧地体面生活着,他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创意上,这样他们才能够创意出来更好的东西来让我们日本的文化引领全球

 

价值中国 那您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提出了文化监理这个概念?它和文化创意、文化复兴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不是我发明了“文化监理”这个功能,我只是给一些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一个功能一个动作这样一个标签打个比方3000年前你是一个宰相,皇帝给你个任务,让你撰写某个国家祭祀活动的祭文,那你是把这个祭文写好了之后一个字不改吗?不会吧!总会多看几遍,因为有时候会出现错别字,这是属于文字监理的范畴但有些情况不是,那些字没错,但是你可能用了一个皇家或父母的讳字,一定要改,这就牵扯到一个文化背景的问题。你会在现实中发现很多这种情况,这其实就是文创监理文化监理,改好了就可以理解为是文创优化、文化优化。这个动作不是我发明的,几千年伴随着人类文化创意就一直有

 

那为什么我现在要单独为他立一个名词标签呢?就是希望我们社会政府以及民间专家都要重视起来,为什么?因为在过去经济建设初期时期,文化是粗放经营的什么叫粗放经营你即使有一个文创败笔、一个文化事故、一个文明漏洞,这些都无所谓,不像工程事故工程为什么要监理?你不监理如果垮了楼要死人,相关官员和工程负责人就要负责,甚至要坐牢对吧但是文创败笔、文化事故死不了人对吧我们过去都不在乎但是现在为什么要在乎了因为根据斯洛需求理论,在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后,一定是往高层的精神发展与自我实现靠近的所以现在是一个文化精细化经营的时期,这时候我们不能够允许文化事故与文化败笔了,因为它关涉到中国整体的文化品牌。如果当时赵本山的小品被监理过的话,就不会造成在美国表演遭受滑铁卢这样的恶果了。我会告诉他你既然去个国家访问,就要对那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你的小品内容放到美国会有大问题,因为美国你可以嘲笑强势群体比如比尔·盖茨和美国总统,但不能嘲笑残疾人,不能嘲笑弱势群体。因为文化部当时没有文化监理师这个职位,也没有完备文化监理这种功能。那造成的后果呢?第一,中国大国的文化与文明的品牌受了负面影响,因为美国人会认为中国当今的文明价值体系居然是一个嘲笑弱势群体的,这非常让国外普世价值的主流社会难以理解。第二,你赵本山本人可能也无法再出国表演了,外国人会邀请了,因为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文明品味和档次很低艺术家,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能够引领他们的灵魂

 

可能很多人把我提出的文化监理与大家熟知的文化管理、文化审查等同,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文化管理和文化审查的范围比较广比较虚,什么都管,最后可能什么都管不了管不好这是第一第二,这种管理和审查是滞后的赵本山的小品,像扬州炒饭的世界纪录,已经造成恶劣影响了就很难去弥补了,对吧我所说的文化监理是一个职业概念,他既可以是针对官方,也可以针对民间,并且它是实时的。如果你需要文化监理的服务,在最关键的时间点对它进行监理与优化,这样就把有可能发生的文创败笔、文化事故扼杀在摇篮里。

 

价值中国: 既然文化监理这么重要,为什么在一些发达国家并没有听到过类似的说法呢?

 

为什么国外不需要文化监理?因为外国的文化产业是由政府、与政府一臂之距的行业协会及NGO等、文创产业的个人及公司,三位一体构成地,合理而高效,确保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现在李克强总理不就正好提出一个口号嘛原来我们是大政府,小市场,现在倒过来小政府大市场。原来政府什么都管,却很难顾及到方方面面。比如现在我们砍掉了300多个官方的认证证书,就是希望政府管的越少越好,市场、行业协会和NGO越壮大越好。因为行业协会、NGO是懂行的,它来制定行业标准是最科学的,最后政府行使一下审核和监督权利,再把这些文件发布出去就可以了,这样效率和质量都会非常高。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现阶段我们只能仰仗文化监理来提升我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满足社会和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了。

 

注释:

² 黄胤然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uangyinran

² 最大份扬州炒饭:一场名为扬州炒饭总动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大份炒饭”挑战赛活动在扬州举行,整个活动采用了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随后,有媒体报道炒饭被当作垃圾运走、被用来喂猪等消息。此举引发网友吐槽,指责主办方“浪费粮食”、“作秀”、“处理不当”。据国内媒体消息,作为回应,10月2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表示,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

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5-10/7842703.html

² 赵本山美国演出失败,被美国记者讽刺竟以嘲笑残疾人为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41360/

² 欧盟发布了一个报告称“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假货生产地,而香港则是最大的中转站,总共占据了全球86%的假货份额”。

http://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1000/20170629/30862974.html

  
   2017/11/20

 


人物介绍

文化监理师,跨界创意师




更多行业人物专访
京ICP证041343号 京ICP备120058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0565号
Copyright 2004-2023 版权所有 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