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用卡发展历史回顾(5)

董峥 转载自 骆宁的博客 | 2007-12-09 11:40 | 投票
标签: 美国信用卡 

Marquette National Bank是明尼苏达(Minnesota)州的一家银行,它状告的First of Omaha Service Corp是纳布拉斯加(Nebraska)州一家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Omaha的下属公司,在明州发行信用卡所定的信贷利率高于明州规定的利率上限,尽管该利率比纳州的上限低。最高法院1978年就此案作出裁决,判原告败诉。裁决文说,作为全国注册的银行,First National Bank of Omaha可以以不高于银行所在地的州法规定的利率上限的任何利率提供借贷,且定义银行所在地为银行注册的所在州,而不管该银行在哪里争取客户。

这一裁决带来了银卡业几个方面的重大进展。第一,许多银行把自己注册所在地从利率上限低的州搬到利率上限高的州。例如,花旗银行把它的银卡公司从利率上限为12%纽约州搬到了上限为198%南达科达州。当时南达科达州和代拉维尔州的利率上限高,把许多银行都吸引了过去。第二,各州为了争夺银行业务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和税收,纷纷提高利率上限。到80年代底时,大部分州仍然有某种利率上限,但是很多州都提升了上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促使全国统一的银卡市场的形成。发卡银行可以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定价格,打市场,而不必分州裁剪,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实施成本,也减少了消费者的困惑。

5.      从越战、石油危机、滞胀到银卡盈利的黄金时代

到了1970年代末,经过几波大批量邮寄,美国家庭总数和中层收入家庭持有银行信用卡的比例都达到了40%左右。运行自动化和风险管理的成熟,以及法律环境的建立和消费大众对信用卡的逐渐熟悉,从内外两个方面逐步理顺了信用卡经营。但是,在1980年之前,盈利的银行信用卡寥寥无几。这与旅行娱乐卡当时丰厚的盈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inersClub创立后不久,旅行娱乐卡就一直收年费。银行信用卡从美洲银行卡开始就仿照Sears专营卡而不收年费。因此,信用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滚动信贷利息。但在1980年之前,大部分卡户每月还清欠款,借取滚动信贷的人还不到持卡人的三分之一。加上银卡联盟的建立和双联制的实施,使发卡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断挤压利润空间。

到了1970年代末,形势更加严峻。这段时期的通涨和滞胀对于婴儿潮一代人来说,就像1930年代大萧条对于二战前的一代人一样,定型了他们终生的经济行为取向,只不过是相反的取向。在通涨的大环境中,储蓄不再是一种美德,而成为过时的迂腐。借债成为保值增值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天借$100,一年后还的$100本金可能只值$90了。传统的高利贷法规定的储蓄和贷款的利率上限早已被通涨率超过,除了桎梏银行业,已经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上述最高法院的判例也是顺应现实的反应。

19803月,卡特总统宣布了一系列控制通涨的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针对信用卡的:规定对银行信用卡未使用的信用额度实施15%的无息资本准备金。这实际上是对发卡银行的一种惩罚。虽然卡特政府的这一措施和以前一样未能控制通涨,但却给发卡银行提供了一个借口,纷纷宣布开始收取年费。许多银行的信用卡部从此转亏为盈。

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通涨得到了控制,利率下降,但银行并未相应地降低信用卡滚动信贷的利率。他们发现,借取滚动信贷的消费者远远不像商业信贷对于利率那样敏感,因为消费者借贷大多不是为了投资盈利,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如果他认为自己不需要,低利率也很难促使他借款;如果他认为需要,利率高一点也得借。

1970年代的通涨是美国历史上一段痛苦的经历。但对于银卡业来说促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1)   通涨迫使发卡银行突破利率封顶的限制,促成了信用卡全国市场的形成

(2)   通涨促成了消费信贷被大众广泛接受和积极使用

经过这段时期,美国持有信用卡的家庭逐步上升到今天的三分之二,其中约一半借取滚动信贷。1982年后,信用卡进入盈利的黄金时期。信用卡成为银行最赚钱的业务。这吸引了更多的银行进入信用卡业,把银卡从富裕阶层推向大众,培养出一代新的消费信贷文化。

 

全盛时期的紧张与危机1990年至2005年)

 

1980年代的大众化走向1990年代的全民普及后,美国银卡业开始了它的全盛时期。全盛期自然有它的辉煌和成就,但同时也有紧张和危机。1980年代银卡业大发展的后果之一是银卡市场趋于饱和,银卡公司之间的竞争和兼并到了1990年代出现了高潮(在1970年代末,美国一半的信用卡是由前五十名信用卡公司发的;到了2000年,前五名发行的信用卡,包括VISAMasterCardDiscover,已经占到了卡户的48%,刷卡销售额的59%,应收帐欠款余额的60%)。但是市场的日趋饱和并没有阻挡银卡业继续创新的势头。相反,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银卡公司进一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90年代以来银卡业最重大的几项发展是:AT&TGMGE等几大非金融企业投入银卡业,成为最大的几家发卡银行的有力竞争对手;单线发卡公司的大发展;新产品市场的开发成长,如联名卡、认同卡、有抵押信用卡、借记卡、专营卡、商用卡,等等,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所开辟出来的崭新的市场空间、信息交换渠道和运营平台。进入21世纪后,银卡业兼并的步调加快。另外,出现了两个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一是后台服务系统大批向印度等国家外包,一是两状法院案例打破了两大银卡联盟三十多年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四大银卡联盟的新格局。(但因篇幅原因,只能另文专述这两个后面的故事了。)

 [1] [2] [3] [4] [5] [6] [7] [8]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