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戴少阳 原创 | 2009-02-21 11:50 | 投票
  

  我国现代化进程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广大的农村面貌仍然落后,农村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社会保障差距以及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仍在扩大,因此,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规划的突出位置,这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摒弃农村城市化观念

   并不必然追求农村城市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因为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城市化率要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是因为它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并不是盲目地要把大多数农村地区变成城市,把大多数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而是要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居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具体地讲,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和目标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不同发展状况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涵盖。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很快,城乡之间差距在逐步缩小,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就是应该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寻求城乡发展的互相促进,怎样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福利上实现城乡平等。而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拉大,这些地区的农村发展则需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内在的发展潜力,辅之较大力度的城市资源对农村的注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为主要任务。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做法,其目标是共同的,就是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条标准。但所有这些,并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能尽括。城市化战略主要追求的是将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并不涉及对变不成市民的农民怎么办。城市化虽然也是在包括城乡在内的所有地区内考虑问题,但是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发展水平、质量和道路。

            城市化不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城市化战略的一个着眼点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城乡二元结构只能逐步改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并不必然追求农村的城市化,也不必然追求城乡一样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过程中加以建设,不是说只有等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建成。我们要追求的是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依靠的一种力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的获得,离不开城市化。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是立足于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务是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用城市的发展来带动农村,而不是像过去的发展模式那样,城市的发展以农村的衰落或停滞为代价。应该说,统筹城乡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道。

           城市化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

           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战略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是非常强调要把城市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城市化战略执行中的一些偏差提醒我们,要实现城市化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和谐互促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曾一度通过“撤地建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方式实现“行政建制的城市化”,从1978年至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增加2倍多,建制镇增加8倍多,但城镇人口同期仅从17.9%上升到40.1%,将近1亿的“农民工”只能两栖就业;在城镇建设中,过分强调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在总体的资源需求中,城市资源需求增长过快,加剧了农业和农村资源的流失;小城镇的发展质量不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少数甚至以占用耕地侵占农民利益为代价。这提醒我们,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农村发展有一定的限度,而且城市化的发展本身对农村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必须科学执行城市化战略,才能有利于农村发展。

  二、城乡统筹需处理的重大关系

  新农村建设切忌脱离城乡统筹这个大原则,重走就农村建设农村的老路。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一规划,稳步推进Www.GongWu.Com.Cn 2007-8-3 1:52:47。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先行、农民自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模式、旧框框,避免一哄而起、政府大包大揽,避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具体应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