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经济学

戴绪霖 原创 | 2009-06-15 15:31 | 投票
标签: 成本 效益 贪腐 

贪腐经济学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如何花最小的代价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效益。当官的也人,与普通人也没有两样,是否贪污也取决于这一行为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的比较,收益大于成本,必然导致腐败。

从经济学上来说,贪污的预期收益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即EB=Ps×Loot+AB,其中EB为预期收益,Ps为成功的概率,Loot为一旦成功的收益,AB为安全收益(一般书上没有,本人认为在集体贪腐中这个却很重要);贪污的预期成本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即EC=[Pp×(I+F)]+AC,其中EC为预期成本,Pp为失败的概率,I为失败的金钱损失,F为失败的非金钱损失,AC为心理成本。尽管这两个公式不一定能够将贪腐的全部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都写进去,但相信已经将主要变量都考虑进去了,基本可以说明问题。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提高贪腐案件的破获率,降低贪腐的成功概率,是预防贪腐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权力越集中,别人越难以对其监督,贪腐越容易,越难以被发现。因此权力制衡对于预防贪腐来说非常重要。

高薪养廉曾经很流行,现在在理论界虽不再那样热,但实践中公务员的工资福利确实远高于市场平衡价格,这个从公务员热中可以看出,不用多谈。那么高薪真的可以养廉吗?答案是可以,但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高薪确实提高了公务员犯罪成本,但如果发现的概率太低,就没有多大的效应了。如果同时存在权力集中导致的此类犯罪发现率较低,犯罪集团内部的检举揭发的成本就越高,越容易造成集体贪腐。因为在此情况下,内部检举揭发不成功丢失的东西越多,而选择集体犯罪的话则可以获得整个集团的更强的认同,从而获得更多的安全收益。

Loot一旦成功的收益来看,如果减少官员手中的权力含金量,减少官员手中的可控资源,尽量使这些资源的定价与市场平衡价之间的差距,也可以减少贪腐的发生。如银行利率与市场利率一致,那么行贿信贷官员就无所图,那么银行官员手中的贷款就没有寻租价值,自然就没人去行贿。

最后增加对贪腐犯罪的惩罚力度和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可以增加他们贪腐犯罪时的预期成本,进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